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miR-153-3p对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收集2018年5月至2020年6 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收治的60例胃癌患者的癌和配对癌旁组织标本,以及人胃癌细胞系NCI-N87、AGS、SNU-5、SGC7901和胃上 皮细胞 GES-1,qPCR 法检测 miR-153-3p 在胃癌组织与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将 miR-153-3p mimic 及 mimic 对照序列转染至 SGC7901细胞,用CCK-8、克隆形成、流式细胞术、TUNEL、Transwell和划痕愈合实验分别检测上调miR-153-3p对SGC7901细胞 增殖、凋亡、侵袭和迁移的影响。构建裸鼠SGC7901细胞移植瘤模型,观察miR-153-3p对肿瘤生长的影响。通过生物信息学数 据库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预测并验证miR-153-3p与FZD3靶向关系,WB法检测miR-153-3p对FZD3蛋白及Wnt/β-catenin 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miR-153-3p在胃癌组织和细胞中表达水平分别显著低于癌旁组织和GES-1细胞(均P<0.01),以SGC7901细胞中表达水平最低。上调 miR-153-3p 显著抑制 SGC7901 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并提高细胞凋亡率 (均P<0.01),同时上调细胞中E-cadherin表达而下调N-cadherin、MMP2和MMP9表达(均P<0.01)。在体内实验表明,静脉注射 miR-153-3p mimic显著降低移植瘤体积和瘤组织中Ki-67表达而上调P57表达(均P<0.01)。机制分析表明 ,miR-153-3p 靶向 结合FZD3基因的3′UTR区域,上调 miR-153-3p 会抑制FZD3表达并上调β-catenin、TCF-4和cyclin D1水平(均P<0.01)。结论: miR-153-3p靶向FZD3并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调控胃癌SGC7901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蛋白质精氨酸甲基转移酶5(PRMT5)在胃癌细胞中的表达,探讨敲低PRMT5表达水平后对胃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 Western blot检测胃癌细胞系MGC803、SGC7901、MKN45和人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中PRMT5蛋白表达水平,转染siRNA1和siRNA2质粒敲低PRMT5的表达水平,细胞增殖和凋亡实验、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凋亡率和细胞的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检测β-catenin、Cyclin D1和Bax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GES-1细胞比较,MGC803、SGC7901和MKN45细胞中PRMT5蛋白表达水平增加(P<0.001)。敲低PRMT5表达后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减弱,凋亡率增加(P<0.05),β-catenin和Cyclin D1蛋白的表达降低,Bax蛋白的表达增加(P<0.001)。结论 PRMT5在胃癌细胞中表达水平升高,敲低其表达水平后可通过减弱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转导抑制细胞的增殖和侵袭并促进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3.
摘 要:[目的] 探讨Gab2结合蛋白2(Gab2)基因在肺癌细胞表达及对癌细胞凋亡及Wnt信号/β-连环蛋白(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以人胚肺成纤维细胞MRC5作为对照细胞,通过Western bloting检测肺癌H322、A549、PC9、H1299、SPC-A-1细胞中Gab2的蛋白表达;转染48h后Western bloting检测Gab2、Cleaved Caspase-3、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β-连环蛋白(β-catenin)、细胞周期素D1(cyclin D1)、c-myc蛋白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 与MRC5细胞比较,Gab2在肺癌细胞中的表达显著性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Gab2-siRNA组Gab2 的蛋白表达降低,细胞凋亡率升高,Cleaved caspase3和Bax蛋白上调表达,Bcl-2、β-catenin、cyclin D1、c-myc蛋白表下调表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抑制肺癌细胞Gab2表达能诱导细胞凋亡,机制是下调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对卵巢癌细胞增殖活力、增殖基因mRNA表达及Wnt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培养卵巢癌SKOV3细胞株,并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用不含药物的DMEM处理,白藜芦醇组用含有不同剂量(20、40、80μmol/L)的白藜芦醇处理。