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对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囊袋稳定性及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lens, IOL)有效位置的影响。方法应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法,收集上海新视界眼科医院2019年7月—10月收治的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39例(60眼),分为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组(飞秒组)16例26眼和传统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对照组)23例34眼。应用Pentacam三维眼前节成像系统及Image Pro Plus软件测量术后1周、1、3个月前房深度、前囊口直径、人工晶状体偏心量及倾斜度。结果术后1周、1、3个月飞秒组IOL水平偏心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0.002)。术后1、3个月飞秒组IOL水平倾斜角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0.006)。不同时间点两组术后前房深度、垂直偏心量及垂直倾斜角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飞秒组术后3个月与术后1周前囊口水平直径变化量、水平偏心变化量、水平及垂直倾斜角变化量、前房深度变化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垂直直径及IOL垂直偏心变化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人群中,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减少前囊膜收缩程度,增强人工晶状体在囊袋内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囊袋拉钩在伴有晶状体半脱位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对49例(52只眼)伴有晶状体半脱位的白内障患者,在晶状体囊袋拉钩稳定囊袋后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术后随访3~6个月。[结果]人工晶状体位置居中者43只眼(82.7%)。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囊袋损伤较小。[结论]囊袋拉钩在伴有晶状体半脱位白内障患者的手术中安全有效,起到了稳定囊袋,减少并发症的作用,收到很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开放型囊袋张力环(capsular tension ring,CTR)在晶状体半脱位患者进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中的应用。方法对15例(16只眼)合并晶状体半脱位的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联合人工晶体(intraocular lens,IOL)种植术,术中种植CTR。结果术后3个月13只眼IOL正位,3只眼轻度倾斜偏位,视力满意,未出现CTR引起的并发症。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联合CTR种植术是治疗白内障合并晶状体半脱位患者的有效方法,手术操作简便,创伤小,有利于术后视功能的早期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晶状体超声乳化吸除联合囊袋张力环(CTR)及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治疗白内障合并晶状体半脱位的临床疗效和手术技巧.方法 11例(11眼)伴有晶状体半脱位的白内障患者,行晶状体超声乳化吸除联合CTR及IOL植入术,记录术前、术后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观察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术后BCVA均有不同程度提高.10只术眼的IOL正位,无倾斜;1只术眼IOL发生偏位倾斜.1眼术后发生一过性高眼压;3眼术后6个月出现不同程度的后囊膜混浊.结论 对晶状体半脱位的白内障患者术中辅助应用CTR,有利于术中操作,防止术后IOL偏位的发生,并且有助于患者的视力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儿童马凡综合征晶状体不全脱位的手术方法、安全性以及效果。方法:马凡综合征晶状体不全脱位患儿20例(40只眼),晶状体脱离范围均超过180°,术中连续环形撕囊后行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并将其余晶状体囊袋全部撕除,最后睫状沟缝线固定适宜的悬吊式人工晶状(intraocular len,IOL),后行前段玻璃体部分切除。术后随访12~18个月,观察术后并发症、IOL位置以及视力。结果:术后40只眼IOL位置均居中,未发生眼内炎、黄斑水肿、视网膜脱离、眼压过高或角膜内皮失代偿等并发症。术后12个月32只眼(80.0%)最佳矫正视力0.2~0.6,8只眼(20.0%)≥0.8,较术前视力(眼前指数≤0.2)相比有显著提高(F=34.7,P<0.001)。结论:对马凡综合征晶状体不全脱位患儿,术中连续环形撕囊后先行晶状体超声乳化,再行睫状沟缝线固定IOL是一种安全且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品状体半脱位的白内障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技巧和疗效。方法21例(21眼)伴有晶状体半脱位的白内患者,行超声乳化吸化吸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其中2眼术中植入囊袋张力环,观察疗效。结果 除1眼发生晶状体囊袋脱离范围增大而改为植入前房型人工晶状体外,其余术眼手术都顺利完成,囊袋内植入人工晶状体。术后3个月时,视力≥0.5为17眼(81%),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采用超声乳化手术方法摘除伴有晶状体半脱位的白内障,对玻璃体扰动小,手术并发症少,视力恢复较好;囊袋张力环的应用使手术易于操作,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晶状体囊袋张力环(CTR)在晶状体半脱位超声乳化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0年10月~2013年10月我院眼科对30例(30眼)晶状体半脱位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术中连续环形撕囊后植入CTR,随后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然后在囊袋内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OL)。结果 30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顺利植入CTR和IOL,术后切口对合良好,无渗漏;术后1周30只眼视力较术前不同程度恢复,裸眼视力最高0.6,矫正视力最高0.8;术后1个月扩瞳后观察,30例IOL位置良好,晶状体囊袋完整,未出现囊膜收缩,囊袋口无撕裂。结论晶状体半脱位患者在超声乳化手术中,应用CTR植入可提高安全性,降低了并发症,有利于术后视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晶状体囊袋张力环在晶状体半脱位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8例(8眼)晶状体半脱位患者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同时植入囊袋张力环,随访3~10个月,测量视力,观察人工晶状体位置。结果:所有病例术中顺利植入张力环及人工晶状体于囊袋内,视力较前提高,人工晶状体无偏心。结论:植入囊袋张力环是晶状体半脱位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手术的有效辅助手段,能提高手术安全性,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9.
