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静娴  周淑彦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4):337-337,407
目的:探讨经鼻内镜手术治疗鼻窦黏液囊肿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1月~2008年5月我科收治的43例经鼻内镜治疗的鼻窦黏液囊肿的临床资料。结果:43例获得良好疗效,无并发症发生,随诊3个月~2年无复发。结论:经鼻内镜治疗鼻窦黏液囊肿损伤小,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鼻窦黏液囊肿的传统手术多采用鼻外径路、上颌窦根治术径路,且尽可能完整切除囊壁。随着鼻内镜手术的广泛开展,现多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本文介绍26例鼻窦黏液囊肿的鼻内镜手术治疗体会。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1998-2006年我院收治的鼻窦黏液囊肿患者26例,男15例、女11例;年龄23~66岁,平均38.7岁;双侧1例、单侧25例;上颌窦囊肿3例、筛窦囊肿10例、额及筛窦囊肿7例、蝶窦囊肿5例、蝶及筛窦囊肿1例。均经鼻窦CT检查及囊肿穿刺抽液证实。临床表现为凸眼及复视12例、内眦或额部肿块10例、头痛18例、鼻塞13例、流脓涕16例、视力下降7例。1.2方…  相似文献   

3.
鼻窦黏液囊肿3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鼻窦黏液囊肿的诊断和治疗经验,以降低其漏诊、误诊的发生率.方法 对我科2002年1月~2008年1月收治的39例鼻窦黏液囊肿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9例鼻窦黏液囊肿病人主要表现为头痛、面部隆起、眼球移位、流泪等非鼻部症状.其中35例行单纯鼻内镜手术,4例行鼻内外联合入路手术.术后随访6个月~2年,36例(92.3%)症状缓解或消失,3例(7.7%)症状无改善.结论 鼻窦黏液囊肿鼻部症状不明显,应根据病变特点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预防严重的并发症发生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4.
郭明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24):121-121
目的:总结鼻窦黏液囊肿的诊断和治疗经验,以降低其漏诊、误诊的发生率。方法对我科收治的鼻窦黏液囊肿病人39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9例鼻窦黏液囊肿病人主要表现为头痛、面部隆起、眼球移位、流泪等非鼻部症状。其中35例行单纯鼻内镜手术,4例行鼻内外联合入路手术。术后随访0.5~2年,36例(92.3%)症状缓解或消失,3例(7.7%)症状无改善。结论:鼻窦黏液囊肿鼻部症状不明显,应根据病变特点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预防严重的并发症发生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电视鼻内镜鼻窦囊肿手术方式较鼻窦囊肿传统手术方式的优点。方法将2005年1月以来的全部20例鼻窦囊肿病例采取电视鼻内镜手术,了解该术式的疗效与优势。结果全部病例病变清除彻底,避免了面部切口疤痕及其他并发症,愈合快,获得了满意疗效。结论电视鼻内镜手术治疗鼻窦囊肿具有明显的优势,可取代传统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6.
李少华  陈合新 《广东医学》2005,26(12):1691-1692
目的探讨鼻窦黏液囊肿的合理手术入路、方法及引流方式。方法对48例不同部位鼻窦黏液囊肿,采用鼻内窥镜Messerklinger入路手术,清除部分囊壁,建立合理引流通道。结果有临床症状的黏液囊肿患者在术后1周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随诊6个月至3年经CT证实无复发。结论采用Messerklinger手术入路治疗鼻窦黏液囊肿具有微创、简捷、疗效确切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鼻内镜下鼻窦囊肿手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宇  王力红  安惠民 《四川医学》2003,24(12):1227-1228
目的 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鼻窦囊肿的方式和优点。方法 分析65例鼻窦囊肿患者的发病部位,囊肿性状。并对本组所有病例采用了鼻内镜手术治疗,大多采用“揭盖法”,即手术打开与鼻腔相接的囊壁,而不去掉与周围结构相邻的囊壁,是为囊肿“揭盖”或“开窗”。结果 所有病例在局麻或全麻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并发症发生,术后症状均明显改善,随访3~6个月,未发现引流口封闭。结论 鼻窦囊肿行鼻内镜手术,只要去除与鼻腔相接的囊壁(揭盖法),而元需去掉与周围结构相邻的囊壁。此种手术方式,既保证了囊腔的引流,也避免了并发症的发生,囊肿开口再封闭的可能性较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CT扫描对鼻窦黏液囊肿的诊断价值。方法21例患者共计34个鼻窦黏液囊肿,均经手术(或内窥镜)及病理证实,结合手术对照分析其CT表现。结果黏液囊肿19个位于筛窦,10个位于额窦,4个位于上颌窦,1个位于蝶窦。CT表现:窦腔扩大,窦壁骨质变薄;由于腔内黏液蛋白质含量不同,可为高、中或低密度。结论CT检查能准确显示鼻窦黏液囊肿影像特征及继发改变,埘鼻窦黏液囊肿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鼻窦黏液囊肿的成因并探讨其手术进路。方法回顾性分析152例鼻窦黏液囊肿的好发部位、病因学、手术治疗方法,总结其手术治疗的进路选择原则。结果囊肿位于额窦72例,上颌窦38例,筛窦15例,蝶窦9例,囊肿累及多个窦腔18例。位于不同鼻窦的152例囊肿中,97例(63.8%)经鼻内进路予以切除。72例额窦黏液囊肿患者中,有23例(31.9%)需采用额部冠状切口骨成形进路予以切除,13例(18.1%)采用鼻内、鼻外联合进路得以切除,较早期的7例采用Jansen-Ritter术式予以切除。术后经过平均60个月的随访,治愈率95.4%,复发率4.6%。结论传统的鼻外进路鼻窦手术是导致额窦、上颌窦黏液囊肿发生的常见原因。鼻内进路手术能有效避免鼻窦黏液囊肿的发生。位于上颌窦内侧、筛窦、蝶窦、眶纸板内侧的额窦黏液囊肿应采取鼻内进路进行手术;位于眶纸板外侧的额窦黏液囊肿应采取冠状切口骨成形手术的方法予以切除;位于上颌窦前和(或)外侧的囊肿则需采取Caldwell-Luc进路进行手术。  相似文献   