处理24 h后,使用酶标仪检测表示细胞增殖活力的光密度(OD_(490))值,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胞周期基因c-myc、细胞周期蛋白A(cyclin A)、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p21及上皮间质转化基因N-钙黏蛋白(N-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E-钙黏蛋白(E-cadherin)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Wnt信号通路分子糖原合成激酶-3β(GSK-3β)和β-连环蛋白(β-catenin)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20、40、80μmol/L白藜芦醇组SKOV3细胞的OD_(490)值、细胞中c-myc、cyclin A、cyclin D1、N-cadherin、Vimentin的mRNA表达水平及β-catenin的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细胞中p21、E-cadherin的mRNA表达水平及GSK-3β的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随着白藜芦醇剂量的升高,SKOV3细胞的OD_(490)值、细胞中c-myc、cyclin A、cyclin D1、N-cadherin、Vimentin的mRNA表达水平及β-catenin的蛋白表达水平逐渐下降,细胞中p21、E-cadherin的mRNA表达水平及GSK-3β的蛋白表达水平逐渐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藜芦醇能够以剂量依赖性的方式降低卵巢癌细胞的增殖活力、调节增殖基因的表达,且这一作用与Wnt信号通路激活的受抑制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下调CACNA2D1对胃癌耐药性细胞系SGC7901/ADR耐药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的方法检测16对胃癌及癌旁组织以及胃癌细胞系SGC7901和SGC7901/ADR中的CACNA2D1 的mRNA表达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技术(Western blot)检测CACNA2D1的蛋白表达情况;MTT法检测SGC7901、SGC7901/ADR及转染CACNA2D1 siRNA后SGC7901/ADR的IC50值;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结果:qRT-PCR结果显示:CACNA2D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1);CACNA2D1在耐药细胞系SGC7901/ADR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其亲本细胞系SGC7901(P<0.01)。蛋白免疫印迹技术结果显示相对于转染CACNA2D1 negative control(NC)组,转染CACNA2D1 siRNA组的胃癌细胞CACNA2D1表达降低;MTT结果显示细胞系SGC7901与SGC7901/ADR的阿霉素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1.3±0.6)μg/ml与(5.5±0.45)μg/ml;SGC7901/ADR转染CACNA2D1 siRNA后对阿霉素的IC50明显下降。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结果显示,CACNA2D1的表达下调后,SGC7901/ADR细胞的凋亡比明显增加。 结论:CACNA2D1能够促进胃癌SGC7901/ADR细胞系产生多药耐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野生型p53对Wnt通路的调节以及对肺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分别利用野生型p53质粒及siRNA,分别转染和干扰A549细胞中的野生型p53,而后用Western blot检测A549细胞中β-catenin和cyclin D1的表达,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法检测Wnt通路活性,用MTT和Transwell实验检测A549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结果:转染野生型p53后能够明显下调A549细胞中β-catenin和cyclin D1表达(P<0.01),抑制肺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P<0.05),而干扰p53可以明显地上调β-catenin和cyclin D1表达(P<0.01),增强肺癌细胞的增殖力和侵袭力(P<0.05)。