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高浓度快速静脉补钾纠正重症低钾血症(附31例报告)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对重症低钾血症(〈2.1mmol/L)患使用高浓度快速静脉补钾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在心电图、血钾监测下,用浓度100 ̄800mmol/L(即0.8% ̄6%)的氯化钾溶液以25 ̄40mmol/h的速度经外周静脉输注来纠正伴软瘫及不同程度心律失常的重症低钾血症共31例。结果 采用此法本组病人均在4 ̄9小时内血钾上升到3.5mmol/L以上,心律失常消失,四肢肌力基本恢复。发生1例高钾血  相似文献   

2.
高浓度静脉补钾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对重症监护病房接受高浓度静脉补钾的50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浓度80-400mmol/L的氯化钾溶液以低于或高于20mmol/L的速度经中心静脉输注共123次,结果显示,采用此方法补钾能有效地提高血钾水平,但血钾浓度提高值与补钾剂量间无显著直线相关,发现6次高钾血症,发生在肾功能衰竭或补钾前血钾正常者。未发现致命性严重心律失常。结果显示,这种高浓度静脉补钾的治疗方法在监护病房是相对有效、安全的、但需  相似文献   

3.
重症低钾致心跳,呼吸停止的急诊抢救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雪  杨洪 《综合临床医学》1996,12(3):127-128
本文总结了13例因严重低导致心跳、呼吸停止的抢救,全部病例复苏抢救成功。作者认为:1.因低钾所致的心跳,呼吸停止可有较高的抢救成功率。2.高浓度(80-133mmol/L)快速度(25-30mmol/h)补钾可迅速提高「K^+」e,降低「K^+」i/「K^+」e比值,恢复其所维系的生理功能,是治疗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4.
口服氯化钾控释片与静脉补钾治疗低钾血症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淑存  张娟  张爱萍 《新医学》2000,31(10):617
我们在 1997年4月至 1999年8月间,采用口服氯化钾控释片(补达秀,广州兴华制药厂生产)与静脉补钾两种途径治疗低钾血症共44例,比较这两种途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低钾血症44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1例,男16例,女5例,年龄21岁至 54岁,血钾 1.30 mmol/L至3.45 mmol/L,平均 3.10mmol/L;对照组 23例,男17例,女 6例,年龄 24岁至 61岁,血钾 1.29 mmol/L至 3.48mmol/L,平均3.08mmol/L。两组在年龄、性别、血钾浓度、症状、体征、…  相似文献   

5.
静脉滴注氯化钾与门冬氨酸钾镁对血钾浓度影响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3组低钾低镁动物(家兔)模型分别静脉滴注含钾浓度相同的氯化钾、氯化钾加硫酸镁和门冬氨酸钾镁后60min和120min的血钾和血镁浓度。结果:氯化钾组的血钾浓度上升最明显(静滴60min时比静滴前增加0.7mmol/L,120min又较60min时增加0.3mmol/L);门冬氨酸钾镁组的血钾浓度上升较少(静滴60min时比静滴前仅增加0.4mmol/L,120min时比60min时增加0.2mmol/L);氯化钾加硫酸镁组的血钾浓度变化介于上述两组之间。3组同期血镁浓度测定结果与血钾浓度有相反的变化趋势,血钾浓度高者血镁浓度较低,反之亦然。  相似文献   

6.
我科对心衰病人微泵补钾取得满意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情况:观察对象为我科近期收治的心衰病人,共88例,其中男51例,女37例;年龄在35~87岁之间。临床表现除心衰症状外,还有倦怠、乏力、腹胀等低钾症状,血电解质报告血清钾在2.12~3.49mmol/L。1-2 方法:88例均以静脉途径补钾,一种方法是使用微泵静脉给药,生理盐水或5%GS30ml加10%KCl20ml,以20~25ml/h(约13~15mg/min)速度给药,约2.5h注完(称微泵补钾)。另一种方法是…  相似文献   

7.
机体内钠和钾的含量[英]/Higgins C//NursTimes.-1996,92(12).-40~42体内90%的钠在细胞外液,并可交换;90%钾则在细胞内,健康人血浆(细胞外)钠的正常范围为135~145mmol/L,血钾为3.5~5.2mmo...  相似文献   

