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特应性皮炎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其发病机制复杂,在遗传基础上,表皮屏障功能异常、环境过敏原暴露、金黄色葡萄球菌定植等诱发的免疫炎症反应均参与其发病.皮肤微生态是皮肤表面微生物构成的复杂生态系统,近年研究提示,微生态异常在特应性皮炎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特应性皮炎患者的皮肤除了存在金黄色葡萄球菌定植增多外,还存在表皮葡萄球菌等其他微生物数量和功能的改变.因此,进一步揭示各种微生物群落与特应性皮炎发病的关系,有助于特应性皮炎的防治.  相似文献   

2.
特应性皮炎(atopicdermatitis,AD)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皮肤微生物群与AD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AD患者存在皮肤微生物群的改变,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定植或感染。这一改变影响宿主的皮肤屏障和免疫应答。该文就近年对AD微生态失调及其对屏障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是一种慢性和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目前认为主要是皮肤屏障功能障碍、免疫应答异常和环境因素刺激共同作用的结果。AD的实验室检查包括过敏原检测、炎症指标和皮肤屏障功能的检查。由于AD涉及的免疫学机制是IgE介导和非IgE介导的混合性免疫学机制,故AD病人过敏原检测常用的方法是皮肤点刺试验、特应性斑贴试验、特异性Ig E检测,建议同时进行体内和体外过敏原检测,检测结果应结合病史和临床症状来分析。与特应性皮炎相关的微生物感染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马拉色菌、白念珠菌和单纯疱疹病毒感染。临床上也可作相关的病原学和炎症指标检查。  相似文献   

4.
特应性皮炎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具有血清IgE水平升高、Th2型免疫过度反应以及对多种病原微生物易感性增加等特点.研究表明,朗格汉斯细胞和表皮炎症样树突细胞是在特应性皮炎皮损中出现的两种树突细胞.其中表皮炎症样树突细胞是炎症性皮肤病所特有的一种树突细胞,仅在炎症性皮肤中表达,被激活后可释放大量炎症因子和趋化因子,而在皮炎得到成功控制后逐步消失.在特应性皮炎的病理生理机制中,表皮炎症样树突细胞不仅在炎症的持续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还可能与皮损局部Th2反应向Thl反应漂移有关.  相似文献   

5.
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瘙痒性皮肤病。其发病机制复杂,与遗传、环境、免疫炎症反应、皮肤屏障破坏、皮肤表面微生态异常等有关。近几年AD患者皮肤微生物群的作用已经被广泛研究。本文就特应性皮炎微生态做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6.
特应性皮炎是一种慢性、周期性、瘙痒性皮肤病。近年来,我国患病人数迅速上升,尽管越来越多的人深受其困扰,但目前病因尚不清楚,近年来发现皮肤微生物态对全身免疫功能及局部皮肤免疫功能有影响,皮肤屏障完整性的改变会导致皮肤微生物多样性的改变和皮肤菌群的紊乱,诱发并加重特应性皮炎。特应性皮炎的患者与健康人相比,发生皮肤感染的风险也更高。因此,特应性皮炎与皮肤微生物态的关系也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7.
综述细胞因子特别是Th细胞亚群相关细胞因子(白介素2、4、5、6、10、13、γ-干扰素)与特应性皮炎的关系,认为特应性皮炎皮损和外周血T细胞中存在(类)Th2细胞优势亚群,特应性皮炎免疫发病机制可能是一种以Th2细胞介导为主的皮肤免疫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8.
特应性皮炎是一种慢性瘙痒性炎症性皮肤病 ,近年来研究发现金黄色葡萄球菌尤其是其产生的多种超抗原在特应性皮炎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金黄色葡萄球菌超抗原通过多种途径诱发或加重特应性皮炎 ,深入研究超抗原在特应性皮炎发病中的作用将更有效地治疗这种疾病  相似文献   

9.
