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探讨mTOR通路抑制剂雷帕霉素对真菌性角膜炎小鼠角膜瘢痕化的影响。方法 取96只SPF级C57BL/6J雄性小鼠,随机分为雷帕霉素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只。两组小鼠同时建立真菌性角膜炎模型。雷帕霉素组模型制作前1 d按6.0 mg·kg-1雷帕霉素对小鼠进行腹腔注射预处理,之后按0.2 g·L-1浓度在结膜下注射5 μL,持续3 d;对照组注射PBS溶液。造模后对各组小鼠进行角膜临床评分,Western blot和实时荧光定量PCR分别检测造模后各组小鼠不同时间角膜LC-3Ⅱ、α-SMA和 TGF-β1表达情况。结果 造模后24 h、48 h、72 h、96 h、120 h、144 h、336 h,对照组小鼠角膜临床评分均明显高于雷帕霉素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 。造模后144 h、216 h雷帕霉素组小鼠角膜LC-3Ⅱ表达上调,LC-3Ⅱ蛋白和mRNA相对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而在造模后72 h及336 h两组LC-3Ⅱ蛋白和mRNA相对表达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对照组相比,造模后144 h、216 h雷帕霉素组小鼠角膜α-SMA蛋白及 mRNA相对表达量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造模后144 h、336 h雷帕霉素组TGF-β1 mRNA相对表达量亦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雷帕霉素通过促进自噬作用下调角膜瘢痕化相关因子的表达,减轻了真菌性角膜炎模型小鼠角膜瘢痕化程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双醋瑞因减轻小鼠角膜碱烧伤炎症反应的作用。方法 将174只小鼠角膜碱烧伤造模成功的小鼠随机分为三组:双醋瑞因组、地塞米松组和生理盐水组,分别给予双醋瑞因、地塞米松、生理盐水滴眼制剂滴眼,比较造模后2 d、3 d、4 d、5 d各组小鼠的角膜混浊度、病灶面积、上皮缺损面积及炎症细胞的浸润情况。结果 双醋瑞因组造模后4 d、5 d角膜临床评分明显较生理盐水组低(均为P<0.01),地塞米松组造模后3 d、4 d、5 d角膜临床评分较生理盐水组低(均为P<0.05)。对于角膜上皮缺损而言,双醋瑞因组碱烧伤后各时间点角膜上皮缺损面积均小于生理盐水组(均为P<0.05),地塞米松组与生理盐水组角膜上皮缺损无明显差异。对角膜中性粒细胞进行统计发现,双醋瑞因组碱烧伤后各时间点中性粒细胞计量明显少于生理盐水组(均为P<0.01);地塞米松组造模后3 d、5 d中性粒细胞浸润少于生理盐水组(均为P<0.05)。对巨噬细胞进行统计发现,双醋瑞因组造模后3 d、5 d巨噬细胞均较生理盐水组浸润少(均为P<0.05);造模后5 d地塞米松组浸润少于生理盐水组(P<0.05)。通过MPO活性测定发现,双醋瑞因组和地塞米松组造模后2 d、3 d、5 d MPO活性均较生理盐水组明显降低(均为P<0.01)。结论 双醋瑞因能够减轻小鼠角膜碱烧伤的炎症反应,改善角膜碱烧伤的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抗真菌药物联合双氯芬酸钠对真菌性角膜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C57BL/6J小鼠为实验动物,以腐皮镰孢菌性角膜炎为模型。实验分为4组:手术对照组(不进行菌丝接种)、模型组、酮康唑组(单纯酮康唑治疗)和双氯芬酸钠眼科新进展 2014年7月 第34卷 第7期组(酮康唑联合双氯芬酸钠治疗)。每组于造模后1d、2d、3d、4d和5d分别进行裂隙灯观察和活体共焦显微镜检查。裂隙灯下进行角膜病变严重程度临床评分;对活体共焦显微镜图片进行菌丝定量和炎症细胞计数。手术对照组和双氯芬酸钠组于手术后5d进行角膜HE染色病理学检查。结果 模型组、酮康唑组和双氯芬酸钠组与手术对照组相比,各时间点角膜临床评分均有显著性增加(均为P<0.01);双氯芬酸钠组5d与模型组相比,临床评分显著增加(P<0.01);双氯芬酸钠与酮康唑组相比,3d、4d和5d的角膜临床评分显著增加(均为P<0.01)。模型组、酮康唑组和双氯芬酸钠组3d后角膜内菌丝消失;双氯芬酸钠组与模型组和酮康唑组相比,角膜内菌丝面积无明显变化(均为P>0.05)。模型组、酮康唑组和双氯芬酸钠组与手术对照组相比,各时间点角膜炎症细胞数均有显著增多(均为P<001);酮康唑组与模型组比较,各时间点炎症细胞数无显著性差异(均为P>0.05);双氯芬酸钠组与模型组和酮康唑组相比,炎症细胞数目4-5d均有显著性增多(均为P<0.01)。