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专业护理小组在重症监护室(ICU)危重症患者救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5年6月—2018年4月某医院ICU收治的危重症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30例。两组均进行CRRT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专业护理小组干预。观察两组ICU治疗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2.81%(13/57)比观察组7.02%(4/57)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比观察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专业护理小组可有效提高ICU危重症患者CRRT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ICU治疗及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任涛 《中国校医》2019,33(7):544-545
目的 研究的佐辛复合凯芬用于上腹部手术术后镇痛的疗效。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100例上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每日给予康复护理。比较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疼痛VAS评分。结果 2组患者在术后4、8、12、24、48 h 的VAS评分进行比较,对照组均高于实验组(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镇痛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地佐辛复合凯芬用于治疗上腹部手术术后镇痛,能够降低患者术后疼痛VAS评分,提高术后镇痛满意度,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舒适护理对ICU病房内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了自2015年6月—2016年11月在本院ICU病房住院并接受气管切开术治疗的77名患者,根据患者住院时间的不同,将患者分为2组。2015年6月—2016年2月住院的患者纳入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而2016年3月及以后住院的患者纳入实验组,予以舒适护理。比较2组患者住院期间气管切开术并发症的发生情况。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忧郁自评量表对患者住院期间的焦虑及忧郁情绪进行打分,比较两组间的差异。另外,患者出院后采用自制的问卷对住院期间护理的满意度和舒适度进行评定。结果 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其中脱管、皮下气肿和气道出血的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和忧郁自评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对住院期间护理工作的舒适度评分和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适护理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ICU病房气管切开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缓解患者住院期间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和舒适度,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4.
周丽  黄秀 《中国校医》2020,34(12):931-933
目的 循证循证护理临床实施对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疼痛程度及对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入住本院90例冠心病介入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观察组皆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医循证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疼痛程度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4.44%,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67%,较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χ2=5.414,P=0.026)。观察组术后6 h、12 h、24 h分别较对照组术后的VAS评分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满意度71.11%,观察组满意度较高,为91.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874,P=0.015)。结论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中医临床循证护理干预能够明显减少术后并发症、降低疼痛程度,促进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李培峰  张颖 《中国校医》2019,33(10):757-759
目的 探究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在股骨头坏死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本院9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作为观察对象,行传统股骨头置换术的45例患者列入A组,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45例患者列入B组,对比2组Harris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2组患者经治疗后,B组Harris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在股骨头坏死的治疗中能够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症状、促进其功能恢复,因此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李培峰  张颖 《中国校医》2019,33(10):757-759
目的 探究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在股骨头坏死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本院9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作为观察对象,行传统股骨头置换术的45例患者列入A组,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45例患者列入B组,对比2组Harris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2组患者经治疗后,B组Harris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在股骨头坏死的治疗中能够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症状、促进其功能恢复,因此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前列腺增生钬激光剜除术临床路径与单病种成本控制管理指标的分析.评价单病种临床路径和成本控制应用于临床管理的效果。方弦收集整理2006年7月-2008年6月泌尿外科前列腺增生钬激光剜除术患者的信息,以其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患者满意率等作为评价指标,将实验组(应用单病种临床路径和医疗成本控制管理组)及对照组(未应用单病种临床路径和成本控制管理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应用病种临床路径和成本控制管理的患者与未应用这一方式的患者之间在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患者满意率方面有统计学显著差异。结论单病种临床路径和成本控制管理模式应用于前列腺增生钬激光剜除术.可以明显促进持续性质量改进(Cu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CQI)、缩短平均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提高患者满意率。  相似文献   

8.
李静  张文  陈健  闫敏 《中国校医》2022,36(2):106-109
目的 探讨单病种护理质量控制在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2020年1月—2021年6月收治的60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编号和分组,其中单号患儿纳入为对照组(30例),接受传统护理模式;双号为观察组(30例),按照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护理质量控制标准分阶段实施评估,制定护理计划,落实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儿:⑴临床治疗相关指标(治疗有效率、平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⑵护理水平相关指标(护理质量、护理人员业务能力);⑶护理效果相关指标(护理依从性、健康教育知晓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⑴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00%(24/30)高于对照组53.33%(16/30)(χ2=4.800,P=0.028);观察组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P<0.001);⑵观察组护理质量及护理人员业务能力高于对照组(P<0.001);⑶护理后,观察组护理依从性、健康教育知晓率及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06~0.010)。结论 实施单病种护理质量控制标准管理,有利于提高患儿临床治疗效果及护理效果,提升护理水平,缩短住院时间及费用。  相似文献   

9.
