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伤寒副伤寒是影响中小学生健康的主要肠道传染病之一。为了控制流行,降低发病,指导防治,我们对1989~1996年盐城市中小学生伤寒副伤寒发病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1流行特征1.1发病强度:我市1989~1996年在校中小学生累计9361292名中共发生伤寒73be例,年均发病率78.0/10万,高出全市同期发病率22.3%,占全市同期发病总数18.7%。且历年发病率不同,1989年为143.9/10万,1990年为122.8/10万,1991年为92.5/10万,1992年为80.2/10万,1993年为83.2/10万,1994年为53.4/10万,1995年为33.3/10万,1996年为24.8/10万,…  相似文献   

2.
1999-2003年遂宁市麻疹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实施儿童计划免疫以来,遂宁市麻疹发病大幅下降。麻疹平均发病率从1951-1957年的225.56/10万,下降至1979-1988年的62.5/10万,1989-1998年为7.93/10万,但1999-2003年遂宁市的麻疹发病水平(18.93/10万)高于前5年(10.38/10万)。为探讨遂宁市麻疹控制策略,降低麻疹发病,对1999-2003年遂宁市麻疹病例资料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伤寒副伤寒病是影响我市中小学生健康的主要肠道传染病之一。为了控制流行,降低发病,指导防治。我们对1989~1994年全市中小学校的学生伤寒副伤寒发病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1资料来语与方法1.1根据全市各县(市、区)卫生防疫站传染病疫情报告分类统计:1.2市卫生防疫站学校卫生专业人员直接参与暴发疫情处理获得的数据:2流行特征2.l发病强度我市1989~1994年在校中小学生累计6853995名中共报告发生伤寒副伤寒病6579例,年平均发病率96.0/10万,占全市同期发病总例数18.9%。且各年发病率不同,其中1989年为143.9/10万,1990年为1…  相似文献   

4.
我县自1970年发生首例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病人以来,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994年达最高峰(101,41/10万)。现将1989~1995年HFRS疫情分析如下:1资料来源发病资料,为本站疫情资料室年度报告。2结果2.1流行特征2.1.1流行强度1989-1995年全县共发生HFRS3118例,年平均发病率为34.2V10万,以1994年发病率最高(10.41/10万)(表1)。2.1.2地区分布从表2看出,1989~1992年发病率是山区高于丘陵,而1993~1995年发病率则是丘陵高于山区、城关镇高于丘陵。213季节及人群分布每月均有病例发生,尤以1、12、11月发病最多…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三亚市10a疟疾疫情状况。[方法]1989-1999年10a间,据三亚市疟疾疫情报告统计疟疾发病率。[结果]疟疾发病率(除1994年外均有逐年大幅度下降,(由1989年的483.13/10万降到1999年的97.25/10万),14个疟疾联防乡镇、农场“四热”病人血检阳性率和居民带疟原虫率也是逐年下降趋势,疟疾感染来源以上山感染为主;不同地形与季节的疟疾发病也有较大差别;人口流动是造成疟疾传播、暴发的重要因素。[结论]积极贯彻《流动人口疟疾管理方法》,完善疫情管理制度,巩固加强疟疾联防工作,以控制疟疾的流行。  相似文献   

6.
1资料与方法 疫情资料来源于本站疫情室,人口资料来源于新泰市统计局。本文将病毒性肝炎分为甲、乙型及其它型。2结果2.1流行概况1993~2002年新泰市报告病毒性肝炎7830例,年平均发病率58.60/10万,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1993年发病率最高.而1996年发病率最低。甲型肝炎呈下降趋势,1993年发病率为87.45/10万,2002年为0.97/10万。乙型肝炎呈上升趋势,由1994年12.59/10万上升至2002年108.24/10万。其它型肝炎维持在0.77~2.15/10万(见表1)。  相似文献   

7.
目的掌握四川省死因监测点1989—2008年伤害死亡变化趋势。方法应用1989—2008年四川省死因监测资料,对伤害死亡及其构成比进行趋势变化分析。结果1989—2008年,四川省死因监测地区伤害死亡一直位居总死因的第4位,各年度构成比占总死因构成的比例在6.14%~10.01%之间;总标化死亡率由1989年的63.28/10万下降到2008年的43.83/10万,平均下降速度1.91%,标化死亡率男性(68.74/10万)高于女性(40.43/10万),农村(65.36/10万)高于城市(51.29/10万);但男性和女性、城市和农村的粗死亡率、标化率均呈下降趋势(P〈0.01);居前6位的伤害种类为自杀、交通事故、淹死(溺水)、意外跌落、中毒、其他意外事故和有害效应;运输事故呈上升趋势,平均增长速度为13.59%。结论四川省监测地区伤害死亡水平呈下降趋势,在女性群体和城市中较为显著,伤害死亡种类主要为自杀、交通事故、运输事故、淹死(溺水)、意外跌落、中毒等。  相似文献   

