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了解上海市闸北区和田路小学小学生屈光状态,分析视力与各影响因素的关系。方法:选取上海市闸北区和田路小学2011年下学期全体在校学生为样本进行调查,总计465名,参与调查460名(调查率98.9%),其中数据资料齐全的有445名。所有调查对象均进行以下检查:裸眼视力(uncorrected visual acuity,UCVA)、年龄(age)、身高(height,H)、体重(weight,W)、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球镜屈光度(diopter of spherical,S)、柱镜屈光度(diopter of cylinder,C)、等值球镜(spherical equivalent,SE)、眼轴长度(axial length,AL)及角膜曲率(corneal curvature,K),并分析整体屈光状态及各相关因素对视力的影响。裸眼视力使用标准对数视力表测量,采用小数准确记录,再转化为LogMar视力进行统计。结果:调查对象平均年龄9.49±1.47岁,平均SE为-0.85±1.82D,平均UCVA为+0.09±0.28,近视眼率为40.9%,散光眼率达58.9%。随着年龄的增加,近视眼率逐步增加,近视屈光度也明显加深(P=0.000)。随年龄增加,UCVA、AL增加(P<0.01),SE值下降(P<0.01)。UCVA与Age,H,W,BMI及AL呈正相关,而与S,C及SE呈负相关(P<0.01)。结论:上海市闸北区和田路小学的小学生中,近视及散光发病率较高,儿童视力与眼轴及生长发育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时慧  李艳红  栗莉  赵莼  吴岩  朱玮  巴俊  于靖 《国际眼科杂志》2013,13(12):2491-2494
目的:了解上海市闸北区和田路小学小学生屈光状态变化,分析屈光状态变化与各影响因素的关系。方法:以2011-05被调查的上海市闸北区和田路小学6~12岁的全体在校学生为样本进行为期1a的调查,总计303名606眼。所有调查对象均检查年龄(age)、身高(height,H)、体质量(weight,W)、裸眼视力(uncorrected visual acuity,UCVA)、球镜屈光度(diopter of spherical,DS)、柱镜屈光度(diopter of cylinder,DC)、等效球镜(spherical equivalent,SE)、眼轴长度(axial length,AL)及角膜曲率(corneal curvature,K),并分析整体屈光状态变化趋势及各相关因素与屈光状态变化的关系。结果:入选调查对象606眼平均SE变化-0.45±0.60D,平均AL增长0.32±0.25mm,AL增长与SE度数变化呈正相关(r=0.409,P<0.01),其中有473眼向近视方向发展(SE的变化为负值),占总体的78.1%。AL增长与W增长相关性分析发现,W增长在4~6kg/年,AL增长最慢(0.28±0.20mm,P=0.004);AL增长在6~8岁组最快(0.39±0.24mm,P<0.01)。H增长与DS,DC,SE及AL增长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2012年视力不良(UCVA<1.0)发生率(47.0%)比2011年(31.5%)明显增高;10岁以上组(52%)比10岁以下组高10%。结论:上海市闸北区和田路小学小学生中,屈光状态的进展主要以近视为主,儿童屈光状态进展与眼轴及生长发育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PARK治疗散光及相关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雁  赵堪兴 《眼科研究》1999,17(2):143-145
目的评价准分子激光治疗各类散光(PARK)的有效性并了解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应用准分子激光系统对75例近视性散光进行治疗,并分析屈光性影响因素。结果术前平均散光度3.02D±2.52D。术后0.28D±0.29D;其中,Ⅲ组(散光>4D)剩余散光平均值明显高于Ⅰ组(散光≤2D)和Ⅱ组(散光2.25~4D)。联合超高度球镜也显示存在部分剩余散光。术后散光轴向改变者19只眼(25.49%),平均12.22°±7.69°。结论PARK治疗各类散光可达较好视觉矫治结果。但高度散光或联合超高度球镜矫治效果不完全,受多种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白内障患者角膜后表面散光(posterior corneal astigmatism,PA)的分布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8月确诊为老年性白内障的患者174例(190眼),分为角膜前表面散光(anterior corneal astigmatism,AA)组:顺规散光组67例(75眼)、逆规散光组77例(80眼)、斜轴散光组32例(35眼)及总AA组174例(190眼);PA组:顺规散光组23例(23眼)、逆规散光组138例(149眼)、斜轴散光组18例(18眼)及总PA组174例(190眼)。术前通过Pentacam测得患者的角膜曲率、中央角膜厚度(central corneal thickness,CCT)、角膜水平直径(white-to-white,WTW),通过IOL Master测量患者的眼轴(axial length,AL)、前房深度(anterior chamber depth,ACD)。Bland-Altman分析模拟角膜散光值(simulated keratometry,SimK)与总角膜散光的差异;线性回归分析AA与PA的相关性;使用Pearson及Spearman相关分析其他眼内生物参数与PA的相关性。结果 角膜SimK与总角膜散光的散光值及轴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Bland-Altman显示95%一致性界限分别为-0.70~0.55 D、-63.4°~70.2°。顺规散光组AA与PA呈弱的正相关(r=0.316,P=0.005);逆规散光组PA与WTW呈弱的负相关(r=-0.214,P=0.015);而AL、CCT、ACD均与PA无明显相关性(均为P>0.05)。结论 逆规性PA与WTW有弱的负相关,而PA与AL、ACD、CCT等参数没有相关性,且数值大小稳定。  相似文献   

