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双黄连粉针超声雾化眼浴法治疗角膜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学勤  易梅 《眼视光学杂志》2001,3(2):120-120,128
目的:观察应用双黄连粉针超声雾化眼浴法治疗角膜病的疗效。方法:对130例(202只眼)角膜病变患者,其中单纯疱疹性角膜炎48例,腺病毒性角膜炎40例,春季卡他性角膜炎30例,带状疱疹性角膜炎12例,采用双黄连粉针为主药超声雾化眼浴法进行临床治疗观察。结果:治愈115只眼;好转78只眼,无效9只眼,总有效率为95.5%。结论:双黄连粉针超声雾化眼浴法治疗角膜病变有效,是眼部治疗给药新方法的尝试。  相似文献   

2.
自体血浆治疗病毒性角膜病变浙江省诸暨市中医院(311800)楼尧勇自1990年以来,我们采有自体血浆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病变,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资料和方法1临床分类治疗组342例378只眼,其中浅层树枝状角膜炎152例173只眼,实质层...  相似文献   

3.
微量激素联合抗病毒药物治疗单疱性角膜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炳亮  段霞 《眼科研究》1994,12(2):105-106
选用1990年3月至1992年12月住院治疗的单疱病毒性角膜炎患者例(91眼),分为浅层型、深层型两组,其中28例(34眼)采用抗病毒药物联合微量地塞米松治疗。同时设立对照组。结果表明,该疗法具有提高治愈率、缩短病程、降低角膜疤发生率、减少复发等优越性。  相似文献   

4.
左旋咪唑联合抗病毒药物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丽娜  赵勇 《眼科新进展》2001,21(5):354-354
单疱病毒性角膜炎是常见的感染性角膜病 ,易反复发作 ,迁延不愈 ,往往造成斑翳而严重危害视力。我们自 1993年以来 ,采用左旋咪唑联合抗病毒药物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993年 8月~ 1996年 8月我们应用左旋咪唑联合抗病毒药物 ,对门诊及住院的单疱病毒性角膜炎患者 35例 37眼进行治疗 ,其中男 8例 8眼 ,女 2 7例 2 9眼 ,年龄 4~ 6 7岁。初发者 13例 ,复发者 2 2例 ,其中复发 3次以上者 5例。浅层型 14例 15眼 (病变在上皮 ,可达前弹力层 ) ;深层型 2 1例 2 2眼 (盘状角膜炎并发角膜溃疡…  相似文献   

5.
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细胞免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病毒性角膜炎病人的细胞免疫机能报道较少,特别对红细胞免疫未见报道,本文对20例不同类型的单疤病毒性角膜炎病人进行了细胞免疫机能测定,与正常健康输血员组对照.免疫测定方法及材料.对单疱角膜炎治疗前均未用激素一类抑制免疫机能的药物,每例均进行免疫机能测定.(一)一般材料本组20人,女2例,男18例,均为单眼,最大年龄67岁,最小年龄15岁,点状疱疹性角膜炎9例.树枝状角膜炎2例,深层盘状基质型7例,地图状角膜溃疡型2例.(二)免疫测定方法:(1)红细胞C3b受体花环试验方法(上海长海医院郭峰法)(1)将洗过3次的待测…  相似文献   

6.
应用国产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治疗89例角膜病患者的观察,治愈73例(82%),好转11例(12.4%),总有效率为94.4%。结果表明对角膜上皮的愈合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本制剂对点状角膜炎,角膜损伤,单疱病毒性角膜炎浅层型有提高疗效,缩短疗程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25例(27眼)单疱病毒性角膜炎患者,观察并分析治疗结果。结果浅层型治愈率100%,平均治愈天数7.9天。深层型治愈率80%,平均治愈天数16.1天。结论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可缩短病程、降低复发率、保护视功能,取得显著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8.
应用国产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fibroblastgrowthfactor.BFGF)滴眼液治疗89例角膜病患者的观察,治愈73例(82%),好转11例(12.4%),总有效率为94.4%。结果表明对角膜上皮的愈合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本制剂对点状角膜炎、角膜损伤、单疱病毒性角膜炎浅层型有提高疗效,缩短疗程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早期诊断单疱病毒性角膜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早期快速诊断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的可行性。方法应用PVR测定各种类型的角膜炎病人97例,其中单疱病毒性角膜炎72例,细菌性角膜溃疡15例,真菌性角膜溃疡10例。分别采集各病人角膜病变处分泌物,按PCR操作常规进行检测。结果收集各种类型的角膜炎病人97例,其中男性59例,女性38例,平均42.6岁。行PCR检测后,阳性65例,阳性率为67.0%,其中单疱病毒性角膜炎72例.阳性65例,阳性率为90.3%。细菌性角膜溃疡15例,真菌性角膜溃疡10例,均未测到阳性结果、结论应用PCR在诊断单疱病毒性角膜炎方面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强,操作简便快捷,可用于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的早期快速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中药大黄素对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的治疗及免疫调节作用,方法:对62例(86眼)原发感染/复发感染的单疱病毒性角膜炎患者分型,分组,常规用药外施加中药大黄素处理因素进行对照,在二周内观察疗效,时效及补体C3值,C反应蛋白值,结果:原发基质型HSK组的疗效,时效与复发基质型HSK组的时效有统计学意义的改善(团体T检验P<0.05),原发基质型及复发浅层型HSK组补体C3值实验前后分别上升1.65g/l和1.41g/l;C反应蛋白值实验前后分别上升5.74mg/l和3.39mg/l(团体T-检验P<0.05),结论:中药大黄素对原发基质型,复发浅层型HSK有改善治疗结果,调节补体C3,促进免疫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素高捷疗眼膏在角膜病变中的应用上海纺二医院眼科(宁国路236号200090)沈瑜为了观察素高捷疗眼膏(SolcoserylEye-Gel)对角  膜病变的治疗效果,我院自1992年以来应用该制剂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浅层点状角膜炎、眼干燥症、角膜热灼...  相似文献   

