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虽然“心理咨询”一词被越来越多的人接纳,但又常被误用。不少人对心理咨询不屑一顾,有的却又对之寄予过高期望,甚至还有的让心理咨询师感到哭笑不得。请听听专业人士的见解:你需要心理咨询吗?谁能为你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  相似文献   

2.
上个世纪90年代以前的中国,人们不愿去看心理医生,认为看心理门诊是一件很不光彩的事情,会被视为“精神病”。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竞争机制的日益深化,就业的压力、人际间的冷漠、婚姻的烦恼、子女教育等,使人们承受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心理问题日渐增多,人们的价值观、情感、思维方式、知识结构、人际关系也在发生变化,心理咨询和治疗也被更多人坦然接受,尤其是经济文化水平较高的人。但在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纳的同时,其含义亦常被误解,仍有一部分人认为,只有“病人”才接受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其实这是对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一大误解。因为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虽然不能截然分开,但二者是有区别的。  相似文献   

3.
关于心理咨询这一词汇,大家可能已不陌生,但心理咨询究竟是做什么的,它能给来访者带来什么好处?能对来访者起到什么作用?可能大多数人并不完全知晓。心理咨询是咨询师就来访者提出的心理困惑、心理矛盾、精神痛苦和人际关系、工作、学习、生活中的问题,引导其思考,并与之共同协商、探讨如何摆脱困境、度过心理危机、纠正认知偏差,纠正情绪障碍,增强自信心,找到解决问题的恰当方法,恢复与社会环境的协调或更好地适应社会的过程。简单地说,心理咨询是助人自助和成长的过程,它可以使人生  相似文献   

4.
心理咨询的八大谎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召良 《健康博览》2006,(11):56-57
由于人们对心理问题和心理咨询缺乏相当程度的了解和认识,心理咨询专家郭召良博士指出在心理咨询和咨询师问题上存在八大误区。一、有病的人才会去心理咨询X寻求心理咨询的人绝大部分的人都是心理健康的正常人。他们在生活中遇到了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比如学习问题、人际交往问题、恋爱问题、婚姻问题、家庭关系问题、子女教育问题、职业选择等问题。这些问题都是我们  相似文献   

5.
《健康博览》2006,(9):8-8
最近有报道说,山东济南出现了“心理婚检”,而此前,上海等大城市已经有了这一新“事物”。“心理婚检”实际上就是婚前心理咨询。目前很多心理咨询机构都设有婚姻心理咨询这一项目,但主要是针  相似文献   

6.
心理状态,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评价人体健康的四大指标之一。这是因为心理健康状态与疾病的发生、发展,与家庭、社会、事业都有不可分割的联系。随着社会的发展、竞争的加剧、生活节奏的加快,心理疾患的发生率日益增高,使心理咨询成了当代的“热线”。然而,心理学家们指出:绝大多数心理疾患都只有依靠自己的救助,才更有利于走出心理低谷!心理自救──釜底抽薪有了心理疾患,为何要倡导心理自救?专家们解释说,心理有病好比一部汽车走进了泥潭,外力的牵拉固然重要,但如果汽车熄了火,你要用多大的外力才能使其从泥潭中走脱?有时…  相似文献   

7.
现在大学里有个非常流行的词:“伴儿”。“伴儿”其实就是校园“异性陪读”(以下简称“陪读”)的另一种称呼。是“感情游戏”还是“情感快餐”?一时众说纷纭。而陪读之风日盛的同时,也引发了许多陪读者的心理纠葛,因此来心理咨询中心求助的人也络绎不绝。笔者在大学从事心理咨询工作7年多了,每当一些光鲜前卫的时尚词语出现的时候,我就知道,最后“生意”(大学心理咨询是纯义务性的工作)一定会很火的,这次果然不幸被言中。从心理咨询的个案分析,陪读现象产生有着非常深刻的心理背景——  相似文献   

8.
彦彦(化名)来进行心理咨询的时候18岁,正在读高三,还有3个多月就要参加高考了,花一样的年纪,爱好音乐、文学。本该开开心心享受青春的她,却嗜好黑色和痛苦,最喜欢那种让人毛骨悚然的歌曲。她经常拿着小刀划伤自己的胳膊,一道道纵横交错的伤疤,让人不敢接近她。同学都认为她是怪人、心理变态,父母为此.心痛不已,她自己却认为这一切很“爽”、很“酷”。  相似文献   

9.
朱萍 《健康大视野》2006,14(4):105-105
心理咨询门诊是一个特殊的服务窗口,门诊导医护士所展现的服务质量和精神面貌将直接影响到医院的声誉、形象以及经济效益。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精神和心理需求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我院心理咨询门诊自2004年4月28日开业以来,门诊量与日俱增,最高每日咨询达20人次,为许许多多来访者解决了困挠他们的心理问题。作为从事心理咨询门诊工作的护士,能为来访者提供最佳服务,取得来访者满意咨询效果,完善心理咨询门诊导医服务就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0.
心理咨询是指对有心理障碍者通过心理商谈的程序和方法,使其对自己与环境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以改变其态度与行为,并对社会生活有良好的适应。 心理咨询是通过谈话或书信给来访者有针对性地提供心理疏导、解答、指导、教育的过程,是心理治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咨询不仅可以帮助人们避免和消除不利于健康的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而且能防止心身疾病、心理异常以至精神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影响预后。对增进人们的心身健  相似文献   

