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报道椎管内浆母细胞淋巴瘤(plasmablastic lymphoma,PBL)1例并探讨PBL的诊治.方法:总结1例椎管内PBL的临床资料及诊疗过程,并对国内外文献进行复习.结果:MRI表现为椎管内及椎体多发病变,手术病理诊断为PBL,HIV阴性.经过1个疗程化疗,病情无缓解.结论:确诊PBL需要病理学检查,没有标准的治疗方案,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2.
目的:报道多器官受侵犯的浆母细胞淋巴瘤(PBL)1例探讨PBL的诊治.方法:总结1例多器官受侵犯的PBL临床资料及诊疗过程,并复习国内外文献.结果:女性,50岁,因发热伴右乳腺旁包块起病,持续高热,PET/CT检测提示出现鼻咽部、全身多发淋巴结肿大、肝脾脏的多脏器广泛受侵,经乳腺包块病理检查确诊为PBL,HIV阴性,而EBER阳性.根据Ann Arbor分期该病人为Ⅳ期b型,经过3个疗程CHOP+E化疗达到缓解.结论:PBL依据病理学检查确诊,没有标准治疗方案,早诊断和早治疗和预后分子的检测与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浆母细胞性淋巴瘤(PBL)的病因、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对2014年收治的1例鼻腔HIV阴性PBL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结果:1例患者诊断明确,HIV阴性。以间断右侧鼻出血发病,后发现鼻腔有肿瘤生长,骨质破坏向右侧额窦、筛窦、上颌窦浸润并伴有双侧淋巴结转移。行鼻侧切开肿瘤切除术+双侧颈淋巴结清扫术,术后病理表现弥漫性大细胞淋巴瘤的形态学特征,同时表现出典型的浆细胞表型。免疫组化示CD38、CD138、MUM-1阳性,CyD1部分阳性,Ki-67阳性90%。EBER原位杂交部分阳性。LCA、CD79a、CD20、CD30、ALK、Bcl-2、Bcl-6、CD10、CD3、CK、EMA、PAX-5阴性,符合浆母细胞性淋巴瘤。术后给予化学药物治疗,现肿瘤复发正在随访中。结论:PBL罕见,恶性程度高,预后极差。患者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低,生存期短。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 探讨原发于骨且多骨发病的浆母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特征。方法 分析1例原发于骨且多骨发病的浆母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讨论。结果 原发于骨的淋巴瘤较不典型,病理类型为浆母细胞型更为罕见,在临床容易漏诊、误诊,且治愈难度较大,预后差。结论 原发于骨的浆母细胞淋巴瘤少见,容易造成误诊,应注意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浆母细胞淋巴瘤(PBL)的诊治及其合并重复癌的可能机制.方法 报道1例PBL合并胃癌患者的诊治经过,并复习国内外文献.结果 该患者为老年男性,因头晕伴食欲减退、消瘦入院,经胃镜、骨髓穿刺活组织检查,胃体黏膜及骨髓病理检查示PBL,化疗4个疗程后PET-CT检查示淋巴瘤完全缓解,复查胃镜发现早期胃癌,化疗7个疗程后复查胃镜示胃癌病灶扩大,转消化科行胃镜下肿瘤切除.结论 PBL是一种罕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合并重复癌鲜见报道,目前没有标准治疗方案,预后差,长期生存率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提高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阴性浆母细胞淋巴瘤(PBL)诊断及治疗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山西省肿瘤医院收治的3例PBL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3例患者均经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诊断为PBL,HIV阴性。2例患者获短期缓解后疾病进展死亡,另1例患者化疗获缓解后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仍维持完全缓解。结论 PBL是一种高度侵袭性淋巴瘤,多数患者分期晚,疾病进展迅速,诊断主要依据病理活组织检查。现有治疗方案疗效差,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可能为更佳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7.
目的:报道1例腰椎原发性前B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并探讨其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腰椎原发性前B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进行光镜、免疫组化检测和基因重排,并结合文献讨论。结果:镜下肿瘤细胞弥漫分布,细胞大小不一,胞质较丰富,核染色质呈粉尘状。免疫表型:肿瘤细胞CD99、LCA、CD20、CD79a弥漫阳性,CD3灶性阳性,VIM肿瘤细胞阴性,间质阳性,Ki-67增值指数为37%。结论:前B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是一种罕见的高度恶性肿瘤,诊断和鉴别诊断主要依赖其病理形态学特点结合免疫表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鼻腔人免疫缺陷病毒相关浆母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应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原位杂交法对1例人免疫缺陷病毒阳性原发鼻腔的浆母细胞淋巴瘤(PBL)患者肿瘤组织进行临床病理学检查,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肿瘤组织弥漫性浸润,肿瘤细胞较大,圆形或椭圆形,胞质丰富,细胞核偏位,可见1~2个核仁,核分裂象易见,可见凋亡小体及星空现象。肿瘤细胞CD138、VS38c、CD79a弥漫阳性,CD20、EMA部分阳性,Ki-67阳性指数80%,κ轻链基因单克隆性重排,原位杂交检测EB病毒编码mRNA(EBER)阳性。结论原发鼻腔的浆母细胞淋巴瘤是一种罕见的弥漫增生的恶性肿瘤,肿瘤细胞形态类似B免疫母细胞,但是肿瘤细胞具有浆细胞的免疫表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提高对浆母细胞性淋巴瘤(PBL)的诊断、治疗及预后的认识.方法 分析1例PBL患者的诊治经过,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该患者主要表现为胸前区肿物,侵犯骨骼,结合病理学、形态学、免疫组织化学等特点,诊断为PBL.给予患者CHOP为主方案化疗后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维持长期缓解.结论 PBL是一种罕见的血液系统恶性疾病,预后差,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可能治愈PBL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浆母细胞淋巴瘤是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一个罕见亚类.我国对浆母细胞淋巴瘤的报道多为个案报道,缺乏对其共性的研究.为了探求我国浆母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我们进行了本次研究.方法:对10例浆母细胞淋巴瘤进行临床资料分析,免疫组化法检测免疫表型,原位杂交法检测EB病毒感染情况,用原位荧光杂交法检测MYC基因的易位和扩增.结果:浆母细胞淋巴瘤多发生于结外器官,发现时即为临床晚期,生存期短;其发病和HIV感染或免疫抑制无明显相关性.其EB病毒感染率为50%.免疫组化结果不常具有B淋巴细胞标记,但生发中心后表型常为阳性.MYC易位发生率为10%,扩增的发生率为10%.结论:我国浆母细胞淋巴瘤多发生于免疫状态正常的患者.HIV感染鲜有阳性,EBV感染率略低,存在MYC基因异常但发生率较低(约20%),但其高度侵袭性的淋巴瘤的特性、病理形态特征、免疫表型和临床表现与西方报道相似.  相似文献   

11.