双氯芬酸钠组角膜内炎症细胞浸润与角膜临床评分的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二者呈明显正相关(r=0.860,P=0.000)。造模后5d,手术对照组和双氯芬酸钠组HE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手术对照组角膜基质内细胞很少;双氯芬酸钠组基质增厚,基质内细胞增多,基质内细胞分类计数显示,可以确认的中性粒细胞占基质所有细胞总数的7267%。结论 小鼠真菌性角膜炎进行抗真菌药物治疗的同时局部应用双氯芬酸钠,不但不能减轻角膜病变的严重程度,反而增加了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评分,增加了角膜炎症细胞浸润,炎症细胞以中性粒细胞为主。提示进行真菌性角膜炎治疗时,慎用双氯芬酸钠。  相似文献   

4.
背景 CD4+效应T细胞(Th1/Th2)的平衡模式以往常用于解释真菌感染性疾病的免疫机制.近年来发现,除Th1和Th2细胞亚群外,Th17细胞亚群也参与抗真菌感染的免疫应答,但其在真菌性角膜炎中的作用却鲜有研究.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17(IL-17)及Th17特异性转录因子维甲酸相关核孤儿受体γt(RORγt)在真菌性角膜炎中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将清洁级BALB/c小鼠96只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真菌性角膜炎模型组和损伤对照组,真菌性角膜炎模型组小鼠采用角膜表面镜术辅助上皮刮除并层间注入1×106 CFU/ml真菌菌液5μl法建立小鼠茄病镰刀菌性角膜炎模型,损伤对照组在角膜表面镜术辅助上皮刮除后层间注入等体积(5μl)的PBS液.采用质量分数10% KOH湿片法检查菌丝,部分用接种法进行真菌培养并鉴定菌种,另一部分进行细菌培养以排除细菌污染.于造模后第1、3、5、7天在裂隙灯显微镜下观察小鼠角膜炎症的变化特点,参照Wu和Hu的方法对角膜炎症进行评分.分别于造模后第1、3、5、7天处死小鼠并获取角膜组织行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角膜组织的病理改变.采用real-time PCR技术检测IL-17mRNA及其特异性转录因子RORγt mRNA的表达水平,并用ELISA法检测IL-17蛋白在角膜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造模后第1、3、5、7天角膜的炎症评分分别为(3.2±0.8)、(6.6±1.1)、(9.4±1.1)、(6.8±0.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9.786,P=0.010),其中第3天和第7天角膜炎症评分明显高于第1天,但低于第5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角膜的组织病理学检测炎性细胞浸润情况与角膜炎症评分变化趋势一致.造模后第3、5、7天,IL-17 mRNA在真菌性角膜炎模型组小鼠角膜的表达分别为4.12±0.73、20.72±1.81、14.16±1.88,高于损伤对照组的0.35±0.17、0.28±0.09、0.22±0.0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组内比较第5天时表达量高于第1、3、7天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真菌性角膜炎模型组IL-17蛋白在造模后第1、3、5、7天的表达量均明显高于损伤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真菌性角膜炎模型组各时间点RORγt mRNA在角膜组织中的表达变化与IL-17 mRNA的表达趋势一致(P<0.01). 结论 IL-17及其特异性转录因子RORγt在真菌性角膜炎局部组织中的表达量均上调,其表达量变化的趋势与其炎症反应程度相关,推测Th17在真菌性角膜炎的免疫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甘草甜素对角膜上皮损伤愈合中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 取SPF级健康8周龄的雄性C57BL/6J小鼠60只,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只,两组小鼠右眼建立角膜上皮损伤模型,左眼不做处理。