8.
1低渗性脱水低渗性脱水指细胞外液减少的低钠血症,其特征是失销多于失水,血清钠浓度<135mmol/L,血浆渗透压<280mmol/L。补钠公式:需补充钠盐量(mmol)=[血钠正常值(mmol/L)-血钠测得值(mmol/L)]×体重(kg)×0.60(女性为0.50)轻度和中度缺钠病人的治疗:可按临床缺钠程度来估计需要补给的液体量。首先计算缺钠的总量,一般可先补给一半,再加上销的日需要量4.5g,合计总量,通过静脉滴注5%葡萄糖盐水来完成。此外,还应给日需要液体量2000ml,并根据缺水的程度…  相似文献   

9.
心力衰竭患者直肠补钾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心力衰竭缺钾患者低钾严重、补钾困难的问题,对心力衰竭缺钾患者氯化钾直肠注入与静脉滴注,对其钾离子上升幅度进行了临床观察比较,直肠注入氯化钾前后对比血清钾离子上升曲线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经临床对128例血清钾<3.5mmol/L患者用10%氯化钾20ml直肠注入与64例低钾患者以相同剂量静滴对比结果:直肠用药后1小时血清钾上升数值(3.65±0.14~4.22±0.30mmol/L),与静脉用药后血清钾上升数值(3.50±0.20~3.70±0.32mmol/L)对比,差别有显著意义(P<0.05),用药后6小时,24小时,两组血清钾上升数值差别无显著意义。因此,认为注肛补钾是心力衰竭缺钾患者补钾安全、可靠、有效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糖耐量低减是指血糖高于正常,但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者(即静脉全血空腹<6.7mmol/L;服糖后2小时6.7~10.0mmol/L;静脉血浆空腹<7.8mmol/L;服糖后2小时7.8~11.1mmol/L)。一般患者没有明显症状,多在健康检查和糖尿...  相似文献   

11.
病历摘要患者,女,37岁,因乏力,发现低血钾7月余,于1994年11月28日入院。患者7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四肢乏力,蹲起困难,在当地医院测血钾2.1mmol·L-1,血压正常,经静脉补钾治疗,血钾升至3.5mmol·L-1出院,此后仍有持续乏力,四...  相似文献   

12.
侯冉彭静  贾晓云 《护理研究》2006,20(7):1938-1939
静脉补钾是治疗低钾血症的有效方法之一,传统静脉补钾过程中强调补钾浓度和补给速度,浓度应≤40mmol/L~60mmol/L(3.0g~4.0g氯化钾稀释至1000mL液体中),速度≤10mmol/h~20mmol/h,但是对于血清钾浓度过低,或细胞内严重缺钾的病人,常规剂量不宜迅速将血清钾提高并维持到正常范围,心肌异位起搏点兴奋性增高而致心律失常,危及病人生命。静脉高浓度补钾为此类病人静脉补钾治疗提供了一种全颢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动脉血钾与静脉血钾对比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比观察22次动脉血钾与静脉血钾的变化,测得动脉血钾均值(3.4±0.66mmol/L),静脉血钾均值(4.57±0.70mmol/L),其相关系数(r)为0.63,相关系数检验有显著性意义(P<0.01),求得回归方程式:V=2.13+0.66Ammol/L,说明动脉血钾与静脉血钾相关,阐述了由动脉血钾可推得静脉血钾,在采集动脉血气分析和血钾标本时,临床上一次穿刺的优点,供医生参考血钾结果,并对采集动脉血标本的注意点略作探讨。  相似文献   

14.
低钾血症是临床上经常见到的病理情况,也是外科病人经常出现的并发症。一般血钾低于正常值的下限(3.5mmol/L)表示有低钾血症。血清钾在(3.0~3.4)mmol/L之间为轻度低钾血症,在(2.5~2.9)mmol/L之间为中度低钾血症,低于2.5m...  相似文献   

