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安忠  杨崇美 《山东医药》2011,51(35):104-104
微生态制剂是由对宿主有益无害的正常微生物群成员或其促进物质制成的生态制剂。根据微生态学原理,微生态制剂能够调理机体的微生态失调,保持微生态平衡,提高宿主健康水平或增进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2.
微生态制剂及其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微生态制剂亦称微生态调节剂,包括益生菌(probi otics)、益生元(prebiotics)、合生元(synbiotics)。均是根据微生态学理论,利用对宿主有益的正常微生物或促进物质制成的制剂。该类制剂可通过调整微生态失调,保持微生态平衡,提高宿主健康水平或增进健康状态,对某些消化系统疾病有一定治疗和预防作用。益生菌是指能促进肠道内菌群平衡、对宿主起到有益作用的活的微生态制剂,根据所含菌种数可分为多联活菌制剂和单菌制剂,最常用的益生菌是乳酸菌,包括乳杆菌属、双歧杆菌属、链球菌属和肠球菌属等。益生元是能选择性的刺激或促进一种或几种生理…  相似文献   

3.
<正>微生态制剂(microbial ecological agent,MEA)是在微生态理论指导下,调整微生态失调,保持微生态平衡,提高宿主健康水平或增进健康佳态的益生菌及其代谢产物和生长促进物质的制品。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以腹痛或腹部不适并伴有排便习惯改变但无形态学和生化改变为特征的功能性胃肠疾病。在对IBS病因、治疗等方面的探索过程中,人们逐渐开始重视MEA对  相似文献   

4.
炎症性肠病与肠道细菌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其发病机制至今仍不清楚,可能的病因包括由基因决定的宿主易感性、黏膜免疫和肠道微生态环境三者的相互作用.近年来随着微生态学的发展,肠道菌群与IBD发病的关系日益受到关注.关于肠道病原微生物在IBD发病机制及其引起的一系列免疫学、微生态学、病理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出现了研究和报道,同时微生态制剂在肠道免疫调节、控制炎症反应等方面的优点已有许多动物实验及临床应用证明,其中微生态制剂之一益生菌在IBD应用较普遍,本文就IBD与肠道菌群研究进展及益生菌制剂治疗IBD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微生态学是研究正常微生物群结构、功能及其与宿主相互依赖及相互制约关系的生命科学分支。胃肠道内栖息的微生物之间保持共生或拮抗关系,与人类的健康及疾病有密切关系。目前研究发现胃肠道微生物菌群可能参与了消化性溃疡的发病过程,此外,微生态制剂在防治消化性溃疡的应用方面也已取得初步结果。本文就胃肠道微生态与消化性溃疡相关性的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6.
肠道微生态学研究始于对人体"正常菌群"的认识,经历了"正常菌群"、"正常微生物群"和"微生物组"三个阶段。"肠道微生物群"的深入研究催生了微生态学概念,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了微生态学的发展,使肠道微生态学的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人体肠道菌群与消化道形成了微生态关系即微生态系,微生态系对机体的疾病发生和健康维持起重要作用。但微生态系影响机体的生态机制还缺乏充足的基础证据。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肠道微生态的原理、机制诠释会更加明确。  相似文献   

7.
肠道正常菌群参与了人体的生理、生化、病理和药理过程。正常菌群实际上已成为宿主生命的必需的组成部分。中医认为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是整体协调的结果,是阴阳两个方面保持着对立统一的协调关系,阴阳相互对立、制约、促进、依存与转化中保持动态平衡状态的结果。微生态学认为机体内的微生态系统,是正常微生物群与宿主和环境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统一有机整体,具有不同层次、不同环节的立体交叉网络结构,是物质、能量、基因流动的动态平衡,即所谓"微生态平衡",是正常微生物群与其宿主在不同发育阶段的动态的生理性组合。这种生理性组合构成的平衡若因某种外界环境因素影响一旦被打破,由生理性组合转变为病理性组合,即所谓微生态失调,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由此可见中医学的平衡观和微生态平衡理论极其相似。近十几年来,许多中医药学者从理论和实践上去探索中医药学与肠道微生态学的关系,为中医药学的研究开辟了新的思路,本文就近十几年来中医学在胃肠道微生态领域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感染性腹泻的微生态疗法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0 引言从微生态学观点来说,胃肠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导致内部的微生态失调将导致腹泻.对于感染性腹泻的防治,目前仍以抗生素治疗为主.但应用抗生素治疗的弊端已愈来愈引起人们的重视,微生态制剂的兴起是治疗感染性腹泻的又一重要手段,它具有调节肠道菌群失调及改善肠道生态环境的作用,对急、慢性腹泻和抗生素引起的肠道菌群失调有良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微生态防治的本质是以扶植正常菌群,拮抗致病或条件致病菌,调整和恢复微生态平衡为日的的一种预防和治疗方法.1 肠道的微生态平衡正常情况下,由正常微生物群、宿主和外环境构成的生态系统是相互平衡的.从出生到死亡人体与正常菌群之间保持着和谐的共生关系.新生儿刚出生时肠道是无菌的,出生后2h 左右开  相似文献   