12.
中西药结合治疗病毒性角膜炎马烈明(深圳市蛇口人民医院,518067)病毒性角膜炎是常见的角膜病,较难治愈,易于复发。本文用中药“消翳饮”联合素高捷疗治疗35眼,并与前组30眼对比,疗效较好,报告如下。病例选择:随机选择门诊病毒性角膜炎35眼,其中单疱...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200 g/L小牛血去蛋白眼用凝胶治疗持续性角膜上皮缺损的临床疗效。 方法:观察持续性角膜上皮缺损患者168例(包括单疱病毒性角膜炎上皮型58例;化学烧伤24例;胬肉手术术后86例),随机分成小牛血去蛋白眼用凝胶组(84例),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眼用凝胶组( bFGF,84例)。两组均滴眼4次/d,共7d。观察上皮缺损修复和患眼局部症状、体征等指标。 结果:小牛血去蛋白眼用凝胶组和bFGF组疗效判断指标较治疗前皆有显著性差异(P〈0.01)。小牛血去蛋白眼用凝胶组有效率(83.3%)高于bFGF组(69%);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上皮型角膜炎、化学烧伤和手术所引起的有效率分别为72.4%,69.2%和95.2%;观察过程中未见局部刺激和全身不良反应。 结论:小牛血去蛋白眼用凝胶治疗持续性角膜上皮缺损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4.
1997至2002年山东省眼科研究所穿透性角膜移植术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Xie LX  Wang FH  Shi WY 《中华眼科杂志》2006,42(8):704-708
目的 探讨1997至2002年山东省眼科研究所6年间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PKP)的原因及其变化。方法 对1997年1月至2002年12月山东省眼科研究所的所有PKP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将PKP的原因分为10类:化脓性角膜炎、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圆锥角膜、大泡性角膜病变、角膜白斑、角膜破裂伤、角膜烧伤、再次PKP、遗传相关的角膜营养不良和角膜变性及其他。并且记录化脓性角膜炎的病原菌,大泡性角膜病变的病因,再次PKP的原发病和再次手术的原因。分析6年间PKP的原因及其变化情况。结果 共调查1702例PKP患者。PKP的原因依次是化脓性角膜炎542例(31.9%)、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299例(17.6%)、圆锥角膜219例(12.9%)、角膜白斑164例(9.6%)、大泡性角膜病变118例(6.9%)、角膜破裂伤105例(6.2%)、再次PKP77例(4.5%)、角膜烧伤70例(4.1%)、遗传相关的角膜营养不良和角膜变性67例(3.9%)及其他41例(2.4%)。圆锥角膜(χ^2=26.399,P〈0.001)和大泡性角膜病变(χ^2=11.4229,P〈0.001)所占比例呈明显上升趋势,其他原因则无明显变化。化脓性角膜炎中真菌感染居首位(65.9%),6年来各病原菌所占比例无明显变化。多数大泡性角膜病变患者有内眼手术史,其中白内障手术最常见(76.3%)。再次PKP的原发病以角膜烧伤(24.7%)、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23.4%)及化脓性角膜炎(14.3%)为主,再次手术的原因主要是免疫排斥(61.0%)、植片感染(14.3%)及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复发(10.4%)。结论 感染性角膜病仍然是PKP的主要适应证,其中真菌感染为首位病因。圆锥角膜和大泡性角膜病变均呈明显上升趋势。(中华眼科杂志,2006,42:704-708)  相似文献   