5.
穿透性角膜移植散光多因素分析及其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穿透性角膜移植(PK)术中减少术后散光的有效方法。方法:应用不同环钻(Barron放射真实环钻及Storz环钻)及手术技术对两组患者共24例施行PK,术后6月、12月及15月(拆线后3个月)检查视力、最佳矫正视力,术后12月检测屈光性散光及角膜地形图散光。结果:术后6月、12月及15月,Barron组视力、最佳矫正视力显著高于Storz组,术后12个月,检测角膜地形图散光及屈光性散光,Barron组较Storz显著减少。结论:能提供供体、受体组织高质量钻切的优质环钻是控制PK散光的关键,手术技术(缝线技术、缝线调整技术)及术中的各个环节均影响术后散光程度。  相似文献   

6.
3~7岁儿童1215眼散光状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学龄前儿童弱视调查中检出的≥050D的散光1215眼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远视散光占8782%,近视散光占420%,混合散光占798%;顺规性散光占8395%,反规性散光占535%,斜轴散光占1070%;散光程度050D~100D者占7268%,125D~200D者占1984%,225D~300D者占519%,>300D者占231%;双眼散光占6008%,单眼散光占3992%;在双眼散光中,对称散光占7961%,不对称散光占2039%。对小儿散光眼的特点及其屈光检查与矫正注意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8.
角膜穿孔伤后角膜散光的规律及相关因素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角膜穿孔伤后角膜散光与与角膜伤口的大小,形态,部位及手术处理等因素的关系。方法 用角膜曲率计测量139眼角膜穿孔后1天-1年角膜央率的变化。结果 自闭小瘢痕比间断缝合的小瘢痕散光小;相似长度的瘢痕,伤及角膜缘者散光明显,不规则散光多见;连续缝合比间断缝合术后散光小,两者拆线后散光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儿童眼总散光与角膜散光、眼内散光的线性关系。方法:系列病例研究。选取2018年 6─12月在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行睫状肌麻痹验光且散光度≥1.00 D的3~6岁儿童,按入选标准选 取76例(126眼),收集睫状肌麻痹后角膜散光度及轴位、眼总散光度及轴位4组数据。运用矢量的 平行四边形法则及三角函数公式分析并计算眼内散光度及轴向,对总散光度与角膜散光度、眼内 散光度做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眼总散光度与角膜散光度、眼内散光度遵循Ctotal=0.004+0.988 ×Ccorneal+0.928×Cintraocular(R2 =0.998,P<0.001)。眼总散光轴向与角膜散光轴向、眼内散光轴向遵循 Atotal=48.391+0.708×Acorneal-0.185×Aintraocular(R2 =0.531,P<0.001)。126只散光眼的眼内散光中远视性 散光92眼(73.0%),散光度最小值+0.25 D,最大值+2.00 D,平均(+0.58±0.29)D;近视性散光34眼 (27.0%),散光度最小值-0.03 D,最大值-1.03 D,平均(-0.26±0.24)D。结论:眼总散光度与角膜 散光度、眼内散光度呈高度线性相关。可通过公式Ctotal=0.004+0.988×Ccorneal+0.928×Cintraocular反推计 算出眼内散光度,且准确性高。大部分眼内散光对角膜散光起补偿抵消作用,对角膜散光轴向影响小, 眼内散光以逆规散光为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白内障患者角膜前表面散光轴位和全角膜散光轴位的差异性及其相关影响因素。

