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患者 ,女 ,2 9岁。因劳力性胸闷、心悸 4年 ,加重伴腹胀、水肿 2个月 ,于 2 0 0 2年 8月 30日住院。入院后查常规心电图示交界性逸搏心律 ,心室率 43次 /min。超声心动图示左房 42mm ,左室 49mm ,室间隔厚度 6.0mm ,右室 2 1mm ,室间隔膜部缺损 8mm ,左向右分流 ,射血分数 5 6%。B超示肝脾反位 ,肝淤血肿大。经食管心房调搏检查示交界性逸搏心律 ,食管导联 (ESO)可见高大的逆传P’波 ,RP’间期 2 4 0ms,室房逆传呈 1∶1传导 (图 1 )。S1 S1 分级递增刺激示 1 70次 /min时房室前传仍呈 1∶1下传 ,文氏阻滞点 1 80次 /min ,2∶1阻滞点 2 0…  相似文献   

2.
患者 ,男 ,68岁。因心悸、胸闷加重 1周入院检查。有冠心病史 5年。入院时心电图特征 :Ⅱ导联P~P间期 1 .0 4s,可见频发房性期前收缩(PAS) ,其配对间期不等 ( 0 .5 4~ 1 .0 2s) ,除P4’~P5’外 ,其余异位P’~P’之间有最大公分母平均值 ( 1 .66± 0 .0 7)s(变异范围± 4.2 % ) ,频率 35~38次 /min ,符合过缓的房性并行心律 (APSR)。黑圆点处应发生一次异位房性搏动却未出现 ,提示并行节奏点存在Ⅱ度Ⅱ型传出阻滞。值得注意的是P6~P5’为 1 .70s,相当于房性异位周期 ,提示P6(o)侵入及重建了房性并行节奏点 ,为…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22例Ⅲ°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的希氏束电图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9例为完全性双束支阻滞,8例为完全性希氏束内阻滞,5例为完全性房室结阻滞。在17例希氏束及其以下的房室传导阻滞中,有13例安装了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效果均良好。提示希氏束电图对Ⅲ°房室传导阻滞的定位诊断和指导治疗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老年右位心全心脏传导阻滞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年右位心存在全心脏传导系统阻滞十分罕见,未见报道.现有1例右位心并发冠心病及老年退行性心肌和瓣膜病的患者出现了心脏所有传导部位阻滞,其临床和心电图分析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任珍  王永权 《心脏杂志》2006,18(2):F0003
Ⅳ位相传导阻滞多见于器质性心脏病,很少单独出现,常与Ⅲ相传导阻滞相偕出现。作者报告1例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伴阵发性高度房室传导阻滞(AVB,考虑阻滞部位可能位于左束支),最后导致Ⅲ度AVB。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72岁,冠心病。因胸闷,一过性眼前发黑3 d来院就诊。心电图显示P-P间期0.70~0.84 s。窦性频率为71~86次/m in,P-R间期0.24 s。QRS时限为0.12 s,为窦性心律不齐,Ⅰ度AVB,完全性RBBB。心电图显示P-R间期逐渐延长,终于导致P波下传受阻,脱落一组QRS波群,形成典型的文氏现象呈4∶3房室比值传导的Ⅱ度1型AVB。入院后…  相似文献   

6.
患者 ,女 ,61岁。因反复心悸、胸闷 3个月 ,加重1周入院。既往有原发性高血压史 30年 ,血压多持续在 1 80~ 1 90 /80~ 95 mm Hg( 1 mm Hg=0 .1 33k Pa) ,收缩压最高达 2 4 0 mm Hg,但无头晕及晕厥 ,未作过系统检查及治疗。体检 :脉搏 46次 /min,血压 1 90 /90 mm Hg。体温、呼吸正常 ;胸廓正常 ,双肺( - ) ;心界向左扩大 ,心率 47次 /min,心律不齐 ,心尖及主动脉瓣区均闻及 3级收缩期杂音 ;腹部、脊柱、四肢无异常。胸片 :双肺纹理增粗 ;心界向左扩大 ,心胸比率 0 .5 5 ,主动脉弓蛋壳样钙化。实验室检查 :三大常规、电解质、酸碱度、心…  相似文献   