结论:野生型p53负向调控A549细胞中的Wnt信号转导通路,抑制其增殖和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lncRNA LIMT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探讨lncRNA LIMT表达对肺癌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利用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lncRNA LIMT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在肺癌细胞A549中转染lncRNA LIMT过表达质粒pEGFP-C1-LIMT及敲减lncRNA LIMT的特异性siRNA-LIMT及其相关对照,RT-qPCR验证其转染效率;利用CCK-8法、流式细胞术检测转染lncRNA LIMT过表达质粒及siRNA-LIMT后肺癌细胞的增殖及凋亡能力变化;利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TGF-β信号通路相关蛋白TGF-β1蛋白及Smad4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RT-qPCR结果显示:肺癌组织中lncRNA LIMT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配对癌旁组织(P<0.05);细胞转染实验结果显示:转染pEGFP-C1-LIMT后A549细胞中lncRNA LIMT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转染空载质粒(P<0.001),转染siRNA-LIMT后A549细胞中lncRNA LIMT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转染对照siRNA-NC(P<0.01);CCK-8和流式细胞术实验结果显示:过表达lncRNA LIMT显著抑制了肺癌细胞的增殖、诱导细胞凋亡(P<0.01),敲减lncRNA LIMT显著促进了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凋亡(P<0.01);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lncRNA LIMT过表达的肺癌细胞中TGF-β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Samd4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敲减lncRNA LIMT的肺癌细胞中TGF-β1蛋白表达显著升高,Samd4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lncRNA LIMT在肺癌组织中表达下调,过表达lncRNA LIMT抑制肺癌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敲减lncRNA LIMT促进肺癌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凋亡,可能通过对TGF-β信号通路的调控来实现。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舒林酸影响胃癌细胞株SGC7901细胞周期分布,诱导细胞凋亡,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比色法观察舒林酸对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舒林酸对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同时结合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舒林酸诱导SGC901细胞凋亡的作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观察舒林酸对胃癌细胞周期调控蛋白cyvclinE及P21WAF/CIPI的影响结果舒林酸可抑制胃癌SGC7901细胞的增殖,改变细胞周期分布,使G-0/G1期细胞比例增高,S期比例降低,并对SGC7901细胞有促凋亡作用.上述作用具有剂量和时间依赖性(P<0.05).舒林酸还可上调P21WAF/CIPI蛋白表达.下调cyolinE蛋白表达.结论舒林酸可改变细胞周期分布,影响细胞周期调控蛋白表达,并可诱导SGC7901细胞凋亡,从而抑制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9.
背景与目的:Akt信号通路是调节原癌基因c-myc蛋白表达水平的主要机制之一,Akt信号通路激活后可降低胃癌细胞的化疗敏感性。然而,目前对Akt/c-Myc通路在胃癌化疗过程中的作用尚不明确。因此,本课题通过观察Akt/c-Myc信号通路对胃癌细胞化疗效果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依托泊苷作用于胃癌SGC7901和BGC823细胞,MTT法检测细胞的生存率;分别采用流式细胞仪和Hoechst33258荧光染色法检测细胞周期分布和凋亡;Akt活性的检测采用非放射性蛋白激酶活性分析法;Western印迹法检测c-Myc和p-AktSer473蛋白的表达水平;RT-PCR法检测c-MycmRNA的表达;同时观察PI3-K/Akt通路抑制剂Wortmannin对依托泊苷诱导的上述变化的影响。结果:依托泊苷呈时间-剂量依赖性抑制SGC7901和BGC823细胞的生长,明显诱导细胞的凋亡;同时上调SGC7901和BGC823细胞中Akt活性及p-AktSer473蛋白表达水平,并增强c-Myc蛋白和mRNA的表达。Wortmannin可明显增强依托泊苷的细胞生长抑制作用并提高细胞的凋亡水平;抑制依托泊苷诱导的c-Myc蛋白的表达,但对c-MycmRNA表达没有明显的影响。结论:依托泊苷激活SGC7901和BGC823细胞中的Akt信号通路,并上调c-Myc蛋白的表达水平而影响胃癌的化疗效果。Akt信号通路可能主要是通过转录后调节来调控c-Myc蛋白的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miR-200a通过β-catenin/TCF-4信号通路对SGC7901胃癌细胞增殖活性及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  方法  化学合成miR-200a mimics, 采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 2000转染胃腺癌细胞SGC7901, qRT-PCR检测转染效果, 细胞免疫荧光、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后目的蛋白的表达, TOP/FOP荧光素酶检测β-catenin/TCF-4活性, Transwell、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侵袭能力、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活性,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分布的改变。  