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0 毫秒
1.
曹栋  张娟  程艳伟 《癌症进展》2023,(1):49-52+56
目的 探讨胸腔循环热灌注化疗对非小细胞肺癌合并胸腔积液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96例非小细胞肺癌合并胸腔积液患者分为对照组(n=48)和观察组(n=48),对照组患者采取胸腔灌注化疗,观察组患者采取胸腔循环热灌注化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引流管留置时间、胸腔积液总蛋白和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生活质量[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生命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C30)]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0.83%(P﹤0.01);观察组患者引流管留置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胸腔积液总蛋白和血清CRP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的胸腔积液总蛋白和血清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躯体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认知功能、角色功能评分均高于本组治疗前,观察组患者躯体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认知功能、角色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胸腔循...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胸腔循环热灌注化疗治疗肺癌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 对54例肺癌胸腔积液患者应用体腔热灌注化疗仪,将顺铂注入胸腔,加热后进行循环热灌注化疗治疗,评价疗效,并对比治疗前后胸腔积液性质的变化。结果 所有患者皆完成3~4次循环热灌注化疗治疗,完全缓解(CR)22例(40.7 %),部分缓解(PR)18例(33.3 %),微小反应(MR)6例(12.5 %),稳定(SD)4例(7.4 %),进展(PD)4例(7.4 %)。总有效率为85.2 %。治疗后胸腔积液蛋白含量、白细胞数皆明显下降。常见不良反应为呕吐、乏力及血液毒性,重度不良反应少见。结论 胸腔循环热灌注化疗治疗恶性胸腔积液有效率高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3.
热灌注化疗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段凤英  齐协飞  万钧 《实用癌症杂志》2003,18(6):635-637,640
目的 探讨热灌注化疗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经病理或胸腔积液细胞学、染色体检查确诊恶性胸腔积液 2 6例 ,随机分为 2个组 ,治疗组 12例 ,对照组 14例。经胸腔闭式引流术排尽胸腔积液后 ,治疗组行胸腔内热灌注化疗 ,而对照组仅行胸腔内化疗 ,观察胸腔积液量的变化情况、Karnofsky评分、患者生存期以及不良反应。 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1.7%( 11/ 12 ) ;对照组为 5 0 .0 % ( 7/ 14 )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治疗后Karnofsky评分≥ 70分者所占比率 ,治疗组 ( 66.7% ,8/ 12 )显著高于对照组 ( 2 1.4% ,3 / 14 ) (P <0 .0 5 )。治疗组发热发生率 ( 5 0 .0 % ,6/ 12 )高于对照组 ( 7.1% ,1/ 14 )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胸腔内热灌注化疗治疗恶性胸腔积液是 1种有效的、不良反应轻、患者可耐受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最佳胸腔热化疗灌注模式。方法:49例合并恶性胸腔积液的肺癌患者接受了胸腔热化疗灌注,依治疗模式分为手术组(手术切除病变,术后连续灌注),循环灌注组(胸腔闭式引流术,术后循环灌注)和非循环灌注组(胸腔穿刺术,术后保留灌注后持续引流)。比较不同组别的治疗效果。结果:手术组18例胸腔积液全部得到控制,循环灌注组及非循环灌注组中各有1例(1/8),7例(7/23)未控,治疗所需时间分别为(5.56±1.01)天,(8.8±2.32)天和(9.86±5.88)天。结论:胸腔内热化疗灌注的治疗模式以手术切除病变后连续循环灌注为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胸腔灌注顺铂联合静脉化疗和三维适形放疗(3DCRT)治疗肺癌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肺癌胸腔积液24例均给予静脉化疗和顺铂胸腔灌注;同时进行肺部及纵隔肿块的3DCRT。结果 24例肺癌胸腔积液中,CR 10例,PR 12例,总有效率91.7%。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和急性放射性肺损伤。结论胸腔灌注顺铂联合静脉化疗和3DCRT治疗肺癌胸腔积液疗效较好,毒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用大剂量长时间的温热生理盐水灌注加局部化疗药物灌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 将54例随机分为热灌注+局部化疗药物灌注组(A组)及单纯抽液+局部化疗药物灌注组(B组); A组采用加热至45 ℃ 5000 ml生理盐水做胸腔内持续灌注100 ~ 120 min,5 ~ 7 d后再行灌注1次,然后注入冻干顺铂等化疗药物,B组仅行胸腔抽液,再注入冻干顺铂等化疗药物。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 92.6 %,B组为51.8 %,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5)。结论 用热灌注法治疗恶性胸腔积液,能明显提高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最佳胸腔热化疗灌注模式.方法:49例合并恶性胸腔积液的肺癌患者接受了胸腔热化疗灌注,依治疗模式分为手术组(手术切除病变,术后连续灌注),循环灌注组(胸腔闭式引流术,术后循环灌注)和非循环灌注组(胸腔穿刺术,术后保留灌注后持续引流).比较不同组别的治疗效果.