15.
聚肌胞(PIC)为干扰素(IFV)诱导剂。我科单独应用聚肌胞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HSK),经门诊30例观察,疗效良好,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病变深度未超过角膜前实质层的浅层型28例。病变达角膜深层,或伴有虹膜炎深层型2例。男性12例,女性18例,右25眼,左17眼,年龄最小5岁,最大69岁,20~45岁(21例)占70%。初发者23例,复发者7例。绝大多数在发病2~3天就诊。30例中有1例在反复发作中应用过无环乌苷滴眼,15例曾应用过0.1%病毒唑滴  相似文献   

16.
实质型单疗病毒性角膜炎是眼科常见的致盲性眼病,其临床特点是反复发病,最终导致角膜永久性疤痕形成而丧失视力。过去作者在治疗该病时只要角膜炎症消退或角膜疤痕形成即停药观察,结果出现了较高的愈后再发率(复发率为12%左右)。近几年来我们采用了无环鸟昔、消炎痛及左旋咪哇联合治疗,并延长治疗时间,在防止复发方面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临床资料本组共43例45眼,其中男3O例.女回5例;年龄15~45岁,平均年龄23岁。发病至就诊时间最短3天,最长IO天,平均6天。全部为复发性实质型单癌病毒性角膜炎,其中病程最短5个月。最长3年,…  相似文献   

17.
中西医治疗单疮病毒性角膜炎浙江临安锦城医院眼科(311300)叶美姣单疮病毒性角膜炎,笔者应用中药内服结合西药滴眼治疗单疮病毒性角膜炎(HSK)收到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共23例26眼,右眼11只,左眼15只。男性18例,女性5例...  相似文献   

18.
角膜内皮炎的临床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李群 《临床眼科杂志》1996,4(4):199-201
治疗角膜内皮炎33例(34眼).其中Ⅰ型6例、Ⅱ型10例.Ⅲ型17例(18眼),10例有单疱角膜炎反复发作史.3例伴有眼睑带状疱疹,2例有眼球碰伤史。应用皮质类固醇结合抗病毒药物治愈22例(Ⅰ型3例,Ⅱ型2例.Ⅲ型17例),其余11例应用皮质类固醇治愈。结果提示:(1)Ⅱ型内皮炎可能与Ⅰ型类似,除了与自身免疫有关外.也可由病毒感染引起;(2)Ⅲ型内皮炎不仅可由单纯疱疹病毒引起,也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3)角膜内皮炎的治疗宜用皮质类固醇和抗病毒药物。  相似文献   

19.
角膜创伤致棘阿米巴感染的临床特征及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分析角膜创伤致棘阿米巴感染的角膜炎临床特征、治疗及琐后。方法 对20例(20眼)棘阿米巴性角膜炎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实验室榆查.治疗及其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例中,学生12例,农民6例。危险因素中包括戴角膜接触镜12例和角膜创伤6例。主要的临床表现为角膜溃疡、弥漫性基质浸润和环形溃疡。实验室检查:角膜刮片细胞学检查和棘阿米巴培养阳性率分别为95.00%(19/20)和60.00%(12/20),其中4眼在共焦显微镜检查下查见包囊。0.02%洗必泰,0.5%新霉素,0.4%甲硝唑滴眼液联合治疗,同时结合1%洗必泰局部烧灼和角膜清创。平均疗程为70天(18~150天)。19例溃疡愈合,形成角膜薄翳或白斑。其中7眼的最佳矫正视力≥0.5。结论 棘阿米巴性角膜炎的早期诊断至关重要,联合应用抗棘阿米巴药物、局部清创术和烧灼术为目前治疗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单疱病毒性角膜炎患者角膜知觉的变化及其恢复情况.设计病例对照研究.研究对象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病人74例78眼,70只对侧健康眼为对照眼.方法 利用Cochet-Bonnet角膜感觉仪,对单疱病毒感染的角膜分别测量上方、下方、鼻侧、颞侧角膜缘内1mm处及角膜中央区的角膜知觉,测量患者对侧健眼相应位置的角膜知觉用于对照分析.主要指标角膜知觉敏感度.结果 单疱病毒性角膜炎各型均引起角膜知觉下降,其下降程度:浅表型>基质内皮型>瘢痕型,各型角膜炎与健康眼相应位点角膜知觉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三种不同类型角膜病变组之间角膜知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一类型角膜炎不同位点角膜知觉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单疱病毒性角膜炎各型均引起角膜知觉下降,浅表型为著,愈后有恢复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