15.
血钾浓度与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室性心律失常12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观察12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室性心律失常与血钾浓度变化的关系,以期降低AMI的死亡率。1 临床资料120例AMI病人中男88例,女32例,年龄39~76岁,平均49-2±6-7岁。前壁梗死58便,下壁48例,下壁并右室梗死6例,无Q波梗死6便,正后壁梗死2例。根据血钾浓度将病人分为两组,血钾浓度<3-5(平均2-8±0-7)mmol/L者为低血钾组,共37例。血钾浓度在3-5~5-5(平均4-5±0-9)mmol/L者为正常血钾组,共83例。采用持续心电监护观察两组病人快速性心律失常包…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高钾血症对心脏结构及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静脉滴注氯化钾溶液建立犬急性高钾血症模型;用二维及脉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研究高血钾对心脏结构及收缩、舒张功能的影响。结果:当血钾浓度从(3.77±0.36)mmol/L升高至(6.64±1.17)mmol/L时,左右心室径变化不大,但收缩及舒张功能已受损,且同时发生;当血钾浓度升高到(12.82±2.67)mmol/L,左右心室迅速扩大,左室径从(3.41±0.45)cm扩至(4.70±0.23)cm(t=4.91,P<0.01),右室径从(1.65±0.36)cm扩至(2.75±0.21)cm(t=5.23,P<0.01)。而左右心室的扩大均发生在高血钾致心律失常后1~2小时,心脏扩大后(0.91±0.22)小时犬死亡。结论:高钾血症应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以免导致心脏扩大、功能衰竭而危及生命  相似文献   

17.
黄艳  蒲飞  周红雨 《华西医学》2009,24(2):407-408
目的:探讨更为安全、有效的静脉补钾治疗低钾型周期性麻痹的方法。方法:收集本院住院低钾型周期性麻痹患者,应用半随机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临床对照研究。治疗组将氯化钾加入5%甘露醇静脉补钾,对照组常规补钾,监测血钾及肌力的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O.05)。结论:将氯化钾加入5%甘露醇治疗低钾型周期性麻痹疗效好,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8.
探讨用3-磷酸甘油脱氢酶偶联法测定血清中醛缩酶(ALD)活性的最佳反应条件。反应体系的终末浓度:TEA100mmol/L,FDP4mmol/L,碘乙酸0.22mmol/L,NADH0.26mmol/L,GDH≥1000U/L,TPI≥1500U/L,LD≥1000U/L。最适pH在7.8~8.0,Km为7.2×10-3mmol/L。批内CV:酶活性在7.34U/L和65.06U/L时,CV分别为5.7%和1.4%;批间CV:酶活性在11.89U/L和100.08U/L时,CV分别为6.0%和3.3%,酶活性线性范围至少可达180U/L。健康人60名,ALD活性为4.53±1.17(x±s)U/L,男女两组均值无显著性差异。本文对TEA-HCl(pH8.0)、Tris-HCl(pH8.0)和Colidine-HCl(pH7.5)三种缓冲液用于ALD活性测定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在TEA缓冲液中所测ALD活性最高;TEA和Colidine两种缓冲液的浓度在25~150mmol/L范围内对ALD活性无影响,Tris缓冲液在50mmol/L时测得酶活性较高,缓冲液浓度过高或过低,酶活性均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9.
选择性抑制法测定淀粉酶同工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用选择性抑制法结合酶偶联法测定淀粉酶(Am)同工酶。通过数学推导和实验,建立了结果计算公式和标准曲线。方法线性范围0-1100U/L。批内,批间CV<9.9%。参考范围:血清P-Am7-55U/L,S-Am1.8-68.3U/L;尿P-Am2.5-22.6U/mmolCr,S-Am2.2-31.3U/mmolCr。本法制备的抑制剂溶液稳定期长,保存,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20.
常用钾盐制剂静脉使用时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就常用钾盐制剂及静脉使用钾盐时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常用钾盐制剂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1.1氯化钾注射液为临床上常用的静脉补钾制剂,每支10ml含氯化钾1g,含K+13.4mmol,本品须稀释后静脉滴注,切忌静推,如在几分钟内将1g氯化钾静推,每升血浆中的钾浓度突然增加4.5mmol,即从3.5~5.1mmol/L增至8~9.6mmoVL.超过了血钾的危险界限7.5mmol/L,可致心脏停搏,通常将其稀释至30~40mmol/L(2~3g/L)按1g/h的速度静脉滴入,浓度过高刺激静脉和引起高血钾。对严重缺钾患者,每日可补充6g左右,若用葡萄糖液稀释,可因细胞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