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L-精氨酸对糖尿病烧伤创面促愈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精氨酸对糖尿病烧伤创面修复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 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糖尿病对照组(B组)、糖尿病精氨酸干预组(C组)和糖尿病甘氨酸对照组(D组).糖尿病模型通过腹腔注射STZ建立,然后喂养8周后给予深Ⅱ度烫伤,于伤后0、1、3、7、14、21 d时相点对创面愈合面积、组织形态学改变、创面组织糖含量、羟脯氨酸(OHP)含量及局部组织释放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含量进行检测. 结果应用精氨酸后,皮肤组织糖含量降低,创面局部炎症反应出现较早,坏死组织脱落及上皮匍行提前,OHP含量、组织释放TGF-β1能力均增加,创面愈合明显加快(P﹤0.05~0.01). 结论 L-精氨酸可通过降低皮肤组织糖含量及增加TGF-β1的合成和释放,促进糖尿病烧伤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2.
封闭负压引流对肉芽成纤维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观察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VSD)对创面肉芽组织中成纤维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 制作幼猪急性感染(绿脓杆菌感染模型)创面模型,设封闭负压引流治疗的为VSD组,常规换药治疗为对照组;观察创面肉芽组织成纤维细胞密度、胶原纤维数量、Ⅰ型/Ⅲ型胶原纤维比例和创面愈合时间,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VSD组成纤维细胞密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胶原纤维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 封闭式负压引流能明显促进创面肉芽组织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改善成纤维细胞胶原结构组成,缩短创面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3.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促进大鼠皮肤创面愈合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观察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对皮肤创面愈合的作用。方法制作大鼠背部创伤模型,采用自身平行对照,将34只大鼠背部的68个创面分成rhEGF治疗组与盐水对照组,观察大体形态和组织学改变、创面愈合时间和愈合率,测定伤后不同时间创面羟脯氨酸(OHP)含量和Ⅰ型Ⅲ型胶原比例,进行细胞DNA周期分析。结果经rhEGF治疗的创面愈合速度较盐水对照明显加快,2组平均愈合时间为(17.2±1.3)d和(20.5±1.6)d(P<0.01);外用rhEGF使创面肉芽组织生成增多,再上皮化明显,显著增加创面中OHP含量,降低Ⅰ型Ⅲ型胶原比例,加速细胞DNA复制。结论外用rhEGF可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增加肉芽组织及OHP含量,降低Ⅰ型Ⅲ型胶原比例,加速细胞DNA复制,明显促进皮肤创面的修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封闭式负压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联合胰岛素溶液局部冲洗治疗慢性创面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60例慢性创面患者,按住院先后分为VSD组(A组)、生理盐水+VSD组(B组)、胰岛素溶液+VSD组(C组),每组20例。3组患者性别构成、年龄、病程、创面面积、创面深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清创后A组行VSD持续引流治疗,B组和C组分别行VSD持续引流加等量的生理盐水或胰岛素溶液间断冲洗治疗。治疗期间监测每日引流组织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肿瘤生长因子α(TNF-α)、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含量;计算治疗6 d后肉芽组织覆盖率、肉芽组织生长厚度及细菌清除率;治疗6 d后取创面肉芽组织行HE和Masson染色病理学观察。