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GM1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观测外源性GM1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细胞外液谷氨酸、天门冬氨酸、乳酸及葡萄糖含量的影响。结果再灌注组、治疗组谷氨酸、天门冬氨酸、乳酸基础水平与假手术组基本相同,缺血后迅速升高,再灌注30分钟达高峰,其后逐渐下降。再灌注组在30~120min内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30~90min内显著高于对照组,但低于再灌注组(P(0.05);再灌注组、治疗组葡萄糖缺血后迅速降低,再灌注30min达低谷,其后逐渐上升。再灌注组在30~120min内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组在30~90min内低于对照组,但显著高于再灌注组(P(0.05)。结论缺血再灌注损伤引起的神经损害与兴奋性氨基酸有关,早期使用GM1治疗,明显减轻脑组织中乳酸的堆积,增加葡萄糖含量,增强神经元细胞的存活。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缺血预处理(ischemic preconditioning,IPC)和异丙酚(Propofol)预处理对兔主动脉阻断所致脊髓损伤的防治作用其可能作用机制。 方法 本实验有二处理因素:缺血预处理及异丙酚预处理。采用2×2析因实验设计,分四个实验组:缺血再灌注损伤组(A组,空白组)、缺血预处理组(B组)、异丙酚组(C组)及缺血预处理和异丙酚联合预处理组(D组)。雄性日本大白兔32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各组阻断腹主动脉40min,再灌注7d。B组IPC5min,再灌注30min后阻断腹主动脉40min,再灌注7d;C组静注异丙酚5mg/kg 10min后阻断腹主动脉40min,再灌注7d;D组IPC5min,,再灌注20min时静注异丙酚5mg/kg,再灌注30min时阻断腹主动脉血流40分钟,再灌注7天。分别测定阻断前10min(C-10)、开放前即刻(C40)、再灌注60min(R60)及7d(R7d)血清MDA、SOD;观察术后后肢神经功能;脊髓病理学观察;脊髓凋亡神经元。 结果 ①缺血再灌注后B、C、D组MDA值明显高于C-10值及A组相应时点值(p<0.05), SOD值变化同MDA变化相反(p<0.05); B组缺血后各时点MDA值明显低于C组(P<0.05), D组缺血后各时点MDA值明显低于B、C组(P<0.05),SOD值变化同MDA变化相反(p<0.05)。②B、C、D组凋亡细胞数明显少于A组(P<0.05); B组明显少于C组(P<0.05),D组明显少于B、C组(P<0.05)。③B、C、D组瘫痪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P<0.05),B组瘫痪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P<0.05),D组瘫痪发生率明显低于B、C组(P<0.05);B、C、D组后肢神经功能评分明显高于A组(P<0.05), B组后肢神经功能评分高于C组(P<0.05),D后肢神经功能评分高于B、C组(P<0.05)。④ D组脊髓病理变化明显轻于A、B、C组(P<0.05)。结论 缺血预处理和异丙酚预处理对兔主动脉阻断所致脊髓损伤都有良好的防治作用;缺血预处理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明显好于异丙酚;缺血预处理和异丙酚联合应用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更加良好的防治作用,表现出一定的交互作用。缺血预处理和异丙酚联合预处理对兔主动脉阻断所致脊髓损伤其机制可能与其抗氧化反应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微透析技术进行了方法学探讨,并应用该技术观察丹参注射液对脑缺血时Wistar鼠海马细胞外液氨基酸释放的影响。结果显示:脑缺血时丹参治疗组比缺血组及生理盐水组的海马细胞外液谷氨酸和天门冬氨酸明显减低(P<0.01),结合病理检查结果提示丹参注射液能减低脑缺血时海马细胞外液氨基酸的释放,并具有脑保护作用。微透析技术的应用为药物的研究提供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电针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大鼠缺血半暗带兴奋性谷氨酸转运体2(EAAT2)表达的影响,探讨EAAT2在电针预处理诱导脑缺血耐受中的作用。方法 18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n=6):分别为假手术(Sham)组、右侧大脑中动脉阻闭(MCAO)组、电针预处理(EA)组。假手术组仅分离血管,不进行阻闭,术后24 h检测;MCAO组用MCAO法致缺血120 min后于再灌注24 h检测;EA组大鼠予电针刺激30 min,刺激结束2 h后处理同MCAO组。3组大鼠在观察神经行为学变化后取材,通过2,3,5-氯化三苯四唑(TTC)染色评估梗死面积,并检测EAAT2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电针预处理能明显降低脑梗死容积百分比(P0.01),提高MCAO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诱导脑缺血耐受并抑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24 h EAAT2表达的下降(P0.01)。结论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EAAT2表达下降,而电针预处理能显著抑制缺血半暗带EAAT2的表达下调,诱导脑缺血耐受,从而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5.