结果  脂质体介导的miR-200amimics转染SGC7901后, β-catenin/TCF-4蛋白的表达均降低, β-catenin的表达出现了细胞核向胞浆的转移。TOP荧光素酶活性下降2.27倍, 而FOP荧光素酶活性基本不变。转染miR-200amimics组细胞的增殖活性、迁移、侵袭能力比空白组和阴性对照组明显下降, 细胞周期出现G0/G1期阻滞。  结论  提高miR-200a表达可以降低β-catenin/TCF-4信号通路的活性, 抑制SGC7901的生长侵袭迁移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GPC3基因在人胃癌中的表达,并结合wnt-β-catenin的表达研究其相关性,进一步研究GPC3的促瘤效应及其机制。方法:荧光定量PCR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GPC3及wnt-β-catenin通路在人胃癌中的激活情况,胃癌细胞系SGC-7901体外研究GPC3体外促瘤效应。分别采用MTS及Annexin-PI共染法检测GPC3的促增殖抗凋亡效应。Western blot检测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激活及下游基因的表达。结果:与癌旁正常胃组织相比,GPC3在人胃癌组织中高表达,且其表达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呈正比。体外研究发现GPC3能够促进胃癌细胞的增殖,降低胃癌细胞的凋亡率,而其机制在于GPC3能够激活wnt-β-catenin通路及下游促癌基因。结论:GPC3基因在人胃癌组织中高表达,并通过激活wnt-β-catenin通路发挥癌基因生物学效应。  相似文献   

12.
凡治国  李志平  任超 《癌症进展》2019,17(1):101-104
目的探讨干扰β-连环蛋白(β-catenin)表达对淋巴瘤细胞增殖、凋亡及活化的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leaved caspase 3)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以淋巴瘤细胞Raji为研究对象,采用β-catenin小干扰RNA(siRNA)转染细胞作为β-catenin siRNA组,以阴性对照control siRNA转染细胞作为siRNA control组,以不转染的细胞作为对照组。分别采用实时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β-catenin mRNA和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cleaved caspase 3、c-myc、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的表达水平。结果 siRNA control组和对照组的β-catenin mRNA和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细胞存活率、细胞凋亡率及cleaved caspase 3、c-myc、cyclin D1蛋白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β-catenin siRNA组的β-catenin mRNA和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细胞存活率及c-myc、cyclin D1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细胞凋亡率和cleaved caspase 3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扰β-catenin的表达可能通过影响cyclin D1、c-myc、cleaved caspase 3蛋白的表达,抑制淋巴瘤细胞增殖,促进淋巴瘤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Wnt通路抑制剂ETC-159对口腔鳞癌细胞系(SCC-15)增殖迁移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分别用DMSO和ETC-159处理SCC-15细胞12 h和24 h,用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增殖活性,用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迁移能力,用Western blot法检测Wn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Wnt3a、β-catenin含量及Wnt通路调节的细胞增殖迁移相关蛋白c-Myc、cyclin D1、CD146含量。结果 ETC-159组处理SCC-15细胞12 h和24 h后,其增殖活性和迁移能力及Wnt3a、β-catenin、c-Myc、cyclin D1、CD146表达量均显著下降,与DMSO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Wnt信号通路抑制剂ETC-159能通过降低c-Myc、cyclin D1、CD146的水平并抑制SCC-15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相似文献   

14.