结果治疗6 d后C组肉芽组织覆盖率、肉芽组织生长厚度及细菌清除率均明显高于A、B组(P0.05)。与A组相应时间点比较,B组FGF-2、α-SMA含量明显增高,TNF-α含量明显下降(P0.05);与B组比较,C组FGF-2、α-SMA含量明显增高,TNF-α含量明显下降(P0.05)。病理结果:A组治疗后新生毛细血管、成纤维细胞及胶原蛋白较少;B组新生毛细血管、成纤维细胞及胶原蛋白较多;C组大量新生毛细血管、成纤维细胞及胶原蛋白。结论 VSD联合胰岛素溶液局部冲洗治疗慢性创面可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加速创面修复,显著提高创面愈合率和愈合速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SVF-gel治疗糖尿病大鼠慢性创面的效果及机制。方法 36只雄性SD大鼠,采用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55 mg/Kg制备糖尿病模型,1周后于糖尿病鼠背部两侧各制备1个直径为1.2 cm的圆形全层皮肤缺损创面。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只,分别采用SVF-gel(A组)、SVF悬液(B组)、生理盐水(C组)处理创面。观察各组创面愈合情况并计算创面愈合率,采用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创面内肉芽组织形态学改变和新生血管情况。结果 A、B组各时间点创面愈合率均优于C组(P0.05),A组各时间点创面愈合率均优于B组(P0.05)。相比C组,A、B组炎症细胞浸润较少,再上皮化程度明显,新生血管明显增多,肉芽组织结构致密,且A组组织学改变最为明显。结论 SVF-gel治疗可以通过减轻炎症反应,促进创面内血管生成,增加肉芽组织形成来加速慢性创面的愈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对创面愈合中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及不同浓度AngⅡ对创面作用的差异。方法:采用不同浓度AngⅡ作用于小鼠新鲜创面,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相同面积创面中S(DNA合成期)期成纤维细胞所占的比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ngⅡ可有效促进创面中成纤维细胞的增殖,从而促进创面肉芽组织生长,使创面愈合加快。结论:AngⅡ可促使局部创面成纤维细胞增殖,从而加快创面愈合,且呈浓度依赖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康复新液促进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愈合的疗效。方法:将90例低位肛周脓肿术后患者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采用肛周脓肿一次性根治术,术后第2 d起,治疗组在换药后应用康复新液纱条置于创面,对照组应用生理盐水浸透的无菌纱布敷贴于创面,比较两组创面愈合时间,并比较术后7 d、14 d、21 d创面肉芽评分、创面缩小率、创面疼痛评分,术后7 d、14 d两组肉芽组织成纤维细胞数;术后21 d比较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少于对照组(19.4±3.3)d vs(25.8±3.1)d,术后14 d、21 d治疗组创面肉芽评分分别为(1.8±0.5)分和(0.8±0.3)分,分别低于对照组的(2.2±0.5)和(1.1±0.3)分;术后14 d、21 d治疗组疼痛评分分别为(0.5±0.2)分和(0.2±0.2)分,分别低于对照组的(0.8±0.3)分和(0.4±0.3)分,术后14 d、21 d治疗组创面缩小率分别为(62.2±7.9)%和(87.5±9.1)%,分别高于对照组的(56.6±8.1)%和(78.4±8.6)%;术后7 d、14 d治疗组肉芽组织成纤维细胞数分别为(48.5±9.1)和(57.4±7.8),分别高于对照组的(39.6±7.7)和(51.9±8.4),术后21 d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7.8%vs 84.4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新液可促进肛周脓肿术后腐物的脱落和肉芽组织的生成,减轻疼痛,加快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8.