张艳萍 《中国校医》2018,32(7):509-511
目的 对急腹症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并探究其对患者满意度与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2016年8月—2017年10月入院接受治疗的82例急腹症患者作为此次观察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n=41),施以普通护理干预;实验组(n=41),施以人性化护理。将2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 经护理后,实验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对急诊急腹症患者,提高了护理质量,有效减少并发症事件发生,护理满意度高。在临床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张姮  张小英 《中国校医》2019,33(3):214-215
目的 研究心理护理应用于白内障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效果。 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7月在某医院就诊的64例白内障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法,实验组采用心理护理法,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价值。 结果 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6.25%)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5.00%),实验组SCL-90症状自评量表评分好于对照组,比对照组护理方法更具有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心理护理应用于白内障围术期患者中,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该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叶小巾  赵杨 《中国校医》2020,34(6):447-449
目的 分析北京医改对某三甲医院生育保险住院费用的影响。方法 选取北京某三甲医院妇产科2016年1月1日—2017年4月7日医改实施前出院病案5 692例住院患者相关信息作为对照组,选取2017年4月8日—2017年12月31日医改实施后出院病案3 870例住院患者相关信息作为观察组,收集北京医改实施前后涉及的住院费用,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生育总住院费用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8.718,P<0.05);且观察组一般治疗费用、监护及辅助呼吸设备费、输氧费、超声费、一般检查费、接生费、中医治疗费、西药费、中成药费、检查用一次性医用材料费、治疗用一次性医用材料费、药费3类、其他费用等12类费用较对照组低,诊查费、床位费、护理费、病理费、化验费、临床物理治疗费、手术费、抗菌药费、手术用一次性医用材料费等9类费用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育基金支付费用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北京某三甲医院医改实施后可有效减少生育保险住院费用,控制医用耗材费用,进一步加强医改政策的实施,可有效促进医院发展。  相似文献   

12.
马赫  刘颖 《中国校医》2019,33(7):500-504
目的 对三甲医院超长住院日患者的分布特征进行描述,并探讨缩短住院天数的措施,以提高医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方法 通过病案数据库和病案统计软件导出2018年1月1日—12月31日的全部出院患者的首页信息,定义住院天数大于30天为超长住院日,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8年全年出院患者215 459例,其中超长住院日患者4 810例,占2.2%。超长住院日患者占用总床日数占全部总出院患者占用总床日数的10.5%,总费用占全部患者总费用的10.8%。超长住院日患者的男女构成、年龄分布、医疗付款方式分布与住院30天以内的患者均有差异(P<0.05)。超长住院日患者数量前5名的科室为放射治疗科、血液内科、康复科、神经外科和肿瘤内科,前5名的疾病大类为恶性肿瘤、影响健康状态的因素、循环系统疾病、损伤、中毒及外因和良性肿瘤。手术科室出院的超长住院日患者中有270例未做手术,占总数的16.89%,其中疼痛科与神经外科较多。结论 应建立预警机制、加强病种监督、医联体建设、提高医技工作效率、推行日间手术、完善绩效考核机制,以缩短住院天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医院内部实施医疗保险混合支付方式对医保患者住院费用及其费用构成的影响。方法在某三级甲等医院内部以普外科为研究对象,以次均住院费用、平均住院日、患者满意度、治疗有效率等为评价指标,将混合支付方式实施前后医保患者的住院费用及其费用构成进行比较分析,评价其实施效果。结果实施混合支付方式后医保患者的住院费用降低,费用构成趋于合理化,医疗服务效率得到提高。结论混合支付方式的实施有利于控制医疗费用、减轻患者负担、维持医保基金平衡,能够促使达到多方共赢的局面。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症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对110例前列腺增生症病人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及健康知识宣传教育。结果未出现术后并发症,治愈率100%。结论正确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及健康知识教育能缩短病人住院时间,促进术后康复,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显著地提高了健康教育效果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的住院费用和糖尿病并发症的关系,分析影响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住院费用的因素。方法 利用2020年成都市综合性医院糖尿病住院患者的病案首页信息,对成都市276家综合医院的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住院费用进行分析,并建立多水平模型分析糖尿病患者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结果 本研究纳入62 436例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34 919人(55.93%)患有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糖尿病患者住院费用中位数为7 569.51元。