结果:手术组18例胸腔积液全部得到控制,循环灌注组及非循环灌注组中各有1例(1/8),7例(7/23)未控,治疗所需时间分别为(5.56±1.01)天,(8.8±2.32)天和(9.86±5.88)天.结论:胸腔内热化疗灌注的治疗模式以手术切除病变后连续循环灌注为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胸腔温热低渗液灌注化疗对肺癌胸腔积液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32例肺癌胸水病人,采用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装置尽量引流干净胸腔积液,取43℃—44℃ 1000ml-1500ml蒸馏水胸腔内灌注,保留60—90分钟后引流出,再经引流装置注入化疗药物(顺铂或阿霉素),保留24小时,第8天重复1次。结果:显效74例,有效21例,无效37例,有效率71.97%。结论:胸腔温热低渗液灌注化疗对肺癌性胸水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岩舒注射液联合顺铂、地塞米松胸腔灌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60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治疗组:岩舒注射液联合顺铂、地塞米松;对照组:顺铂加地塞米松。结果恶性胸腔积液治疗有效率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63.3%、4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改善治疗组好于对照组(P〈0.05);毒副反应治疗组轻于对照组(P〈0.05)。结论岩舒注射液联合顺铂、地塞米松胸腔灌注可明显提高疗效,减轻化疗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周洋  黄河  张家洪 《现代肿瘤医学》2015,(16):2303-2305
目的:观察洛铂胸腔灌注联合局部热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NSCLC恶性胸腔积液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采用胸腔穿刺术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胸腔积液,待排尽胸腔积液后,对照组给予胸腔灌注洛铂,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患者局部热疗,比较两组治疗情况、毒副反应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KPS评分及临床疗效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毒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洛铂胸腔灌注联合局部热疗治疗NSCLC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显著、毒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胡鑫  朱娜  杨春燕 《现代肿瘤医学》2020,(23):4079-4083
目的:探究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外周血和胸腔积液中N端α位乙酰基转移酶10蛋白(Naa10p)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8年1月在本院住院的76例NSCLC合并胸腔积液患者作为试验组,选取同期在本院就诊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63例为对照组,采集试验组及对照组的外周血和胸腔积液。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各组外周血和胸腔积液Naa10p表达情况;分析NSCLC患者外周血和胸腔积液Naa10p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分析NSCLC患者外周血和胸腔积液Naa10p表达对NSCLC患者生存情况的影响;Cox回归分析影响NSCLC的预后因素。结果:试验组外周血和胸腔积液中Naa10p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NSCLC患者外周血和胸腔积液中Naa10p表达水平均与分化程度、N分期和M分期有关(P<0.05);绘制NSCLC患者化疗后12个月生存曲线,外周血和胸腔积液Naa10p高表达 者的总生存率均明显低于低表达者(P<0.05);对外周血中Naa10p表达、胸腔积液中Naa10p表达、分化程度、N分期及M分期进行Cox回归分析,显示外周血中Naa10p表达、胸腔积液中Naa10p表达、N分期及M分期均是影响NSCLC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NSCLC患者外周血和胸腔积液中的Naa10p均呈高表达,在不同部位的表达均与分化程度、N分期及M分期有关,外周血中和胸腔积液中Naa10p表达均是影响NSCLC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且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可为NSCLC的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贝伐单抗联合TC化疗方案在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2月我院88例老年晚期NSCLC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取单纯TC化疗方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贝伐单抗治疗,两组均化疗3个周期。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相关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水平、生存质量、化疗期间毒副反应及生存期。