刘刚 《中原医刊》2007,34(8):27-28
目的评价晶状体囊袋张力环(CTR)在白内障合并晶状体半脱位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1例12眼白内障合并晶状体半脱位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术中连续环行撕囊后植入CTR,超声乳化摘除白内障,囊袋内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若晶状体半脱位〉1/2需植入固定孔型CTR,将CTR固定孔上的聚丙烯线固定于悬韧带离断一侧板层巩膜壁上。结果所有植入的人工晶体均位于正位。术后随诊3~9个月,矫正视力0、1~0.4者4眼,0、5~0.8者5眼,〉0.8者3眼。结论在白内障合并晶状体半脱位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中植入囊袋张力环是安全有效的方法,有利于保持囊袋的完整,便于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防止人工晶体的偏位,减少手术并发症,术后视力恢复快。  相似文献   

10.
超声乳化吸除术治疗晶状体脱位自内障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吸除术治疗晶状体不全脱位白内障的疗效。方法对18例(19只眼)晶状体不全脱位白内障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其中2只眼联合玻璃体切除、视网膜复位术。结果18只眼术后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1只眼因术前黄斑挫伤,视力无改善。结论采用超声乳化吸除术治疗晶状体不全脱位白内障患者,有效避免了其他手术方法并发症的发生,取得了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前囊方形截除术在皮质性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前囊方形截除术对 5 5例 (5 9眼 )皮质性白内障行囊外摘除及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 3个月散瞳后通过房角镜观察人工晶体的固定位置。结果 :术中 5 6眼 (94.9% )成功完成前囊方形截除 ,3眼 (5 .1% )失败 ,改为信封式截囊。术后有 5 5眼 (93 .2 % )人工晶体的双袢均在囊袋内。结论 :前囊方形截除为皮质性白内障囊外摘除提供了一个边缘光滑整齐、抗撕裂、无前囊碎片的开口 ,同时确保了人工晶体囊袋内固定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估虹膜拉钩联合2L型可缝合囊袋张力环(2L-MCTR)治疗各种原因导致的严重晶状体悬韧带异常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对其优缺点、手术技巧和相关并发症进行探讨。方法 统计各种原因导致严重晶状体悬韧带异常并发晶状体位置和形态异常的的患者,行可缝合囊袋张力环(2L-MCTR)联合囊袋内人工晶状体植入的患者7例11只眼,术后随访1~3年,检查裸眼视力,矫正视力,眼压、是否有后囊膜混浊。用UBM观察IOL位置、MCTR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结果 11只眼矫正视力均>0.3,其中7只眼最佳矫正视力>0.8,3只眼最佳矫正视力>0.5。1只眼因外伤合并视网膜挫伤,最佳矫正视力为0.3;1只眼改行人工晶状体睫状沟固定术。超声活体显微镜(UBM)显示MCTR及人工晶状体位于囊袋内。结论 虹膜拉钩的使用可维持术中晶状体囊袋的稳定及手术过程的操作安全。McTR植入可以使人工晶状体位于囊袋内生理位置,并维持术后人工晶状体的长期稳定性,安全有效地避免患者进行性加重的晶状体悬韧带异常导致的术后人工晶状体脱位。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人工晶状体取出术的指征、手术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研究了39例患者40只眼,分析手术指征及预后。40只眼均通过前路手术取出人工晶状体,其中清亮角膜切口38例,巩膜隧道切口2例。取出同时植入人工晶状体的34例,未植入人工晶状体的6例。结果人工晶状体取出的原因如下:人工晶状体脱位22例,葡萄膜炎9例,屈光不正4例,继发性青光眼2例,角膜水肿大泡2例,人工晶状体混浊1例。40例人工晶状体均一次手术成功取出,术后1个月26例矫正视力有明显提高。结论人工晶状体取出最常见的原因是人工晶状体脱位或半脱位、葡萄膜炎、屈光不正。及时正确的取出人工晶状体,可有效提高患者视力。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可同时植入适当的人工晶状体。  相似文献   

14.