不同暂时性关腹材料对腹腔开放后创面愈合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腹腔开放后腹腔创面愈合的基本过程以及观察不同暂时性关腹材料对于愈合过程的影响。方法 选择24只健康SD雌性大鼠,随机分成四组:A组,单纯聚乙烯片临时关腹;B组,单纯聚丙烯网片临时关腹;C组,聚丙烯网片临时关腹外用生长激素;D组,聚丙烯网片临时关腹外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于腹腔开放后7d取创面肉芽,作病理组织学观察、肉芽微血管密度(MVD)计数、肉芽组织厚度及肉芽成纤维细胞数目比较。结果 各组创面愈合均良好,但聚丙烯网片关腹外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创面肉芽厚度、肉芽内微血管密度(MVP)及成纤维细胞数目都优于其他三组(P值均<0.05)。结论 聚丙烯网片应用于腹腔开放病人,可促进开放处肉芽组织的生长。局部加用生长激素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可进一步加速创面的愈合,其中以聚丙烯网片外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
以往研究证明局部应用PDGF(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或bF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可促进遗传性糖尿病小鼠背部创面愈合,但对正常小鼠则无加速创面愈合的作用。实验旨在观察局部应用PDGF或bFGF是否能够促进营养不良的糖尿病或无糖尿病小鼠的组织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治疗放创性全厚皮肤缺损创面的方法及效果. 方法贵州小香猪8只,每只背部脊柱两侧均有放创性全层皮肤缺损圆形创面(Ф3.67cm)各3个,共48个创面.将经处理的人羊膜(human amniotic mambrane, HAM)分别负载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和表皮细胞,移植到其左侧24个创面作为实验组(A组);以单纯无种植细胞的HAM敷盖其右侧前16个创面(B组);以单纯油纱布敷盖其右侧后8个创面(C组).B、C作为对照组.观察移植后1~3周内各组创面愈合、肉芽组织生长及上皮化等情况,并进行创面组织HE染色及vWF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用图像分析法测算各组各时间点创面平均面积(cm2),并计算其愈合百分率. 结果 C组于伤后 22~23天愈合,B组于伤后19~21天愈合;A组于伤后15~17天愈合,较B、C组分别提前6~7天和5~6天,愈合质量好.移植15~17天,A组与B、C组创面平均残留面积及愈合面积百分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A组创面的新生上皮已完全覆盖整个创面,肉芽组织生长旺盛,肉芽组织中vWF、成纤维细胞和毛细血管含量丰富,可见胶原沉积;B、C组创面仍见许多炎性细胞浸润,肉芽组织中vWF、成纤维细胞和毛细血管含量少,胶原沉积不明显. 结论 HAM负载自体MSCs和表皮细胞植入对放创性全厚皮肤缺损创面有较好的促愈合作用,愈合质量较高.  相似文献   

11.
左旋精氨酸对糖尿病大鼠烧伤创面血管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 观察左旋 (L)精氨酸对糖尿病大鼠烧伤创面修复过程中血管形成的影响。 方法雄性SD大鼠 ,设烫伤对照 (A)组、糖尿病烫伤 (B)组、甘氨酸对照 (C)组和L 精氨酸干预 (D)组 ,每组各 2 5只。B、C、D组大鼠通过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 (STZ)建立糖尿病模型 ,C、D组分别管饲甘氨酸和L 精氨酸 2 0 0mg·kg-1·d-1。8周后取各组大鼠 (每组 5只 )背部皮肤组织测定糖含量。之后各组大鼠给予 2 0 %TBSA深Ⅱ度烫伤 ,于伤后 3、7、14、2 1d测量创面面积 ,计算创面愈合率 ;采用CD34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计算微血管密度 (MVD);检测创面组织释放一氧化氮 (NO)、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转化生长因子 (TGF)β1含量。 结果 与B组相比 ,D组大鼠创面愈合率从伤后第 7天起显著增加为 [( 4 4.10± 3.5 0 ) % ,P <0 0 5 ],创面MVD值在伤后各时相点均显著增加 ( P <0 0 5 ),创面组织中释放NO、VEGF和TGF β1量增加 ,皮肤组织糖含量降低为 ( 1.380± 0 .12 0 )mg/g。  结论L 精氨酸可通过增加NO、VEGF和TGF β1的合成与释放 ,降低皮肤组织糖含量 ,增加糖尿病大鼠烧伤创面的血管形成 ,并促进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海藻酸钙敷料对大鼠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4只。