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马鸿声老中医早年,游于上海喉科名医宋之云先生之门,积数十年喉科之宝贵经验。我有幸随师临诊,获益非浅。现将马老师治疗喉科病症的部分经验,介绍于同道。1.慢性咽炎慢性咽炎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病之一,就诊于中医者甚多。相当于祖国医学的阴虚喉痹。患者为咽干且痛所苦,甚者影响工作。马老师善用增液汤加味治之,屡获良效。常  相似文献   

2.
喉科急症主要包括急喉痹、急喉风、喉痈、乳蛾等疾病,起病急,病变迅速,严重者可导致气道阻塞,呼吸困难,危及生命。“一阴一阳结”是喉痹的根本病机,厥阴少阳相结为患、咽喉气机不利是导致喉科急症的重要病机。西医以抗生素、激素治疗为主,但中医针刺五输穴治疗喉科急症,可以快速缓解症状,并减少抗生素的使用。  相似文献   

3.
无锡黄氏喉科起源于清乾隆年间,黄氏喉科疗法是中医喉科中一个重要的学术流派之一,素以治疗喉科疾病盛名,黄氏响声丸更是名誉神州大地。黄氏喉科疗法强调整体与局部辨证,内治与外治相结合诊治咽喉口齿疾病,尤重喉科吹药的外治方法及喉科吹药的配制用药,具有专科治疗特色。  相似文献   

4.
黄星垣研究员对中医内科急症情有独钟 ,而且很有成就 ,影响深远 ,是著名的中医急症专家。现将其对内科急症的贡献简介如下。1 著书立说在 60年代初期 ,黄老开始涉及中医内科急症的治疗。在丰富多彩的临床研究中 ,他积累了很多正反两方面的经验。 1 978年再度受命 ,深入开展中医内科的临床治疗和实验研究工作 ,主攻温热病急症。主编了《中医内科急症——全国中医内科急症学习班教材》、《中医内科急症证治》、《中医急症大成》、《温病求新》、《中医内科急重症手册》等系列专著。这是他将古人的急症经验继承与发扬的体现 ,是中西急症融合的…  相似文献   

5.
《湖南省志·医药卫生志》中医篇云 :“世传 ,又称家传或祖传…… ,民国时期 ,以世传成为名医的有 :长沙郑守谦、易玉泉 ,言庚孚。”家父易玉泉 ,幼从家学 ,从医 70余年 ,擅治内、外、儿、喉科 ,尤长于祖传喉科。其辨证用药 ,经验颇丰 ,常力挽危逆 ,屡起沉疴。易老常说 :“咽喉乃肺胃之门户 ,呼吸饮食之要道 ,经络循行交会之处所。人之一生 ,唯此最为关要。既病须早治 ,未病应先防。喉症形状各异 ,病有急忙之分 ,证有虚实之别 ,审证求因 ,察其标本 ,辨其虚实 ,明确诊断 ,内外并治 ,针药兼施 ,自能奏效。”笔者随父学习多年 ,受益良多。爰将…  相似文献   

6.
徐光星 《世界中医药》2008,3(6):340-342
何任是浙江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首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在60余年的中医临床实践与研究中,何老积累了丰富的学识与经验,特别是在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方面,何老更是运用自己独创的“不断扶正,适时祛邪,随证治之”癌症治疗学术思想,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笔者有幸跟随何老学习、临诊多年,耳濡目染,亦渐有心得,现就何老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学术思想作一初步探究。  相似文献   

7.
<正> 张赞臣教授从事中医业已六十余载,早年随父学医,后从近代谢利恒、包识生、曹颖甫等名医习业,汲取诸师之说,遍览群书.临床除精于内、妇、儿科外,还擅长喉科、外科.尤其近二十余年,专事中医喉科,躬亲临证,积累了大量的丰富经验,理论上亦有很深造诣.在喉科外治法中殊有独到之处.张师认为:外治是中医喉科治疗之要法.由于喉科即有内证,又有喉部患处之外证,故须悉其内证、审其外证,全身与局部诊断合参,以四诊八纲为辨证施治之纲目,辨明标本,施以内、外治法,方能获取卓效.此为喉科之要,后学者不可不明.张师论述喉科之病机,尝言:"喉科不论急、慢性疾患,总以风、火(热)、痰相互为  相似文献   