治疗组用甘草甜素溶液滴眼,对照组用PBS滴眼,连续滴眼3 d。造模后0 h、24 h、48 h、72 h,使用100 g·L"-1荧光素钠溶液染色观察两组小鼠的角膜上皮缺损面积;通过HE染色观察两组角膜组织结构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角膜基质层中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β的表达以及中性粒细胞的浸润情况。结果 造模后24 h、48 h、72 h,治疗组角膜上皮缺损率分别为(78.75±5.81)%、(21.58±4.53)%、(0.83±0.7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7.74±3.57)%、(32.21±4.02)%、(3.80±1.8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造模后72 h,HE染色结果显示:治疗组角膜上皮生长2~3层,上皮细胞排列欠规则;对照组角膜上皮生长0~2层,上皮细胞排列紊乱。造模后72 h,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两组角膜基质层中IL-1β的阳性表达均降低,治疗组角膜基质层中IL-1β的平均光密度值为0.21±0.03,明显低于对照组(0.31±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另外,造模后72 h,两组角膜基质层的中性粒细胞数量大幅度减少,治疗组为每200倍视野(10.66±5.13)个,较对照组[(40.00±6.08)个]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角膜上皮损伤时,甘草甜素能有效降低角膜基质层中 IL-1β 的表达和中性粒细胞浸润,从而减轻炎症反应,促进角膜上皮愈合。  相似文献   

6.
背景核苷酸结合寡聚域(NOD)样受体(NLRs)在天然免疫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其在真菌性角膜炎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研究少见。目的研究NOD,在大鼠烟曲霉菌性角膜炎(AFK)角膜组织中的表达及作用。方法72只成年清洁级Wistar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单纯角膜上皮损伤组和AFK模型组,均以右眼作为实验眼。正常对照组12只大鼠中选取6只仅刮取角膜上皮用于逆转录PCR(RT—PCR)实验,另6只大鼠制备角膜标本用于组织病理学检查、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荧光染色实验。单纯角膜上皮损伤组共30只大鼠,仅刮除中央角膜上皮,AFK模型组大鼠共30只,刮除角膜上皮后接种烟曲霉菌标准株。分别于实验后4、8、16、24h选取各组6只大鼠刮取角膜上皮,采用RT—PCR法检测角膜中NOD2mRNA的表达,其他6只于实验后24h制备角膜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角膜中NOD2蛋白的表达,并将各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实验后4、8、16、24h分别摘除各组大鼠右眼眼球,制作角膜标本进行常规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裂隙灯显微镜下观察各组大鼠各时间点的角膜情况,均造模成功。RT—PCR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角膜仅有微量NOD2mRNA的表达,单纯角膜上皮损伤组和AFK模型组大鼠角膜中NOD2mRNA的相对表达量明显增加,且在实验4、8、16、24h,AFK模型组大鼠角膜中NOD2mRNA的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单纯角膜上皮损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0.409、-0.439、-0.534、-0.618,均P=0.000)。大鼠角膜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正常对照组大鼠角膜结构完整;单纯角膜上皮损伤组可见到少部分角膜上皮缺损、前弹力层皱褶及角膜轻度水肿,有少量中性粒细胞浸润;AFK模型组大鼠可见角膜溃疡,角膜水肿增厚,浅基质层可见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  相似文献   

7.