特应性皮炎多见于婴幼儿期发病.其病因不明,发病机制复杂.目前认为,特应性皮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与多种免疫细胞相关.辅助性T细胞17/调节性T细胞是近年来发现的一对具有相反功能的CD4+T细胞亚群.辅助性T细胞17介导炎症反应,与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关系密切相关,调节性T细胞可以抑制T细胞介导的炎症反应,维持免疫耐受,可以预防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辅助性T细胞17/调节性T细胞失衡在特应性皮炎等多种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综述细胞因子特别是Th细胞亚群相关细胞因子(白介素2,4,5,6,10,13,γ-干扰素)与特应性皮炎的关系,认为特应性皮炎皮损和外周血T细胞中存在(类)Th2细胞优势亚群,特应性皮炎免疫发病机制可能是一种以Th2细胞介导为主的皮肤免疫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 探讨反常性痤疮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治疗方案。 方法 对门诊诊治的17例反常性痤疮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特点、治疗方案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17例患者均为男性,发病年龄20岁左右,病程2 ~ 50年,主要临床表现为颈部、腋窝、腹股沟、会阴、臀部出现疼痛性炎性丘疹、结节、脓肿,伴瘘管窦道形成,反复发作。10例患者有家族史,7例为散发病例。治疗方法主要是口服维A酸类药物联合抗生素治疗,较严重的患者采用外科手术治疗。 结论 反常性痤疮患者以顶泌汗腺部位出现脓肿、窦道、瘢痕为主要临床表现,治疗应根据皮损的严重程度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 评价以正常人皮肤、猴食管及盐裂皮肤为底物的间接免疫荧光对自身免疫性表皮下水疱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诊断的自身免疫性表皮下水疱病56例,其中大疱性类天疱疮(BP)47例,获得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EBA)6例,线状IgA大疱性皮病2例,P200类天疱疮1例。对照组为70例天疱疮、15例慢性湿疹和15例健康成人。分别以正常人皮肤、猴食管及盐裂皮肤为底物行间接免疫荧光,观察荧光沉积情况,比较不同表皮下水疱病间接免疫荧光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采用SPSS 13.0软件,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BP患者血清以正常人皮肤、猴食管为底物间接免疫荧光可见到荧光物质沿基底膜带线性沉积,盐裂皮肤间接免疫荧光可见BP患者荧光线性沉积于表皮侧,EBA和P200类天疱疮线性沉积于真皮侧。以正常人皮肤、猴食管及盐裂皮肤为底物间接免疫荧光对表皮下水疱病诊断的敏感性分别为73.2%、60.7%、9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18.2,P < 0.05),特异性分别为98.0%、100%、9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以盐裂皮肤为底物时诊断的敏感性高于以正常人皮肤、猴食管为底物(χ2值分别为8.0、16.7,均P < 0.05)。结论 对于自身免疫性表皮下水疱病的诊断,盐裂皮肤为底物行间接免疫荧光检查优于以猴食管和正常人皮肤为底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建立两种巢式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男性尿道炎患者尿液中阴道毛滴虫感染状况,评价两种巢式PCR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2011年4月至2013年12月来我院性病门诊就诊的1 088例男性尿道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尿道拭子标本做分泌物涂片镜检、阴道毛滴虫湿片检测以及淋球菌培养,同时收集尿液标本提取DNA,针对阴道毛滴虫重复基因组和β微管蛋白基因,采用两种巢式PCR法检测尿液中阴道毛滴虫。 结果 湿片法检测阴道毛滴虫的阳性率为0,而两种巢式PCR法均检测出29例阳性标本,阳性率为2.67%,且两种巢式PCR法检测出的阳性标本一致。 结论 与湿片法相比,巢式PCR法检测男性尿液标本阴道毛滴虫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报道中国人X连锁显性遗传性原卟啉症一家系,并对其5?氨基酮戊酸合成酶2(ALAS2)基因突变进行研究。方法 收集该家系成员资料,进行临床调查。用二代测序方法检测后再行Sanger测序,测定该家系中患病者及部分表型正常者ALAS2致病基因。用皮肤镜观察皮肤卟啉皮损,根据Fotofinder系统和甚高频皮肤超声系统评估皮肤卟啉症的光损伤严重程度,对该家系成员做肝胆B超检查,同时检测血液学改变。结果 该家系中所有患者X染色体的1706号到1709号碱基发生AGTG缺失,导致转录时移码突变,最终导致翻译得到的ALAS2酶C端19、20个残基替换或缺失,ALAS2酶活性升高。XLDPP患者皮肤光损伤显著,肝胆可出现卟啉损伤,随年龄增加而加重,可出现贫血和铁过载。结论 X染色体1706?1709碱基AGTG缺失突变可能是该ALDPP家系患者的发病原因。  相似文献   

15.
