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赵啸  章振林 《中国全科医学》2020,23(19):2429-2434
背景 骨质疏松性骨折是老年患者致残和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早期预测和尽早干预是防治的重要环节。WHO推荐的骨折风险评估工具(FRAX?)用于评估患者未来10年主要骨质疏松性骨折概率(MOFP)和髋部骨质疏松性骨折概率(HOFP),危险因素的确定基于欧洲、北美、亚洲、澳大利亚等多个独立大样本前瞻性研究和大样本荟萃分析,具有一定代表性。但上海地区的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率及影响因素的大样本流行病学研究正在进行中,FRAX?预测结果能否准确预估上海地区中老年人群的骨折风险尚有待进一步证实。目的 利用FRAX?中国版本预测上海地区中老年人的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风险。方法 选取2013年1-10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骨质疏松和骨病专科就诊的中老年人1 520例,年龄45~90岁,平均年龄(65.5±9.6)岁。采用FRAX?中国版本计算中老年人的10年MOFP和HOFP,以10年MOFP≥20%和10年HOFP≥3%为骨质疏松性骨折高危人群。结果 男性中老年人的10年MOFP中位值为2.10%(1.10%),高危者占比为0.13%(1/749),10年HOFP中位值为0.60%(0.70%),高危者占比为2.94%(22/749);女性中老年人的10年MOFP中位值为3.60%(2.80%),高危者占比为0.13%(1/771),10年HOFP中位值为0.80%(1.50%),高危者占比为11.28%(87/771)。女性中老年人10年MOFP、10年HOFP及10年HOFP高危者占比高于男性(P<0.05),但男性和女性中老年人10年MOFP高危者占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考虑不同年龄段:男性10年MOFP,50~59岁者低于60~69、70~79、80~90岁者(P<0.05);男性10年HOFP,50~59岁者低于60~69、70~79、80~90岁者,60~69岁者低于70~79、80~90岁者(P<0.05);女性 10年MOFP和HOFP,45~49、50~59、60~69、70~79、80~90岁者依次升高(P<0.05)。考虑不同BMI分段:男性10年MOFP,BMI≥28.0 kg/m2者低于BMI<18.5、18.5~23.9、24.0~27.9 kg/m2者(P<0.05);男性10年HOPF,BMI<18.5、18.5~23.9、24.0~27.9、≥28.0 kg/m2者依次降低(P<0.05);女性10年MOFP,BMI≥28.0 kg/m2者低于BMI<18.5、18.5~23.9 kg/m2者,BMI 24.0~27.9 kg/m2者低于BMI<18.5 kg/m2者(P<0.05);女性10年HOFP,BMI 24.0~27.9、≥28.0 kg/m2者低于BMI<18.5、18.5~23.9 kg/m2者,BMI 18.5~23.9 kg/m2者低于BMI<18.5 kg/m2者(P<0.05)。同年龄段、同BMI分段女性中老年人的10年MOFP和HOFP均高于男性(P<0.05)。结论 高龄、低BMI的绝经后女性具有较高的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需重点监测;FRAX?中国版本对上海地区中老年人的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风险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但存在高危患者检出率低、低估发生风险的可能。  相似文献   

2.