制作大鼠背部全层皮肤缺损模型,在创面局部以海藻酸钙敷料(实验组)或干棉纱布(对照组)包扎,观察伤后3、7、14 d创面愈合率的变化;于伤后3、7、14 d取创面组织,石蜡包埋、切片、分别行HE和Masson染色,计算血管横断面面积与肉芽组织面积的比值、肉芽组织厚度和胶原蛋白含量(胶原面积与创面面积比值)。结果:术后第3天时实验组大鼠较对照组创面愈合率明显增加(P〈0.05)。术后第3天实验组与对照组肉芽组织厚度[分别为(1 540.0±118.5)μm和(1 504.6±131.8)μm,P〉0.05]和新生肉芽组织血管面积与肉芽组织面积之比[分别为0.118±0.007和0.113±0.007,P〉0.05)差异均无显著性,但术后3 d实验组胶原蛋白面积较对照组明显增多[分别为(45.7±5.3)%和(11.6±2.5)%,P〈0.05];术后第7天实验组以上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第14天时这种趋势依然存在(P〈0.05)。结论:海藻酸钙能提高伤口皮肤组织内的胶原蛋白含量,加速创面肉芽组织形成,促进伤口的愈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京万红软膏促进糖尿病小鼠慢性创面愈合的效果及机制.方法:清洁级、同周龄雄性C57小鼠54只,随机分为京万红软膏组、对照药物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18只.采用连续3 d腹腔注射1%链脲佐菌素60 mg/kg的方法建立糖尿病小鼠模型,然后在小鼠背部制作直径1 cm的圆形全层皮肤缺损创面.创面形成第2日开始,京万红软膏组创面涂抹京万红软膏,厚度0.5 cm; 对照药物组创面涂抹相同厚度复方磺胺嘧啶锌凝胶剂;空白对照组不给药.3组创面均以凡士林纱布覆盖,每日换药1次.于给药后第3、7、10、17、21天,用塑料透明膜描记创面大小,计算创面愈合率.于给药后第7、17天各组分别随机选取3只小鼠处死,观察创面及创缘2 mm范围内全层皮肤及肉芽组织的大体形态变化及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给药后7 d,两药物治疗组创面愈合率均有所升高,但3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给药后10、17和21 d,对照药物组创面愈合率[(81.00±0.85)%,(95.00±0.29)%,(97.00±0.37)% ]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77.00±1.35)%,(87.00±1.17)%,(90.00±0.96)%,P〈0.05],而京万红软膏组愈合率[(85.00±1.93)%,(100.00±0)%,(100.00±0)% ]明显高于对照药物组(P〈0.05).治疗17 d京万红软膏组创面全部愈合,而对照药物组和空白对照组在治疗后21 d仍未全部愈合.组织病理学观察发现,京万红软膏较对照药物复方磺胺嘧啶锌凝胶剂能更早使炎症减轻、创面上皮化,而且表皮细胞复层分化良好,新生胶原排列整齐,创面组织结构恢复正常化明显,显示具有更好的愈合质量.结论:京万红软膏对于糖尿病慢性创面有良好的促进愈合作用.  相似文献   

14.
复方紫归膏促进大鼠创面愈合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朝晖  谭强  谢利  程林  刘峰  艾儒棣 《中国美容医学》2009,18(12):1778-1780
目的:探讨外用中药复方紫归膏(Compound-ZiGui Cream,CZGC)促进大鼠皮肤创面愈合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取SD大鼠125只,建立大鼠创伤模型。实验分成A、B、C、D、E共5组,每组25只。A组为模型组,B组为京万红对照组,C、D、E组分别为复方紫归膏高、中、低药物浓度剂量组。分别于伤后3、7、10、14天时间点观测创面愈合率、HE常规染色显微镜下新生肉芽组织厚度及其形态学改变情况,最后观测创面平均愈合时间等。结果:B、C、D、E组第7、10、14天创面愈合率均优于A组(P〈0.01),C、D组第7、10天创面愈合率优于B组(P〈0.05);B组第7、14天创面愈合率较E组优(P〈0.01);B、C、D、E创面愈合时间均优于A组(P〈0.01);C、D组优于B组(P〈0.01);B组和E组间创面愈合时间无差异(P〉0.05)。伤后第7、10天,B、C、D组肉芽组织厚度均较A组厚(P〈0.01),E组第7、14天较A组厚(P〈0.05),B组较E组厚(P〈0.01)。组织病理图像分析,伤后第7天,B、C、D、E组新生毛细血管数、毛细血管总面积、面密度、数密度和周密度较A组均有明显提高(P〈0.05或0.01),且C、D组作用优于B组(P〈0.05或0.01)。B组优于E组(P〈0.05)。结论:外用中药复方紫归膏能促进皮肤创面愈合,其可能机制是促进新生毛细血管的增殖,促进肉芽组织生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肛愈宁软膏对大鼠脓肿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8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肛愈宁组、马应龙痔疮膏组,制备大鼠脓肿创面模型,药物干预后,分别于造模后第3、7、10、14、18d取创面肉芽组织,观察病理变化。结果:在创面愈合早期(3-7d),肛愈宁组毛细血管数量及成纤维细胞数量大于马应龙痔疮膏组(P〈0.05)。