8.
同安区是我国原发性肝癌(PHC)高发区,肝癌死亡率1976~1981年为44.33/10万,1987~1989年为44.75/10万,1990~1992年为40.74/10万,远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为了弄清同安居民饮用水污染与肝癌高发的关系,我们于1992年11月~1994年10月在同安区开展了居民饮用水卫生学调查,试图通过水中微生物与理化指标、重金属与微量元素含量的测定,探讨其与肝癌高发的相关性,为今后该地区的肝癌防治研究提供线索。l材料与方法l。l选点根据同安区1987~1989年全区各镇肝癌死亡率资料,将12个镇分为肝癌相对高、中、低发区三种类型,分别在不…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成都市肺结核流行情况,为控制肺结核发病提供有力措施。方法;分析成都市1990-1998年肺结核疫情资料。结果:成都市肺结核发病率从1990年46.54/10万下降至1993年23.01/10万,但从1994年起持续上升至1998年为45.67/10万,男性发病率较女性高,分别为46.80/10万及25.14/10万,男女性别比为1.72:1。调整年龄组发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结论:成都市肺结核报告发病率从1994年开始逐步回升趋势,为更好控制肺结核发病率,必须对病人实行“全程监督短程化疗法”(DOTS),同时加强对新生儿及儿童的卡介苗接种工作。  相似文献   

10.
南昌县1994~2003年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动态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南昌县十年来甲、乙类传染病的发生、流行及其变化趋势。方法 对南昌县1994~2003年从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报告的法定传染病报告卡所获得的甲、乙类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994~2003年南昌县法定报告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为152.45/10万~225.75/10万,年平均发病率为198.01/10万。十年间肠道传染病一直居高不下,发病率为117.79/10万~180.14/10万;呼吸道传染病有缓慢上升的趋势,其中肺结核年平均发病率达31.87/10万。占呼吸道传染病总数的82.96%;性病发病率在经历了1998、1999年快速增长后,近几年呈现缓慢下降的趋势。结论 南昌县今后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重点是要加大对肠道传染病和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治力度,同时还必须加强性传播疾病的防治与监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进一步探讨肝炎的流行规律及流行因素,制定有效防治对策。[方法]对德州市德城区1990~2003年肝炎有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990~2003年年发病率为19.22/10万~106.92/10万,年均35.64/10万;病死率为0.17%。1990~1997年发病率逐年下降,1998~2003年为波浪式上升。各型肝炎中。乙肝占61.01%,甲肝占26.61%;年均发病率城区为52.56/10万,农村为17.49/10万。[结论]德州市德城区肝炎发病呈下降趋势,1990~1993年以甲肝为主,1994年后以乙肝为主。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1989~2008年江苏省海门市居民糖尿病死亡率的变化趋势。方法:采用1989—2008年江苏省海门市居民死亡原因报表资料,对海门市1989—2008年糖尿病资料进行分析,并用直线回归方程预测糖尿病死亡率趋势。结果:2008年江苏省海门市居民糖尿病死亡率为21.48/10万,较1989年(3.26/10万)上升6.59倍。其中男性为19.74/10万,女性为22.95/10万,分别上升9.97倍和5.08倍,但女性糖尿病死亡率高于男性。1989—2008年60岁以上人口构成与同年龄组糖尿病死亡率构成比统计学相关,差异有显著性。20年糖尿病死亡率随时间上升趋势显著,直线趋势方程为Y=-0.511+0.974x,预测今后海门市糖尿病死亡率每10年增加10/10万。结论江苏省海门市1989—2008年糖尿病死亡率上升趋势明显。为有效控制糖尿病的死亡率,应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控制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危险因素,积极关注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血压、血脂。  相似文献   

