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应用路径分析的方法对颈动脉粥样硬化中医证候转化进行定量分析。方法收集397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临床资料,对患者中医证候进行路径分析。结果①精髓亏虚证的发生受到痰浊内阻证和血瘀证的显著影响;②气虚证的发生受到精髓亏虚证、痰浊内阻证和血瘀证的显著影响;③痰浊内阻证的发生受到气虚证、血瘀证和气滞证的显著影响;④血瘀证的发生受到气虚证、痰浊内阻证和气滞证的显著影响;⑤气滞证的发生受到痰浊内阻证和血瘀证的显著影响。结论在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过程中,包含了"虚"与"损"两方面的因素,而这两者之间又可以相互影响与转化,形成不同证候之间的转化。路径分析能够定量描述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中医证候转换关系。  相似文献   

2.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何勤$海军青岛疗养院军以上干部疗养科!山东青岛266071 @宋文宣$青岛市立医院干部保健科!审校者~~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硬化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河北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治疗的冠心病患者350例,依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患者分为冠心病组和非冠心病组,其中冠心病组260例,非冠心病组90例;依据造影结果将冠心病组患者进行再次分组,其中单支病变组113例,双支病变组89例,三支病变组58例.比较冠心病组及非冠心病组间及不同冠状动脉病变支数三组间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斑块积分及Gensini评分;统计分析冠状动脉病变支数与以上观察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冠心病组的颈动脉IMT、斑块积分、Gensini积分分别为(1.37±0.23)、(5.37±3.98)、(23.32±7.33),均高于非冠心病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支病变组和三支病变组的斑块检出率为79.8%和81.0%,双支病变组及三支病变组患者颈动脉IMT分别为(1.31±0.21)mm和(1.37±0.27)mm,双支病变组和三支病变组患者的斑块检出率与颈动脉IMT值均高于单支病变组,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动脉病变支数与IMT、颈动脉斑块积分呈显著正相关;Gensini评分与IMT及颈动脉斑块积分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冠状动脉的粥样硬化程度随着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升高而加重,冠心病的严重程度可以通过颈动脉超声检测反映出来.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老年脑梗死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证候的关系。方法对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HP及其亚型抗体和相关基因检测,观察组进行证候分析。结果痰阻证颈动脉粥样硬化HP感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ag A+Vac A+组优势更加明显,调整后OR及95%CI为3.27(2.48~5.82)。结论 HP感染,尤其是Cag A+Vac A+亚型,可能是痰阻证型老年脑梗死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病人证候要素分布规律。方法 选择2013年8月—2015年8月于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住院确诊的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病人15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的方法,采集研究对象一般资料、既往病史、冠状动脉造影资料、颈动脉超声检查资料及中医四诊信息,建立三维结构化关联数据库,采用证候、证素判定标准进行判定,分析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病人中医证素分布规律。结果 经证素归类合并后出现频率从高到低排序依次为:血瘀102例(68.00%)、肾虚98例(65.33%)、痰浊93例(62.00%)、气虚76例(50.67%)、气滞55例(36.67%)、内毒36例(24.00%)、阳虚28例(18.67%)、血虚22例(14.67%)、阴虚19例(12.67%)、水饮12例(8.00%)。颈动脉斑块部位与中医证素分布情况:斑块位于颈总动脉者多见气虚、肾虚、气滞、血瘀等证素;斑块位于颈内动脉者多见肾虚、气虚、痰浊、气滞等证素;斑块位于颈总动脉分叉处者多见血瘀、痰浊、肾虚、气虚等证素。结论 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病人中医证素以血瘀为主,其次为肾虚、痰浊、气虚。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低舒张压的收缩期高血压患者中医证型与颈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将132例低舒张压的收缩期高血压(SBP>140 mmHg,DBP<70 mmHg)患者辨证分型,分为血瘀证、痰浊证、气虚证、阴虚证、阳虚证。所有患者均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常规检查颈动脉血管内-中膜厚度及粥样斑块并进行评分。结果血瘀证和痰浊证组颈动脉病变程度显著高于其他证型(P<0.05)。结论血瘀证及痰浊证是低舒张压收缩期高血压的多发证型;低舒张压收缩期高血压可作为心脑血管病预后提示之一。血瘀证和痰浊证是低舒张压收缩期高血压的危险证型。  相似文献   

