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岳秀娟  苏胜  刘平 《国际眼科杂志》2017,17(10):1852-1855
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是一类不编码蛋白质的转录子,长度大于200个核苷酸,主要在表观遗传、转录或转录后水平调节基因的表达.LncRNA的表达异常可能引发各种病理过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为多因素疾病,新近的研究表明,许多LncRNA特异表达与DR的发生密切相关.在本文中,我们对LncRNA的相关功能、参与DR发生发展的调控机制以及相关治疗的新近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一种严重的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是一类核苷酸数大于200且不编码蛋白质的RNA,在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最新研究表明,在糖尿病及其相关微血管并发症中广泛存在lncRNA的异常表达。本文将对目前DR相关lncRNA的基因组起源以及其在DR发生发展中的分子机制及调控作用进行综述,并讨论lncRNA在DR诊断和治疗中的前景。  相似文献   

3.
王月  王雪  底煜 《眼科新进展》2020,(11):1097-1100
在围产医学水平不断提升的条件下,早产儿存活率明显提升,加之二胎政策的开放以及辅助生殖技术的进步,高龄产妇和多胎妊娠相对增多,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作为常见的早产儿缺氧性疾病也呈现出高发病率趋势。目前普遍认为早产儿的发病原因为缺血缺氧,但其发生发展机制仍有待深入研究。近年来,关于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在ROP及其他视网膜新生血管性疾病中的作用已有大量的相关研究。本文旨在综述lncRNA的表达与调控对ROP发生发展的影响,为临床控制与治疗ROP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发病机制复杂。长链非编码RNA(lncRNA)中INK4基因座中反义非编码RNA(ANRIL)与细胞增生、分化及个体发育过程密切相关,在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的异常增生中起重要作用,是DR发病机制研究中的新领域。现有研究发现,ANRIL可能通过核因子-κB、ROS/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信号通路以及与p300、miR-200b、EZH2协同调节VEGF在DR中的表达和功能,发挥其在DR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特异性阻断ANRIL及其相关通路,可能成为未来DR临床治疗中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5.
唐子雁  王峰  苏颖 《国际眼科杂志》2019,19(8):1321-1325

视网膜色素上皮对维持光感受器及其他视网膜细胞的存活和正常生理功能具有重要意义,其病变可引起众多视网膜疾病的发生发展。近年来有研究表明,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在眼部相关疾病中存在差异表达,并对不同类型眼病的发生发展起调控作用。这提示LncRNA可以作为基因诊断和治疗眼科疾病的新靶点。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对视网膜功能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若从LncRNA角度对其进行研究,将对视网膜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开辟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6.
通过全基因组的分析揭示了90%人类基因是被转录的。然而,大约只有1%RNA转录子可以编码蛋白质,其他的是非编码RNA。非编码RNA按照长度可以大致地被区分为小非编码RNA (<200 nt ),包括微小RNA、转运RNA、核仁小RNA等;长链RNA (>200 nt )包括核糖体RNA,自然反义转录子,和其他的长链非编码RNA等。尽管生物信息学及生物活性分析已经使很多小非编码RNA的功能得到开发,但是我们对于长链非编码RNA( LncRNA)却知之甚少。 LncRNAs在调节基因转录、转录后翻译,表观遗传学水平扮演多个角色。 LncRNAs异常表达可能发生在各种病理过程中,许多LncRNAs特异表达都与眼科疾病的发生和治疗效果不佳明显相关。在本文中,我们将对眼科常见疾病相关 LncRNAs 的功能特点和调控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眼部增生性疾病,如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脉络膜新生血管、角膜新生血管等常导致眼结构和功能的损伤,晚期治疗效果差.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是一类长度大于200个核苷酸的RNA转录本,虽不能直接编码蛋白质但可通过各种途径调节蛋白编码基因的表达,从而广泛参与调控个体的生长发育以及细胞凋亡、增生、分化等生命活动.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lncRNA参与多种眼部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并有望成为其诊断和治疗的新靶点.本文就lncRNA的概念、分类、作用机制及其与PVR、DR、脉络膜新生血管、角膜新生血管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长非编码RNA(lncRNA)是一类长度大于200个核苷酸,不具有编码蛋白功能的转录本,在哺乳动物细胞转录本中占很大比例.近年来,旨在阐明lncRNA在发育和疾病中功能的研究急剧增加.已经证实这类非编码RNA可以在表观遗传、转录和转录后水平调控基因表达.视网膜的发育依赖于复杂而精确的转录作用和转录调控.在这些调节机制中,lncRNA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现已知或预测lncRNA参与视网膜细胞亚型的分化和发育,并与若干眼部疾病相关.虽然,大部分lncRNA的分子机制还不清楚,但是它们很可能是决定视网膜细胞命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视网膜发育中,lncRNA可诱导细胞分化、影响细胞周期并调控X染色体失活.在无眼畸形、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脊髓小脑运动失调7型等眼部疾病中,lncRNA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综述lncRNA在视网膜发育及眼部疾病中作用的最新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对基础和临床研究及药物靶点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s)是指长度大于200个核苷酸且不能编码蛋白质的RNA。