赵建辉  陈洪宇  姜雪  包自阳  李香茶 《浙江医学》2016,38(23):1906-1908,1912
目的探讨WHO推荐的骨折风险评估工具(FRAX)用于慢性肾脏病(CKD)3~5期非透析患者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评估的临床价值,并分析影响患者骨折风险等级的相关因素。方法90例CKD患者依据估计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分为3组:CKD3期组(35例,eGFR为30~60ml·min-1·1.73m-2)、CKD4期组(33例,eGFR为15~30ml·min-1·1.73m-2)、CKD5期组(22例,eGFR<15ml·min-1·1.73m-2)。应用双能X线吸收法检测患者股骨颈骨密度,记录患者的临床及生化指标,FRAX评估患者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等级。结果3组患者骨质疏松症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CKD5期组患者骨质疏松发生率高于CKD3期组(P<0.05)。3组患者骨折风险等级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CKD5期组患者骨折高风险比例高于CKD3期组、CKD4期(均P<0.05)。患者骨折风险等级与骨密度(r=-0.516)、eGFR(r=-0.234)均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FRAX可用于评估CKD非透析患者的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随着肾功能恶性进展,患者骨质疏松症发生率及骨折风险均呈上升趋势,骨密度是影响患者骨折风险等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骨折风险评估工具(FRAX^(■))预测评估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骨折(OPF)发生风险。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柳州市工人医院接诊的老年骨质疏松症(OP)患者750例作为研究对象,检测所有患者骨密度(BMD)情况,利用FRAX^(■)工具对患者10年内骨质疏松性骨折概率(MOFP)、髋部骨质疏松性骨折概率(HOFP)进行预测,比较不同年龄段、性别、BMI、是否有骨折史患者的10年内MOFP、HOFP。结果750例OP患者,其中BMD T值在-3~-2.5为117例,-3.5~-3.1为160例,-4.0~-3.6为187例,-4.5~-4.1为135例,-5.0~-4.6为71例,-5.5~-5.1为43例,-6.0~-5.6为33例,<-6.1为4例;男性BMD平均-3.93±1.10,女性BMD平均-4.37±1.08,两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47,P<0.01)。经FRAX^(■)评估不同年龄段OP患者10年内MOFP、HOFP,随着年龄的升高而逐渐提升(P<0.05);女性OP患者MOFP、HOFP明显高于男性(P<0.05);不同BMI OP患者10年内MOFP、HOFP,随着BMI升高而降低(P<0.05);有骨折史OP患者10年内MOFP、HOFP均明显高于无骨折史OP患者(P<0.05)。结论采用FRAX^(■)评估工具,可方便、快捷评估老年人OPF的发生风险,OP患者10内年MOFP、HOFP女性高于男性且随年龄增长而上升,BMI越高则MOFP、HOFP越低、有骨折史OP患者MOFP、HOFP高于无骨折史患者。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 对比分析骨折风险评估工具(FRAX)计算与不计算骨密度评估慢性肾脏病3~5期非透析患者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的差异。 方法 90例慢性肾脏病患者依据估计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分为3组:CKD3期组(eGFR为30~60ml/min/1.73m2)、CKD4期组(eGFR为15~30ml/min/1.73m2)、CKD5期组(eGFR<15ml/min/1.73m2)。应用双能X射线吸收法(DEXA)测量股骨颈骨密度(BMD)并进行骨折风险因素问卷调查,记录患者的临床及生化指标,FRAX计算患者的骨质疏松性骨折概率进行骨折风险评估。 结果 1)CKD3~5期各期患者的骨密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2) FRAX计算与不计算骨密度评估患者骨折风险等级的结果是一致的,但亚组分析的结果不同。如果计算骨密度,3组间骨折风险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CKD3期、CKD4期比较,CKD5期的骨折风险明显增加(均P<0.05),而不计算骨密度,3组骨折风险无统计学差异(P>0.05)。3)计算BMD评估骨折风险,ROC曲线下面积为0.921,而不计算BMD评估骨折风险,ROC曲线下面积为0.944,P值均>0.05。结论 FRAX计算与不计算骨密度评估患者骨折风险等级的结果一致,但亚组分析的结果不同,两种方法均不能识别CKD非透析患者的骨折状态。  相似文献   

5.