目的验证MgSO4作为NMDA受体非竞争性拮抗剂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的保护作用及其与凋亡的关系。方法:用线栓法制作Wistar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术后2小时予以再通.分别于再通的同时及再通后2小时给予不同剂量MgSO4治疗。术后21小时进行运动功能评估.测定脑组织含水量,观察病理组织形念学变化.并计算每视野下凋亡细胞数量。结果:早期大剂MgSO4组大鼠运动功能改善明显.并可减轻脑组织含水量.但早期给予MgSO4在短期内也不能减少凋亡细胞数目。结论:MgSO4作为兴奋性氨基酸受体(EAAs-R)非竞争性拮抗剂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有保护作用,但在短期内其作用与抑制细胞凋亡发生无关  相似文献   

6.
γ-羟基丁酸对大鼠局部脑缺血再灌流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观察γ-羟基丁酸(GHBA)对大鼠局部脑缺血再灌流兴奋性氨基酸(EAAs)含量的影响及对其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大鼠局部脑缺血再灌流模型,观察并比较缺血再灌流对照组及GHBA组局部脑缺血再灌流后各时间点EAAs含量及神经计量病理损伤的差异.结果腹腔注射GHBA3.6ml@kg-1可明显减少局部脑缺血再灌流后各时间点EAAs的含量,缩小再灌流后各时间点脑梗死的体积.结论GHBA对局部脑缺血再灌流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这种保护作用与GHBA降低局部脑缺血再灌流区EAAs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验证MgSO4作为NMDA受体非竞争性拮抗剂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的保护作用及其与凋亡的关系。方法:用线栓法制作Wistar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术后2小时予以再通.分别于再通的同时及再通后2小时给予不同剂量MgSO4治疗。术后21小时进行运动功能评估.测定脑组织含水量,观察病理组织形念学变化.并计算每视野下凋亡细胞数量。结果:早期大剂MgSO4组大鼠运动功能改善明显.并可减轻脑组织含水量.但早期给予MgSO4在短期内也不能减少凋亡细胞数目。结论:MgSO4作为兴奋性氨基酸受体(EAAs-R)非竞争性拮抗剂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有保护作用,但在短期内其作用与抑制细胞凋亡发生无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有效镇静方式及效果。方法选择9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1组(咪达唑仑+芬太尼组,n=37)、观察2组(氯丙嗪+异丙嗪组,n=31)及对照组(n=28),分别对镇静效果进行评估、比较。结果观察1组镇静治疗易控制镇静深度,适合短期镇静、需要唤醒、观察意识状态的患者;观察2组不易控制镇静深度,需要唤醒时操作困难,适于需长时间镇静者,配合亚低温治疗效果显著。结论根据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镇静方案,可有效改善患者躁动状态,提高治疗顺应性,增加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葛根素预处理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120只,随机分成5组(n=24):假手术组(S组),脑缺血再灌注组(IR组),Pc-24h100mg组,Pc-24h200mg组,Pc-24h400mg组,其中Pc-24h组于脑缺血前24h给予相应剂量葛根素腹腔注射行单次预处理,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90min,再灌注24h。大鼠清醒后进行神经功能缺陷评分,再灌注24h时处死大鼠,处死后取脑组织,测定脑梗死容积比(BIVP)、脑组织含水量及MDA水平。结果葛根素预处理可以改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BIVP、脑组织含水量及MDA水平(P均〈20.01)。其中Pc-24h400mg组减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BIVP及脑组织含水量明显优于Pc=24h100mg及Pc-24h200mg组(P均〈0.01),而Pc-24h100mg及Pc-24h200mg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均〉0.05)。结论葛根素预处理可能通过抑制脑水肿及氧化损伤来减轻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葛根素预处理的脑保护作用具有一定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Nimodipine,NIM)预处理和梗塞后给药对脑缺血区神经元保护作用的差异。