11.
关于心理咨询这一词汇,大家可能已不陌生,但心理咨询究竟是做什么的,它能给来访者带来什么好处?能对来访者起到什么作用?可能大多数人并不完全知晓.心理咨询是咨询师就来访者提出的心理困惑、心理矛盾、精神痛苦和人际关系、工作、学习、生活中的问题,引导其思考,并与之共同协商、探讨如何摆脱困境、度过心理危机、纠正认知偏差,纠正情绪障碍,增强自信心,找到解决问题的恰当方法,恢复与社会环境的协调或更好地适应社会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一、为什么要办“希望热线”心理咨询电话约两年前,我们中健所行为教育研究室与西城区健康教育所在北京西单闹市区十字路口,联合开办了“西城区心理行为健康指导中心”,组织了一批临床心理咨询方面的专家、学者为广大群众进行门诊心理咨询和心理测查项目的服务。求询者络绎不绝,常常到了下班时间还有不少人等待咨询。我们深深感到,只用心理门诊咨询方式,远远不能满足广大群众的要求。特别是对于那些正处于严重心理应激状态下,已发生了心理困扰、心理危机或心理障碍而又无法自我解脫的  相似文献   

13.
如今,许多原来不把心理问题当回事的人,已意识到自己可能有心理疾患了,并产生出求助于心理医生的愿望,因此,心理咨询渐成时尚。对心理咨询有曲解不少人对心理咨询的认识仍有一定的局限性,甚至有以下一些曲解。1.把心理问题等同于精神疾病人们对心理咨询大都有一种神秘感。来访者通常都是左顾右盼、鼓足了勇气才走进诊室,在医生反复保证下,才肯倾吐愁苦;或是绕了很大圈子,才把真实的情况表露出来。因为在许多人眼里,来咨询的人很可能有什么不正常或有精神病,要不就是有见不得人的隐私等方面的问题。其实,心理问题与精神疾病是两…  相似文献   

14.
最近来自美、法等国的心理教育专家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概念“心情教育”。“心情教育”以道德观念为基础,引导人们理解“真爱”,学会关爱他人,让真诚的爱在人与人之间流动。“心情教育”就是训练人的本质中最深层的动机.使人的知识、品德和意志都能朝着崇高的目标发展。使人的情感、欲望等建立在美好心灵和健全人格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5.
心理状况粗估与心理咨询诱导技术——创意投射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寻求心理状况快速粗估法与心理咨询快速诱导技术。方法:创意投射法。结果:既可作为心理状况粗估法,又可用于筛选心理障碍、快速诱导心理咨询。结论:创意投射法既有理论根据,又有实用价值,尤其适合于中国人。  相似文献   

16.
《大众医学》2009,(1):6-13
由于节奏加快,压力增大,现代生活方式中带来心理刺激的事件增多,所以,即使是心理素质再好的人,也免不了出现心理上的困惑、问题。正因为如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想到做心理咨询,看能否让压力得到缓解,让自己少一些焦虑和压力,多一些快乐和轻松。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心理问题已经有了更客观的认识,很多人对心理问题不再持有偏见。事实上,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在心理咨询方面做一次尝试。  相似文献   

17.
心理咨询是西方国家的一个重要的医学知识服务专业,主要是帮助那些有心理困扰的人,提高他们对生活的适应能力和应对能力。随着改革开放和心理学的发展,四方的心理咨询引进我国。据报道,八十年代初,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的一些综合医院、大专院校,甚至在繁华的街道都出现了“心理咨询”的牌子,1990年仅北京市就有近50个心理咨询室,绝大多数开设在综合医院。 1993年中央电视台的记者在大街询问了许多人,出乎意料的是他们大都回答说:不知道心理咨询是干什么的。北京人尚且如此,可想而知其他地区的老百姓了。可以说近  相似文献   

18.
袁利 《医药与保健》2004,12(2):30-31
如今许多原不把心理问题当回事的人,已意识到自己可能有心理疾患,并产生了主动求助于心理医生的愿望。但不少人对心理咨询的认识仍有一定的局限性,甚至产生了一些曲解,使心理问题不能较好地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19.
李福章 《家庭医学》2007,(19):28-29
据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院长肖泽萍介绍,该院开设的上海市心理咨询中心每天都有至少300多人次前来就医,初步统计,上海一年约有15万患者进行心理咨询和治疗,其中年轻白领和高学历人士占很大比例。在上海召开的“中德心理治疗大会”披露,我国至少有1.9亿人在一生中需要接受专业的心理咨询或治疗,但目前中国具备合格资质的心理治疗师仅3000余人。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寻求心理状况快速粗估法与心理咨询快速诱导技术。方法:创意投射法。结果:既可作为心理状况粗估法,又可用于筛选心理障碍,快速诱导心理咨询。结论:创意投射法既有理论根据,又有实用价值,尤其适合于中国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