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稳定转染ERβ基因对MCF-7乳腺癌细胞系生长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在不同处理因子作用下,外源基因ERβ的表达对MCF-7乳腺癌细胞系生长特性的影响。方法利用lipofectamine 2000将ERβ真核表达载体pCDNA3,ERβ导入MCF-7乳腺癌细胞系。采用含雌激素应答元件(ERE)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转染细胞中ERβ的转录活性和蛋白表达水平,筛选阳性克隆。以亲本细胞MCF-7及转染空载体质粒pCDNA3的MCF-7细胞为对照,在雌激素E2和雌激素受体拮抗剂4-OHT作用下观察细胞的生长特点。结果在转染ERβ基因的MCF3细胞系中,ERβ的转录激活活性明显升高;Western blot检测证实,ERβ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高。在无处理因子情况下,外源基因ERβ在MCF-7细胞系中的表达对细胞的形态及生长速度无明显影响。与亲本细胞MCF-7及转染空载体质粒的MCF-7细胞相比,稳定转染ERβ的MCF-7细胞对雌激素的敏感性下降,但对4-OHT处理的敏感性无明显减少。结论外源性ERβ基因在MCF-7乳腺癌细胞中的稳定表达不增加对4-OHT的耐药性,但使之对雌激素的敏感性下降。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雌激素受体β1(ERβ1)对雌激素敏感性指状蛋白(Efp)基因的调节作用,为进一步探讨ERβ对Efp基因的调控机制奠定基础.方法 应用脂质体法将ERβ1真核表达质粒转染至乳腺癌MCF-7细胞中,再用Western blot检测转染细胞中Efp蛋白表达的变化.MTT比色试验观察ERβ1真核表达质粒转染后MCF-7细胞增殖活性的变化.结果 外源性ERβ1真核表达质粒组MCF-7细胞较未转染组MCF-7细胞Efp蛋白表达明显减弱.ERβ1基因转染后的MCF-7细胞的增殖活性降低.结论 ERβ1基因的表达可以抑制人乳腺癌MCF-7细胞中Efp基因的表达,并抑制MCF-7细胞的增殖能力,可能在乳腺肿瘤发生、发展机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ER)亚型(ERβ)及其剪切变异体(ERβcx)的表达与乳腺癌他莫昔芬耐药的关系。方法 (1)对乳腺癌他莫西芬敏感MCF-7细胞和他莫西芬耐药MCF-7细胞进行培养,利用去甲基化物5-氮杂胞苷(5-Aza-2-deoxycytidine,5-AZA-CdR)去甲基化的作用,对MCF-7细胞进行药物处理获得MCF-75-AZA-CdR细胞,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3组细胞中ERβ和ERβcx蛋白的表达。(2)取对数生长期生长良好的乳腺癌MCF-7细胞株,按2.5×103细胞/孔接种于96孔细胞培养板板中,实验组分为他莫细芬处理的MCF-7细胞(MCF-7+TAM组)和MCF-75-AZA-CdR细胞(MCF-75-AZA-CdR细胞+TAM组),对照组为MCF-7细胞,采用MTT比色法,观察3组细胞的增殖情况。统计学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 (1)ERβ蛋白在他莫西芬敏感MCF-7细胞中的表达高于他莫西芬耐药的MCF-7细胞,两组细胞间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00);ERβcx蛋白表达在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66)。MCF-75-AZA-CdR细胞ERβ和ERβcx蛋白表达均高于他莫西芬敏感MCF-7细胞和他莫西芬敏耐药MCF-7细胞(P均=0.000)。(2)与对照组MCF-7细胞相比,他莫西芬明显降低了MCF-7+TAM组和MCF-75-AZA-CdR细胞+TAM组的细胞增值速度并抑制细胞生长;且他莫西芬抑制细胞增殖作用MCF-75-AZA-CdR细胞+TAM组强于MCF-7+TAM组(P=0.000)。结论 ERβ蛋白在他莫西芬敏感MCF-7细胞中的表达高。MCF-75-AZA-CdR细胞中ERβ和ERβcx蛋白的表达均高。他莫西芬抑制细胞增殖作用在他莫西芬处理的MCF-75-AZA-CdR细胞中强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靶向抑制TrkA基因表达后,人乳腺癌细胞MCF-7对化疗药物紫杉醇敏感性的变化.