7.
世界各国对有关动脉粥样硬化(AS)的预治十分重视[1].AS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进行性、多因素、全身性的系统性疾病之一,往往同时累及多处血管.冠心病(CHD)是AS导致器官病变受损的最常见类型.近年来,有关颈AS与冠状AS之间的关系,已引起医学界的高度关注,颈动脉超声检查正逐渐成为一种观察的无创性常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8.
罗蓉  周怡  吴秀山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1):2628-2630
颈动脉粥样硬化(AS)是全身AS的标志,与心脑血管疾病密切相关.本文旨在探索高血压患者颈AS发生率及其有关的危险因素.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符合1999年WHO诊断标准的高血压患者162人,其中男性94人,女性68人,平均(70.4±:7.8)(32~89)岁,其中1级高血压25人,2级68人,3级69人. 1.2 检测方法在空腹状态下取血标本进行血脂、血糖检测,采用日立7150生化分析仪检测.颈AS测定采用惠普8500 GP超声仪器,探头频率为7.5 MHz.患者取头后仰卧位,检查一侧颈动脉,头偏向对侧约45°,充分暴露颈部,探头沿颈动脉走向,沿胸锁乳头肌外缘自下向上作连续纵、横切面扫查,依次显示颈总动脉、颈动脉分叉处及颈内动脉,观察血管走行及内膜-中膜有无斑块,确定斑块位置、形态和回声特点,并借彩色血流图像观察有无血流充盈缺损.颈动脉粥样硬化判断的标准如下:①硬化:动脉壁的内膜-中层厚度(IMT)增加≥1.0 mm[1].  相似文献   

9.
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中医症候特征及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辉  顾耘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22):4913-4915
目的 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中医症侯特征及分类.方法 制定颈动脉粥样硬化临床观察表,采集病史及中医四诊资料,采用因子分析方法、SOM神经网络方法进行颈动脉粥样硬化中医症侯特征分类.结果 21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81项中医证候条目进入因子分析.提取到18个公共因子.得到颈动脉粥样硬化12个中医基本证型的判定依据.结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12个中医基本证型的判定标准可以简化为主症、次症各2项,加舌、脉.①痰浊证:主症是眩晕、脘闷,次症是呕恶、纳少,舌苔腻,脉滑;②血瘀证:主症是面色黧黑、癥积,次症是肌肤甲错、脉络瘀血(如口唇爪甲紫暗),舌紫暗或瘀斑瘀点,脉涩;③气滞证:主症是脘闷腹胀、纳呆,次症是疼痛、走窜不定,脉弦;④心气虚证:主症是心悸怔忡、胸闷气短,次症是少气懒言、自汗,舌淡,脉虚;⑤脾气虚证:主症是脘闷腹胀、纳少,次症是面色萎黄、少气懒言,舌淡苔白,脉弱;⑥血虚证:主症是头晕眼花、失眠多梦,次症是面色无华或萎黄,舌淡,脉细;⑦心阴虚证:主症是五心烦热或潮热、失眠多梦,次症是心悸怔忡、颧红,舌红少津,脉细数;⑧肾阴虚证:主症是五心烦热或潮热、颧红,次症是口干咽燥、耳鸣耳聋,舌红少津少苔无苔,脉细数;⑨心阳虚证:主症是心悸怔忡、胸闷痛气短,次症是畏寒肢冷、自汗,舌淡胖苔白滑,脉微细;⑩脾阳虚证:主症是形寒肢冷、喜温喜按,次症是腹胀、纳少,舌淡胖苔白滑,脉沉迟;(11)肾阳虚证:主症是畏寒肢冷、喜温喜按,次症是腰膝酸痛,舌淡胖苔白,脉沉弱;(12)精亏证:主症是健忘、耳聋,次症是发脱齿摇、动作迟缓,舌淡红苔白,脉沉细.  相似文献   