涂雪松  胡利霞  瞿广桥  周洁 《癌症进展》2016,(12):1216-1220
目的:探究紫杉醇对人鼻咽癌细胞株HONE1增殖、凋亡及对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用终浓度为1、5、10、20 ng/ml的紫杉醇处理HONE1细胞,分别在培养0、12、24、48 h后,用CCK-8检测HONE1细胞的增殖情况。培养48 h后,用平板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克隆形成数;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关键蛋白Wnt4、β-catenin及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Bax表达情况。用终浓度为10 ng/ml的紫杉醇及100 ng/ml的Wnt阻断剂DKK-1单独或共同处理HONE1细胞48 h后,用CCK-8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细胞增殖和凋亡情况。结果1、5、10、20 ng/ml的紫杉醇能够不同程度地抑制HONE1细胞的增殖,减少HONE1细胞的克隆形成数目,促进HONE1细胞发生凋亡,下调Wnt4、β-catenin和Bcl-2蛋白表达,上调Bax蛋白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DKK-1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能够增强紫杉醇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对细胞凋亡的促进作用,与紫杉醇处理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紫杉醇能够抑制人鼻咽癌细胞株HONE1增殖,并促进其发生凋亡,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检测Wnt1、β-catenin、APC和cyclin D1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对45例人胃癌组织标本及肿瘤边缘5cm以外的正常组织进行LSAB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45例胃癌组织中Wnt1、β-catenin、cyclin D1阳性率分别为57.78%、73.33%和51.11%,正常对照组织几乎不表达(β-catenin正常组织膜表达),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PC 在GC(gastric carcinoma,GC)中表达的阳性率为(53.33%),低于正常组织(91.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同一胃癌标本中,Wnt1、β-catenin、cyclin D1同时高表达,即Wnt通路处于活化状态(Wnt+)占44.44%(20/45),正常组织未见激活状态(0/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Wnt1-β-catenin APC-cyclin D1通路在胃癌发生过程中存在异常表达。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lncRNA ZFPM2-AS1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和对膀胱癌T24细胞增殖、克隆形成、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QPCR检测膀胱癌组织和细胞系中lncRNA ZFPM2-AS1的表达;将阴性对照siRNA和lncRNA ZFPM2-AS1 siRNA转染至膀胱癌T24细胞中,qPCR检测转染后细胞中lncRNA ZFPM2-AS1表达,MTT检测细胞增殖,克隆形成检测细胞克隆形成能力,细胞划痕检测细胞迁移,Transwell检测细胞侵袭,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结果膀胱癌组织中lncRNA ZFPM2-AS1的水平高于癌旁组织;与正常膀胱上皮细胞SV-HUC-1相比,T24、J82、56373种膀胱癌细胞株中lncRNA ZFPM2-AS1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膀胱上皮细胞,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沉默对照组相比,沉默ZFPM2-AS1组T24细胞中lncRNA ZFPM2-AS1表达显著降低(P<0.01),细胞增殖、克隆形成、迁移和侵袭能力显著降低(P<0.01),细胞中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蛋白β-catenin及其下游蛋白c-Myc和Cyclin D1表达显著降低,p-β-catenin蛋白表达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LncRNA ZFPM2-AS1在膀胱癌中高表达,沉默LncRNA ZFPM2-AS1能够抑制膀胱癌细胞增殖、克隆形成、迁移和侵袭,其机制可能与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7.
背景与目的:EPHA2能够促进胃癌细胞中Cyclin D1的表达及胃癌细胞的细胞周期进程,从而增强胃癌细胞的增殖能力,但EPHA2调控胃癌细胞中Cyclin D1的表达及胃癌细胞的细胞周期进程的分子机制依然不明确。Akt/mTOR信号通路能够通过促进胃癌细胞中Cyclin D1的表达及胃癌细胞的细胞周期进程增强胃癌细胞的增殖能力,且有研究表明EPHA2能够激活Akt/mTOR信号通路。基于此,该研究探讨了Akt/mTOR信号通路在EPHA2促胃癌细胞增殖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过表达EPHA2和敲低EPHA2表达对SGC-7901细胞中Akt、mTOR和4EBP1磷酸化的影响。使用Akt抑制剂MK2206和mTOR抑制剂RAD001分别处理转染空载体病毒的SGC-7901-NC细胞和过表达EPHA2的SGC-7901-EPHA2细胞,分别通过CCK8、流式细胞术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及周期相关蛋白Cyclin D1的表达。结果:过表达EPHA2增强SGC-7901细胞中Akt、mTOR和4EBP1的磷酸化,敲低EPHA2的表达抑制SGC-7901细胞中Akt、mTOR和4EBP1的磷酸化。MK2206和RAD001处理细胞时,EPHA2过表达对SGC-7901细胞增殖、细胞S期和Cyclin D1表达的促进作用被显著抑制。结论:EPHA2通过增强Akt/mTOR信号通路促进胃癌细胞SGC-7901的增殖能力,提示我们将来针对EPHA2高表达的胃癌患者或许可以采用Akt抑制剂和mTOR抑制剂予以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18.