Primary gastric Hodgkin's lymphoma is a rarely encountered lesion. Most cases are observed in the course of systemic disease. Other cases have been reclassified in retrospective studies as non-Hodgkin's lymphomas, after the employment of immunohistochemistry. Some Hodgkin's lymphomas may masquerade non-Hodgkin's lymphomas, and vice versa. Therefore, an accurate diagnosis is important, as treatment and outcome differ significantly for these entities. We report a case of primary Hodgkin's lymphoma arising in the stomach of a 46-year-old male, and discuss the diagnostic approach as well as the differentials of Hodgkin's disease in this anatomic site.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原发性卵巢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报道1例原发性卵巢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资料及术后免疫组化结果,并阅读及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结果:该例患者为(右)卵巢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积极治疗后现考虑肿瘤复发。结论:原发性卵巢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罕见,确诊依赖于术后病理及免疫组化,预后不佳,常采用以手术为主,辅以化疗和放疗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原发性脾淋巴瘤(PSL)的诊断以及原发性脾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治疗。方法:报告1例以PSL为表现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结果:患者表现为左上腹疼痛,无发热、盗汗,无浅表淋巴结肿大,CT证实脾脏内有占位性病变,脾脏病理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外周血和骨髓检查正常,脾切除术后PET/CT未见明显与淋巴瘤相关的18F-脱氧葡萄糖摄取异常增高表现,后给予联合化疗,随访8月余仍处于完全缓解期。结论:PSL是一少见肿瘤,采取脾切除后继以CHOP±利妥昔单抗治疗原发性脾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能够达到长期生存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乳腺霍奇金淋巴瘤(HL)的临床特征、诊断、治疗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男性乳腺HL患者的临床资料、诊治经过及预后,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 该例患者为71岁男性,临床主要表现为乳腺无痛性包块,生长较快,伴全身多处淋巴结肿大、皮肤瘙痒、盗汗,病理结果为经典型HLⅢE期B组.化疗后患者病情进展,最终死亡,生存时间7个月.结论 乳腺HL罕见,临床表现不具特异性,术前诊断困难,确诊依靠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目前尚无标准治疗方案,化疗联合放疗可能有效,但预后欠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报告1例甲状腺非霍奇金氏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复习1例甲状腺非霍奇金氏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资料,对临床、组织学和免疫组化进分析。结果71岁女性患者,临床表现为双侧颈部包块3月,无疼痛不适及吞咽困难。镜下可见甲状腺正常组织结构破坏伴大量小圆形肿瘤细胞浸润,瘤细胞小,圆形、卵圆形及不规则形,胞质少,核膜、核仁清晰,核分裂象多见。瘤细胞呈弥漫性及结节性分布,并向甲状腺内呈浸润性生长。免疫组化瘤细胞表达CD20( )、K链( ),不表达CK(-)、CK18(-)、Syn(-)、NSE(-)、λ链(-)、CD45RO(-)。结论原发于甲状腺的恶性淋巴瘤非常少见,一般见于成年或老年女性。应与类癌及桥本氏甲状腺炎鉴别,其诊断主要依靠病理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  相似文献   

16.
目的报道4例原发性肝脏非霍奇金淋巴瘤,分析其病理组织形态学特点及临床表现。方法组织形态学结合免疫组织化学研究,对4例原发性肝脏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表现、病理形态学特点进行探讨。结果本组原发性肝脏非霍奇金淋巴瘤均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为中老年人;组织学检查,病变具有身体其他部位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特点;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瘤细胞HCVAb、CD20、CD79a和CD30阳性表达,HBVAb、CD3和CD45RO阴性表达。结论原发性肝脏淋巴瘤发病率低,临床表现类似于肝脏炎症性疾病表现,并常被误诊为急性肝炎等疾病,导致临床处理不当,延误治疗。在结合临床检查的基础上,通过组织形态学和免疫组化检查可以作出正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