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63.64%(28/44)]与对照组[50.00%(22/44)]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疾病控制率[88.64%(39/44)]高于对照组[70.45%(31/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VEGF、bFGF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VEGF、bFGF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存质量改善率[50.00%(22/44)]高于对照组[27.27%(12/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化疗期间白细胞下降、恶心/呕吐、脱发等毒副反应发生率及分级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中位生存期为19个月,对照组中位生存期为14个月;观察组6个月生存率[97.73%(43/44)]与对照组[93.18%(41/44)]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12个月生存率[84.09%(37/44)]、24个月生存率[34.09%(15/44)]高于对照组[65.91%(29/44)、15.91%(7/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贝伐单抗联合TC化疗方案治疗老年晚期NSCLC,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疾病控制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可能与联合方案可下调血清VEGF、bFGF表达,并对肿瘤新生血管生成产生抑制作用有关,且具有一定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胸腔引流联合免疫疗法治疗老年肺癌合并胸腔积液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VEGF和AQP1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7年04月至2019年04月间收治的100例老年肺癌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及C组;A组患者采用胸腔引流术治疗,B组患者采用免疫疗法治疗,C组患者采用胸腔引流联合免疫疗法治疗;治疗后参照WHO对患者的癌性渗液治疗的近期疗效进行评估;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采用Karnofsky评分标准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估;治疗前及治疗后采集患者胸腔积液检测其中CEA、CYFRA21-1、NSE、VEGF和AQP1水平。结果:经治疗后C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及生活质量均明显好于A组及B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组患者胸腔积液中CEA、NSE及CYFRA21-1水平明显低于A组及B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组患者胸腔积液中VEGF及AQP1水平明显低于A组及B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胸腔积液中VEGF水平显著低于A组(P<0.05),但A组与B组患者胸腔积液中AQP1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采用胸腔引流联合免疫疗法治疗老年肺癌患者胸腔积液可显著提高患者治疗疗效及生活质量,并可有效降低胸腔积液中VEGF和AQP1蛋白表达。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局部胸膜固定术联合培美曲塞全身化疗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并发恶性胸腔积液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64例老年NSCLC并发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治疗前均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置管闭式引流术。A组31例, 仅行局部胸膜固定术,具体为:香菇多糖4mg+顺铂40mg/m2,局部胸腔注入,每周1次,连续2~3周。B组33例,在A组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单药培美曲塞全身化疗,具体方案为:培美曲塞500mg/m2 d1,3周为1周期,共2周期。结果 A组胸腔积液缓解有效率为64.6%,B组为8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KPS评分改善率为71.0%,B组为9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毒副反应均较轻,其中B组白细胞减少的发生率为36.4%,高于A组的12.9%(P<0.05)。结论 局部胸膜固定术联合培美曲塞全身化疗治疗老年NSCLC并发恶性胸腔积液疗效优于单纯胸膜固定术,且毒副反应轻微,易耐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VATS)解剖性肺段切除术与肺叶切除术治疗Ia 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手术情况及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手术治疗的Ⅰa期NSCLC患者,收集时间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根据术式不同分为两组,均采用VATS手术治疗,A组(54例)患者采用解剖性肺段切除术、B组(60例)采用肺叶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及术后肺功能变化。结果: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清扫淋巴结数目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手术出血量、术后胸腔引流量、术后拔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的低于B组患者(P<0.05);术前,A组和B组患者的FEV1%、FVC%、MVV%测定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复查,A组患者的FEV1%、FVC%、MVV%测定值均显著高于B组患者(P<0.05);手术后,A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7.41%)低于B组患者(13.33%),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ATS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Ⅰa期NSCLC患者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对患者肺功能影响更小的优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足三里穴位注射及中药涌泉穴贴敷联合西药止吐药对老年肿瘤患者化疗引起的消化道毒副反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确诊为老年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化疗前盐酸托烷司琼注射液滴注;治疗组6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足三里穴位注射用甲氧氯普胺穴位注射及中药涌泉穴贴敷。