10.
洪成东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24):195-195
病历资料 患者,男,30岁,因突发右下腹疼痛5小时,急诊入院,病人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非喷射性呕吐,右下腹阵发性疼痛,无放射痛,无发热,未曾排气排便,无腹胀,无血尿,无尿痛。以往20天前曾有右下腹疼痛,经抗感染治疗缓解,10天前再度出现右下腹疼痛,诊断为急性阑尾炎,经抗感染治疗5天后缓解。  相似文献   

11.
刘继军  邝韶景  苏述平 《重庆医学》2015,(34):4847-4848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经Wigand术式治疗孤立性蝶窦黏液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重庆市第三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从2009年10月至2013年9月期间23例孤立性蝾窦黏液囊肿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诊治经过.结果 23例中主诉单纯头痛者18例,单纯视力下降者1例,头痛并有眼部表现者2例,回吸性涕血者2例,全部病例均行鼻内镜下经Wigand术式蝶窦开放病变清除手术,所有病例临床症状缓解,治愈87.0%.结论 孤立性蝶窦黏液囊肿临床症状无特异性,CT和(或)MRI是蝶窦病变最佳检查方式,鼻内镜下经Wigand术式是治疗孤立性蝾窦黏液囊肿的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探讨鼻内镜鼻窦开放术治疗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3例真菌性鼻窦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鼻窦开放术治疗)和观察组(采用鼻内镜鼻窦开放术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通过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数据,观察组32例患者,经鼻内镜鼻窦开放术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19%,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鼻窦开放术治疗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确切,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我科自1983午4月至1986年12月间所收治的26例鼻及鼻窦囊肿的发病情况,探讨了鼻及鼻突囊肿的病因学,并对各类囊肿的临床表现及诊断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5.
16.
曾邦兵 《右江医学》2012,40(2):205-206
目的探讨经鼻内镜手术治疗额窦-额筛窦黏液囊肿的可行性及疗效评价。方法通过回顾2000年1月~2010年1月间我科收治的额窦-额窦囊肿病人115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采用传统的手术摘除囊肿,治疗组55例采用鼻内镜手术行囊肿开放引流,通过随访1年,进行两组患者的疗效及复发与并发症的比较。结果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复发率及并发症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较对照组优。结论经鼻内镜手术治疗额窦黏液囊肿是可行的,疗效好,损伤小,是优于传统手术的一种术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鼻内镜下单纯鼻内开窗治疗筛窦黏液囊肿疗效进行评估。方法:回顾总结15例鼻内镜下鼻内开窗单纯囊肿开放引流术治疗筛窦黏液囊肿的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结果:l5例在鼻内镜下均良好暴露术野,术后囊腔得到充分引流均获得满意疗效,无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鼻内镜下单纯鼻内开窗囊肿开放引流是一种治疗筛窦黏液囊肿安全、简易、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探究鼻内镜下鼻前庭囊肿揭盖术的治疗方法及疗效观察。方法:选择50例鼻前庭囊肿患者,对其临床记录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対照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唇龈沟入路治疗方法,观察组给予鼻内镜下鼻前庭囊肿揭盖术加以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以患者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和感染率为参考指标评价两组临床疗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两组患者均随访半年以上,观察组患者手术成功,均得到治愈,囊壁和鼻底黏膜自然愈合,无复发病例;对照组术后出现3例术后复发,复发率为12.00%,对照组复发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明显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鼻前庭囊肿揭盖术应用于治疗鼻前庭囊肿临床效果显著,有利于缩短整个手术时间段,缓解患者痛苦,保证患者正常生活秩序,降低术后不良反应现象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