方法: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脑缺血模型;尼莫地平给药方式为单预处理、单梗塞后给药或预处理+梗塞后治疗;红四氮唑(TTC) 染色测定脑梗塞体积百分比;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测定动物海马组织中Caspase-3 mRNA和Bcl-2 mR 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尼莫地平预处理+梗塞后治疗组、单预处理组及单治疗组的脑梗塞体积百分比均显著小于对照组,而前三组相比,预处理+梗塞后治疗组的脑梗塞体积百分比小于单预处理组及单治疗组,但单预处理组及单治疗组间无明显差异。Caspase-3 mRNA表达量为对照组最高,单治疗组次之,单预处理组又次,预处理+梗塞后治疗组最低;Bcl-2mRNA在各组的表达量与Caspase-3 mRNA相反。结论:尼莫地平预处理+梗塞后治疗的方式对缺血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最强,单预处理次之,而单梗塞后治疗的保护作用最弱。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托吡酯对大鼠脑缺血时海马细胞外液兴奋性氨基酸释放的影响 ,探讨托吡酯在脑梗死治疗中应用的可能性。方法 建立大鼠脑缺血模型 ,给予托吡酯干预 ,应用微透析方法观察大鼠海马细胞外液中兴奋性氨基酸及抑制性氨基酸的变化。结果 脑缺血后兴奋性氨基酸和抑制性氨基酸的释放均增加 ,而给予托吡酯干预后 ,脑缺血后兴奋性氨基酸的释放明显减少 ,而抑制性氨基酸的释放明显增加。结论 托吡酯能有效地抑制脑缺血中兴奋性氨基酸的释放 ,能减轻兴奋性氨基酸的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丁苯酞预处理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健康成年SD雄性大鼠4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丁苯酞预处理组,每组各16只。各组均灌胃5d后,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MCAO)模型,缺血2h、再灌注24h,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TTC染色及图像分析观察脑梗死体积,免疫组化法检测脑组织caspase-3、bcl-2表达的变化。结果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丁苯酞预处理组神经缺损程度改善,梗死灶体积减少,caspase-3阳性细胞数量减少,bcl-2表达上调。结论丁苯酞可减轻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作,具有一定的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脑反复缺血后海马细胞外液氨基酸和单胺递质及其代谢产物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Pulsinelli和Brierley4血管闭塞的方法,使鼠脑反复缺血,海马微管透极与高压液相电化学检测,观察细胞外谷氨酸(Glu),天门冬氨酸(Asp),谷氨酰胺,牛磺酸、丙氨酸,丝氨酸,多巴胺(DA),5-羟色胺(5-HT)及其代谢产物浓度的变化。结果:缺血期,Glu和Asp骤然增高50倍和30倍。缺血期DA和5-HT含量分别增加30倍和50倍,随后逐渐下降,再灌注100min恢复到基线水平,与此同时,其酸性代谢产物3,4-二羟苯乙酸(DOPAC),高香草酸(HVA),5-羟吲哚乙酸(5-HIAA)在缺血期明显下降。结论:缺血期海马细胞外液兴奋性氨基酸和单胺递质急剧大量释放并触发膜离子通道改变。Ca^+超载,自由基反应,共同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神经调节素-1β(NRG-1β)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和机制。方法应用线栓法建立小鼠大脑中动脉闭塞再灌注(MCAO/R)模型,经颈内动脉微量注射NRG.1B(2μg/kg)干预治疗,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观察脑梗死体积,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神经细胞凋亡,免疫组织化学检测酪氨酸激酶受体(ErbB-4)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结果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数量明显增多,并诱导ErbB-4和胶质细胞MMP-9表达增强。应用NRG-1β干预治疗后,缺血脑组织梗死体积和细胞凋亡数量较对照组显著减小,ErbB-4受体表达增强,而胶质细胞MMP-9表达下调(P〈0.05)。结论NRG—1β可能通过下调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诱导的胶质细胞MMP-9表达和抑制细胞凋亡,而发挥其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5.
