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前临床上甲状腺癌的发病人数不断飙升,其规范化诊疗一直备受关注。作为核心治疗手段的外科治疗,其规范化程度仍存一定忧患,包括诊断水准等均有待进一步全面提升。规范化诊疗应从原发灶处理、颈部淋巴结清除、多学科联合诊疗技术以及指南规范制定等方面做起。专业培训和交流是目前促进国内整体诊疗水平提升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
分化型甲状腺癌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总结分化型甲状腺癌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10例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均行手术治疗辅以内分泌治疗,110例分化型甲状腺癌中,乳头状癌88例(80.0%),滤泡状腺癌22例(20.0%);淋巴结转移者22例(20.0%)。手术方式包括单侧病变行患侧腺叶 峡部及对侧大部切除60例(其中功能性颈清扫12例),患侧腺叶 峡部切除29例(其中功能性颈清扫7例);双侧病变行一侧腺叶 峡部及对侧大部分切除18例(其中功能性颈清扫5例),甲状腺全切除术 双侧颈清扫2例;1例肺转移患者行甲状腺全切及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后行131I内放射治疗。98例术后随访,10年生存率91.8%。结论分化型甲状腺癌预后较好,治疗关键是正确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3.
随着疝修补技术的不断发展,规范化治疗的问题已得到更进一步的认识,中华医学会疝和腹壁外科学组在2001年和2003年制订了我国疝外科专业的学术指南。《成人腹股沟疝和股疝治疗方案》和《腹壁切口疝治疗方案》。并于2012年6月对其进行了全面修订,并更名为《中国腹壁疝诊疗指南(2012版)》,为我国疝外科领域的规范化提出了较为系统的理论依据。疝和腹壁外科学组和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疝和腹壁外科专委会联合,于2013年12月制定了《成人腹股沟疝,股疝,腹壁切口疝诊断和治疗质量控制标准》。我国《指南》和《质量控制标准》的出台,其主要目的是根据长期的诊治经验和临床数据,制定出一些有规律性的建议供医生参考。同时作为一个行业标准,是医疗技术、管理方法及其经济效益概念的综合体现,将最终产生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不断提高我国甲状腺癌外科规范化治疗水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甲状腺外科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由于Kocher对甲状腺手术方法的改进,大大提高了技术水平,使甲状腺手术患者死亡率和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大幅度下降,至19世纪末手术死亡率已低至0.18%。因此,外科手术已成为甲状腺疾病,特别是甲状腺癌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分化型甲状腺癌(DTC)已成为常见恶性肿瘤之一,笔者就DTC的诊治现状及后指南时代的展望作一综述.对DTC的诊治现状从术前诊断,手术方式,131I治疗,促甲状腺激素(TSH)抑制治疗等方面总结;后指南时代展望则从术前诊断的准确性,手术指征和范围,辅助治疗的依据,术后随访监测等方面分析.  相似文献   

6.
胰腺癌早期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诊断困难。对于进行性上腹不适、脂肪泻和新发糖尿病的患者,应行胰腺增强CT和肿瘤标志物筛查。发现可疑胰腺肿块,建议超声内镜,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胰液肿瘤标志物、脱落细胞和K-ras基因突变检测,甚至穿刺活检,以提高胰腺癌的早期诊断率。胰头癌侵犯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时,主张整块(en-block)切除后行血管端端吻合、自体血管或异体血管重建;对于肠系膜上动脉受累,可切除后以自体大隐静脉重建。胰腺癌临床诊治困难,预后不佳。如何早期诊断和规范化治疗是改善胰腺癌预后的关键,提倡胰腺癌以外科手术为主的多学科协作的综合治疗模式(MDT),不断提高我国胰腺癌诊治规范化水平。  相似文献   

7.
伴随甲状腺癌发病率的升高,接受外科治疗的甲状腺癌患者也随之增多,这其中绝大部分为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由于分化型甲状腺癌远期疗效好,治愈率高,容易忽视术前分期和术式选择的重要性,导致部分患者手术效果欠佳,术后无法正常进行131I治疗以及远期疗效的评估,甚至可能使患者接受多次手术治疗,增加了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因此,正确的术前分期和术式选择除了可以获得满意的手术疗效外,还可以为后续的131I治疗以及远期评估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并可降低患者的再次手术率,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分化型甲状腺癌的外科治疗进展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王代科  杨俊涛 《普外临床》1992,7(6):329-335
  相似文献   

9.
546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手术治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Li Z  Liu CP  Shi L  Huang T 《中华外科杂志》2008,46(5):375-377
目的 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手术治疗方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546例行手术治疗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双侧甲状腺全切除术和选择性颈淋巴结清扫术.结果 全组无手术及住院期间死亡.颈部淋巴结转移阳性率为76,2%(358/470).单侧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率1.1%(6例),双侧喉返神经损伤0例;甲状旁腺部分损伤0.4%(2例),甲状旁腺完全损伤0例;喉上神经损伤0.7%(4例),术后出血0.6%(3例),食管损伤0.2%(1例).结论 对于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均应行双侧甲状腺全切除术;对于肿瘤直径>1 cm的患者,还应行双侧中央组+患侧颈深组淋巴结清扫.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统计全甲状腺切除或近全切除术后双侧分化型甲状腺癌发现率,研究其特征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21例全甲状腺切除或近全切除病例资料,对单侧甲状腺癌组和双侧甲状腺癌组的13项观察指标进行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全甲状腺切除或近全切除术后病理证明约33.06%患者为双侧分化型甲状腺癌.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年龄<50岁、超声发现双叶结节及第一结节≥2 cm是双侧癌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在术前各项检查提示甲状腺第一结节为恶性肿瘤的前提下,如患者年龄<50岁、超声发现双叶结节且第一结节>2 cm,应注意考虑是否有双侧甲状腺癌存在的可能.  相似文献   