刘廷  徐园园  陈豪  谢立信 《眼科研究》2011,29(2):101-106
背景真菌性角膜感染动物模型是研究真菌性角膜炎发病机制的工具,目前的制作方法主要有划痕法、基质注射法和角膜表面镜片术法,但均有其不足之处。目的探讨一种简便、易操作的改良兔曲霉菌性角膜炎动物模型制作方法。方法成年新西兰白兔18只,采用烟曲霉菌孢子附贴滤纸片的改良角膜表面镜片术法制作真菌性角膜炎动物模型。将浸有10^8孢子/ml(10^8孢子/ml组,6只)或10^6孢子/ml(106孢子/ml组,6只)真菌混悬液的滤纸贴敷于去上皮的角膜基质并用角膜接触镜覆盖,将浸有生理盐水的滤纸贴敷于另6只兔眼角膜作为对照组。分别于造模后3、7、14d裂隙灯下观察眼前节症状,参照Dong的标准进行症状评分。制备角膜刮片并用质量分数10%KOH和荧光白染色在荧光显微镜下检测真菌菌丝,角膜组织切片分别行苏木精-伊红和过碘酸希夫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角膜形态学改变和菌丝生长情况。对感染组织进行真菌培养以验证模型的质量。结果10^8孢子/ml组和10^6孢子/ml组真菌性角膜炎模型成功者分别为6眼和4眼,裂隙灯检查表明造模3d后10^8孢子/ml组眼前节症状明显重于10^6孢子/ml组,且随着时间的延长,炎性损伤逐渐转向增生期。造模后3d和7d,2组感染的兔眼症状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10^8孢子/ml组兔眼的症状评分均明显高于10^6孢子/m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造模后14d,10^8孢子/ml组兔眼的症状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后3d和7d,2组兔眼角膜刮片中均可见真菌菌丝。角膜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造模3d和7d后10^8孢子/ml组可见炎性细胞浸润和角膜基质细胞坏死,并可见真菌菌丝,造模后14d可见新生血管长入。10^6孢子/ml组炎症轻于10^8孢子/ml组。真菌培养结果表明,造模后3d和7d时10^8孢子/ml组均见菌丝生长,而10^6孢子/ml组仅在造模3d时可见菌丝生长。结论改良角膜表面镜片术法可成功制备兔曲霉菌性角膜炎动物模型,是一种简便、易于操作的真菌性角膜炎动物模型制作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白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1(interleukin-1 receptor-associated kinase 1,IRAK1)和NF-κB在苯扎氯铵诱导的干眼症小鼠角膜和结膜组织中的表达。方法 选取6~8周龄SPF级雄性C57BL/6小鼠60只。将小鼠分为对照组(15只)和干眼症模型组(45只)。向干眼症模型组小鼠双眼各滴入5 μL 浓度为0.75 g·L-1的苯扎氯铵溶液,每天2次,持续7 d,诱导小鼠干眼模型;对照组小鼠不做处理。酚红棉线法测定泪液分泌量,分析各组小鼠各时间泪膜破裂时间,并行角膜和结膜HE染色。qRT-PCR检测角膜和结膜组织IL-1β、IL-6、IRAK1和NF-κB mRNA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染色检测IRAK1和NF-κB的表达和定位。结果 干眼症模型组小鼠实验造模后1周和2周时,酚红棉线湿长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此外,干眼症小鼠泪液分泌量在造模后1周和2周增加了1.2~1.3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HE染色结果显示,与对照组小鼠相比,干眼症模型组小鼠结膜上皮细胞数增加,细胞排列欠整齐,同时伴有缺损。对照组角膜上皮细胞、基质胶原纤维排列整齐。干眼症模型组小鼠结膜组织IL-6 mRNA表达水平在造模后2周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周时表达量比对照组增加了1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眼症模型组小鼠角膜组织中IL-6 mRNA表达量在造模后2周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眼症模型组小鼠结膜组织中IL-1β mRNA在造模后1周和2周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4周时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角膜组织中IL-1β mRNA在造模后1~4周内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眼症模型组小鼠角膜组织中IRAK1 mRNA的表达水平在造模后1周和2周时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4周时降低;而结膜组织中IRAK1 mRNA表达水平在造模后1周和2周时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变化(均为P>0.05),4周时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眼症小鼠角膜组织中NF-κB mRNA表达水平在造模后1周和2周时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4周时降低;而结膜组织中NF-κB mRNA表达水平仅在造模后2周时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IRAK1的表达随着干眼症病程动态变化,IRAK1可能通过促进NF-κB的核转移参与对干眼症炎症进程的调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对真菌性角膜炎(MK)的影响。方法C57BL/6小鼠分别制作茄病镰刀菌角膜炎及烟曲霉菌角膜炎模型各112只,20只小鼠为对照组。接种后连续3d各取56只给予地塞米松滴眼液点眼,观察不同时期应用地塞米松组眼部表现及病理检查与未用药组、对照组的差别。结果应用地塞米松小鼠病程延长,接种后2周内真菌性角膜炎表现比未用药组严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检查显示角膜中病原菌负荷量及其侵袭力增加(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通过增加真菌繁殖力及侵袭力,延长组织修复周期,加重病情延长病程。  相似文献   

10.