方法:记录在中国医科大学眼科医院行Pentacam检查的789例1 141眼白内障患者角膜前表面散光的轴位和全角膜散光轴位,并记录相应的年龄、散光值、前房深度、角膜厚度和角膜屈光力数值,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年龄与角膜前表面散光轴位和全角膜散光轴位的差异呈正相关(r=0.139,P<0.001); 散光值与角膜前表面散光轴位和全角膜散光轴位的差异呈负相关(r=-0.293,P<0.05); 前房深度与角膜前表面散光轴位和全角膜散光轴位的差异呈负相关(r=-0.067,P<0.05); 角膜厚度与角膜屈光力对角膜前表面和全角膜散光轴位夹角大小无明显关系。

结论:角膜前表面和全角膜散光轴位有明显差异,并与年龄呈正相关,与散光值、前房深度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北京市海淀地区小学生近视现况与影响因素。

方法:按照整群分层抽样法选择北京市一至三年级小学生801名,现场问卷调查共计801份,符合年龄7~10周岁的筛查对象757名,有效问卷共757份,患病率为24.4%。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所有对象基线资料,对比引起近视的相关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方程进行计算,分析产生近视的因素。

结果:看书用眼时间、电子产品使用时间、父母近视情况、户外活动时间、注意读写姿势均是导致小学生近视的相关因素。将上述有差异因素经过Logistic回归方程计算得以证实。

结论:北京市小学生近视率已经达到较高的水平,在家庭、日常生活及学生自身上均存在较多的问题,需针对相关因素进行防控,预防及延缓近视的发生,促进小学生的视力健康。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调查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小学生近视程度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于2014-09/10对浦东新区3295名中小学生进行视力普查和问卷调查,所得数据进行单因素分析和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级、父母近视与近视程度有关;总体男女近视程度没有统计学差异,但是各年级段内男女近视程度不同;每日电脑手机游戏时间、户外活动时间、建立屈光档案、偏食与近视程度无关。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级、父母近视、建立屈光档案、每日电脑手机游戏时间、发现近视的方式、戴镜频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年级、父母近视是近视程度的危险因素,应继续加大健康宣传教育,建立完善屈光发育档案,重点人群定期监测和积极防控。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在校小学生眼健康状况中的动态屈光基本情况进行横断面调查,为青少年眼保健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采用前瞻性调查设计,对初小学生(小学1~3年级)1093人2186眼动态眼屈光状态等指标进行采集,输入编辑的专项应用程序,用SPSS11.0软件行统计分析。结果:初小学生近视眼的发病率为54.7%,其中45.7%的低度近视,8.2%的中度近视,0.8%的高度近视;正视眼占40.5%,尚有4.8%的远视眼;3个年级各屈光构成比相比,正视和低度近视组为主要构成。平均屈光度(-1.02±1.48)D,其中,3个年级平均屈光度分别为:小1(-0.82±1.42)D,小2(-1.06±1.55)D,小3(-1.18±1.45)D,组间有显著性差异。女生组平均屈光度(-1.15±1.57)D,大于男生组(-0.91±1.39)D;低近、高近组女生平均屈光度大于相应男生组。提示初小阶段右眼组平均屈光度(-1.05±1.53)D大于左眼组(-0.98±1.43)D。女生右眼组平均屈光度大于女生左眼组。低近右眼平均近视屈光度大于左眼。结论:初小各年级学生的眼屈光状态,特别是小学1年级已呈现近视化,主要构成是低度近视。女生的近视进展趋势仍早于男生,右眼近视化进展期早于左眼。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深圳市小学初中学生视力及屈光状态,为近视防控提供科学±据。
  方法:整群抽取深圳市5所小学学生(6737名)和3所中学初中学生(1925名)进行问卷调查,同时进行视力、眼前节、眼底、眼位和屈光状态检查。运用卡方检验分析视力不良的危险因素,并对不同性别和年级的近视率进行比较。
  结果:深圳市5~16岁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67.0%,其中女性、高度近视家族史,连续看近时间过长和户外活动时间过短为学生视力不良的危险因素。8662例学生中正视眼、远视眼、散光眼和近视的检出率分别为15.1%、11.3%、11.0%、62.6%。随着年级增长,正视、远视、散光的检出率逐渐减小,近视检出率逐渐增多。其中小学6年级到初中一年级的近视增长无统计学意义,其余每相邻两个年级近视增长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338~45.018, P<0.05);男生近视检出率为61.0%,女生的近视检出率为65.5%,且两者有统计学意义(χ2=17.180,P<0.05)。
  结论:深圳市5~16岁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高,近视是主要原因。近视患病率随着年级逐渐上升,且发展越来越快,呈低龄化发展趋势。做好近视防治工作,对控制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甘肃省兰州市小学生干眼的患病情况及相关因素。