随着新一代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应用,对全基因组分析表明,LncRNAs可以调节免疫应答、表观遗传、基因转录及转录后水平的基因表达,从而参与维持细胞的增殖与凋亡、组织内稳态等生理过程。近年来研究发现LncRNAs与人体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相关。本文主要就LncRNAs在眼科常见疾病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对相关眼科疾病进行早期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10.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被定义为长度超过200个核苷酸并从人类基因组转录而未翻译(非编码)的RNA。随着人类基因组测序及图谱绘制的顺利完成,在随后启动的ENCODE研究中发现,约75%的基因组序列可以被转录成RNA,而其中大部分转录产物为非编码RNA。近年研究发现,lncRNA广泛参与生物个体的发育、细胞增殖、细胞分化等体内多种重要的生理及病理过程,如细胞周期调控、细胞代谢、细胞凋亡、诱导多能干细胞的重编程及表观遗传调控等生物学功能,而差异性表达对人类各种疾病的发生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恶性肿瘤、炎症及免疫性疾病等。研究表明lncRNA与眼科疾病的发病机制也密切相关,本文对近年来关于lncRNA的异常表达与眼部疾病的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在眼部的慢性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导致糖尿病患者视觉质量下降甚至失明事件发生率不断提高。然而目前为止,导致DR的病理改变机制十分复杂且未完全阐明,临床治疗多根据DR不同分期采取对症治疗,如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抗血管内皮因子治疗、玻璃体切割及剥膜手术等,仍缺乏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有必要寻找新的诊治靶标。随着分子生物学分析技术的发展,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RNA)成为目前重要的研究热点之一。据报道在多种因素的刺激下,基因的调节表达——circRNA通过调节视网膜微血管周细胞、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等功能,参与到视网膜基底膜增厚、血管渗漏、细胞凋亡、炎症反应及新生血管增生等病理性过程来调控DR发生发展。故本文主要阐述环状RNA、竞争性内源性RNA以及微小RNA在DR病理改变分子机制、治疗前景中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临床及基础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导致视功能障碍和视力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发病机制复杂,涉及多种细胞、分子,至今尚未完全阐明.DR的主要病理特点是微血管功能紊乱,其中周细胞凋亡是DR的重要标志.周细胞凋亡的主要原因包括高血糖引起的活性氧和糖基化终产物的产生增加,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表达下降,血管生成素2和转化生长因子β的上调以及色素上皮衍生因子水平降低等.近年来,关于糖尿病视网膜微血管病变中周细胞分子调控机制的研究取得很大突破.因此,本文对DR中周细胞功能异常和其分子调控机制做一综述,为防治糖尿病视网膜微血管病变的发生提供新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作为最常见的视网膜血管病变,是40岁以上人群主要致盲性眼病之一。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疗法在DR患者中有显著的临床效果,但需要长期不间断治疗,且大多数患者未能实现具有临床意义的视力改善。因此,寻找新的治疗靶点和方法迫在眉睫。线粒体是真核细胞中负责产生化学能量并协调细胞信号的细胞器,对维持细胞结构和功能起着关键作用。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线粒体参与了DR病理生理过程。本文就线粒体功能紊乱在DR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展开综述,为DR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案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李艳  李东豪 《国际眼科杂志》2012,12(7):1285-1288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 DR)与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 DN)是糖尿病微血管病中最常见的两种并发症。由于二者都属于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二者的发病机制和临床特征有相似性也有差异性,明确两者的相互关系和共同的影响因素有助于一者预测另一者的发生、发展,为临床治疗提供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目前认为炎症反应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起重要作用。非诺贝特、糖皮质激素、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和抗氧化类药物等均可通过抑制炎症发挥治疗作用。炎症调控也是新药研发的一个重要方向。本文对炎症反应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作用及其相关靶点药物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具有特征性的眼底表现,是临床上导致糖尿病患者失明的重要原因。近年来DR的发病率显著增长,严重威胁到糖尿病患者的身心健康,已成为关乎民众健康乃至国计民生的社会问题。DR发病机制复杂,多种因素如氧化应激、缺氧、炎症反应、内质网应激、多元醇途径等,均被证实与DR的发病密切相关。近年研究发现,自噬作为机体一种重要的防御机制,参与了DR的发生与发展,其病理过程涉及多种信号转导通路,与氧化应激、缺氧及新生血管形成尤为相关。因此,自噬与DR的关系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是全世界导致患者失明和视力障碍的主要原因。目前,临床上针对DR的治疗方式及其疗效较局限。近年来,越来越多研究表明,青蒿素(ART)及其衍生物具有恢复胰岛细胞功能、抗炎、抗氧化、抑制新生血管形成、抑制视网膜细胞凋亡等多种生物功能,对DR有显著干预和缓解作用。本文主要综述近年来国内外针对ART及其衍生物治疗DR的研究进展,以期为DR提供新的治疗思路和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