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工肝支持系统是借助体外机械、化学及生物性装置,暂时替代肝脏解毒功能,从而协助治疗肝脏功能不全或相关疾病的方法.按照人工肝组成及性质主要分为非生物型人工肝、生物型人工肝及混合型人工肝,目前生物型与混合型人工肝尚处于研究阶段,而非生物型人工肝支持系统已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了一定效果.自2000年6月至2003年1月本院对90例重型肝病患者进行了218例次非生物型人工肝支持治疗,包括血浆置换、血液灌流、单纯胆红素吸附,效果显著.但治疗中也发现一些不良反应,特别是血压的改变问题较为突出,现将血压变化及护理观察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人工肝支持系统是20世纪50年代逐渐发展起来的用来为肝功能衰竭患者提供体外肝脏功能支持的技术.经过50余年发展,目前人工肝支持治疗技术已逐渐成熟,基本形成3大类:非生物型人工肝、生物型人工肝、混合生物型人工肝[1,2].  相似文献   

3.
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肝衰竭的临床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波  雷学忠 《华西医学》2007,22(2):454-455
人工肝支持系统是通过体外的机械、理化装置,担负起暂时辅助或部分替代严重病变的肝脏功能,从而使肝细胞得以再生恢复或等待机会进行肝移植.由于肝脏功能复杂,目前的人工肝多数只能替代肝脏的部分功能,因此,只能称为人工肝支持系统(artificial liver support system,ALSS),简称人工肝.目前,人工肝支持系统已成为国内外治疗肝衰竭的重要手段之一,在以肝细胞为生物材料的新型生物人工肝(bioartificial liver,BAL)快速发展的同时,传统的非生物型人工肝也取得了重大进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重型肝炎患者的置出液在生物人工肝研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血浆置换手术中无菌收集的重型肝炎患者的置出液作为重型肝炎模型,在体外研究了猪肝细胞型生物人工肝对置出液生化指标及药物转化代谢的影响.结果重型肝炎患者的置出液经过猪肝细胞型生物人工肝的处理后,置出液中的总胆红素、谷氨酰转肽酶、胆碱酯酶、血糖、胆固醇及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出现下降,总蛋白、白蛋白、甘油三脂水平增加,加入置出液中的氨茶碱浓度迅速下降.结论重型肝炎患者的置出液能反映出生物人工肝对糖、蛋白质、脂肪等物质代谢产生的影响及对药物的转化代谢活性.重型肝炎患者的置出液可作为重型肝炎模型,在研究生物人工肝的疗效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体外人工肝支持系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先后出现了多种模式,Uchino等将人工肝分为生物型、非生物型、中间型及杂合生物型等四种类型。目前公认以杂合性生物人工肝效果最好,是人工肝支持系统(BALSS)的主流模式。杂合性生物人工肝一般由三部分组成:①生物成份;②生物反应器;③血液灌流系统。在这三部分中,生物成份是BALSS的核心,主要为动物或人的肝细胞培养物,发挥肝细胞的合成、代谢、解毒、排泄以及免疫等功能。可以说,获得大量具有良好肝特异功能的细胞是关  相似文献   

6.
用于生物人工肝治疗的肝细胞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以生物人工肝为主附加血或血浆灌流组成的体外组合型人工肝辅助装置 ,成为研究最多、最有希望的人工肝 ,常用的生物材料有肝酶类、肝细胞成分、肝组织片及培养肝细胞。其中以培养肝细胞最为理想。随着细胞培养技术和细胞工程技术的发展 ,肝细胞培养系统作为生物反应器提供肝功能支持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 ,本文就肝细胞的来源、培养、储存等问题与前景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非生物型人工肝的临床研究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曲娟  陆伟 《中国血液净化》2007,6(7):382-384
人工肝是借助体外装置,暂时或部分替代肝脏功能,从而协助治疗肝功能不全或相关疾病的方法。目前人工肝主要分为非生物型人工肝、生物型人工肝及组合型人工肝3型。其中,以解毒功能为主的非生物型人工肝已在临床广泛应用并被证明确有一定疗效,本文将逐一介绍。因作为非生物型人工肝之一的血浆置换,在置换过程中补充了大量人体所必需的活性物质,有别于其他非生物型人工肝,本文暂不予介绍。  相似文献   