方法 8 μmol/L紫杉醇作用于乳腺癌MCF-7亲本细胞株和TrkA-siRNA转染细胞株24、48小时后,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效应,Western blot检测凋亡蛋白caspase-3的活化.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株生长的形态学变化.结果 紫杉醇作用24、48小时后,其对TrkA-siRNA细胞株的生长抑制均高于MCF-7亲本细胞株(P<0.05),且48小时抑制率高于24小时(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caspase-3蛋白在紫杉醇作用24小时后被激活,其在TrkA-siRNA细胞株中的表达高于MCF-7亲本细胞株(P<0.05).结论 TrkA-siRNA能增加乳腺癌细胞对化疗药物紫杉醇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蛋白质精氨酸甲基转移酶2(protein arginine methyltransferase 2,PRMT2)基因在多种乳腺癌细胞株中的表达情况,以及外源性PRMT2基因过表达对乳腺癌SKBR-3细胞生长特性的影响.方法:采用real-time RT-PCR法检测PRMT2基因在不同乳腺癌细胞株中的表达,并建立稳定表达pcDNA3.1/NT-GFP-PRMT2的SKBR-3细胞株;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外源性PRMT2蛋白在细胞中的定位,检测在雌激素和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拮抗剂4-OHT作用下过表达PRMT2基因对SKBR-3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PRMT2基因在ERα阳性乳腺癌细胞株中表达水平明显高于ERα阴性乳腺癌细胞株;在转染PRMT2基因的SKBR-3细胞株中,雌激素反应元件-荧光素酶报告基因(estrogen response elements-luciferase reporter,ERE-luc)的转录活性明显升高.在无处理因子情况下,外源基因PRMT2在SKBR-3细胞中的表达对细胞的形态及生长速度无明显影响.与未转染及转染GFP空载体的SKBR-3细胞相比,稳定转染PRMT2基因的SKBR-3细胞对雌激素的敏感性明显下降,但其对4-OHT处理的敏感性降低无明显差异.结论:PRMT2基因表达的多少及部位与乳腺癌细胞中ERα的表达密切相关.外源性PRMT2基因在乳腺癌SKBR-3细胞中稳定表达使细胞对雌激素的敏感性降低,但不增加细胞对ER拮抗剂4-OHT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6.
Luo YQ  Mi MT  Wei N  Xu HX  Zhu JD 《癌症》2004,23(8):924-928
背景与目的:人乳腺癌和卵巢癌易感基因BRCA1是一个抑癌基因,其编码产物能以细胞周期依赖的方式在细胞中表达,其突变增加了患乳腺癌和卵巢癌的危险。洛伐他汀(lovastatin,LOV)是胆固醇合成的限速酶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还原抑制剂。本研究探讨BRCA1基因与LOV合用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细胞周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方法:运用脂质体转染法将含有BRCA1基因的表达载体转染MCF-7细胞;RT-PCR和Western blot鉴定转染后BRCA1的表达。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相分布,Western blot检测Cyclin D1、Rb蛋白的表达。结果:转染pcDNA3-beta-HA-hsBRCA1的MCF-7细胞能稳定生长。台盼蓝染色结果显示,经LOV处理4天后MCF-7细胞生长受到抑制,MCF-7^BRCA1细胞抑制更显著。与MTT法的结果相类似。流式细胞仪分析表明,LOV处理后,G0/G1期细胞增多,S期和G2/M期细胞减少,随处理时间的延长,G0/G1期细胞进一步增加,且MCF-7^BRCA1细胞比MCF-7细胞变化更明显。Western blot结果显示,LOV处理48h和72h后,Cyclin D1、Rb蛋白表达水平均下凋,尤其是MCF-7BR^BRCA1细胞下凋更明显。结论:转染BRCA1基因能提高MCF-7细胞对洛伐他汀的敏感性,进而增强洛伐他汀的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7.