吴婉  郦忆文  梁冰  闻婷玉  杨渺  王炜  王涛 《中华全科医学》2022,20(10):1751-1754
骨折风险评估工具(FRAX?)于2008年发布,提供针对特定国家的算法,根据患者的临床危险因素(年龄、性别、身高、体重、脆性骨折史、父母髋部骨折史、目前是否抽烟、过量饮酒史、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史、类风湿性关节炎病史以及其他继发性骨质疏松病史)及股骨、颈骨密度建立骨折预测模型,用于评估患者未来10年发生髋部骨折的概率和主要骨质疏松性骨折(椎体、髋部、前臂或肱骨近端)的概率。在FRAX?刚推出时,只有8个国家和地区的型号可供选择。随着FRAX?研究的不断深入,目前有71种型号可供66个国家使用,占世界人口的80%以上,并且在英国、美国、日本、瑞典等一些国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FRAX?最初干预阈值的界定基于9项大样本人群队列研究,其中8个队列均为高加索队列,另外一个队列来自日本人群。然而FRAX?在我国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按照目前指南推荐的干预阈值,FRAX?可能低估了我国人群的骨折风险,尤其是主要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所以,一些学者开始尝试对FRAX?工具进行改良应用,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干预阈值。本文分析近年来FRAX?评估国内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应用现状及调整方案,从FRAX?评估髋部骨折和主要骨质疏松性骨折2个方面展开论述,使FRAX?在我国具有更好的适用性, 以便更好地预测骨折风险,及时识别骨折高危人群并进行早期干预,减少骨折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王慧 《安徽医学》2014,35(1):137-139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我国RA的患病率为0.32 %~0.36 %,RA多见于50岁左右的女性,但可发生在任何年龄,男女比例为1∶ 3.早期以滑膜炎及对称性、破坏性的关节病变为主要特征,中晚期累及软骨及骨质,关节结构破坏而引起畸形、功能障碍,并伴有局部和全身骨质丢失,形成继发性骨质疏松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估IOF骨质疏松症风险问卷调查对骨折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 收集武汉某社区人群359例,记录所有受试者年龄、体重、既往骨折史、父母髋部骨折、服用肾上腺皮质激素3个月以上、身高下降3 cm、大量饮酒史、吸烟超过20支、腹泻史、45岁之前绝经、闭经史、阳萎或者缺乏性欲情况.应用年龄、体重与风险级别量表计算出受试者骨质疏松风险概率.按年龄将受试者分为每10岁一组,如50~59组、60~69组和70~79组,比较其风险因子数目,计算出最显著风险因子.结果 人群中高风险17例,中风险102例,低风险240例,3组资料之间平均风险因子数目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所有患者组与高风险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所有风险组别中最显著风险因子均为身高下降3 cm.结论 父母髋部骨折、腹泻史,尤其是身高下降3 cm,相比其他因素而言,是更有意义的骨质疏松的风险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 BMD 对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术后再发骨风险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2015年6月在我院接受 PVP 治疗的128例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术后是否再发骨折分为再发骨折组和未再发骨折组,比较两组患者椎体前缘压缩度、后凸 Cobb's 角的差异;比较不同临床特征的 PVP 术患者再发骨折发生率;分析术后再发骨折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前椎体前缘压缩度和后凸 Cobb's 角无明显差别,手术后两组椎体前缘压缩度和后凸 Cobb's 角较术前均明显改善,且未再发骨折组改善更为明显;年龄≥70岁、BMD 较低、BMI 较低、有椎间盘有无发生渗漏和胸腰段损伤 PVP 术患者再发骨折发生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由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可知,年龄、BMD 和椎间盘有无发生渗漏是 PVP 患者术后发生再发椎体骨折的危险因素。结论:骨质疏松性骨折 PVP 患者再发骨折受年龄、BMD 等多种因素影响:BMD 越低,发生再发骨折的机率越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寻找老年男性未来10年主要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PMOP)和髋部骨折风险(PHF)的独立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2020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在浙江省人民医院体检的60~97岁老年男性555例,进行问卷调查,骨密度、骨代谢标志物、血液生化指标等的测定,通过骨折风险预测工具(FRAX)计算包含股骨颈骨密度的PMOF和P...  相似文献   

10.
社区中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评估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通过对社区中老年人群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的评估,提出针对性的社区干预策略。方法随机抽取上海市欧阳社区2 992例中老年人进行体质指数(BMI)测量和超声骨密度检查,并应用WHO推荐的骨折风险预测工具(FRAX)对未来10年主要骨质疏松性骨折(MO)和髋部骨折(HF)发生概率进行评估分析。结果 45~59岁、60~79岁和≥80岁组发生MO概率≥20%的检出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总=3.634,P>0.05);其HF概率≥3%的检出率随年龄增高呈现上升趋势,≥80岁组高于60~79岁组,且60~79岁组高于45~59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0~79-≥80=31.683,χ245~59-60~79=25.339,P<0.05)。女性发生MO概率≥20%的检出率与男性比较〔6/2 228(0.27%)和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62,P>0.05);女性发生HF概率≥3%的检出率与男性比较〔112/2 228(5.03%)和5/764(0.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947,P<0.05)。不同体质量组发生MO概率≥20%的检出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总=3.571,P>0.05);其发生HF概率≥3%的检出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总=49.579,P<0.05)。3组不同骨量的中老年人发生MO概率≥20%的检出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总=2.949,P>0.05);其发生HF概率≥3%的检出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总=73.580,χ2骨量正常-骨量减少=19.231,χ2骨量正常-骨质疏松=77.746,χ2骨量减少-骨质疏松=18.861,P<0.05)。结论以年龄、性别、BMI、骨量为基础,结合FRAX和超声骨密度测量的综合性评估方法在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评估方面更具有客观性和实用性,对于社区开展骨质疏松分层干预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川北地区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本院从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126例,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骨折部位以前臂远端骨折最多,占35.7%,跌倒和交通意外是主要致病原因。