8.
岑瑜 《护理研究》2004,18(19):1709-1710
从非生物型人工肝支持系统、生物型人工肝支持系统、混合型生物人工肝及人工肝联合肝移植方面综述了人工肝支持系统研究现状 ,并对护理现状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9.
人工肝支持系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工肝支持系统 (artificialliversupportsystem ,ALSS )简称人工肝(artificialliver,AL) ,是国外 2 0世纪 5 0年代开始逐渐发展起来的用以为肝衰竭患者提供体外肝功能支持的技术方法 ,它的出现与发展为肝衰竭的治疗开辟了新途径。人工肝装置通过体外循环方式来代偿肝脏功能 ,而非置入人体 ,故又称为体外人工肝支持系统。人工肝的类型有三大类 :(1)非生物型人工肝 :指不包括生物部分构成的人工肝支持系统。常用的方法包括血液透析、全血 /血浆灌流、血液滤过、血液置换等。非生物型人工肝…  相似文献   

10.
目前人们对肝干细胞的分化潜能及特性已形成共识,但体外分离培养肝干细胞的方法还不成熟,肝干细胞体外分离培养方法的建立是在体外条件下对肝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进行深入研究的前提和基础.肝细胞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胰岛素、转化生长因子等细胞生长因子对肝干细胞的体外培养、生长和分化可能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肝干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肝癌细胞,肝干细胞在肝癌的发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肝干细胞移植研究为肝细胞移植、生物型人工肝、肝癌靶向基因治疗提供细胞来源.  相似文献   

11.
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症肝炎的护理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岑瑜 《护理研究》2004,18(10):1709-1710
从非生物型人工肝支持系统、生物型人工肝支持系统、混合型生物人工肝及人工肝联合肝移植方面综述了人工肝支持系统研究现状,并对护理现状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2.
组合型生物人工肝(hybrid bioartifcial liver,HBL)是将血浆或血液灌流,血浆置换等非生物型人工肝支持方法,与体外培养的活肝脏细胞结合构成的新型人工肝支持系统。该方法被认为最接近于人体自然肝脏的功能,因此近年发展很快,有可能成为重型肝炎及肝脏功能衰竭的最重要的治疗方法及通向肝脏移植的桥梁和过渡。我院于2000年10月至2001年5月在国内首次应用该方法成功治疗  相似文献   

13.
生物人工肝的研究与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近些年来生物人工肝相关的研究,对生物人工肝的发展作一总结.资料来源:以bioartificial liver, liver cell, hepatocyte culture, bioreactor为检索词,检索Ovid、SpringerLink数据库(1990-09/2008-09);以生物人工肝、肝细胞、细胞培养、生物反应器为检索词,检索维普数据库、中国期刊网及万方数据库(1990-09/2008-09).文献检索语种限制为英文和中文.资料选择:纳入有关生物人工肝肝细胞、反应器及辅助装置的研究,排除生物人工肝免疫和动物传染的研究.结局评价指标:①生物人工肝肝细胞的来源、数量及培养方式.②生物反应器的类型及主要结构膜的性质及类别.③生物人工肝供氧及温控装置的构成.结果:计算机初检得到3 898篇文献,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对29篇进行分析.生物人工肝是在体外生物反应器中培养肝细胞,当患者的血液流经生物反应器时,通过半透膜或直接接触的方式与培养的肝细胞进行物质交换,使其中的肝细胞发挥解毒、合成、生物转化等功能,以达到支持和治疗目的.它不但具有解毒功能,而且还能参与3大营养物质代谢,分泌促进肝细胞生长的物质等,可有效替代肝脏的解毒功能和合成功能,并可较好地预防肝性脑病、肝昏迷和脑水肿,临床上可作为肝衰竭患者肝移植前的过渡辅助措施.结论:生物人工肝研究虽然取得了重大进展,但仍然面临寻找理想肝细胞来源,长期维持肝细胞的活性和功能,进一步优化反应器设计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陈友鹏  梁旭竞  杨冬华 《新医学》2011,42(5):348-350
生物型人工肝(BAL)治疗需要合适的种子细胞,正常人肝细胞是BAL较为理想的细胞来源。然而肝细胞属于终末分化细胞,体外生存期短、来源受限,因此在应用方面受到限制。近年来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使正常细胞永生化成为可能。肝细胞的永生化对于药物毒理、生物人工肝脏支持以及肝脏组织工程的研究都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该文综述了近年国外学者构建的永生化肝细胞系,并讨论其应用前景和可能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介绍生物反应器的基本作用、功能、条件和要求,并对主要生物反应器的研究进展予以探讨.方法:由第一作者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英文)及CNKI数据库(www.cnki.net/index.htm,中文).检索时限1994-01/2009-08.中文检索关键词:生物人工肝,生物反应器,膜材料.英文检索关键词:bioartificial liver,bioreactor,membrane material.文献筛选、纳入标准:①选取针对性强,相关度高的文献.②对同一领域的文献选择近期发表或权威杂志的文献.③排除较陈旧的理论观点以及一些重复性研究.结果:计算机初检到150篇文献,阅读标题和摘要进行初筛,排除研究目的与本文无关的文献88篇,内容重复性研究32篇,共30篇文献符合标准.结果显示生物人工肝系统正在成为肝衰竭患者体外有效的肝支持治疗手段,生物反应器为肝细胞提供良好的生长代谢环境、物质交换及免疫隔离的平台,是人工肝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以纤维素半透膜为基础的生物反应器主要有平板式反应器、中空纤维型反应器,半透膜材料主要有混合纤维素酯膜、醋酸纤维素膜、铜仿膜、聚偏二氟乙烯膜、聚丙烯膜等.结论:生物反应器作为一个动态体系,伴随着生物反应器本身控制系统的优化,能够更好地控制反应器内部的传质,建立仿生物理化学梯度,实现肝细胞最小结构单元的模拟构建,膜材料的选择是构建人工肝支持系统生物反应器的首要和基础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16.
C3A细胞是培养于体外人工肝支持装置(ELAD)系统的细胞株,来源于人肝肿瘤细胞,是克隆化的建株细胞株,其最大特点是来源稳定,能在短时间内大量培养增殖,因此可以满足生物型人工肝装置对肝细胞数量上的需求;此外,该细胞在培养中不需要培养载体,并具有一些肝细胞的特异功能.  相似文献   