背景 以往人们通常认为角膜无血管、无髓系来源的免疫细胞存在.C57BL/6J小鼠、BALB/c小鼠和裸鼠是眼科免疫学基础研究的常用模型,这些小鼠的角膜是否存在天然免疫的关键细胞——中性粒细胞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目的 研究实验室常用的C57BL/6J鼠、BALB/c鼠和裸鼠正常角膜的中性粒细胞分布特征及其与角膜创伤修复的关系,为相关研究提供依据. 方法 选取角膜正常、10 ~ 12周龄的SPF级雄性C57BL/6J鼠、BALB/c鼠和BALB/c背景的裸鼠各16只,取3种小鼠各8只制备成中央区相连的4瓣角膜铺片,并以角膜周边血管缘为界向内以3个同心圆分区.分别用Gr-1-FITC抗体和CD31/PECAM-1-PE抗体对角膜中性粒细胞和血管进行免疫荧光染色,用免疫荧光显微镜和AR软件测量角膜血管面积并计数中性粒细胞.选取3种小鼠各8只制备角膜创伤模型,用无菌手术刀片以角膜中央为中心做十字划痕,深度至角膜前弹力层.创伤后即刻(0 h)、12h、24 h用2 g/L荧光素钠点眼,荧光显微镜下以AR软件计算不同时间点的创伤面积.于划痕后24 h取小鼠角膜制备铺片,用Gr-1-FITC抗体和CD31/PECAM-1-PE抗体行荧光染色,比较3种创伤小鼠角膜的血管分布、中性粒细胞的数量和分布情况.实验动物的饲养与使用均遵循美国视觉与眼科研究协会制定的科研动物使用规范. 结果 正常C57BL/6J小鼠、BALB/c小鼠和裸鼠角膜中性粒细胞总数分别为(1 733±237)、(353±96)和(1 601 ±223)个/角膜,BALB/c小鼠角膜中性粒细胞数明显少于C57BL/6J小鼠和裸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种正常小鼠角膜缘均可见血管分布,BALB/c小鼠角膜缘血管面积明显小于C57BL/6J小鼠和裸鼠,C57BL/6J小鼠角膜缘血管面积明显大于裸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种正常小鼠中性粒细胞的数量与血管面积均呈明显正相关(C57BL/6J:r=0.936,P=0.001;BALB/c:r =0.939,P=0.001;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抗体中和后角膜与耳部皮肤γδT细胞的去除效率,探寻一种能够活体动态监测角膜γδT细胞数量变化的替代方法。方法 应用双光子激光扫描显微镜对抗体中和前后小鼠耳部皮肤γδT细胞数量进行监测,同时于抗体中和后6 h、12 h、24 h对小鼠角膜进行取材染色,计数角膜中的γδT细胞,比较两者去除效率是否一致。结果 正常小鼠角膜的γδT细胞常分布于角膜缘上皮及浅基质层,上皮层的γδT细胞形态不规则,常伴有突起,基质层γδT细胞多呈圆形或椭圆形,细胞数量为(27±4)个。抗体中和后,小鼠角膜γδT细胞数量逐渐减少,6 h、12 h和24 h细胞数量均明显少于去除前(P=0.03、0.00、0.00),去除效率分别为48%、78%、96%。正常小鼠耳部皮肤γδT细胞呈树突状,均匀分布于皮肤表皮层,细胞数量为(60±9)个,抗体中和后6 h、12 h和24 h,耳部皮肤γδT细胞数量与去除前相比亦明显减少(P=0.00、0.00、0.00),去除效率分别为43%、72%、95%。结论 抗体中和后角膜与耳部皮肤γδT细胞数量均逐渐下降,两者去除效率随时间变化一致,监测小鼠耳部皮肤γδT细胞是动态监测角膜γδT细胞数量变化的理想替代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造影(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OCTA)观察蓝光对小鼠角膜上皮和角膜全层厚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40只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只,其中实验组小鼠每天8~16 h于蓝光环境下饲养,而对照组小鼠于正常环境下饲养。分别于照射前及照射后1周、2周、1个月、2个月、3个月,利用OCTA分别测量实验组和对照组小鼠的角膜上皮和角膜全层厚度。