10.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脑卒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薛慎伍 《中国老年学杂志》2008,28(24):2506-2508
颈动脉粥样硬化(Carotid artery arhrosclerosis,CAS)是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颈动脉是脑供血的主要通路,CAS与缺血性脑血管病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它与脑梗死的发生、发展、复发以及梗死的部位密切相关[1].据报道,美国60岁以上的脑卒中病人中,CAS约占70%[2].因此,早期发现CAS斑块形成,并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对及时有效地防治缺血性脑卒中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标  题  1.无症状性动脉粥样硬化的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的随机前瞻性试验研究设计2 .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的动脉内膜切除术作  者  1.ACAS组   2 .ACAS执行委员会  参考文献  1.Stroke ,1989,2 0 :84 4~ 84 9;2 .JAMA ,1995 ,2 73:14 2 1~ 14 2 8  研究疾病 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血流动力学显著改变 )。目  的 探讨在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病人中 ,除积极药物治疗外 ,增加颈动脉内膜切除术能否减少脑梗死的发生率。设  计 随机、开放、对照组。病人资料  16 6 2例 ,年龄 4 0~ 79岁 ,至少 6 0 %的颈总动脉…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涤痰逐瘀汤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的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9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肠溶阿司匹林和辛伐他汀口服,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涤痰逐瘀汤治疗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积分,并采用颈部血管多普勒超声监测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结果治疗组头晕、头痛、耳鸣、肢麻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减少(P<0.05),且均低于对照组同期分值(P<0.05);治疗组治疗后AS评分、Crouse评分及斑块数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治疗组未见不良反应。结论涤痰逐瘀汤具有安全显著的稳定斑块和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的关系及影响因素.方法 入选脑梗死患者59例及对照组56例,采集相关病史并均进行颈部血管彩超检查,比较两组间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及相关危险因素的差异.结果 两组颈动脉斑块均以颈总动脉分叉处(BIF)最为多见,脑梗死组为71.19%,对照组为51.79%,脑梗死组各部位发现斑块比例均较对照组增高(P<0.05或P<0.01);两组颈动脉斑块均以混合斑最为多见,脑梗死组为61.02%,对照组为32.14%,两组混合斑块及不稳定斑块(混合斑+软斑)所占比例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结论 颈动脉粥样斑块尤其是不稳定性斑块与脑梗死的发生有密切的联系,可作为预测脑梗死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及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应用HP超声仪器对经头颅CT确诊为颈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127例双侧颈动脉进行检测,分为脑梗死侧组和非梗死侧组进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进行比较,并根据超声结果是否阳性,分为斑块组与非斑块组,对两组年龄、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纤维蛋白原进行比较。结果脑梗死侧组斑块检出率为72.1%明显高于非梗死侧组的57.2%(P<0.05)。斑块组纤维蛋白原高于非斑块组(P<0.05),其他指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之间存在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5.
高血压伴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心率变异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血压伴颈动脉损害患者心率变异性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HRV时域分析法检测与分析109例高血压病患者时域分析指标及心率变异指数并采用颈动脉超声检查判断颈动脉粥样硬化。50名健康体检者被同期检测以作对照。结果高血压病患者时域分析指标及心率变异指数与健康体检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伴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心率变异指数减低的阳性率与不伴颈动脉粥样硬化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体内自主神经功能失衡,交感与副交感神经的双重损害可能参与了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对颈动脉粥样硬化(CAS)中医舌象特征的分析探讨CAS的中医病机特点,为临床对此病的辨证分型和治法方药方面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 收集108例病例(男56例,女52例)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患者双侧颈动脉,按超声检查结果分为三组:颈动脉内膜中膜增厚组38例;稳定型斑块组37例;不稳定型斑块组33例.舌象信息由两名有相关临床工作经验3年以上的临床医师达成统一的认识之后,记录舌色、舌形、舌苔、舌下络脉情况.全部统计资料采用 SPSS 13.0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CAS患者舌色中淡红舌的出现频率最高(27.8%),其次是淡暗舌(25.9%),舌下络脉曲张的患者亦占到近1/3(32.4%);舌形中,齿痕舌、胖舌和嫩舌出现频率较高(分别为47.2%、33.3%、37.0%);苔色中白苔出现频率最高(35.2%);苔质中,腻苔、润苔、稍厚苔和厚苔出现频率较高(分别为38.0%、37.0%、38.9%、22.2%).此外,在CAS患者中,淡红舌、淡暗舌、舌下络脉曲张、齿痕、嫩、白苔、薄苔、厚苔、润苔、腻苔在不同病情程度下存在显著差异(P<0.05),尤其是舌下络脉曲张、厚苔、腻苔的出现频率呈现不稳定型斑块组>稳定型斑块组>颈动脉内膜中膜增厚组的趋势.结论 脾肾气虚、痰、瘀、热是CAS进展的重要病机,病位多累及脾、肾,以虚实夹杂为主,而湿热化瘀亦可能是CAS发生发展的重要病理环节.  相似文献   

17.
肥胖对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肥胖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而关于肥胖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尚不清楚。方法通过多普勒超声检查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方法,观察了82例高血压病患者体重指数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率及内中膜厚度的相互关系。结果体重指数高的患者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率及内中膜的厚度也高(P<005,P<001)。结论体重指数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内中膜厚度相关,肥胖可能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吸烟与老年人颈动脉粥样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吸烟与老年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用超声显像检测61例吸烟的老年人与对照组颈动脉结构及血流状态。结果 长期吸烟的老年人颈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63.93%vs20,69%,P<0.001;47.54%vs17.24%,P<0.001)。结论长期吸烟可明显地促进颈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19.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缺血性脑血管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概述了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成分、斑块的形成和发展、影响斑块稳定性的因素、斑块致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机制以及斑块的诊断和治疗现状.  相似文献   

20.
老年人认知障碍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老年人认知障碍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选取2007年2月-2008年5月在我院的老年体检者76例,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MSE)的神经心理学检查和颈动脉超声检查,根据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值,将研究对象分为3组:IMT〈1.0ram组、IMT1.0~1.2mm组和IMT〉1.2mm组.并对不同组的神经心理学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不同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MMSE总分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即刻回忆、计算力、复述、书写、视空间觉评分方面,IMT〉1.2mm组得分明显较低,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障碍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