Gao HD  Sun JZ  Bi DS  Ma R 《癌症》2003,22(4):376-379
背景与目的: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阳性乳腺癌细胞株来源的耐药细胞株中,ER表达缺失或下降,且细胞生长速度减慢,本文的目的是研究MCF-7/Adr乳腺癌耐药细胞株中ER表达状态与细胞对出洛昔芬(droloxifene,Dro)和阿霉素(Adriamycin,Adr)敏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Western blot法检测MCF-7/Adr及其亲本MCF-7细胞中ER蛋白的表达,构建ER的真核细胞表达质粒(pCER),利用LipofectAMINE^TM将ER基因导入MCF-7/Adr细胞,经G418抗性筛选获得阳性克隆(MTER/Adr),PCR,Western blot法鉴定并检测ER基因的整合和蛋白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变化,MTT法检测Dro及Adr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在MCF-7细胞中可检测到ER蛋白 的表达,而MCF-7/Adr细胞中使用Westernblot检测不到ER蛋白的表达,成功构建真核细胞表达质粒pCER并转染MCF-7/Adr细胞,阳性克隆MTER/Adr整合了ER基因并获得表达。经MTT分析,10μmol/LDro对MCF-7细胞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到20μmol/L时对MCF-7/Adr细胞的生长有抑制作用。ER转染MCF-7/Adr细胞后,15μmol/L的Dro对其生长出现抑制作用,使细胞多分布于G0/G1期。同时细胞对Adro的敏感性下降,结论:MCF-7/MCF-7/Adr细胞部分恢复对Dro和Adr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miR-181a表达水平与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阳性乳腺癌对内分泌治疗敏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梯度递增法诱导乳腺癌他莫昔芬耐药细胞株,利用集落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对他莫昔芬的敏感性。利用RT-PCR法检测miR-181a表达的情况,利用KM-plotter分析miR-181表达与乳腺癌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我们成功的诱导了MCF-7他莫昔芬继发耐药细胞株TAM-R。RT-PCR分析结果显示:他莫昔芬继发耐药的TAM-R细胞株及原发他莫昔芬耐药BT474细胞株中miR-181a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他莫昔芬敏感的MCF-7细胞株。生存分析结果显示:miR-181a的表达水平与ER阴性乳腺癌患者的总生存无关,但在ER阳性乳腺癌中miR-181a表达高的患者总生存明显差于miR-181a低表达者。进一步分析结果显示:在ER阳性但未接受内分泌治疗的乳腺癌患者中miR-181a表达与总生存无关,但在ER阳性且接受过内分泌治疗的乳腺癌患者中miR-181a高表达者总生存显著差于miR-181a低表达者。结论:miR-181a高表达ER阳性乳腺癌患者对内分泌治疗敏感性差,miR-181a可能是预测ER 阳性乳腺癌对内分泌治疗敏感性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李荣  郑航  郑大勇  罗荣城 《中国肿瘤临床》2005,32(21):1220-1223
目的:建立共表达HER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基因和ER(Estrogen Receptor)基因的细胞模型,并观察转染细胞的生物学活性.方法: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HER2,利用脂质体介导将其转染ER阳性的乳腺癌MCF-7细胞,经G418筛选阳性克隆.用RT-PCR、Western blot及免疫细胞化学等方法检测HER2基因在MCF-7细胞中的稳定表达情况,并通过MTT法和肿瘤细胞侵袭实验,观察转染细胞的生物学活性.结果:在mRNA和蛋白水平证实,转染细胞内有HER2基因的高表达,转染后细胞的增殖能力和侵袭能力明显增强.结论:构建含HER2基因的重组载体,导入乳腺癌MCF-7细胞后,获得生物学活性稳定的HER2基因和ER基因高表达的细胞模型,为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Tao DD  Jiang M  Feng YD  Wu JH  Gong JP 《癌症》2004,23(10):1166-1170