结果 与蓝光照射前相比,实验组、对照组分别在照射后1周、2周、1个月,各区域角膜上皮厚度无明显改变,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蓝光照射前相比,对照组在照射后2个月、3个月各区域角膜上皮厚度无明显改变,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角膜上皮中央、N5、I5、T5区域明显增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蓝光照射后3个月,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小鼠角膜中央、内环及N6、T6区域角膜上皮厚度均明显增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蓝光照射前,照射后1周、2周、1个月、2个月、3个月,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各区域角膜全层厚度比较无明显改变,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角膜上皮厚度的极值,即最大值和最小值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角膜全层厚度最小值和最大值的差值比较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蓝光能引起小鼠角膜上皮厚度改变,且中央区域改变较为明显,但短期内角膜全层厚度无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应用角膜生物力学眼压分析仪Corvis ST对圆锥角膜、角膜屈光手术后角膜和健康角膜的生物力学参数进行测量,探讨圆锥角膜与角膜屈光手术后角膜生物力学的变化及差异。方法 选取2011年4月至2016年11月在西安市第四医院眼科已确诊的临床期圆锥角膜患者63例(96眼)作为圆锥角膜组;另选取2016年11月至2017年3月在我院行飞秒激光制瓣的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后1个月的患者60例(120眼)作为术后角膜组;选取同期来我院检查的角膜健康者51人(102眼)作为健康角膜组。应用角膜生物力学眼压分析仪Corvis ST对三组入选者角膜的第一次压平长度、第二次压平长度、第一次压平速率、第二次压平速率、最大变形幅度、顶点距离和曲率半径等进行测量;数据之间总体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SNK法进行对比分析,角膜形态学参数与生物力学参数之间进行Pearson或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 三组间第一次压平长度和第二次压平长度总体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圆锥角膜组第一次压平速率为(0.189±0.230)m·s-1,大于健康角膜组的(0.151±0.017)m·s-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圆锥角膜组第二次压平速率明显大于健康角膜组和术后角膜组,而术后角膜组小于健康角膜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圆锥角膜组最大变形幅度大于健康角膜组和术后角膜组,术后角膜组小于健康角膜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角膜组顶点距离大于健康角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圆锥角膜组、术后角膜组、健康角膜组曲率半径分别为(5.696±0.881)mm、(7.129±0.681)mm、(7.012±0.728)mm,圆锥角膜组曲率半径小于健康角膜组和术后角膜组,术后角膜组大于健康角膜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圆锥角膜组前表面平均角膜曲率与最大变形幅度和曲率半径之间具有明显的相关性(r=-0.205、0.184,P=0.023、0.041),后表面最大高度与第二次压平速率、最大变形幅度和曲率半径之间均具有明显的相关性(r=-0.579、-0.307、0.256,P=0.022、0.002、0.000)。术后角膜组前表面平均角膜曲率除了与第二次压平长度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r=-0.297,P=0.026)外,与其他参数均无明显相关性(均为P>0.05),后表面最大高度与各参数均无明显相关性(均为P>0.05)。结论 圆锥角膜及角膜屈光手术后角膜生物力学特性均有所下降,圆锥角膜下降更加明显,角膜生物力学眼压分析仪可作为角膜屈光手术后早期排除继发性圆锥角膜的辅助诊断工具。