Anterior megalophthalmos (AM) is an uncommon developmental anomaly of the anterior segment of the eye with a constellation of findings that includes enlarged cornea, deep anterior chamber, posterior positioning of the iris and lens, iris stroma atrophy, hypoplasia of iris dilator, pupil displacement, large capsular bag, lens subluxation, prematurely cataract and the tendency to retinal detachment. AM, especially when symptoms are mild, is not an easy disease to diagnose. We present 3 AM cases that were misdiagnosed as congenital cataract with weak zonule and megalocornea. Intraocular lenses (IOLs) dislocated after standard cataract surgeries and subsequent surgery (replacing the dislocated IOLs with iris-claw intraocular lenses) achieved satisfactory outcome. Although rare, AM should be included in 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enlarged cornea and we recommend implanting Artisan lens in AM patients.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在晶状体半脱位超声乳化术中植入囊袋张力环(CTR)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13例(13眼)晶状体半脱位患者行晶状体超声乳化手术,术中连续环形撕囊后植入囊袋张力环,对晶状体半脱位范围〉1/2圆周者,将囊袋张力环用缝线固定在悬韧带离断一侧巩膜壁上,随后行晶状体超声乳化术,囊袋内植入折叠式人工晶状体。结果13眼晶状体半脱位患者手术均顺利植入了囊袋张力环及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术后患者视力均得到提高,人工晶状体位正,无明显手术并发症。结论囊袋张力环可提高晶状体半脱位超声乳化术的安全性,防止手术并发症,提高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未经选择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IOL)植入术后视网膜脱离(RD)的发生率及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温州医学院附属眼视光医院1998年12月1日至2008年9月30日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IOL植入术患者10 076例(13 625只眼),术后发生RD及其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10076例白内障患者的平均年龄(67±15)岁,男4439例和女5637例的数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2.44,P<0.01),左眼6701例和右眼6924例的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65,P0.05),其中年龄相关性白内障6641例所占比例为65.91%.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IOL植入术后共计32例32只眼发生RD,发生率为0.32%,发生的时间间隔为术后10天至74个月,风险度估计(Kaplan-Meier法)为0.47%.高度近视和眼轴延长(χ2=14.55,P<0.01)与RD的发生紧密相关.相关危险因素有高度近视、术中晶状体后囊膜破裂、术后后发性白内障行Nd:YAG激光后囊膜切开.32只眼中31只眼1次手术复位成功,2只眼手术后复发放弃手术.结论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IOL.植入术后增加了RD的发生率;术前合并眼病、高度近视及眼轴延长,术中晶状体后囊膜破裂及术后后发性白内障行Nd:YAG激光后囊膜切开是术后RD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度近视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低视力原因。方法:研究167例(197只眼)高度近视白内障。按眼轴长度分A组26-30 mm 124眼,B组≥30 mm 73眼,术前最佳矫正视力光感-0.15,屈光度-8.00--24D。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植入折叠型IOL于囊袋内。术后随访1周-12月,观察与术后低视力有关的因素。结果:术后裸眼或矫正视力≥0.5者A组124眼(94.4%),B组12只眼(16.4%),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术中1眼后囊破裂(0.5%),术后24 h一过性高眼压6眼,45眼(22.84%)后发性白内障,7眼行Nd∶YAG激光后囊切开术,2眼视网膜脱离,25例行预防性视网膜光凝术。结论:高度近视白内障超乳+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视力主要与眼底病变有关。术前精确计算人工晶体度数;术中保持后囊完整,降低后性白内发障等并发症;术后早期预防性视网膜光凝有助于提高患者术后视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