三氧化二砷诱导胃癌细胞凋亡及对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 研究三氧化二砷(As2O3)诱导胃癌细胞的凋亡作用及对凋亡相关基因p53、c-myc、bcl-2、bcl-xl和bcl-xs表达的影响,探讨其诱导胃 癌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 研究As2O3对胃癌细胞SGC-07901和MKN-45的诱导凋亡作用和对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 As2O3作用于细胞可见典型的细胞凋亡。出现典型的亚二倍体“凋亡峰”。10μmol/LAs2O3的诱导胃癌细胞SGC-7901和MKN-45的凋亡率为13.8%和22.5%。细胞凋亡指数在1.42%-9.5%之间。As2O3作用后能明显下调SGC-7901细胞的bcl-2蛋白和mRNA的表达;对SGC-7901细胞的p53、c-myc、bcl-xl和bcl-xs蛋白的表达无影响。As2O3能促进MKN-45细胞的p53蛋白和mRNA的表达,对MKN-45细胞的bcl-2、c-myc、bcl-xl和bcl-xs基因表达无影响。结论 As2O3可通过不同途径诱导胃癌细胞凋亡,通过下调SGC-7901细胞的bcl-2的蛋白表达诱导其凋亡,通过上调p53表达诱导胃癌MKN-45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过表达KLF4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胃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和细胞周期的作用机制。方法:将课题组前期已成功转染过表达KLF4的BGC-823细胞分为KLF4过表达载体组(BGC823-OE组)、空病毒载体组(BGC823-NC组)和未经处理的BGC-823细胞组(BGC823-Ctrl组)。Western blot和qRT-PCR检测KLF4、EMT和Wn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和mRNA在三组细胞中的表达水平。CCK-8实验、划痕实验、Transwell迁移实验、平板克隆实验和流式细胞术观察各组细胞的增殖能力、迁移能力、克隆形成能力和细胞周期变化情况。结果:Western blot和qRT-PCR实验结果显示BGC823-OE组KLF4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上皮-间质转化的上皮标志物E-cadherin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升高,间质标志物N-cadherin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降低。Wnt信号通路下游靶基因β-catenin和Cyclin D1的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降低。CCK-8增殖实验结果显示BGC823-OE组的增殖能力下降。划痕实验和Transwell迁移实验结果显示BGC823-OE组的迁移能力下降。平板克隆结果显示BGC823-OE组的克隆能力下降。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BGC823-OE组G0/G1期比例增高,S期比例降低。结论:过表达KLF4可能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胃癌细胞EMT及阻滞胃癌细胞的细胞周期。  相似文献   

20.
多西紫杉醇对胃癌细胞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多西紫杉醇对人胃癌中分化细胞株SGC7901的作用效果及机制。方法:MTT法检测多西紫杉醇对胃癌细胞株SGC7901的增殖抑制作用。AnnexinV方法检测药物作用后胃癌细胞的凋亡。PI染色法检测凋亡晚期的胃癌细胞。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多西紫杉醇作用前后细胞凋亡相关分子Fas蛋白、Bcl2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0.92、3.7、14.8、59.2μg/mL多西紫杉醇作用于SGC7901细胞72h,抑制率分别为13.3%、21.6%、57.5%、61.0%。多西紫杉醇可诱导胃癌细胞株SGC7901发生细胞凋亡。多西紫杉醇使SGC7901凋亡分子Fas表达增加,作用前后分别为(26.5±7.2)%、(37.9±7.0)%;多西紫杉醇作用SGC7901前后Bcl2表达分别为(38.9±9.1)%、(31.2±5.6)%,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多西紫杉醇对胃癌中分化细胞株SGC7901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诱导胃癌细胞系SGC7901凋亡,凋亡作用的发生可能与多西紫杉醇诱导Fas分子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