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脏腑用药论方剂的配伍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配伍是方剂的灵魂之所在,配伍规律是方剂学研究的三大内容之一.笔者通过对古代诸多的名方进行考察和分析,从用药配伍要适合脏腑的生理特性的论断作为出发点,归纳、总结出具有代表性的方剂在此方面的配伍模式及其规律性. 相似文献
2.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用药规律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以下简称《辅行诀》)出自敦煌遗本,后经张大昌先生献给中医研究院,对研究汤液经法、伤寒论的演变传承,及经方的用药组方规律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文章通过对《辅行诀》五脏补泻方、汤液经法五行图、二十五味药表的对照、比较、分析,重点以肝脏补泻方为例,初步阐释了《辅行诀》中五脏补泻方的组方用药规律。 相似文献
3.
利用数据库("中药方剂药性数据分析系统")分析1307首古今方剂药性组方规律的方法,以实证性科学数据总结探讨了平性药临床用药规律。本文报道了通过数据库筛选出的不同脏腑、病证常用平性药和主干平性药,从而总结出平性药脏腑病证用药规律。以处方中平性药的应用频率所筛选出来的各脏腑病证"常用平性药"和"主干平性药",与临床实际用药情况较为吻合,对临床组方用药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和较强的实用价值。另外,本数据分析系统还具有药性的普遍适用性,亦可用于有关寒性、热性药物的应用规律的分析,值得进一步开发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5.
从实证、虚证、部位用药、现代药理研究等方面、对痹证用药进行归类总结,提出治疗经验、治痹之要,止痛为先、通经活血,配伍必用;风寒湿热痰瘀,分清主次轻重,虚实夹杂,注意标本缓急;立足整体,制定长期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6.
月经病的治疗原则重在调经,具体方法常有补肾、扶脾、疏肝、理气、和血等,故其方剂多由补肾温阳、健脾益气、疏肝理气、养血活血等药物为主组成。月经周期的不同阶段具有各自的生理特点,遣药组方常须根据周期的变化,而有所宜忌:经前血海充盛,勿滥补,宜予疏导;经期血室正开,大寒大热之品当慎;经后血海空虚,勿强攻,宜于调补。 相似文献
7.
8.
月经病的治疗原则重在调经,具体方法常有补肾、扶脾、疏肝、理气、和血等,故其方剂多由补肾温阳、健脾益气、疏肝理气、养血活血等药物为主组成。月经周期的不同阶段具有各自的生理特点,遣药组方常须根据周期的变化,而有所宜忌:经前血海充盛,勿滥补,宜予疏导;经期血室正开,大寒大热之品当慎;经后血海空虚,勿强攻,宜于调补。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献研究法辅以计算机统计方法,对263首古方与自拟方进行分析,从而探讨中医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组方用药特点,为临床诊治哮喘及研发新药,提供文献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0.
11.
叶天士是我国清代著名医家,在胃痛治疗方面重视通阳化浊,注重调理气机,强调脾胃分治,同时对于久痛入络者重视活血化瘀通络。深入探讨叶天士治疗胃痛的用药规律,对于现代临床脾胃疾病的防治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收集张玉珍教授治疗卵巢早衰的门诊处方,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张玉珍教授治疗卵巢早衰的用药规律。结果共筛选出张玉珍教授治疗卵巢早衰的处方151首,涉及中药61味,使用频次在30次以上的中药有菟丝子、当归、女贞子等16味,可归为温补肾阳、补血养阴、补肾益阴、活血行气及健脾益气5类药。151首处方中各药物的性味归经分析结果显示,所用药物药性以温性药为主,其次为寒性药、平性药和凉性药;药味以甘味药为主,其次为辛味药、苦味药、酸味药、咸味药,未涉及涩味药;归经以归肝、肾、脾经为主。药物组合规律分析及网络展示结果显示,张玉珍教授治疗卵巢早衰最为核心的药物是菟丝子、女贞子、丹参、党参、熟地黄、巴戟天、当归、白芍、玉竹,这9味药为张玉珍教授创制的滋癸益经汤的主要组成部分。聚类分析后得到7首候选新处方,这7首新处方以补肾益精、活血化瘀、补肾疏肝、养心安神等药物为主。分析结果提示张玉珍教授在治疗卵巢早衰时,多从肝、肾、脾三经论治,在补益肝肾的同时注重疏肝养肝,养心安神兼活血化瘀通经,疏补结合,并重视患者的心理状况及睡眠情况的调整。 相似文献
13.