【摘要】 患者男,55岁。临床表现为四肢、躯干紧张性大疱,组织学表现为表皮下水疱,真皮浅层有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等浸润,初步诊断为大疱性类天疱疮(BP)。在血清学分析中,发现该患者血清中自身抗体与盐裂皮肤真皮侧结合,且酶联免疫吸附法未检测到BP180、BP230、Ⅶ型胶原抗体,从而排除了大疱性类天疱疮、获得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的诊断。通过免疫印迹、免疫沉淀检测,发现该患者血清存在与真皮侧200 000蛋白结合的抗体,综合这些特点,诊断该患者为抗P200类天疱疮,即抗层黏连蛋白γ1类天疱疮。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表达单纯疱疹病毒(HSV)包膜糖蛋白(gC)并进行验证。 方法 分两段合成gC蛋白,分别合成基因GC-F和GC-R,并分别将基因亚克隆进pSumo-Mut(含Stu I和Xho I酶切位点)和pCzn1(含Nde I和XhoI酶切位点)表达载体,获得pSumo-Mut-GC-F和pCzn1-GC-R质粒。将两重组质粒转化ArcticExpressTM(DE3)原核宿主菌,异丙基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目的蛋白,经Ni柱亲和纯化,最终获得高纯度蛋白。采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重组GC-F和GC-R两段蛋白与HSV IgG的结合情况。 结果 应用全基因合成方法获得GC-F和GC-R基因片段,经SDS-PAGE鉴定分析,主要分布于沉淀层,经亲和层析后获得的蛋白纯度在80%以上,并可被人抗HSV-1抗体(IgG)阳性血清识别。 结论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融合表达载体,并经IPTG诱导成功表达gC蛋白,与HSV-1感染血清反应阳性,是后续进行功能研究的理想实验材料。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构建C型凝集素受体树突细胞特异性捕获细胞间黏附分子3非整合素(DC-SIGN)细胞表达模型,为后续进行DC-SIGN蛋白受体功能研究提供基础。 方法 PCR扩增获得DC-SIGN分子的cDNA,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巨细胞病毒启动子-绿色荧光蛋白重组质粒(PCMV-EGFP),EGFP位于DC-SIGN N末端,转染人胚肾细胞癌 HEK 293T 细胞后,流式细胞仪检测DC-SIGN重组分子的表达,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DC-SIGN-EGFP融合蛋白的细胞定位情况,并进一步检测转染表达的DC-SIGN受体对过敏原抗原的识别和内吞过程。 结果 构建的荧光融合蛋白重组表达质粒,经PCR及Western印迹证明DC-SIGN表达成功;经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DC-SIGN融合质粒的HEK293T细胞的DC-SIGN受体表达量增多(约50%)。重组表达质粒转染293T细胞后,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显示,绿色荧光标记的DC-SIGN位于细胞膜上,可结合红色荧光素标记的过敏原抗原Derp2,并可将Derp2内吞入细胞内。 结论 构建的DC-SIGN-EGFP融合蛋白在293T细胞内表达后具有细胞表面受体分子的特征性分布,可被DC-SIGN特异性抗体识别并具有摄取过敏原功能,是研究DC-SIGN分子功能的理想细胞模型。  相似文献   

18.