17.
背景: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由生物反应器和细胞材料组成,治疗过程中可部分替代肝脏的主要功能如解毒、合成、分泌和生物转化等功能。目的:回顾和评价体外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近15年来治疗肝功能衰竭的疗效。方法:检索1995至2009年PubMed和Cochrane数据库有关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的临床研究。被纳入的研究类型包括随机对照试验、临床对照试验和病例报告。结果与结论:共纳入31项研究,在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之后,患者生化指标呈现好转趋势,且大部分患者神经系统症状均得到改善,但多数患者生存率未见明显改善。说明尽管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被证明具有一定治疗效果,但今后仍然有许多方面需要改进。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估混合型生物人工肝对急性肝衰竭动物的治疗效果。方法混合型生物人工肝由血浆置换、血液滤过和猪肝细胞型生物人工肝构成。6只中国实验小型猪采用D-氨基半乳糖静脉注射建立急性肝衰竭动物模型,在给药48h后给予混合型生物人工肝治疗,先进行血浆置换联合血液滤过,再经过猪肝细胞型生物人工肝处理。观察比较实验动物治疗前后的临床表现及各相关指标的变化;并比较血浆置换联合血液滤过后猪肝细胞型生物人工肝处理后血液中相应指标的变化。结果本组实验动物在混合型生物人工肝治疗过程中生命体征平稳,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实验动物血液中总胆红素、氨、丙氨酸转移酶、内毒素、肌酐明显减少(P0.01),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活动度和甲胎蛋白明显增加(P0.01);与血浆置换联合血液滤过比较,猪肝细胞型生物人工肝治疗后血液中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活动度有所增加(P0.05),血氨、总胆红素明显降低(P0.01)。结论应用混合型生物人工肝治疗急性肝衰竭安全、有效。混合型生物人工肝较非生物型人工肝(血浆置换+血液滤过)效果好。  相似文献   

19.
背景:不同聚氨酯材料的生物稳定性差异巨大,研究聚碳酸酯型聚氨酯的生物稳定性有利于评估其用于人工髓核外囊材料的可行性.目的:观察聚醚型聚氨酯和具有不同硬段含量的聚碳酸酯型聚氨酯材料的体外和体内降解性能.方法:用模拟环境进行聚氨酯的体外水解、氧化降解和酶解实验.分别置于37 ℃恒温的PBS缓冲液和"H2O2/CoCl2预氧化-Papain酶解体系"进行体外降解实验.将聚氨酯植入大耳白兔背部肌肉进行体内降解实验.结果与结论:聚碳酸酯型聚氨酯耐降解性远优于聚醚型聚氨酯,且材料硬段含量越大,耐降解性越强.所有研究结果表明聚碳酸酯型聚氨酯具有比聚醚型聚氨酯更加优越的生物稳定性,可用作较长期人工植入生物材料.  相似文献   

20.
人工肝支持系统(artificial liver support system,ALSS),简称人工肝,主要分为3个类型:非生物型人工肝(non-bioartificial liver,NBAL)、生物型人工肝(biological artificial liver,BAL)和混合型人工肝,临床上主要应用的是非生物型人工肝。人工肝为肝衰竭患者进一步治疗提供了桥梁,但由于肝脏功能复杂,目前,人工肝多数只能取代肝脏的部分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