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曹微微 《医疗装备》2020,(5):187-188
目的探讨微量泵持续气道湿化护理在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7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治疗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基础间断性气道湿化护理,观察组采用微量泵持续气道湿化护理,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湿化效果。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1.42%)较对照组(38.89%)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湿化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量泵持续气道湿化护理在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多学科合作互动式护理在ICU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2月—2019年6月实施多学科合作互动式护理期间某医院ICU收治的患者35例作为观察组,采用个案匹配的方法从2018年10月—2019年1月实施常规护理期间医院ICU收治的92例患者中抽取35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压疮发生情况、康复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压疮发生率为2.86%,低于对照组的2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90,P<0.05);观察组开始下床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以及ICU住院时间为(6.54±1.13)d、(10.65±2.37)d、(12.47±2.56)d,均短于对照组的(8.95±1.76)d、(18.98±6.34)d、(19.32±5.3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817、7.281、6.843,P值均<0.05);观察组安全维度、合作维度以及心理支持维度评分为(9.17±0.68)分、(9.04±0.67)分、(9.08±0.65)分,均高于对照组的(8.67±0.67)分、(7.64±1.15)分、(7.65±1.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99、6.233、6.533,P值均<0.05)。结论 多学科合作互动式护理能够促进ICU患者康复,减少压疮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齐杜娟 《中国校医》2021,35(4):259-261
目的 探讨专职护理干预对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临床症状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本院于2017年6月—2018年6月治疗重症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治疗,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实施专职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护理满意度及临床症状持续时间。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ICU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憋喘、发热、肺部啰音持续时间分别为(5.14±0.79)d、(2.31±0.51)d、(10.29±1.41)d、(4.68±1.79)d、(2.27±1.21)d、(8.46±1.54)d,均短于对照组的(8.57±1.12)d、(3.23±0.45)d、(13.67±1.58)d、(7.67±2.12)d、(4.23±1.41)d、(11.26±1.7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高(93.33% VS 7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专职护理干预治疗重症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可提升患者临床疗效,缩短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肛瘘患者实施中药熏洗结合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8年1—10月于某医院手术治疗的肛瘘患者88例,按随机数表法将分为2组,各4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中药熏洗。对比分析2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及创面愈合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7 d、11 d、15 d疼痛评分分别为(4.21±0.49)分、(1.93±0.43)分、(1.19±0.29)分,均低于对照组的(5.42±0.50)分、(4.57±0.49)分、(2.29±0.30)分;术后15 d创面面积为(8.26±0.24)cm2,少于对照组的(11.29±0.83)cm2;术后3 d、7 d创面渗液评分分别为(1.80±0.29)分、(1.53±0.42)分,均低于对照组的(1.98±0.23)分、(1.88±0.6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熏洗结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肛瘘患者术后疼痛情况,加速创面愈合,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叶兰 《医疗装备》2023,(19):153-156
目的 探讨高流量湿化治疗仪联合气道护理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2月医院收治的72例机械通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予常规气道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高流量湿化治疗仪干预。比较两组呼吸功能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pO2)及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舒适度量表(GCQ)评分、呼吸机撤机成功率、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撤机后24 h,观察组PaO2、SpO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aCO2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撤机后24 h,观察组生理、社会环境、环境及心理舒适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撤机成功率及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流量湿化治疗仪联合气道...  相似文献   

6.
李明雪 《中国校医》2020,34(3):215-216
目的 观察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对复杂肘关节骨折术后功能恢复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复杂肘关节骨折患者74例随机分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于术毕当日起,实施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术后3 d 疼痛评分(2.0±0.1)分、骨折愈合时间(3.0±0.1)月、术后3个月ADL(85.7±2.1)分、术后3个月肘关节功能(89.5±1.3)分、护理满意度97.3%,对照组术后3 d 疼痛评分(4.8±0.6)分、骨折愈合时间(4.2±0.9)月、术后3个月ADL(64.9±2.6)分、术后3个月肘关节功能(71.4±2.0)分、护理满意度8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可有效促进复杂肘关节骨折术后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尹翠  梁馨月  高丽娜 《中国校医》2021,35(5):369-371
目的 探讨医护一体综合护理模式对肾结石手术患者遵医行为及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0月到本院诊治的肾结石手术患者6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30例。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医护一体综合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期间遵医行为、术后康复情况及医护合作关系。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遵医总依从性(93.33%)高于对照组(70.00%,χ2=5.455,P=0.020),观察组术后首次下地时间为(1.64±0.35)d、拔除导尿管时间为(1.07±0.21)d、造瘘管时间为(4.31±1.07)d、术后住院时间为(5.54±1.73)d,均短于对照组(2.18±0.50)d、(1.63±0.41)d、(6.69±2.04)d、(7.58±2.41)d,医护合作评分为(120.64±12.82)分,高于对照组(111.93±11.2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护一体综合护理模式在肾结石手术中效果良好,可有效提高遵医依从性,促进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8.
冯涛 《中国校医》2020,34(6):464-466
目的 探究持续硬膜外输注法镇痛治疗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疼痛及生活质量评分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在本院行疼痛治疗的86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43例)与观察组(43例),对照组行间断硬膜外输注法,观察组行持续硬膜外输注法,比较2组镇痛疗效与不同时间视觉模拟评分(VAS)及生存质量测定量表(QOL)评分。结果 治疗后2 d、7 d,观察组VAS评分分别为(4.16±0.58)分、(2.04±0.57)分,低于对照组的(4.92±0.64)分、(2.95±0.80)分,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67%)与治疗后QOL各维度评分均较对照组(81.40%)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持续硬膜外输注法用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可提高镇痛效果,减轻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卓洁影 《中国校医》2019,33(10):790
目的 探究全方位护理干预在多重耐药菌感染重症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8年5月东莞市清溪医院多重耐药菌感染重症肺炎患者123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62)和对照组(n=61)。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全方位护理干预。比较2组住ICU时间、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对比2组入院时、出院时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结果 观察组住ICU时间、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APACHEⅡ评分(13.67±3.02)低于对照组(16.05±3.11,P<0.05);2组住院期间心力衰竭、休克、昏迷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异(P>0.05),观察组呼吸衰竭发生率(33.87%)低于对照组(52.46%,P<0.05)。结论 全方位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多重耐药菌感染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缩短康复进程,且有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0.
