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背景:关于神经干细胞对周围神经损伤的治疗已有多篇报道,但外周血干细胞对周围神经损伤治疗鲜有报道。目的:探讨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周围神经损伤使失神经骨骼肌重获神经再支配的临床应用。方法:应用外周血干细胞治疗周围神经损伤6例,同时与周围神经损伤单纯行神经断端吻合或神经移植10例比较。2组患者术后常规肌注鼠神经生长因子一两个疗程,同时给予针灸、理疗、经皮电刺激治疗及功能康复训练。结果与结论:两组患者随访均超过6个月。干细胞移植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的恢复率要明显高于单纯神经吻合组。提示周围神经损伤后给予修复局部用外周血干细胞移植能够使远端失神经骨骼肌早期重新获得神经再支配。  相似文献   

2.
背景:关于神经干细胞对周围神经损伤的治疗已有多篇报道,但外周血干细胞对周围神经损伤治疗鲜有报道。目的:探讨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周围神经损伤使失神经骨骼肌重获神经再支配的临床应用。方法:应用外周血干细胞治疗周围神经损伤6例,同时与周围神经损伤单纯行神经断端吻合或神经移植10例比较。2组患者术后常规肌注鼠神经生长因子一两个疗程,同时给予针灸、理疗、经皮电刺激治疗及功能康复训练。结果与结论:两组患者随访均超过6个月。干细胞移植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的恢复率要明显高于单纯神经吻合组。提示周围神经损伤后给予修复局部用外周血干细胞移植能够使远端失神经骨骼肌早期重新获得神经再支配。  相似文献   

3.
强度—时间曲线测定周围神经损伤72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刺激神经肌肉运动点找出10个脉冲宽度刺激点的基强度并绘出曲线,以探讨强度-时间曲线测定周围神经损伤的实用价值。结果:72例周围神经损伤患者,正常神经支配30例,部分失神经支配26例,完全失神经支配16例。提示强度-时间曲线测定对于周围神经损伤具有协助诊断,判断预后和指导治疗和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强度-时间曲线诊断法在周围神经损伤康复评定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周围神经损伤 118例, 178条神经,进行强度-时间曲线检测。其中 31例 33条神经进行了肌电图和神经传导速度的测定, 16例进行了手术探查, 42例 48条神经进行了动态检测。结果 51例 71条神经 79块肌肉为正常神经支配, 32例 56条神经 59块肌肉为部分失神经支配, 35例 51条神经 53块肌肉为完全失神经支配。结论 强度-时间曲线诊断阳性检出率高,手术符合率好,可动态观察神经损伤和恢复的情况。  相似文献   

5.
失神经后骨骼肌萎缩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外伤、神经病变等多种疾病可引起神经损伤,骨骼肌失神经支配后不可避免地发生萎缩,而轴突再生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在肌肉获得神经再支配前,肌肉已经发生不可逆转的萎缩。近年失神经支配骨骼肌萎缩机制及其防治成为多学科的研究热点。本文对近年来失神经后骨骼肌功能改变及调节肌肉萎缩的机制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强度-时间(I/t)曲线对周围神经损伤的诊断意义。方法测定86例周围神经损伤患者的I/t曲线102条,同时比较31例手术探查情况。结果102条周围神经损伤的I/t曲线,正常神经支配32条,部分失神经支配39条,完全失神经支配31条。在判断I/t曲线时,曲线的形状和位置具有诊断价值,时值和最短反应时有参考价值,而基强度无诊断意义(P>0.05)。结论I/t曲线测定对周围神经损伤具有一定的诊断及指导治疗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陆永红 《现代康复》2001,5(11):64-65
目的:探讨强度-时间(I/t)曲线对周围神经损伤的诊断意义。方法:测定86例周围神经损伤患的I/t曲线102条,同时比较31例手术探查情况,结果:102条周围神经损伤的I/t曲线,正常神经支配32条,部分失神经支配39条,完全失神经支配31条,在判断I/t曲线时,曲线的形状和位置具有诊断价值。时值和最短反应时有参考价值。而基强度无诊断意义(P>0.05),结论:I/t曲线测定对周围神经损伤具有一定的诊断及指导治疗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神经损伤多为外伤所致,引起失神经支配的肌组织进行性萎缩及肢体功能障碍.为了阻止肌肉萎缩,促进神经组织及肢体功能康复.我们采用中频电体操治疗外伤性神经损伤取得较好的疗效.外伤性神经损伤30例,男26例、女4例;年龄5~69岁,病程10d~1年27例,>1~4年3例;12例患者作肌电图检查,2例完全失神经,4例重度神经损伤,6例神经性损伤;13例作时间-强度曲线检查,完全失神经1例,重度神经损伤4例,中度3例,轻度5例.采用ZTD-3A正弦调制中频电疗机,调制频率10Hz,全波断调,调制度100%,电流强度2~20mA,根据病变部位大小确定电极面积,作用电极面积10~15cm~2,2个电极分别放在不同的病变肌肉上,每个部位10min,每日1次,治疗次数7~80次.结果痊愈20例,关节功能及受损神经支配的肌肉运动功能恢复正常;显效3例,肌力增加Ⅱ~Ⅲ级;有效5例,肌力增加Ⅰ级.无效2例,肌力无改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周围神经损伤患者受损相关部位神经进行运动和(或)感觉神经传导测定,以及相应支配肌进行肌电图检查,探讨肌电图对周围神经损伤的鉴定作用。方法应用肌电图仪对1997-05/2005-01荆门市优抚医院1352例患者进行肌电图和神经传导测定,观察肌肉的自发电活动,分析轻收缩时的运动单位电位和重收缩时的募集类型及峰值,结果与本科正常值对照。结果1352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正常范围312例(23.1%),轻度失神经支配346例(25.6%),中度失神经支配358例(26.5%),重度失神经支配261例(19.3%),完全失神经支配75例(5.5%)。法医鉴定结论:重伤429例(31.7%),轻伤662例(49.0%),轻微伤261例(19.3%),其中评残245例(18.1%)。结论肌电图对周围神经损伤的定性、定量诊断,能够客观地评价神经功能、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10.
<正> 作者指出,被动运动是一种广泛用于治疗各种失神经疾病和肢体再植的方法,能有效地减轻关节挛缩、水肿和纤维化,延缓失神经肌纤维的萎缩。现已证实还可促进神经再生、轴突重建和失神经肌的神经再支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