7.
体位性房室传导阻滞临床分析刘侠1吴良金2(1徐州市第四人民医院2徐州市心血管病研究所徐州221009)关键词心脏传导阻滞;迷走神经;心电描记术Ⅰ°或Ⅱ°Ⅰ型房室传导阻滞(AVB)随体位改变而心电图上间歇出现,有时临床上易作为心肌炎等病处理,而使病人精...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60岁。因胸闷、心悸半年,于2001年6月入院。体检:一般情况尚好,血压135/80 mmHg(1 mmHg=0.133 kPa),心率约75次/min、不齐,频发期前收缩,无病理性杂音,呼吸音清晰。胸片示左心缘稍增大,心脏超声示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59mm,左心室顺应性降低,射血分数55%,血电解质正常,入院心电图检查见图1,2。临床疑诊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心电图分析:长Ⅱ导联(图1)示QRS波群呈4个心搏一组,表现为一帧4联律心电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77岁。临床诊断:乳房癌。体检:血压1 30 /80mmHg( 1mmHg =0 .1 33kPa) ,心脏超声示各房室大小正常。常规1 2导联同步心电图Ⅱ导联连续记录(见图1 ) ,示窦性心律,心率64次/min ,P R间期1 60ms。上行第8,下行第2、3、5心搏,为房性期前收缩;下行的R1 、R4为交界性逸搏,逸搏间期为1 0 4 0ms;R6~8为交界性逸搏心律,逸搏周长为1 0 4 0ms( 5 8次/min)。下行的P4、6波倒置,P1、7~9波先负后正(其中P7正向波小于P1、8)为交界性逆传心房波与窦性融合波,P6~9由倒置变为负正双向,正向P幅度向逐渐增大直至正向P波,为程度不同的房性融合波…  相似文献   

10.
我院发现1例Ⅲ度房室阻滞伴完全右束支阻滞并发旁路不同比例正传,当旁路正传时掩盖Ⅲ度房室阻滞和右束支传导阻滞.  相似文献   

11.
1 病例 例1:女性,64岁,原有慢性支气管炎及高血压病史10余年。近两年间断出现胸闷、气短、夜间不能平卧。并多次发生“心衰”,于1986-11-12入院。检查:两肺散在干湿罗音。心界向两侧扩大,心尖及主动脉瓣区均可闻Ⅱ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肝大,伴压痛。X线示左、右心扩大,左心为主,并间质性肺水肿。心电图示左束支传导阻滞并发电轴右偏。临床诊断为充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慢性支气管炎并发感染。疑冠心病入院后予吸氧、镇静、利尿、扩血管及抗感染等治疗,病情很快好转,至第6天各症状及心电图电轴右偏消失出院…  相似文献   

12.
在窦性心律规则的情况下,出现交替性束支传导阻滞的现象非常少见。本文报道2例交替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对交替性束支传导阻滞可能发生的机制试作探讨。  相似文献   

13.
1病例摘要病例1患者男,80岁,住院号060047。因头晕、心悸8h入院。入院时查体:血压(BP)220/70mmHg(1mmHg=0.133kpa),意识清楚,心率45次/min,律齐,心尖区闻及Ⅳ/Ⅵ级收缩期杂音。急查心电图(ECG)示:窦性心动过速,交界性逸搏心律,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Ⅲ°AVB)并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  相似文献   

14.
患者 ,女 ,72岁。因右股骨颈骨折入院。既往患有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心律失常史 8年。入院常规心电图诊断 :窦性心律 ,心率 96次 /min,二尖瓣型 P波。入院 2 d后 ,患者忽感心悸、胸闷。体检 :血压 90 /60 mm Hg(1 mm Hg=0 .1 33k Pa) ,四肢厥冷、面色苍白、口唇发绀、大汗淋漓 ,心界向左下扩大 ,心率 1 86次 /min,律不齐。急查心电图 (图 1 )示 P波消失 ,似见 f波 ,QRS波宽大畸形 ,时限 >0 .1 4s, 、a VL呈 r S型 , 、 、a VF呈 R型 ,V1~ 2 呈 rs R′型 ,V3~ 6呈钝挫 R型 ,R- R间期 0 .2 4~ 0 .56s,平均心室率 1 75次 /min,T…  相似文献   