Propofol preconditioning has been shown to provide neuroprotection against spin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In this study,spinal cord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was induced by blocking the abdominal aorta in rabbits for 40minutes.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application of propofol preconditioning and postconditioning regimen ameliorated pathological injury of the ischemic spinal cord and suppressed the elevation of malondialdehyde levels and increased superoxide dismutase activities in the spinal cord tissues.Co-application of propofol preconditioning and postconditioning resulted in potent protective effects against spinal cord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and prolonged the spinal cord’s tolerance to ischemia.This protection was associated with the anti-lipid peroxidation capacity of the spinal cord tissues.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ATP敏感性钾通道(KATP)开放剂尼可地尔(nicorandil)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6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A组(假手术组)、B组(脑缺血再灌注组)、C组(脑缺血再灌注+尼可地尔组)及D组(脑缺血再灌注+尼可地尔+5-HD组),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各组于脑缺血2h后进行再灌注,再灌注22h后观察各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脑梗死体积、线粒体标志酶活性和脂质过氧化降解产物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含量。结果(1)B、C、D组再灌注22h后神经功能评分显著低于A组,脑梗死体积、脂质过氧化物MDA含量均显著高于A组,线粒体标志酶活性SDH、CO表达显著低于A组(P〈0.01);(2)与B、D组比较,C组神经功能评分明显升高,脑梗死体积、MDA含量明显减少,SDH、CO活性明显增高(P〈0.01);(3)B组和D组各指标之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尼可地尔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开放mitoKATP通道、维护线粒体功能、减少氧自由基产生有关。  相似文献   

17.
鼠脑缺血性损伤程度与缺血时间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大脑中动脉(MCA)闭塞时因侧不同部位的病理演变特。研究一损伤程度与缺血时间的。方法 利用线栓法MCA闭塞模型,采用HE染色,光镜电镜观察MCA闭塞不同时相点缺血侧基底节区、皮质和海马的损伤特征,并直接对坏死和暗神经元计数,运用对数方程作出脑损伤程度-缺血时间关系曲线,运算ET50值。结果 因30分钟坏死神经元首先出现在缺血侧基底节区,以后逐渐扩展到皮质,至缺血24小时后,缺血中心逐步出  相似文献   

18.
大鼠局灶性脑缺血预处理的抗细胞凋亡作用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目的研究大鼠短暂局灶性脑缺血预处理对再次脑缺血神经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及bcl-2、bax与脑缺血耐受的关系.方法用开颅方法阻断大鼠大脑中动脉(MCA)20分钟,3天后再次阻断6小时.观察大鼠脑梗死体积及组织病理学改变,采用TUNEL法观察神经细胞凋亡状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bcl-2、bax蛋白表达的改变.结果与假预处理组和缺血组相比,预处理后缺血组梗死灶体积明显减小(均P<0.01),半影区凋亡细胞数明显减少(P<0.01),bax蛋白表达下降(P<0.05),bcl-2蛋白表达显著上升(P<0.01).结论 20分钟局灶性脑缺血预处理能够通过bcl-2表达增加及bax表达下降对再次脑缺血神经细胞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短期高压氧预处理后是否可减轻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方法选取成年雄性Wister大鼠,采用连续5d,每天1次,3.0ATA,100%O2高压氧(HBO)预处理,每次60min,末次预处理后24h,运用改良的经典线栓法制作MCAO模型,再灌注2h。将实验大鼠分为假手术组、MCAO组、HBO+MCAO组(n=5)。造模后24h观察各组动物的一般精神状态及体重变化情况、用Rogers DC and Hunter AJ描述的神经功能7分评分法对神经功能损伤进行评估,TTC染色测梗死面积,并对脑组织进行石蜡切片,行Nissl、TUNEL染色,利用显微镜对神经细胞进行计数。结果假手术组无神经功能缺失,TTC染色未见梗死灶,镜下观察未见坏死细胞。MCAO组和HBO+MCAO组均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缺损,且HBO+MCAO组神经功能缺失较MCAO组轻;TTC染色MCAO组的梗死面积明显大于HBO+MCAO组;镜下观察,MCAO组梗死区内尼氏小体明显少于HBO+MCAO组。结论短期高压氧预处理后可减轻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