方法:利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17-10/11期间在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抽取2所小学共1 347人作为调查对象,均进行干眼问卷调查及相关眼科检查确定诊断,并应用卡方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小学生干眼患病现状及影响因素。

结果:实际受检者共有1 268人,应答率为94.14%; 诊断干眼271例,患病率为21.37%。经统计学分析发现:男生、高年级组小学生、经常使用滴眼液、不良用眼习惯、配戴角膜接触镜、视频终端设备日使用时间长、学习压力大为干眼患病危险因素。

结论:干眼已成为困扰小学生生活及学习的主要疾病之一,应引起广泛重视。综合考虑以上影响因素,合理用眼,改善生活方式有助于减轻干眼对小学生眼部健康的损害。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辽宁省阜新市高中学生的视力状况及近视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随机选取阜新市高中学生3000例,采用问卷式调查,作单因素与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近视患病率为69.79%,其中男64.60%,女75.26%。单因素分析表明:性别、父母近视、学习姿势、不良学习习惯、课间活动、体育活动时间、午睡习惯、每天睡眠时间、每天用电脑总时间、每天一次用电脑时间、晚上自习灯具、作眼保健操(初中)、经常用抗疲劳眼药、曾患眼病、身体疲劳不适、有龋齿、是否偏食、高中以前居住地18个变量与是否近视之间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发现:性别、父母近视、学习距离、每天体育活动时间、午睡、初中时作眼保健操、经常用抗疲劳眼药、高中前居住地8个变量(P<0.05)与是否近视之间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男性、学习时姿势正确、每天认真作眼保健操、父母不近视、每天体育活动时间多、午睡习惯、经常点抗疲劳眼药水、上高中前的居住地为农村是学生近视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在校小学生眼健康状况中的动态屈光基本情况进行横断面调查,为青少年眼保健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采用前瞻性调查设计,对4~6年级小学生953人1906眼动态屈光状态等指标进行采集,输入编辑的专项应用程序,用SPSS11.0软件行统计分析.结果:4~6年级小学生在正常动态情况下,近视眼的发病率为74.5%,其中57.9%的低度近视,15.0%的中度近视,1.6%的高度近视;正视眼仅占22.2%,尚有3.4%的远视眼;3个年级组各屈光构成比相比,正视和低度近视组仍为主要构成,但较初小的低度近视比重上升,导致在其他构成基本稳定的同时,近视检出率升高.4~6年级小平均屈光度(-1.67±1.67)D,其中3个年级平均屈光度为:小4(-1.46±1.57)D,小5(-1.74±1.73)D,小6(-1.82±1.68)D,组间有显著性差异.女生平均屈光度(-1.74±1.64)D,大于男生(-1.61±1.69)D,提示4~6年级阶段女生的近视进展趋势仍早于男生.右眼平均屈光度(-1.73±1.63)D大于左眼(-1.611.69)D.结论:4~6年级各年级小学生总体屈光状态呈近视化上升趋势,右眼、女生在4~6年级屈光近视化进展期早于左眼、男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