15.
1 临床资料患者,男,81岁,临床诊断:冠心病.入院时心电图(见图1):V1-a导联示P-P间期0.78~0.82 s,P-R间期0.18 s,P波与QRS波呈2∶1传导,QRS波呈RsR'型,时限0.12~0.13 s,为完全性右束支阻滞.  相似文献   

16.
房室旁道性并行心律及加速性逸搏心律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例 1 男 ,32岁。临床诊断 :病毒性心肌炎 ?A型预激综合征。动态心电图 (见图 1 )MV2 a系0 5时 0 1分记录 ,P P间期规则 0 .98s,频率 61次 /min ,QRS形态两种 :①呈rS型 ,为正常QRS波群 ,其P R间期 0 .1 7s;②呈rS型如R1、4、8,起始部粗钝为“δ”波 ,QRS时限 0 .1 3s,P R间期缩短至0 .1 2s,其P J间期 0 .2 9s与窦性搏动的P J间期相等 ,为间歇性预激综合征 ,而非舒张晚期室性期前收缩。MV2 b系 0 5时 48分记录 ,提早出现的呈rS型QRS波群时限 0 .1 8s,起始部有“δ”波 ,其形态与MV2 a的…  相似文献   

17.
动态心电图对无症状心律紊乱、传导阻滞的临床意义探讨黄新国任国铨(济南军区总医院济南250031)关键词心电描记术,便携式心律失常心脏传导阻滞心律失常多发生在器质性心脏病和/或电解质紊乱或代谢病的基础上,常伴有胸痛、胸闷、憋气、心悸、晕厥、乏力等症状,...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86岁,因咳嗽、咳痰伴气急1周拟诊为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住院治疗。入院后常规12导联心电图(见图1)同步记录示:窦性P波规律出现,P P间期0.84s,频率71次/min,P R间期固定为0.28s,但窦性下传的QRS形态呈完全性右束支阻滞与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交替出现。以长V1导联分析:第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CRBBB)并左前分支传导阻滞(LAFB)的T环形态及异常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正常人(对照组)和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OMI组)各50例及心电图(ECG)符合CRBBB加LAFB诊断(CRBBB加LAFB组)84例行心电向量图(VCG)检查.根据临床资料CRBBB加LAFB组分为无器质性心脏病的正常亚组(A组,39例)和有器质性心脏病的异常亚组(B组,45例).分析T向量环改变及临床意义.结果:对照组T环形态多呈狭长型,占96%(48/50);OMI组T环多呈圆小型、狭小型和圆长型,占94.0%(47/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RBBB加LAFB组:A组T环形态呈狭长型94.9%(37/39);B组T环形态呈圆小型、狭小型和圆长型占84.4%(38/4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RBBB加LAFB者VCG示T环呈圆小型、狭小型与心肌缺血有关,T环呈狭长型可能为传导系统原发性退行性变所致.  相似文献   

20.
患者 ,女 ,62岁。因心悸、胸闷入院。临床诊断 :冠心病、心律失常。心电图Ⅱ导联示窦性心律 ,P P间期 0 .80~ 0 .88s。第 2、5、8个T波较高尖 ,其上重叠有一提前发生的房性P’波 ,偶联 (P P’)间期 0 .38~ 0 .40s。均未下传心室 ,但皆逆行侵入窦房结使之节律重整 ,致代偿间歇不完全。P1 ’后出现交界性逸搏 (N)。P2 ’、P3’后 0 .2 6~ 0 .2 8s各又出现一心房波 (P1 ″、P2 ″) ,与窦性P波方向一致 ,形态略异。P″与其后第 1个窦性P波间期 (P’ P间期 )为 0 .82~ 0 .88s,即呈等周期代偿。故P1 ″、P2 ″分别为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