8.
王眉 《中国中医急症》2011,20(7):1079-1080,1086
刁本恕主任医师系全国第三、四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中国中医儿科学会顾问,全国中医内病外治专委会顾问,现任成都第七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行医50余年,对治疗内、妇、儿等各科急症及疑难杂症均有独特见解,  相似文献   

9.
江西的旴江流域是我国戏曲和喉科成长的摇篮,"戏曲"一词最早由宋代旴江流域南丰刘埙提出,我国最早的喉科医生元代的范叔清诞生在旴江流域临川,由于旴江流域戏曲和喉科的繁荣亦促进医家对艺人声病(嗓音病)防治的积极探索以及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针对目前中医诊治声病仅停留在对声喑(喉喑)的声嘶、声哑的辨治上,缺乏更为精确的分类辨识和分证辨治,笔者发掘和传承旴江医学喉科流派诊治艺人声病(艺术声病)的经验,倡导旴江喉科的艺术声病分类辨识和分证辨治,对声怯、声弱、声暗、声疲、声涩、声亢、声断、声窄、声塌、声散、声瓮、声破、声毛、声沙、声嘶、声哑等16种艺术声病进行系统的发掘和整理,形成一套独特而行之有效的声病分类辨识和分证辨治方法及经验,冀希为临床诊治职业性用声者的声病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
<正> 吾师施奠邦教授系祖传三代名医、功内科、喉科,尤长于脾胃病的治疗,积五十年临床经验。辨治脾胃病采历代众家之长,立权衡规矩在先,随心所欲于后。从脏腑、阴阳、寒热、虚实、气血五个方面对脾胃病进行辨证论治,不泥一方一法,屡奏奇效。笔者侍诊于侧,受益匪浅。现将其宝贵经验整理如下,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11.
薛筠 《新中医》2009,(9):15-17
杜文娟主任医师是天津市儿童医院中医科主任,学科带头人。曾任天津中医学会理事,天津中医儿科学会副主任委员,天津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主任委员。杜主任早年师从津门名医何世英先生学习,是何老的得意门生。她不仅继承了何老的临床经验,并结合自己的诊疗实践心得而有所发挥,在儿科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杜主任从事儿科临床4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对儿科常见病、疑难病辨证准确,选药精当,疗效卓著,屡起陈疴。现将其治疗小儿咳喘病的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正>何炎燊主任中医师是我国著名中医临床家,广东省名老中医,广东省东莞市中医院名誉院长,全国第一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何老从医60余年,学验俱丰,善用古方治新病,尤其是擅用经方治疗各种疑难杂症。他运  相似文献   

13.
魏稼刺营治疗咽喉急症的经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谢强 《中医杂志》1996,37(4):212-213
魏稼教授针治涉及临床各科,尤其擅长喉科针术,治疗咽喉急症经验独特。早年师承江西名医徐少廷先生,尽得先师刺营放血治咽喉急证经验的真传,自五十年代始便将该法应用于临床,他集众家之长,创立了独具特色的综合刺营法取得了显著疗效,发掘并发展了传统喉科针法。现仅就3年来学习继承魏老这一独特学  相似文献   