11.
76例分化型甲状腺癌的诊断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临床特点、诊治。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9月至2008年10月行手术治疗的76例甲状腺癌病例。结果甲状腺乳头状癌65例,滤泡状癌11例,均行手术治疗,所有患者术后均予甲状腺素治疗。术后发生喉返神经损伤及其他并发症4例(5.26%),平均随访2.5年(1—5年),颈部淋巴结转移5例。结论分化型甲状腺癌应根据病理组织类型、肿瘤大小、年龄和颈部淋巴结转移选择不同手术方式,术后辅以内分泌治疗。  相似文献   

12.
全内镜下甲状腺切除术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2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全内镜下甲状腺切除术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的经验并评估其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4年11月至2009年7月行乳晕腋窝入路全内镜下甲状腺癌手术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全部25例患者均在全内镜下成功实施甲状腺根治性手术,11例行患侧腺叶全切,14例行患侧腺叶全切加峡部及对侧腺叶大部分切除;7例术中清扫淋巴结.术后病理诊断均证实为分化型甲状腺癌(乳头状癌23例,滤泡状癌2例),中位随访时间28.0月(5~58月),无手术并发症,无复发病例,全部患者对美容效果满意.结论 内镜下甲状腺切除手术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是一种兼顾安全性,可行性及美容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毒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隐性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毒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隐性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生物学特性。方法分析16例毒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隐性癌病例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16例均为女性,具有典型的毒性甲状腺肿症状和体征,均无气管侵犯和颈部淋巴结转移。癌结节体积与数目不一,以有无包膜及纤维化分型,并对癌组织和细胞的演变趋势进行观察。结论毒性甲状腺肿对隐性癌有阻抑作用,可作为良性病变处理。正常甲状腺组织内如查到砂粒体,则为癌存在的信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完全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治疗早期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至2017年10月63例早期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腔镜组(28例)和开放组(35例),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两组患者术中术后各项指标、VSA评分等以( ±s)表示,采用独立t检验;术后切口瘢痕形成率、患者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率等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均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腔镜组手术时间、住院费用、术后总引流量均高于开放组,但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VSA评分明显优于开放组(均P<0.05)。两组患者清扫淋巴结数目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组术后切口瘢痕形成率及满意度明显优于开放组(P<0.05)。 结论完全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治疗早期分化型甲状腺癌是安全可行的,患者满意度高,值得在临床广泛开展。  相似文献   

15.
分化型甲状腺癌虽然预后良好,但常易复发,包括生化性复发和结构性复发,造成患者身心和经济上的负担,同时也给临床医师对甲状腺癌的诊治带来困难。不同于甲状腺癌的初始治疗,对复发病灶的处理需要考虑更多的因素,包括更多的原发灶及淋巴结生物学信息、患者因素、再次手术风险、其他治疗选择等各种因素。一方面我们要追求复发病灶的完全清除,使以后不再复发,另一方面又不能损害患者的生理功能和生活质量。如何在这两者间取得平衡,制定最合理的处理策略,使患者获益最大,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甲状腺微小癌110例临床漏诊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40,自引:2,他引:40  
目的 探讨甲状腺微小癌临床漏诊原因及对策。方法 分析1985年1月到2000年12月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甲状腺微小癌110例的诊断和治疗资料。结果 术前拟诊26例,B超诊断阳性率58%(15/26),术中冰冻诊断阳性率67%(14/21)。术中拟诊30例,冰冻切片诊断阳性率80%(24/30)。术后病理检查确诊微小癌54例,其中19例术中冰冻未发现微小癌。仅35例行全甲状腺或次全甲状腺切除,其余行一侧叶或双侧叶的甲状腺切除术。随访率80.1%,随访时间6月至15年。1例复发,无一例死亡。结论 甲状腺微小癌临床漏诊率较高。术前仔细的触诊,B超结合细针穿刺抽吸细胞学检查(FNAC)和术中认真探查可疑结节有助于提高临床诊断率。甲状腺叶的全切除或次全切除治疗甲状腺微小癌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精细化被膜解剖法在分化型甲状腺癌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2011年3月—2015年3月75例行全甲状腺切除+中央组淋巴结清扫术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资料,患者均采用精细化被膜解剖法对甲状旁腺的识别与原位保留,对于严重缺血或误切的甲状旁腺,术中及时进行自体移植。结果:75例患者中,46例术中确认并原位保留甲状旁腺4枚,其余原位保留2~3枚。手术后12h,部分患者出现口角及手足麻木、轻度抽搐,无1例患者出现呼吸困难、休克等严重并发症;术后1个月,血清钙2.0mmol/L18例,术后2~3个月,血清钙2.0mmol/L11例,术后4~6个月,患者血清钙均2.0mmol/L。术后随访16~18个月,患者血清钙2.0mmol/L,无临床低钙症状。结论:在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手术中,运用精细化被膜解剖法,有助于精准识别甲状旁腺并最大可能的原位保留甲状旁腺及其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