【摘要】 目的 探讨改良荧光(CFW)染色法在皮下真菌病组织病理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皮下真菌病的组织病理诊断提供一种新的方法。方法 收集1987—2017年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21例皮下真菌病患者石蜡包埋皮损组织进行平行试验,每块组织连续切片4张4 μm切片,分别行改良CFW荧光染色、苏木精-伊红(HE)、过碘酸-雪夫(PAS)和六铵银(GMS)染色检查,比较其阳性率及染色效果。采用SPSS 19.0软件,用卡方检验比较4种染色法在病理诊断真菌感染方面的阳性率。结果 21例皮下真菌感染患者中,改良CFW荧光染色法阳性14例(66.67%),HE染色法阳性5例(23.80%),PAS染色法阳性6例(28.57%),GMS染色法阳性11例(52.38%),改良CFW荧光染色法阳性率高于HE和PAS染色法(χ2值分别为6.718、5.200,P < 0.05),而与GMS染色法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0.693,P = 0.530)。结论 改良CFW荧光染色法是一种准确的真菌检查方法,在皮下真菌病的病理诊断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摘要】 目的 初步探讨和厚朴酚对瞬时受体电位通道(TRP)活化的影响和抗瘙痒作用。方法 用4 ~ 6周龄健康雄性ICR小鼠分别建立组胺诱导和乙醚/丙酮/水(AEW)诱导的瘙痒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3种剂量和厚朴酚组(50、25和12.5 mg/kg)、溶媒组及氯苯那敏组(仅在组胺诱导实验中设置)。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氯化钠溶液灌胃,溶媒组给予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灌胃,氯苯那敏组给予氯苯那敏灌胃,和厚朴酚组用不同浓度和厚朴酚灌胃。在组胺模型实验中,给予小鼠灌胃24 h后注射组胺;在AEW模型实验中,先用乙醚/丙酮/水处理小鼠4 d后再予不同药物灌胃。通过计数30 min内动物的搔抓次数评价各处理的抗瘙痒作用。分离培养原代大鼠脊髓背根神经元(DRG)细胞,将其分成6组,即辣椒素或异硫氰酸烯丙酯(AITC)诱导的模型组、辣椒平(500 μmol/L)或HSC030031(10 μmol/L)组、溶媒组、3种浓度(7.81、15.63、31.25 mg/L)和厚朴酚组:辣椒素或AITC诱导的模型组预先用Hanks平衡盐溶液孵育,辣椒平或HSC030031组、溶媒组、和厚朴酚组分别预先加入辣椒平或HSC030031、二甲基亚砜、不同浓度的和厚朴酚孵育,用Ca2+荧光成像技术观察辣椒素或AITC诱导后Ca2+细胞内流的变化。用SPSS 20.0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Dunnett?t检验。结果 组胺诱导小鼠瘙痒模型经50 mg/kg和25 mg/kg和厚朴酚处理后,搔抓次数显著低于模型组(21.88和21.14比 63.70,t值分别为3.48、3.49,P值均为0.003),12.5 mg/kg和厚朴酚组与模型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 2.01,P = 0.062)。AEW诱导的小鼠瘙痒模型经50 mg/kg和厚朴酚处理后搔抓次数显著低于模型组(61.4比101.17,t = 0.45,P = 0.009),但25 mg/kg和12.5 mg/kg和厚朴酚组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31.25 mg/L和厚朴酚处理组与辣椒素或AITC诱导的模型组相比,DRG细胞内Ca2+荧光信号的升高受到显著抑制:辣椒素模型组第45秒时相对荧光强度变化率(△F/F0)为1.11,而31.25 mg/L和厚朴酚处理组为-0.11;AITC模型组第45秒时△F/F0为0.56,而31.25 mg/L和厚朴酚组为0.00。结论 和厚朴酚对组胺因素与非组胺因素诱导的瘙痒动物模型均具有瘙痒抑制作用,可能与其抑制DRG细胞TRPV1和TRPA1通道活化后Ca2+细胞内流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群组看病及同伴教育对痤疮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探讨痤疮患者的有效健康教育方式。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就诊的80例痤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单纯随机分组方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干预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的同时接受群组看病及同伴教育,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在干预后1、2、4周进行遵医行为调查,比较两组的遵医行为。结果 因拒访和无应答原因脱落18例,最终干预组32例、对照组30例纳入分析。在干预1、2、4周后,干预组遵医行为总分分别为83.6 ± 9.3、85.9 ± 9.1、91.2 ± 8.4,对照组分别为77.1 ± 7.3、77.1 ± 8.6、79.1 ± 10.2,干预组遵医行为的提高显著优于对照组(P组间<0.05),随着干预时间的增加显著性地提高(P时间<0.05),时间和分组之间有交互作用(P交互<0.05)。结论 群组看病及同伴教育的健康教育模式能提高痤疮患者遵医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