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恶心呕吐Ⅰ-Ⅱ级发生率为60%和80%,P>0.05,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Ⅲ-Ⅳ级发生率为40%和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急性呕吐发生率为41.7%和63.3%,迟发性呕吐发生率为36.7%和6.7%,预期性呕吐发生率为5%和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恶心呕吐治疗总有效率(CR+PR)为61.7%和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它毒副反应以头晕、头痛、口干、纳呆、腹部不适、便秘、焦虑、腹泻为主,两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尤其在腹部不适、便秘、焦虑、纳呆症状上有显著的差异性(P<0.01)。结论:足三里穴位注射及中药涌泉穴贴敷联合西药止吐药能有效减轻老年肿瘤患者化疗引起的消化道毒副反应,提高其化疗耐受性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胆红素与氨基转移酶水平对原发性胃癌患者外科治疗后生存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胃癌患者312例为研究对象,116例死亡患者作为死亡组,196例存活患者作为存活组,入院时对两组患者采用重氮法测定胆红素水平,采用速率法测定氨基转移酶水平。结果:死亡组患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水平[(21.04±4.02) μmol/L、(5.30±1.03) μmol/L、(16.38±1.44) μmol/L]均显著高于存活组患者[(14.39±4.95) μmol/L、(3.55±1.04) μmol/L、10.20±3.58) 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患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69.38±14.56) U/L、(113.85±14.73) U/L]均显著高于存活组[(21.84±10.83) U/L、(24.59±10.34) 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患者临床分期多为Ⅱ、Ⅲ期,浸润深度多为T3、T4,淋巴结转移率和远处转移率显著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DBIL、AST水平均是影响胃癌患者治疗后生存状况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DBIL、AST水平与胃癌患者生存状况呈负相关,且DBIL、AST水平升高是影响胃癌患者治疗后生存状况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化疗周期数对树突状细胞(DC)联合细胞因子活化的杀伤细胞(CIK)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至2016年2月内一科收治的124例化疗后接受DC/CIK治疗的晚期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按实际化疗周期分为2周期化疗组(43例)、3周期化疗组(40例)、4周期化疗组(41例)。3组患者临床资料及化疗方案相近。所有患者均在化疗后1~3个月内接受免疫细胞治疗。DC/CIK治疗前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PD-1的表达。免疫细胞治疗完成后4周,参照RECIST标准和NCI-CTCAE 4.0标准评价近期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根据卡氏(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评估患者生活质量(QOL)变化。结果:4周期化疗组PD-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2、3周期化疗组[(34.65±3.29)% vs (13.94±2.89)%和(25.88±5.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周期化疗组治疗的客观反应率(ORR)27.91%显著高于4周期化疗组(9.76%)(P<0.05)。2周期化疗组疾病控制率(DCR)34.88%显著高于4 周期化疗组(14.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周期化疗组QOL改善率55.81%,显著高于3周期化疗(32.50%)、4周期化疗组(21.95%)(P<0.05)。三组患者治疗后均未出现Ⅲ-Ⅳ级不良反应。结论:化疗周期数可降低DC/CIK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化疗周期数越多病人取得DC/CIK细胞治疗的近期临床获益越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生脉注射液联合化疗与单纯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及对生活质量和化疗毒副反应的作用。方法:将64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采用NP方案化疗,并在化疗第1天开始用生脉注射液60ml加入5%GS250ml中静脉滴注,连用10天;对照组单用化疗,方案同治疗组,21天为1周期,疗程为2周期。结果:治疗组近期有效率为46.9%,对照组为40.6%,近期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KPS评分改善的患者在治疗组高于对照组(59.4%vs34.4%,P<0.05);治疗组白细胞下降(≥Ⅱ度)及恶心呕吐反应(≥Ⅱ度)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脉注射液联合化疗可以减轻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化疗毒副反应,提高对化疗的耐受能力,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