9.
本文旨在探讨微生态疗法与儿童健康的关系。通过微生态疗法定义、微生态制剂分类、安全性、作用机制,及其在儿童保健中的临床应用与进展(包括婴儿期营养、食物蛋白过敏、肠道微生态平衡与肠道健康等方面)进行阐述,使广大儿科儿童保健医生更合理地应用微生态制剂,促进儿童生长和健康,达到防病、治病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一种与胰岛素抵抗和遗传易感性密切相关,以肝实质细胞脂肪变性和脂质沉积为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近年来研究发现,肠道微生态失衡通过干扰宿主物质代谢、促进胰岛素抵抗、破坏肠道免疫功能,在NAFLD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采用微生态制剂调节和重建肠道微生态也成为NAFLD防治的热点。此文就肠道微生态与NAFLD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胃肠道微生态学中西医结合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微生态学是研究正常微生物群与其宿主相互关系的生命科学分支.人体内存在着大量的微生物,仅胃肠道内就寄居着400-500种微生物,这些正常微生物群在人体消化、吸收、营养、免疫等生理活动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微生态学的发展为我们认识生命和疾病的本质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微生态学的一些基本理论观点与中医学理论如整体观念、阴阳学说、邪正盛衰等存在着某些相似之处,因此引起了中医药学者的广泛关注.近十几年来,不少学者从理论和实践上去探索中医药学与微生态学的关系,并取得一定进展,本文就近十几年来中医学在胃肠道微生态领域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肠道菌群在过敏性支气管哮喘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敏性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过敏性疾病之一,主要与免疫紊乱相关.随着“卫生假说”的提出以及微生态学的发展,近年来肠道正常菌群在过敏性哮喘发生、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逐渐为人们所重视.人们在肠道菌群与免疫调节、菌群失调与哮喘发病风险以及利用微生态制剂预防、治疗哮喘等多方面进行了研究,为治疗并预防哮喘开辟了新的空间.  相似文献   

13.
<正> 生命科学中的一门新兴学科——微生态学,是研究微生物与其宿主相互关系的一门新兴生命科学的边缘学科,是分子水平或细胞水平的生态学。 目前研究微生态学的国际性组织,每隔3年召开一次学术会议,到1987年已开过17次会议,我国1981~1985年已开过3次全国性微生态学学术会议,第4届会议将于1989年在大连召开。  相似文献   

14.
微生态制剂是生态疗法所使用的微生物制剂。生态疗法即应用生物措施在内的一切促进微生物群落或种群间或微生物与宿主及环境构成的微生态系由病理组合转变成生理性组合的医疗措施。目前来说生态疗法包括两大措施,一是使用抗生素的生态疗法,即用窄谱抗生素有选择地除去潜在的致病菌,防治内源性感染,亦  相似文献   

15.
微生态制剂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微生态学 (microecology)是一门新的生命科学分支 ,在保健医学、疾病预防和治疗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近年来 ,由于临床上一些治疗手段的应用 ,如大量新的高效抗生素和免疫抑制剂的广泛使用、放疗等 ,使人体正常菌群发生改变和失衡 ,从而导致临床疾病的发生。为了使微生物菌群重新获得平衡 ,治疗或治愈疾病 ,微生态制剂(益生菌、益生元、合生元 )的临床应用受到了关注和重视。本文仅就这一方面的研究近况作一介绍。1 肠道微生态1 1 肠道微生态平衡 正常菌群在人体表构成一个生物层 ,形成生物屏障。在粘膜层的细菌称…  相似文献   

16.
肠道微生态是人体最大、最复杂的生态系统,在诸多细菌共存的情况下,宿主与细菌之间相互作用,维系着消化道微生态的平衡,被称为肠道的生物屏障。近年来,随着微生态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有关肝功能障碍、代谢性疾病与肠道微生态之间的相互联系,正不断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7.
肠道微生态改变在炎症性肠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敏捷  靖大道 《胃肠病学》2008,13(12):761-763
炎症性肠病(IBD)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目前认为IBD的病因为肠道微环境(肠道菌群)、宿主遗传易感性和黏膜免疫因素三者间的相互作用。近年来.随着微生态学的发展,肠道菌群与IBD发病的关系日益受到关注。本文就IBD时肠道菌群的变化、肠道微生态改变对IBD的影响以及微生态制剂对IBD的治疗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结直肠癌是结肠癌和直肠癌的总称,目前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现认为结直肠癌的发生可能与肠道微环境、宿主遗传易感性和高动物蛋白饮食等因素有关。近年来,随着微生态学的发展,肠道菌群与结直肠癌发病的关系日益受到关注。此文就结直肠癌发生过程中肠道菌群的变化、对结直肠癌的影响以及微生态制剂对结直肠癌的治疗作用等相关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中医药(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治疗(中药治疗、针灸治疗、推拿治疗等)在临床上应用广泛、疗效显著,同时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众多疾病的预防、发生和治疗都与肠道微生态有关, TCM与肠道微生态关系的研究也越来越多. TCM治疗的基础理论与微生态学的很多理论和观点一致,从两者一致的基础理论出发,对TCM治疗与肠道微生态的关系进行综述,对从肠道微生态出发探讨TCM治疗临床疾病的机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论述TCM治疗与肠道微生态的关系,以及TCM治疗对肠道微生态的影响,以此为中医治疗的传统手段治疗肠道微生态相关的疾病提供新的理论与依据.旨在促进TCM的现代化研究,促进TCM的临床应用和全球化.  相似文献   

20.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肝癌以及全球第四大癌症相关死亡原因.研究表明,肠道微生态在维持机体代谢与免疫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肠屏障损伤和肠道微生态失调能够通过多种机制促进HCC的发生和发展.通过改善肠道微生态预防性治疗HCC逐渐受到人们关注.本文综述了HCC中肠道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