背景及目的:基因转染技术是研究乳腺癌细胞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的表达及其作用机制的重要手段。本研究检测不同人类乳腺癌细胞株以FuGENE6试剂为载体进行转染时的转染效率,以及ER质粒HEG05转染后ER的表达情况。方法:不同乳腺癌细胞株先用pEGFP—N1质粒转染,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对转染效率进行测定。将转染效率高的细胞株分别再用HEGO5转染,用FCM和Western blot方法对ER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果:乳腺癌细胞株MM-231、MM330、MMl34Ⅵ、MM175Ⅶ、MM157、MM361、MM436、MM453、UaCC812、UACC893、BT-549、BT-20、HBL-100、Hs578t、MCF-7、T-47d、ZR-75-1的转染效率存在很大差异。细胞株HBL-100重复性转染实验的变异系数为5.1。几种转染效率较高的细胞株MCF-7、HBL-100、Hs578t、MM436、MM453和BT-20用HEG05转染后,ER阳性的表达率介于12.9%~54.8%之间,与pEGFP—N1的转染效率相当;不同细胞ER的FCM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一致。此外,ER的表达具有一定的细胞周期特异性。结论:FuGENE6试剂介导乳腺癌细胞进行转染时重复性好、结果稳定。HEG05转染后ER的表达情况可分别用Western blot和FCM进行定性、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他莫昔芬(TAM)与维甲酸(ATRA)联合对人乳腺癌他莫昔芬耐药株的作用.方法: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分别或联合应用ATRA和TAM作用于MCF-7人乳腺癌他莫昔芬耐药株(MCF-7/T)及敏感组(MCF-7/S).MTT比色法分析细胞生长抑制作用;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细胞周期分布、凋亡率及用药前后Bcl-2、Bax、Fas和FasL蛋白的变化.结果:TAM能抑制ER阳性MCF-7/S的生长,阻滞细胞周期于G0/G1期,并可诱导细胞凋亡,TAM不能抑制MCF-7/T的生长; ATRA预处理细胞24 h后,TAM抗乳腺癌细胞MCF-7/S的作用增强,且恢复了MCF-7/T对TAM的敏感性.ATRA与TAM联用后,MCF-7/T细胞Bcl-2蛋白表达下调,细胞Bax、Fas和FasL蛋白表达水平未见明显变化.结论:体外条件下,TAM通过影响细胞周期、诱导细胞凋亡而发挥抗ER阳性MCF-7/S作用;视黄酸能加强TAM对激素敏感细胞MCF-7/S的抗乳腺癌作用,恢复耐受细胞MCF-7/T对TAM的敏感性.同时恢复TAM对MCF-7/T的促凋亡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逆转录病毒介导的RNAi对乳腺癌细胞系MCF-7中EphA2表达的影响。方法构建重组的表达EphA2siRNA的逆转录病毒载体,将重组载体和空载体转染入MCF-7细胞中,筛选出稳定转染的单克隆细胞扩大培养,并用Westen blot检测EphA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Western blot分析,与对照空载体及未转染细胞比较,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转染的MCF-7细胞中EphA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通过逆转录病毒载体介导的RNAi,能够抑制MCF-7细胞中EphA2的蛋白表达,为观察转染siRNA的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的乳腺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变化奠定了实验基础,为以EphA2为靶向的乳腺癌的基因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黑素瘤抗原(melanoma antigen gene, MAGE)-A11对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 ER)介导的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利用RT-PCR及Western blotting筛选出ER表达阳性的人乳腺癌MCF-7细胞作为模式细胞,采用基因转染、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MAGE-A11对17β-雌二醇(17β-E)诱导的ER下游靶基因Efp表达的影响,采用免疫共沉淀法检测MCF-7细胞中MAGE-A11和ER蛋白的相互作用,采用MTT法和克隆形成实验分别检测MAGE-A11及17β-E处理对MCF-7细胞生存率和细胞克隆形成数的影响。