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创伤后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抗炎症反应和免疫抑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创伤后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的抗炎症反应和免疫功能状况。方法 用ELISA法测定了33例创伤患者血浆IL-40、10、12、13水平。结果(1)所有患者不论是否出现SIRS、器官衰竭、血浆中均未测出IL-4。(2)血浆IL-10水平随器官衰竭数目的增加而升高(P<0.05);SIRS组、死亡组IL-10水平较非SIRS组、存活组明显升高(P<0.01)。(3)SIRS组血浆IL-12水平较正常且和无SIRS组高(P<0.05)。存活组血浆IL-12水平较死亡组高,提示血浆IL-12水平升高的创伤患者预后较好。(4)SIRS组、死亡组血浆IL-13水平与非SIRS组、存活组比较无明显差异,但较正常组升高(P<0.05)。结论 创伤后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抗炎症反应占主导,免疫抑制的患者预后多不良。  相似文献   

2.
腹腔间隔室综合征(abdominal compartment syndrome,ACS)CaKmn等在1984年首次描述,直至1995年Schein进行了较系统论述后,才引起临床医学界的关注。目前认为,腹腔间隔室综合征是指由诸多因素引起的渐进性或急性腹内压升高,后者升高至一定程度时,可影响腹腔血液供应及心、肺、肾、胃肠及颅脑等功能,甚至导致多器官系统的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3.
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与多器官功能衰竭密切相关,后者是前者继续发展的最终结果,必须中断其进展,及时予以逆转。本文重点介绍其发病机理和防治原则,以提高临床救治效果。  相似文献   

4.
浅谈烧伤后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烧伤后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是近年来危重病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具有广泛的理论和临床意义。为了进一步提高临床防治水平,作者结合文献及临床体会分别从MODS的命名、MODS的病理及临床特声、MODS的发病机理以及MODS的防治等四个方面进行讨论。着重提出“两相打击学说”在MODS发病学的意义,以及从液体复苏、抗氧自由基、抗内毒素治疗、抗炎性介质治疗、创面处理、营养支持、整体器官功能维护等七个方面探讨MODS的防治。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高海拔地区严重创伤后多脏器功能不全患者凝血功能的变化,及其对病情严重度和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了我院急救中心2006年7月-2011年6月收治的来自海拔2260m~4 000m的青海省内168例严重创伤患者(NISS≥20),按有无并发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分为MODS组和非MODS组;分为...  相似文献   

6.
创伤后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与HLA-DRB1基因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研究HLA -DRB1基因与创伤后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 (MODS)的相关性。 方法 采用多聚酶链反应 -序列特异性引物分析法 (PCR -SSP) ,对 37例创伤后MODS患者HLA -DRB1基因进行分型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进行血浆白细胞介素 - 10 (IL - 10 )测定 ,并与相应健康人 5 2例结果比较。 结果 创伤后MODS患者HLA -DRB1 15 0 1~DRB1 15 0 2 (编码HLA-DR2抗原 )基因频率显著升高 [5 1.4%∶2 6 .9% ,χ2 =4.5 32 ,相对危险率 (RR) =2 .86 5 ,P <0 .0 5 ,病因分数 (EF) =0 .49]。DR2 的MODS患者血浆IL - 10水平较DR2 -的MODS患者显著升高 (P <0 .0 1) ,DR2 的MODS患者病死率亦较DR2 -的MODS患者显著升高 (P <0 .0 5 )。 结论 创伤后MODS易感性与宿主HLA -DRB1 15 0 1~DRB1 15 0 2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余建中  赖锐  彭周雨 《武警医学》2002,13(7):421-422
无论感染与否 ,外科危重症均可引发不同程度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 ,严重者可导致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 ,死亡率极高。 1991年~ 2 0 0 1年我们治疗外科危重症 91例 ,APACHEⅡ评分 10~ 2 2分 ,其中并发MODS 42例 ,占 46 .2 % ,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 1 临床资料  42例外科危重症并发MODS患者 ,男 2 7例 ,女 15例 ,平均年龄 5 7 5岁 ,均符合 1995年全国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MODS诊断标准。 42例均存在 2个以上器官损害 ,其中 3器官损害 6例 ,4器官损害 4例 ,5器官损害 1例。1 2 治疗方法 …  相似文献   

8.
四例多发伤并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的救治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四例多发伤并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的救治石小峰史克珊曹作为李正国王国士苏雨江陈漠水陈晓东陈焕雄李瀛林鹏林刚尉禹郭祥自1994年6月~1996年6月,我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NICU)成功救治4例严重多发伤并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的患者.现报...  相似文献   