14.
江西的旴江流域是我国戏曲和喉科成长的摇篮,"戏曲"一词最早由旴江流域南丰人刘埙(宋代)提出,我国最早的喉科医生范叔清(元代)以及著名戏曲大家汤显祖(明代)就诞生在旴江流域临川,旴江流域戏曲和喉科的繁荣亦促进医家对艺人声病(艺术声病、艺术嗓音病)防治的积极探索,也由此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针对目前中医诊治声病仍停留在对声喑(喉喑)的声嘶、声哑的辨治上,缺乏更为精确的分类辨识和分证辨治,笔者发掘和传承旴江医学喉科流派诊治艺人声病的经验,倡导旴江喉科的艺术声病分类辨识和分证辨治,对声怯、声弱、声暗、声疲、声涩、声亢、声断、声窄、声塌、声散、声瓮、声破、声毛、声沙、声嘶、声哑等16种艺术声病进行系统的发掘和整理,形成一套独特而行之有效的声病分类辨识和分证辨治方法,冀希为临床诊治职业性声病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15.
江西的旴江流域是我国戏曲和喉科成长的摇篮,"戏曲"一词最早由旴江流域南丰人刘埙(宋代)提出,我国最早的喉科医生范叔清(元代)以及著名戏曲大家汤显祖(明代)就诞生在旴江流域临川,旴江流域戏曲和喉科的繁荣亦促进医家对艺人声病(艺术声病、艺术嗓音病)防治的积极探索,也由此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针对目前中医诊治声病仍停留在对声喑(喉喑)的声嘶、声哑的辨治上,缺乏更为精确的分类辨识和分证辨治,笔者发掘和传承旴江医学喉科流派诊治艺人声病的经验,倡导旴江喉科的艺术声病分类辨识和分证辨治,对声怯、声弱、声暗、声疲、声涩、声亢、声断、声窄、声塌、声散、声瓮、声破、声毛、声沙、声嘶、声哑等16种艺术声病进行系统的发掘和整理,形成一套独特而行之有效的声病分类辨识和分证辨治方法,冀希为临床诊治职业性声病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16.
江西的旴江流域是我国戏曲和喉科成长的摇篮。"戏曲"一词最早由宋代旴江流域南丰人刘埙提出。我国最早的喉科医生范叔清(元代),著名戏曲大家汤显祖(明代),都诞生在旴江流域临川。旴江流域戏曲和喉科的繁荣促进了医家对艺人声病(艺术声病、艺术嗓音病)防治的积极探索,也由此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针对目前中医诊治声病仍停留在对声喑(喉喑)的声嘶、声哑的辨治上,缺乏更为精确的分类辨识和分证辨治,笔者发掘和传承旴江医学喉科流派诊治艺人声病的经验,倡导旴江喉科的艺术声病分类辨识和分证辨治,对声怯、声弱、声暗、声疲、声涩、声亢、声断、声窄、声塌、声散、声瓮、声破、声毛、声沙、声嘶、声哑等16种艺术声病进行系统的发掘和整理,形成一套独特而行之有效的声病分类辨识和分证辨治方法,冀希为临床诊治职业性声病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中医历来对喉咙这个器官认识模糊,有如“花似雾里看”,中医没有真正的喉科医生,也没有喉科书。而真正的中医喉科学,实际上隐迹潜形于特具优势的中医外科学中。总结数10年的临床工作,所得治喉法则是用中医外科学来治疗发生在喉部的外科病。当然,喉部的功能性疾病宜采用内科学手段处理。  相似文献   

18.
任利 《四川中医》2001,19(6):47-48
运用桂枝茯苓丸、六味地黄丸、胶艾汤加减治疗经崩急症收到显著疗效,体现了中医“同病异治”的治疗思想,展示了中医经典名方治疗急症的卓越疗效。  相似文献   

19.
微博直通车     
正#为何现代中医远离急症阵地?#@选择中医_董洪涛:中医本来拥有治疗急症重症的阵地,但事实上中医治疗的多是些轻病小病及慢性病症,临床用中医治疗急症重症的少之又少。为什么?一则中医人没有掌握中医治疗急症重症的方法,是不会治;二则担心出现意外说不清楚,这是不敢治。孙思邈告诫: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是发扬医德,还是明哲保身,见仁见智。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为糖尿病急症,中医对其病名、病因病机等探讨无详细论述,其治疗散见于历代文献中。本文旨在通过对DKA病名、病因病机的探讨及临床证治总结,探索中医治疗DKA证治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