结果: ER阳性MCF-7细胞经17β-E处理24 h后,下游靶基因Efp的mRNA(2.97±0.16 vs 1.71±0.09,P<0.05)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2.65±0.12 vs 0.92±0.06, P<0.05);转染MAGE-A11的MCF-7细胞经17β-E 24 h处理后,其Efp的mRNA(4.01±0.19 vs 2.97±0.16, P<0.05)及蛋白表达(3.52±015 vs 2.65±0.12, P<0.05)更显著增加。免疫共沉淀结果显示,外源性MAGE-A11与ER之间存在相互作用。MCF-7细胞经17β-E处理后细胞增殖率显著增加\[(152±6.7)% vs (108±4.8%), P<0.05\],转染MAGE-A11的MCF-7细胞经17β-E处理后细胞增殖率更显著增加\[(181±8.6)% vs (152±6.7)%, P<0.05\];17β-E处理后MCF-7细胞克隆形成数显著增多\[(77±5) vs (18±2)个,P<0.05\],转染MAGE-A11的MCF-7细胞经17β-E处理后细胞的克隆形成数更显著增加\[(125±6)vs (77±5)个, P<0.05)。结论: 在ER阳性的乳腺癌MCF-7细胞中,MAGE-A11可通过与ER的相互作用增强ER介导的Efp的表达,从而促进细胞增殖,MAGE-A11可能成为ER阳性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耐药的靶基因。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乳腺癌多药耐药细胞MCF-7/ADR中Twist表达及上皮-间质转化现象.探讨其与MCF-7/ADR侵袭转移能力增强的相关性。方法:分别以RT-PCR法、链霉亲和素-生物素酶复合物(Strept avidin biotin complex,S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乳腺癌细胞系MCF-7及其多药耐药株MCF-7/ADR中介导EMT发生的转录因子Twist、上皮性标记基因E-钙粘素(E—cadherin)和间质性标记基因N-钙粘素(N—cadherin)表达的改变情况。结果:亲本细胞MCF-7中E—cadherin mRNA的表达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均为阳性,Twist和N—cadherin表达阴性;多药耐药株MCF-7/ADR中E—cadherin mRNA和蛋白表达缺失,而在亲本细胞MCF-7中不表达的Twist和N—cadherin表达阳性。结论:在多药耐药乳腺癌细胞MCF-7/ADR中.其侵袭力增强可能与Twist介导的EMT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野生型PTEN基因在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和ZR-75-1中对表阿霉素的增敏作用。方法腺病毒介导野生型PTEN基因导入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和ZR-75-1,RT-PCR检测PTEN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后PTEN蛋白的表达;Ad-PTEN感染联合不同浓度的表阿霉素处理细胞,采用CCK-8法测定细胞增殖抑制率和联合效应。结果腺病毒介导的PTEN基因导入法可明显地增加细胞中PTEN基因的表达,野生型PTEN 基因转染联合表阿霉素使乳腺癌细胞MCF-7对表阿霉素的敏感度增加了两倍,而使乳腺癌细胞ZR-75-1对表阿霉素的敏感度增加了十倍。结论腺病毒重组的野生型PTEN基因联合表阿霉素对人乳腺癌细胞增殖具有显著的协同抑制效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构建SATB1基因过表达的慢病毒载体,检测其在MCF-7乳腺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对癌细胞侵袭性的影响。方法应用DNA重组技术,将SATB1基因插入到含有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慢病毒表达载体质粒GV287中,获得重组载体,经测序鉴定后转染293T细胞产生慢病毒载体GV287-SATB1,用GV287-SATB1转染人乳腺癌MCF-7,Western blot分析转染前后SATB1表达情况,穿膜实验检测MCF-7细胞的侵袭性。结果成功构建人MCF-7细胞SATB1基因过表达慢病毒载体,MCF-7细胞转染慢病毒载体后SATB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上调,细胞的侵袭性显著增强。结论 SATB1基因过表达的慢病毒载体,可在MCF-7乳腺癌细胞中过表达SATB1蛋白,并显著增强MCF-7细胞的侵袭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三阴性乳腺癌细胞中雌激素受体β(estrogen receptor β,ERβ)和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的表达,初步探讨ERβ和NF-κB的关系。