妊娠病组方用药规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妊娠病的治疗,以胎元的正常与否为前提。胎元正常者,宜治病与安胎并举。其因母病而致胎不安者,当重在治"病";其因胎不安而致母病者,应重在安胎。安胎之法,总以补肾健脾、调理气血阴阳为主,尤以补肾益精为要。 相似文献
14.
妊娠病的治疗,以胎元的正常与否为前提。胎元正常者,宜治病与安胎并举。其因母病而致胎不安者,当重在治“病”;其因胎不安而致母病者,应重在安胎。安胎之法,总以补肾健脾、调理气血阴阳为主,尤以补肾益精为要。 相似文献
15.
陈润花 《Zhonghua yi shi za zhi (Beijing, China : 1980)》2010,40(3):186-186
金代医家张元素创“归经学说”,提高了用药的准确性。张元素之前的本草书籍中,也有一些关于脏腑用药的记载,只是比较散在,不够系统。《本草衍义》,为北宋医家寇宗夷所撰,其中即有不少关于脏腑用药的记载。 相似文献
16.
脏腑证型的命名是中医临床诊治过程中随时要进行的工作环节,其准确程度直接关系到治疗效果的优劣。在查阅300种中医古籍的基础上,归纳出古代医家在脏腑证型命名方面的3个规律,即围绕主症、提取证素,取舍证素、凝练证名,遣词灵活、量情定度。借鉴古代医家的经验或许对提高脏腑辨证水平和临床治疗效果会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7.
脏腑证型的命名是中医临床诊治过程中随时要进行的工作环节,其准确程度直接关系到治疗效果的优劣。在查阅300种中医古籍的基础上,归纳出古代医家在脏腑证型命名方面的3个规律,即围绕主症、提取证素,取舍证素、凝练证名,遣词灵活、量情定度。借鉴古代医家的经验或许对提高脏腑辨证水平和临床治疗效果会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8.
采用频次分析和关联规则分析的方法,对刘凤斌教授2013年至2016年期间门诊治疗肝硬化的处方进行分析,探讨其组方用药规律。结果显示:收集到的合格的90首门诊处方中,共用药84味。频次居前的核心药物为白术、鸡内金、赤芍、当归、甘草、丹参、五指毛桃、茯苓、黄芪、太子参,药物组合以四君子汤为基础方加味疏肝化瘀药,共得到11首新方。分析结果提示刘凤斌教授治疗肝硬化多采用疏肝调肝、养肝柔肝之品以恢复"肝主疏泄"、"肝藏血"之生理特性;再根据治未病思想,以四君子汤加黄芪、五指毛桃健脾益气,防治脏腑之传变;另佐以破气、利水、通络、清热利湿等中药,随症加减。 相似文献
19.
酒精性肝病中药复方用药规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现代运用中医药治疗酒精性肝病的组方用药规律,探讨酒精性肝病的中医治法特点。方法收集国内近20年临床报道使用中医药治疗酒精性肝病的临床文献46篇,统计分析其用药类别及使用频次、主要药物。结果活血化瘀药、利水渗湿药、清热药、理气药等具有较高的使用频次,丹参、柴胡、茯苓等是治疗酒精性肝病的常用药物。结论酒精性肝病以气、血、痰相互搏结为主要病机,治疗多采用活血行气、清热利湿等法,常用活血化瘀药、利水渗湿药、清热药、理气药等。 相似文献
20.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6):529-532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探讨张鸣鹤教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用药规律。方法 :收集与整理张鸣鹤教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门诊处方,借助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采用该软件集成的规则分析、改进互信息法、复杂系统熵聚类及无监督熵层次聚类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张鸣鹤教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遣方用药规律,并进一步归纳总结其辨治经验。结果:分析统计207首处方,药用频次≥10的药味由高到低依次排序为红花、大血藤、续断、金银花、葛根、羌活、鬼箭羽、两头尖、赤芍、虎杖。形成核心组合18个,新处方9首。结论:张鸣鹤教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以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活血化瘀为主要治法,并根据临床实际灵活配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