9.
老年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的预测研究近况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老年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E)与成年人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虽有许多相似点,但其发病基础、致病原因等方面有不同之处。MODSE一旦发生,救治困难,因此研究其预测指标成为热点。归纳起来,目前应用的指标主要有评分系统、炎性介质、甲状腺激素水平、血小板计数等。由于目前对MODSE的预测还没有理想指标,因而也无法早期采取干预措施,提示加强MODSE的预测指标研究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0.
陈建霞 《西南军医》2012,14(2):363-364
通过对28例MODS患儿的观察及护理总结与分析,提出护理措施;加强易发器官的功能保护和监测;积极治疗和护理原发病,促进受损器官的功能恢复;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受累器官的序贯发生,降低病死率,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在创伤和腹部手术后危重病人中的发生率和转归。住ICU期间,168例患者中有153例(91%)至少1天符合SIRS诊断标准;全组病人住ICU总日数1796天,其中1382天(77%)符合SIRS。符合SIRS三项以上诊断标准的日数与住ICU总日数的比值依以下顺序逐渐增高:单纯SIRS,全身性感染,严重全身性感染,感染性休克,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存活者,MODS死亡者。结果表明,SIRS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PTGBD)治疗并发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的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AAC)的手术时机与疗效。方法将2001年1月—2010年6月间收治的35例行PTGBD治疗的伴发MODS的AAC患者,依据发病至手术的时间长短分成早期手术组(4 d内手术,n=16)和晚期手术组(4 d后手术,n=19)。对两组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35例患者PTGBD均获成功,术后24 h内腹痛缓解,72 h内体温恢复正常;5 d内白细胞下降到正常。但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手术组术后平均住院日(10.5±2.4)d,明显少于晚期手术组(17.1±3.2)d,(P<0.05)。早期手术组术后1周器官功能恢复率75.0%(12/16)明显高于晚期手术组47.4%(9/19),(P<0.05)。结论 PTGBD治疗伴发MODS的AAC具有良好的效果,治疗时机以发病4 d内为最佳,越早越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抗炎灵在防治重度烧伤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和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重度烧伤患者36例,随机分为抗炎灵组和对照组,每组18例;抗炎灵组加用抗炎灵汤剂,其他治疗与对照组相同;分别观察烧伤后SIRS和MODS的发生率,检测第1、3、7、10、14天血清中LPS、TNF-α、IL-6、IL-8的含量。结果对照组SIRS和MODS发生率明显高于抗炎灵组(P<0.05),两组血清中LPS、TNF-α、IL-6、IL-8含量均高于正常值,第1天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3天以后抗炎灵组上述各指标均有明显下降(P<0.05)。结论抗炎灵通过降低血清中LPS、TNF-α、IL-6和IL-8的含量,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减轻炎症反应,从而有效防治烧伤后SIRS和MODS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宫颈癌PCNA、ICAM-1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宫颈癌组织中PCNA、ICAM 1表达的意义。方法 治疗前取活检并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初治的 43例宫颈癌组织中PCNA及ICAM 1的表达。结果 治疗后按WHO疗效评价标准 ,完全缓解 (CR) 部分缓解(PR)患者的染色组织切片中PCNA表达 3 8 2 %的患者为阴性 (— ) ,3 1 3 %的患者为强阳性 ( ) ;无变化 (NC) 病变进展 (PD)患者的染色组织切片中PCNA表达为阴性(— )的患者为 0 ,77 8%的患者为强阳性 ( )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PCNA与ICAM 1共同表达在宫颈癌的临床分期Ⅱ期与Ⅲ Ⅳ期中的表达率分别为 2 5 0 %、78 9%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结论 PCNA的单一阳性与近期疗效呈负相关 ;PCNA、ICAM 1共同表达在宫颈癌的临床分期中有显著差异 ,可成为对宫颈癌预后判断有一定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研究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期细胞因子IL 12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aGVHD)的关系 ,以探讨IL 12在临床aGVHD发病中的作用。对恶性血液病 2 6例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采用双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aGVHD发生时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泌的IL 12浓度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 (RT PCR)检测IL 12基因表达 ,并与未发生aGVHD患者进行比较。结果发现 ,所有患者均获得造血重建 ,10例发生Ⅰ度GVHD ,5例发生Ⅲ或Ⅳ度GVHD。发生aGVHD患者的IL 12浓度以及基因表达阳性率均显著高于未发生aGVHD患者 ,并且IL 12浓度与aGVHD的严重程度成正相关。提示IL 12在临床aGVHD发生中起重要的正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为观察PCNA基因反义RNA表达质粒对人胃癌裸鼠移植瘤的抑制效应,用DNA重组法将人PC-NA基因反向克隆到真核细胞表达质粒pDOR-neo中,构建成PCNA基因真核表达质粒pDR-PCNA,用LipofectAMINTM介导转染人胃癌细胞系SGC-7901,并接种于裸鼠背部皮下。经G418筛选获得的转染细胞系SGC/PCNA与亲本细胞相比,其生长速度减慢,RNA、蛋白质生物合成受到抑制,S期、G2/M期DNA含量降低,移植瘤生长速度减慢,瘤体平均直径(0.54±0.13)cm,明显小于对照组(1.51±0.11)cm。结果表明,PCNA基因反义RNA表达质粒对胃癌裸鼠移植瘤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IL 12与IL 2作用下外周血淋巴细胞 (PBL)生长的细胞表型的特点 ,采用免疫荧光标记 ,流式细胞仪 (FCM)检测了外周血淋巴细胞在IL 2和IL 12作用下 ,CD2、CD3、CD8、CD2 8、CD19和NK等细胞表型。结果显示 ,IL 2与IL 12培养 72h细胞表型发生了明显变化 ,IL 12作用显著变化为CD2增加 (P <0 .0 5 )和NK细胞增加 (P <0 .0 1) ,CD19阳性B细胞也见增加 (P <0 .0 5 ) ,CD3减少 (P <0 .0 1)。IL 2作用下CD2、CD3均显著增加 (P <0 .0 1) ,CD19明显减少 (P <0 .0 5 ) ,NK细胞也增加 ,CD8和CD2 8以及CD8+ /CD2 8+ 细胞增加最多 (P <0 .0 1)。由此表明 ,IL 2与IL 12诱导淋巴细胞生长的表型显著差异在于IL 12主要促进NK细胞表达 ,对B细胞的生长亦有维持作用 ;而IL 2主要作用为促进T细胞生长 ,特别是对CD8和CD8/CD2 8双阳性细胞作用最显著。  相似文献   