方法:Western blot检测MDA-MB-231细胞中ERβ和NF-κB蛋白的表达。免疫共沉淀法检测MDA-MB-231细胞中ERβ和NF-κB蛋白的相互作用。Western blot 检测转染ERβ后的MDA-MB-231细胞中ERβ表达变化和NF-κB蛋白的表达,以及用免疫共沉淀检测转染后ERβ和NF-κB蛋白表达的关系。结果:MDA-MB-231细胞中ERβ和NF-κB蛋白表达之间无明显相关,但转染ERβ后ERβ表达增加,NF-κB表达降低,二者之间表达呈现明显相关性。结论:MDA-MB-231细胞中ERβ抑制NF-κB 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亚型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的生长及Th1/Th2类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方法:采用RNA干扰技术沉默MCF-7细胞中ERα或ERβ的表达,获得ERα/ERβ不同表达状态的MCF-7细胞。应用MTT法、流式细胞术、RT-PCR法分别检测MCF-7细胞的增殖、细胞周期和凋亡抑制基因的表达,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中IFN-γ和IL-4的分泌水平。结果:经RNA干扰后MCF-7细胞的ERα或ERβ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下降了(77.7±3.3)%和(68.3±2.1)%。与对照组相比,ERα基因沉默后,MCF-7细胞生长减慢(P<0.05),受阻于G0~G1期,凋亡抑制基因XIAP的表达水平降低为对照组的(43.0±2.0)%,IFN-γ分泌水平增加至对照组的(1.89±0.34)倍;ERβ基因沉默促进MCF-7细胞的生长(P<0.05),S期细胞比例增加,凋亡抑制基因Bcl-2、Bcl-xl、XIAP的表达水平分别升高至对照组的(1.28±0.21)、(1.61±0.32)和(1.65±0.29)倍,IFN-γ分泌水平降低为对照组的(28.0±4.0)%。结论:ER亚型的表达状态可影响MCF-7细胞的生长,并通过调节IFN-γ的自分泌水平诱导微环境发生Th偏移。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Has-miR-133b真核表达载体在人乳腺癌MCF-7细胞中的表达及对细胞增殖和对靶蛋白FSCN1表达的影响。方法:构建pEZX MR04-133b真核表达载体,瞬时转染乳腺癌MCF-7细胞,RT-PCR法检测miRNA-133b在转录水平的表达,MTT检测其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利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根据Tarbase数据库预测miR-133b的靶基因,并进行基因功能初步分析。Western blot检测miR-133b对细胞中FSCN1蛋白表达情况的影响。结果:真核表达载体pEZX MR04-133b成功转染MCF-7细胞,并经RT-PCR检测可有效表达,MTT结果显示miR-133b能明显降低MCF-7细胞的相对增殖率。Western blot结果显示FSCN1为miR-133b在MCF-7细胞中的作用靶点之一。结论: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EZX MR04-133b,转染乳腺癌MCF-7细胞后能有效表达,并以FSCN1基因作为作用靶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将雌激素受体(ER)β1真核表达质粒转染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中,观察外源性ERβ1基因转染MDA-MB-231细胞后对p21基因表达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探讨ERβ1在乳腺癌中的生物学作用机制。方法应用脂质体法将ERβ1真核表达质粒转染至乳腺癌MDA-MB-231细胞中,流式细胞仪观察细胞凋亡率的变化;分别用实时聚合酶连锁反应(RT-PCR)、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前后细胞中ERβ1、p21m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细胞增殖曲线显示转染后细胞增殖能力的改变。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外源性ERβ1真核表达质粒转染组MDA-MB-231细胞较未转染组ERβ1、p21mRNA和p21蛋白水平明显增强(P0.010),细胞增殖能力明显减弱,细胞凋亡率从1.4%升至6.14%(t=-7.960,P=0.001)。结论 ERβ1可以通过上调p21基因抑制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