潘婕 《中国辐射卫生》2016,25(1):106-108
目的 分析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在重型新生儿肺炎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住的重型新生儿肺炎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应数字为偶数者为观察组,奇数者为对照组,每组4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包括抗感染等在内的综合治疗,此外对照组给予鼻导管吸氧或头罩吸氧,观察组应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表现、血气分析及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经气道正压通气治疗24 h后呼吸、心率、危重症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 < 0.05),血气分析指标24h后亦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 0.05),呼吸困难缓解时间、心率恢复正常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 < 0.05)。结论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在治疗重型新生儿肺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操作简单、经济实用、缩短病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气管切开患者气道内湿化不同护理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9年1月—2012年9月住院治疗的60例气管切开患者按照住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患者各30例,两组气管切开患者气道内湿化采用不用护理方法,对照组30例采用间断滴注及氧气雾化;观察组30例采用气道内持续恒温湿化,比较2组患者的痰液粘稠度和湿化效果。结果 2组患者痰液粘稠度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观察组痰栓形成、气道黏膜出血、刺激性咳嗽的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气管切开术可防止或迅速解除呼吸道梗阻,减少呼吸道解剖死腔的50%,增强有效通气量,也便于吸痰、使用机械通气、气管内滴药等,持续恒温气道湿化可降低痰液黏稠度,减少不良反应,符合人体生理需要,气道湿化效果好,安全性高、并发症少、增强舒适感等。  相似文献   

12.
宋艳  陈小玉 《中国校医》2019,33(4):284-286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在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某医院2016年2月—2017年4月收治的92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以随机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将常规护理干预应用于对照组,将预见性护理干预应用于观察组,对2组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及住院时间进行比较。 结果 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且2组患者护理质量各项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的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将预见性护理干预应用于扩张型性疾病患者治疗中,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护理质量及满意度,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王英辉  张慧君 《中国校医》2019,33(6):437-439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妊娠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2月某医院收治的94例妊娠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利用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各47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取心理护理,对比2组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2组SAS、SDS评分均降低,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升其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关玉  陈莹  宋双双 《中国校医》2019,33(8):600-602
目的 观察优质延续性护理服务对我国脑瘫患儿生活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收治住院的脑瘫患儿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施行延续护理服务。比较2组患儿出院时及出院后6个月生活质量、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出院后护理满意度等相关指标。结果 出院后6个月观察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出院6个月后2组日常生活能力高于出院时(P<0.05),出院后6个月观察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脑瘫患儿实施优质延续护理可有效提高患儿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生活质量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析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用于小儿先心病术后治疗中的效果以及护理措施。方法2014年9月—2017年10月在郑州儿童医院外科监护室接受手术治疗的先心病患儿中随机抽取130例,根据术后氧疗方法不同分组:对照组患儿术后给予常规面罩吸氧,观察组患儿术后给予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2组患儿均给予优质术后护理,对比2组的血气指标、住院时间等。结果2组患者氧疗后24h、48h的血氧饱和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氧疗后24h的PaCO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氧疗后24h和48h的氧合指数,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ICU入住时间和总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的应用提高先心病患儿术后的舒适度,改善呼吸状况,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尹伟花 《中国校医》2019,33(10):754-756
目的 探讨利用微信平台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出院患者实施延伸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2月—2018年10月本院收治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出院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通过微信平台实施延伸护理干预。干预3个月后对比2组患者血糖水平、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水平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自我管理能力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4%)较对照组(76%)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用微信平台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出院患者实施延伸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和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7.
尹伟花 《中国校医》2019,33(10):754-756
目的 探讨利用微信平台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出院患者实施延伸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2月—2018年10月本院收治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出院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通过微信平台实施延伸护理干预。干预3个月后对比2组患者血糖水平、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水平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自我管理能力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4%)较对照组(76%)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用微信平台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出院患者实施延伸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和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8.
吴秀琳 《中国校医》2019,33(4):287-289
目的 观察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进行舒适护理后的生活质量与舒适度的影响效果。 方法 选取2017年5月—2018年4月收治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80例,随机分组,实验组40例进行舒适护理,对照组40例进行一般护理。比较2组根据护理前后舒适度与生活质量。 结果 2组患者护理后,实验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实验组舒适度为95.0%,高于对照组的77.5%,护理效果显著(P<0.05)。 结论 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应用舒适护理干预,可以缓解患者身体不适情况,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与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刘云 《中国校医》2019,33(12):928
目的 针对ICU呼吸机相关肺炎(VAP)感染率较高和引起VAP感染的各种因素,探讨运用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在降低VAP感染率和医务人员对VAP防控措施执行依从性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7年7月1日—2018年6月30日,入住ICU行机械通气超过48 h且无肺部基础疾病的重症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诊疗与护理措施,观察组运用持续质量改进法,比较2组VAP感染率及医护集束化控制措施执行依从率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患者VAP千日感染率(11.3‰)明显低于对照组(2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1,P<0.05)。医护人员对VAP预防措施执行项目的依从率,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持续质量改进一方面能降低ICU VAP感染率,另一方面提高了医护人员对落实各项管理措施执行的依从性,提升了医护管理质量,保障了患者的诊疗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