在7d以后,肛愈宁组的炎性细胞数少于马应龙痔疮膏组(P〈0.05)。结论:肛愈宁软膏对大鼠脓肿创面肉芽组织的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且控制了创面的炎症反应,能显著促进创面的愈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联合紫草油纱条在肛瘘术后换药的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联合紫草油纱条换药,对照组单纯采用紫草油纱条换药。比较两组脓腐脱尽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术后第2、7、15天的创面分泌物、创面肉芽生长及创面疼痛积分。结果观察组的脓腐脱尽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第2d的创面分泌物、创面肉芽生长及创面疼痛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第7、15d的各项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联合紫草油纱能有效地促进肛瘘术后创面的愈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受体2型(AT2R)在创面肉芽组织微血管形成中的作用,探讨其影响新血管形成的可能机制.方法:用打孔器在小鼠背部制成直径6.0 mm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模型,将24只C57BL/6J小鼠分成两组(n=12):PD123319处理组腹腔注射特异性AT2R阻断剂PD123319(10 mg·kg-1·d-1),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分别在创面形成后第3、5、7、和14天取创面组织标本,每个时间点3只小鼠.另有6只作为正常对照.采用HE染色观察肉芽组织和新血管形成的情况,应用ELISA法检测创面愈合过程中创面局部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VEGFR1)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正常小鼠皮肤与创面愈合过程中创面局部组织AT2R的表达情况.结果:正常小鼠皮肤AT2R在整个表皮层均有阳性表达,在真皮层,AT2R主在微血管内皮细胞,皮肤附件如毛囊、汗腺、皮脂腺有阳性表达.在小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愈合过程中,创面局部组织AT2R产生逐渐增加,第7天达到峰值,以后逐渐下降.在伤后第5天和第7天,对照组创面肉芽组织的面积分别为(9.37±0.53)mm2和(7.15±0.42)mm2,PD123319处理组创面肉芽组织面积分别为(11.51±0.98)mm2和(9.32±0.67)mm2,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123319可随时间的延长明显增加肉芽组织中VEGFR1的表达和血管形成的组织学评分,在第7天达到峰值,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然后均逐渐下降.结论:在创面愈合过程中,AT2R可能参与创面的愈合及其后期的塑性改建,并通过调节VEGFR1水平影响肉芽组织中微血管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应用改良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治疗糖尿病足的效果.方法:将糖尿病足4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应用传统VSD技术治疗,治疗组应用改良VSD技术治疗,即在VSD敷料中增加一根冲洗管,经冲洗管每日1次注入呋喃西林500 ml和表皮生长因子30 ml,30 min后关闭冲洗管,开启负压.于治疗10 ...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生肌玉红膏对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影响,本研究将12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60例,两组均于术后第1天起以自制痔疮止痛浸膏溶液坐浴清洗创面,再以碘伏棉球消毒,自制消炎栓纳肛,最后分别用自制生肌玉红膏纱条(观察组)和生理盐水纱条(对照组)覆盖创面,无菌敷料包扎,每日2次;换药后两组均行局部红外线微波理疗。结果显示,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12.3±2.4)d]明显短于对照组[(15.6±4.2)d],t=2.93,P〈0.05;观察组术后第7、10、13、15、19天创面愈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肉芽组织增生较对照组活跃,且渗出及分泌物少。结果表明,生肌玉红膏可以促进肛瘘术后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