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抑制剂吡咯二硫氨基甲酸酯(pyrrolidine dithiocarbamate,PDTC)对角膜移植大鼠角膜组织的影响。方法 取14只Wistar大鼠为供体鼠,提供双眼角膜;28只SD大鼠为受体鼠,均以左眼为术眼,右眼设为正常对照,在显微镜下进行同种异体角膜移植术。手术完成后将28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10只)以生理盐水滴左眼,实验组(10只)以1 mg·mL-1 PDTC滴左眼,均为每天3次,每次1滴,空白组(8只)不做任何处理。术后第1天起,每组分别在术后第5天、第15天、第25天在裂隙灯下观察角膜新生血管的情况并进行评分。对各组角膜植片进行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分析各组大鼠NF-κB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角膜植片的表达情况。结果 对照组、实验组、空白组角膜移植排斥反应发生的时间分别为(10.80±1.40)d、(23.40±2.30)d、(11.20±2.06)d,实验组排斥反应发生的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新生血管一般术后第3~5天出现,并很快进入植片周边,沿缝线处向角膜植片中央粗大生长。实验组新生血管一般术后第5~7天出现,生长速度较慢,血管稀疏。术后不同时间实验组新生血管数、新生血管面积及排斥反应指数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角膜移植术后,实验组大鼠角膜上皮基底细胞内出现较多空泡,角膜基质层内出现间质水肿;炎症细胞浸润,并见新生的毛细血管;缝线及切口周围见大量淋巴细胞浸润,部分植片中央发生散在的炎症细胞浸润、角膜上皮部分脱落。对照组角膜植片水肿及炎症细胞的浸润程度较实验组明显增加,且对照组角膜植片显著增厚,基质结构疏松、紊乱;实验组角膜植片相对基质板层结构排列有序,新生血管数在相同时间内明显减少。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NF-κB阳性细胞数,实验组为每400倍视野(4.236±0.856)个,较对照组[(18.451±1.234)个]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白组大鼠角膜内鲜有阳性表达。VEGF阳性细胞数,实验组为每400倍视野(2.631±0.238)个,较对照组[(6.254±0.721)个]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白组大鼠角膜内鲜有阳性表达。结论 大鼠进行同种异体角膜移植术后,NF-κB抑制剂PDTC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角膜新生血管的生成,抑制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高糖环境对角膜缘干细胞增殖、迁移能力及表面分子标志的影响。方法 通过细胞免疫荧光、细胞增殖检测(CCK-8)、划痕和Transwell实验观察角膜缘干细胞在高糖环境下的迁移及增殖能力的改变。选取16只SPF级大鼠用链脲霉素进行糖尿病造模,14只正常SPF级大鼠作为对照组,刮除两组大鼠角膜上皮观察上皮创伤愈合情况,采用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探讨糖尿病对角膜缘干细胞表面分子标志及细胞状态的影响。结果 高糖可导致体外培养的角膜缘干细胞增殖减慢,24 h、48 h及72 h增殖率为0.728、0.345及0.395,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迁移功能障碍(48 h时正常对照组迁移率为100%,高糖组为17.6%);高糖组细胞表面分子β-catenin和vimentin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降低、细胞内定位异常。糖尿病大鼠角膜上皮创伤后愈合延迟,角膜组织HE染色发现糖尿病大鼠角膜上皮层变薄,基底细胞结构紊乱、形态异常。角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发现与对照组相比,角膜基底细胞的vimentin和β-catenin蛋白表达明显降低。结论 高糖可导致角膜缘干细胞迁移障碍和增殖抑制,其损伤机制与高糖导致角膜缘干细胞表面分子标志的丢失有关。  相似文献   

16.