18.
探讨白细胞介素 1(IL 1)和白细胞介素 4 (IL 4 )对肾小球系膜细胞细胞周期调节蛋白 p2 7和周期素依赖性蛋白激酶CDK2表达的影响。利用体外培养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观察IL 1促进系膜细胞增生前后p2 7和CDK2 的表达变化 ,及同时应用IL 4后对上述表达变化的影响。结果发现 ,IL 1可以明显促进系膜细胞增生 ,同时观测到p2 7表达下降而CDK2 表达增高 ;IL 4可以抑制IL 1诱导的系膜细胞增生 ,同时发现p2 7表达增加而CDK2 表达减弱。提示IL 1和IL 4对系膜细胞增生的促进和抑制作用与细胞周期调节蛋白的表达变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EGF及EGFR在口腔复发性阿弗他溃疡中的表达特征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表皮细胞生长因子 (EGF)及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 (EGFR)在口腔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组织 (RAU)中的表达特征及生物学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EGF及EGFR在RAU中表达和分布的变化规律。结果 EGF的蛋白颗粒在正常口腔黏膜中主要分布于基底层细胞和棘层细胞中 ,阳性表达出现在胞浆中 ,RAU组织中EGF表达明显减少 (P <0 0 5 ) ;EGFR在正常黏膜和RAU中表达均较弱 ,阳性表达位于细胞膜和胞浆中 ,在正常黏膜中表达主要位于基底细胞层中 ,在RAU中该蛋白表达明显减少 (P <0 0 5 )。结论 RAU中EGF和EGFR表达受到抑制 ,这可能与RAU的发病机制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20.
探讨复方抗瘤冲剂对小鼠肉瘤180的作用及机制。通过体内实验,观察复方抗瘤冲剂对小鼠肉瘤180的抑瘤作用和免疫组化法检测p53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经复方抗瘤冲剂及其不同组合和CTX治疗10天后,对小鼠肉瘤180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抑瘤率分别为20.31%、6.56%、12.5%、19.06%和30.3%。同时各组药物对p53和PCNA的表达水平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提示复方抗瘤冲剂对小鼠肉瘤180的生长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突变型p53和PCNA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