影响因素中,体质指数、既往骨折史、烟酒嗜好、饮食与锻炼等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有关。结论: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女性、体质指数偏低、吸烟、缺乏锻炼、有既往骨折史的老年患者较容易发生骨质疏松骨折。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预测简易工具(fracture risk assessment tool,FRAX)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发生的预测诊断价值。方法:分析在本院接受诊疗的96例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是否合并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将患者分为观察组(骨折,n=45)及对照组(未骨折,n=51)。每位患者均行FRAX及骨质疏松自我筛查工具(osteoporosis self-assessment tool for asians,OSTA)评估,并接受骨密度测量。结果:观察组患者FRAX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而OSTA指数及骨密度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各项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以3.92为截点值,FRAX指数预测诊断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敏感性为92.16%,特异性为84.44%,曲线下面积为0.94,优于OSTA指数。相关性分析显示观察组患者FRAX指数与骨密度值呈现显著负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r=-0.538,P<0.01)。结论:FRAX在预测老年骨质疏松患者脊柱骨折发生中具有一定价值,该工具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的危险因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进而提高和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方法选择98例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年龄、性别、骨折发生的诱因及其他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股骨颈、椎体、桡骨远端较其他部位容易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女性骨折占63.27%,男性占36.73%;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122)、性别(OR=0.965)、低钙饮食(OR=1.352)、意外跌倒(OR=1.622)、骨密度(OR=0.736)及脆性骨折(OR=1.342)是发生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重要危险因素。结论针对老年人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因素,采取多方面干预措施.可以有效降低老年人群骨质疏松及其骨折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健康教育对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2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11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及护理基础上给予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两组健康行为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出院后3个月各量表评分结果均显著优于人院时,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出院后3个月各量表评分结果比较,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出院后3个月,两组生活方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且观察组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说明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健康教育能够改善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生活方式.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血清铁调素、铁蛋白结合骨折风险评估工具(FRAX)评分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患者骨折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2022年1月巴中市中心医院收治的PMOP患者35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就诊时是否发生骨折分为骨折组(91例)和未骨折组(261例)。两组患者入院后治疗前均检测血清铁调素、铁蛋白水平,评估FRAX评分,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MOP患者骨折的危险因素,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铁调素、铁蛋白水平、FRAX评分单独及联合对PMOP患者骨折风险的预测效能。结果 骨折组年龄≥60岁、生育次数≥2次、有脆性骨折史占比及铁蛋白水平、FRAX评分均高于未骨折组(P<0.05),初潮年龄、绝经年限均大于未骨折组(P<0.05),有雌激素使用史占比、腰椎L1~4骨密度和血清铁调素水平均低于未骨折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有脆性骨折史、绝经年限长、腰椎L1~4骨密度降低、血清铁调素水平降低、铁蛋白水平升高、FRAX评分高均是PMOP患者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锁定钢板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5例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患者采用锁定钢板固定。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0-24个月,平均18个月,其中发生有延迟愈合迹象1例,经过石膏外固定制动后骨折愈合,其余患者未发生感染、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患者术后恢复满意,基本恢复到伤前功能,生活自理。结论锁定钢板固定,创伤小,固定牢固可靠,术后可早期功能锻炼,是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的较好固定选择。但应注意患者的选择、围手术期合并症处理及抗骨质疏松治疗。  相似文献   

17.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是造成慢性腰背部疼痛的主要病因之一,且致残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往OVCF的治疗以抗骨质疏松药物及手术治疗为主,近年来微创治疗由于创伤小、安全性高、并发症少,能迅速缓解疼痛症状等优点,成为OVCF治疗的发展趋势.本文就OVCF的诊治进展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通过目的抽样抽取北京市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师、社区护士及公共卫生医师共200人,进行骨质疏松症危险症因素认知调查。北京市社区医务人员对骨质疏松症危险因素整体认知水平较低,知晓率最高的危险因素为老龄,仅为41.5%。北京市社区医务人员骨质疏松症危险因素认知水平较低,需加强培训,提高其在骨质疏松症危险因素方面的认知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