诊断类和西药类费用为住院费用的主要贡献者,分别占38.96%和15.96%。多水平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住院总费用的因素除了并发症数量(β=0.003, P<0.001)以外,还有年龄40~59岁(β=0.030, P<0.001)、年龄≥60岁(β=0.054, P<0.001)、丧偶(β=-0.025, P=0.001)、离婚(β=-0.014, P=0.044)、其他婚姻状态(β=-0.023, P=0.048)、无业人员(β=0.027, P<0.001)、少数民族(β=-0.019, P=0.011)、住院天数9~14天(β=0.209, P<0.001)、住院天数15~21天(β=0.378, P<0.001)、住院天数≥22天(β=0.591, P<0.001)、医保支付(β=0.095, P<0.001)、公费医疗(β=0.079, P<0.001)、其他付费方式(β=0.089, P<0.001)、二级医院(β=0.193, P<0.001)、三级医院(β=0.392, P<0.001)、病情危重(β=0.106, P<0.001)。结论 大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患有并发症,并发症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住院费用和住院天数随着并发症数量增加而增加。建议科学有效地预防和干预并发症,从而降低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9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实施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对照组患者实施经膀胱前列腺电切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冲洗液转清时间和住院时间等方面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方面低于对照组患者,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短,术中出血量比较少,患者术后恢复较快,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夷陵区肺结核病单病种定额支付标准和可行性及控制,为进一步完善结核病防治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9月间住院和门诊肺结核病患者医疗费结算信息,导入Execl进行患者类别、住院比例、医疗费分段、报销比例等信息统计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定额支付标准假设与现行支付标准进行比较。结果 2014年1月至2015年9月,定点医院收治住院肺结核病患者444例,住院率占同期发现患者数的77.75%,总住院医疗费2 667 687.00元,医保农合报销1 600 815.30元,报销比例为60.00%,门诊结算肺结核病患者256人,总门诊医疗费用571 604.25元,医保农合报销457 283.40元,报销比例为80.00%。如将普通肺结核病患者住院比例提高到涂阳100.00%,涂阴30.00%以内,每例定额支付6 000.00元,患者自付比例保持涂阳10.00%,涂阴20.00%不变。门诊每例定额支付下降至每例3 000.00元,患者自付比例20.00%不变。与现行支付模式相比,总住院率降至34.23%,住院报销比例可提高到86.62%,门诊实际报销比例可提高到83.33%。患者负担明显降低,医保农合负担略有减轻,定点医院毛收入虽下降,但收入含金量明显提高。结论以公益为核心,转变医院管理理念,以工作质量为考核指标的绩效管理模式,才能实现真正的医保、医院、患者三方共赢局面。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单病种付费政策的费用控制效果以及对医院、患者、医保基金等方面的影响,评估政策的实施效果,为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提供参考。方法 使用2017—2019年徐州市某三甲医院的数据,建立双重差分(difference - in - differences, DID)模型分析胃息肉患者次均住院费用、次均自付费用、住院天数、实际补偿比等相关指标在政策实施前后的变化。结果 政策实施后,次均住院费用下降29.46%,次均自付费用下降38.37%,住院天数下降59.71%,月均住院人次数增加55.30%,单病种月收入基本维持稳定。结论 单病种付费政策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次均费用和自付比例、提高医疗机构效率、维持医保基金稳定运行。在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iagnosis related groups, DRGs)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单病种付费政策依然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微创介入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CHD)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60例行微创介入术治疗CHD患儿按照收治入院顺序进行编号,并根据编号进行分组,其中单号为对照组(30例)接受常规护理,双号为干预组(30例)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对两组患儿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率,依从率、健康教育知晓率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组患儿的疼痛评分4.11±1.05、平均住院时间5.34±1.62及住院费用3.18±0.22均优于对照组的5.72±1.47、6.58±1.34、3.72±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20.00%)低于对照组(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依从率(76.67%)、健康教育知晓率(90.00%)及护理满意度(83.33%)高于对照组(40.00%,60.00%,5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可有效提高护理效率,缩减住院时间及费用,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