王婷  李轩  王玉川  汤欣 《眼科新进展》2018,(10):930-934
目的 研究microRNA146a在干眼小鼠模型中的表达及作用。方法 5周龄BALB/c雄性小鼠20只,左眼为正常对照组(20眼),右眼为干眼组(20眼)。用2 g·L-1苯扎氯铵诱导小鼠建立中重度干眼模型。造模完成3 d后,采用泪膜破裂时间(break-up time,BUT)和角膜荧光素钠染色(fluorescein staining,FLS)对小鼠进行眼表相关检查;随后随机选取10只小鼠,采用HE染色观察正常对照组和干眼组角膜和结膜的组织结构差异,结膜PAS染色后计数杯状细胞的量并对比;剩余10只小鼠分别提取角膜与结膜组织的总R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icroRNA146a、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IL-6、IL-8以及IL-1受体相关激酶1(IL-1 receptor-associated kinase 1,IRAK1)和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 associated factor-6,TRAF6)的相对表达量。结果 完成干眼造模3 d后,干眼组BUT为 (3.640±0.493)s,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的(10.645±0.583)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眼组角膜FLS评分为(14.650±0.860)分,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1.233±0.92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鼠角膜和结膜组织HE染色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干眼组角膜上皮欠平整,细胞数量增多,角膜基质层胶原纤维排列紊乱,成纤维细胞活化;干眼组小鼠结膜上皮细胞数量增多,排列欠规整,并伴有缺损。小鼠结膜PAS染色结果显示:干眼组结膜杯状细胞数量为(9.500±4.506)个,相较于正常对照组的[(29.667±8.756)个]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干眼组角膜和结膜中microRNA146a、IL-1、IL-6、IL-8的相对表达量相较于正常对照组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相较于正常对照组,干眼组角膜中IRAK1的相对表达量降低,TRAF6的相对表达量升高,而干眼组结膜中IRAK1的相对表达量升高,TRAF6的相对表达量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干眼时机体可通过增加microRNA146a的表达,以及其对炎症中靶点的调控作用,从而形成对干眼炎症反应的负反馈调节机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长眼轴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生物力学的变化。方法 收集拟接受白内障手术的患者58例68眼,将其分为长眼轴组(28例34眼)和正常眼轴组(30例34眼),应用可视化角膜生物力学分析仪(corneal visualization scheimpflug technology,Corvis ST)对患者术前及术后1周、1个月的角膜生物力学参数进行测量。结果 术前及术后1周、1个月两组峰距、中央角膜厚度、矫正眼压、眼压及长眼轴组第二压平时间和最大形变幅度的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1周与术前相比,两组峰距、中央角膜厚度、矫正眼压、眼压明显增大,长眼轴组最大形变幅度较术前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但术后1个月正常眼轴组峰距、中央角膜厚度、矫正眼压、眼压均恢复到术前水平(均为P>0.05),而长眼轴组最大形变幅度较术前减小,矫正眼压、眼压较术前均增高(均为P<0.05)。术后1个月与术后1周比较,两组峰距、中央角膜厚度、矫正眼压、眼压均有减小趋势(均为P<0.05)。长眼轴组术后1周中央角膜厚度、矫正眼压及最大形变幅度的变化量与眼轴长度均存在正相关性(r=0.493,P=0.003;r=0.575,P<0.001;r=0.587,P<0.001),而正常眼轴组的相关参数的变化量与眼轴长度均无相关性(均为P>0.05)。结论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能影响角膜生物力学,且长眼轴患者较正常眼轴者术后更易引起角膜生物力学改变,在白内障术后应注意其用药时间及激素类药物的使用,防止伤口愈合不良导致迁延感染及高眼压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