13.
文章报道了贵州10县市妇幼卫生状况调查,1994年IMR为53.78%,1992~1994年孕产妇死亡率平均149.1/10万(1994年为114.4/10万,与5年前相比分别下降35.9%与37.6%,但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分析婴儿和孕产妇死亡地点、死因与城乡计划外生育的IMR,同时对妇幼保健系统管理一些指标的城乡对比,明确了妇幼卫生工作的薄弱环节和工作重点,提出应采取必要措施,提高卫生服务的利用率;严格控制计划外生育,因地制宜地建立农村接生站;加强妇幼卫生监测和系统管理的主动性,全面地提高妇幼保健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4.
海门市居民糖尿病与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从居民疾病死亡率来探讨糖尿病与心脑血管疾病的相关性。方法:通过海门市人口死因资料,应用SPSS14.0软件包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海门市居民糖尿病、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男性从1989年的1.98/10万、83.44/10万、20.22/10万,上升到2008年的19.74/10万、180.69/10万、44.21/10万;女性从1989年的4.52/10万、107.84/10万、27.89/10万,上升到2008年的22.95/10万、175.29/10万、62.53/10万,糖尿病的上升幅度特别明显,男女分别上升9.97倍、5.08倍。脑血管疾病(男r=0.922,女r=0.933)、心血管疾病(男r=0.902,女r=0.910)的死亡率与糖尿病的死亡率呈显著相关(P〈0.001),且脑血管疾病与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间也有相关性(男r=0.926,女r=0.939,P〈0.001)。结论: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与糖尿病的死亡率呈显著相关,临床学与流行病学专家应携手针对三种疾病的共同危险因素开展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5.
1 乙脑发病概况 铜川市1960年开始实行乙脑病例报告,到2006年底累计报告乙脑病例628例,死亡54例,年平均发病率为2.80/10万,死亡率为0.24/10万,病死率为8.60%。1960—1969年乙脑报告发病率为0.4/10万~3.16/10万,病死率为21.43%;1970—1979年发病率为2.72/10万~11.10/10万,病死率为11.11%;1980—1989年为7.15/10万~1.67/10万,病死率为7.69%;  相似文献   

16.
我镇辖14个村92个村民组,总人口为18379人,属甲型肝炎(下称甲肝)高发区。为了解本镇该病的流行规律,给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现对1985~1994年甲肝流行情况作如下分析。1资料来源本组病例来源于我站传染病报告登记。2结果2.1流行强度1985~1994年甲肝发病率波动在84.33/10万~494.57/10万,以1989年为最高(表1)。2.2地区分布我镇镇内发生162例,占47.65%,主要集中于学校、托幼机构、厂矿。农村发生178例,占52.35%,主要集中于宝兴、桃源、廉明、奋斗、龙水等交通方便的村屯,其余村屯较低。2.3季节分布据340例患者的…  相似文献   

17.
对清城区近年来疟疾发病情况进行分析,发病率从1994年的130.0/10万下降到2000年的5.6/10万,效果显著。防治对策探索表明,政府领导的重视和人、财、物等方面的支持是疟疾防治的关键,而防治措施落实的重要性则可由防治效果体现。  相似文献   

18.
龙岩市农村饮用水,在1989年调查中发现,有85%以上农民饮用地面水和浅层地下水,其中30%的人饮用被农药、化肥、人畜粪便和工业“三废”污染的水,普遍存在“春天吃泥水、夏天吃药水、秋天吃臭水、冬天没有水”的现象。几年来,经多方努力建起厂221座农村自来水厂,自来水普及率达71.5%,1994年市爱卫办被省评为农村改水先进单位,1997年争创全国改水先进单位。全币的传染病发病率也从1990年的416.73/10万降至1994年的18O.73/10万,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我们的做法是:1领导重视,爱卫协调,部门支持市政府自1990年起将农村改水工…  相似文献   

19.
中山市鼻咽癌发病率及死亡率时间序列分析与预测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目的 研究中山市鼻咽癌的发病率与死亡率的流行学特点。方法 以中山市鼻咽癌的发病率与死亡率调查资料为样本,应用SAS统计软件对鼻咽癌的发病率与死亡率进行时间序列分析与预测。结果 1970-1989年男女鼻咽癌发病率均呈现无趋势的随机波动并且仍继续保持下去,到2000年分别保持在20.78/10万左右和9.03/10万左右。1970-1989年男女鼻咽部死亡率均呈现下降趋势并且未来将继续保持下去,到2000年将分别下降到12.3/10万左右和4.71/10万左右。结论 中山市男女鼻咽癌发病率保持在一个月相对稳定的水平,死亡率则呈下降趋势。鼻咽癌发病因素相对比较稳定,受社会和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少,鼻咽癌对人群健康的威胁逐步减轻。  相似文献   

20.
目的描述1991—2005年中国孕产妇死亡率变化趋势和特征,为有关部门制定孕产妇保健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分析和升降趋势检验法对1991~2005年我国孕产妇死亡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全国、城市和农村的孕产妇死亡率下降幅度明显。1991~2005年全国孕产妇死亡率由80.0/10万降为47.7/10万,下降幅度为40.4%;农村地区孕产妇死亡率由100.0/10万降为53.8/10万,下降幅度为46.2%;城市孕产妇死亡率由46.3/10万降为25.0/10万,下降幅度为46.0%。结论1991—2005年全国及城乡孕产妇死亡率均呈下降趋势,农村孕产妇死亡率显著高于城市,下降空间大,国家应加大农村孕产妇保健的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