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8,(4):282-284
目的探讨产后早期盆腔脏器脱垂(POP)的危险因素,为预防及尽早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分娩的产妇4 037例,于产后6~8周进行盆底功能评估和POP定量分度法评分,并搜集产妇的相关临床资料,分析产后POP的危险因素。结果 4 037例产妇中发生POP者3 509例,未发生POP者528例,POP发生率为86.9%(3 509/4 03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顺产、新生儿体质量过高、Ⅰ类肌纤维疲劳度异常、Ⅱ类肌纤维肌力异常为产妇产后早期POP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产后早期盆底功能自我恢复差,POP发生率较高;产后早期POP的影响因素较多,应加强孕前及围生期盆底知识宣教,以减少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女性分娩损伤与盆腔脏器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的关系.方法:采用POP-Q分度法测量2004年9月~2004年12月46例妊娠36周及产后6周产妇的盆腔情况.结果:妊娠36周盆腔脏器脱垂中子宫脱垂为52.2%,阴道前壁脱垂为37.0%,阴道后壁脱垂为19.6%,张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entinence,SUI)为4.3%.产后6周子宫脱垂为34.8%,阴道前壁脱垂为41.3%,阴道后壁脱垂为32.6%,(stress urinary incentinence,SUI)为13.4%,SUI不同程度合并子宫脱垂与阴道前、后壁脱垂.未发现有3~4度脱垂者.结论:历经妊娠及分娩损伤过程,盆腔内组织受损伤,容易形成POP. 相似文献
3.
4.
目的:分析女性盆腔脏器脱垂和尿失禁的危险因素并探讨其发病机制。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10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健康管理中心行盆底功能筛查的女性共2 668人,按照有无尿失禁、盆腔脏器脱垂将其分为尿失禁组、盆腔脏器脱垂组、两者均有组及正常组;比较各组年龄、BMI、绝经率、孕产次、分娩方式、盆腹协调性的差异。结果:4组年龄、BM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的绝经率、孕产次与其他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脏器脱垂组的绝经率、孕产次与两者均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尿失禁组的绝经率、孕产次与脏器脱垂组、两者均有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的分娩方式与其他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均有组的分娩方式与脏器脱垂组、尿失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尿失禁组的分娩方式与脏器脱垂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盆腹协调性均存在差异(P<0.05),其中正常组的协调性最好,其次是脏器脱垂组、尿失禁组,两者均有组最差。结论:年龄、绝经与否、妊娠及分娩次数、BMI、分娩方式均与盆腔脏器脱垂和尿失禁的发生密切相关。出现尿失禁或脏器脱垂的女性盆腹协调性较差。 相似文献
5.
重度盆腔脏器脱垂治疗的妇女体型及生活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Jelovsek J. E. Barber M. D.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2006,2(9):21-22
目的:患盆腔脏器脱垂寻求治疗的目的是提高其生活质量,体型是生活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迄今为止,尚无有关重度盆腔脏器脱垂妇女体型的资料。本研究旨在比较重度盆腔脏器脱垂妇女与正常对照的之间体型及生活质量。研究设计: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病例为赴三级泌尿生殖门诊就诊的重度盆腔脏器脱垂患者(3度或4度),对照组为到三级妇科护理中心女性健康门诊例行年检的正常妇女,其盆底支持结构正常(0度或1度),并无尿失禁症状。所有受试者完成一项真实可靠的体型测量及一项全身(健康调查简表)和特殊(盆底功能失调目录一20)生活质量检查。对可能的混杂因素采用线性和logistic回归分析校正。结果:共纳入47例病例及51例正常对照。对年龄、种族、产次、既往子宫切除术史及既往疾病史进行校正后,发现重度盆腔脏器脱垂患者较正常对照感觉更明显(校正OR4.7,95%CI 1.4—18,P=0.02),更少感觉身体有吸引力(校正OR11,95%CI2.9—51,P〈0.001),更缺乏女性感(校正OR4.0,95%CI1.2—15,P=0.03),缺乏性吸引力(校正OR4.6,95%CI1.4—17,P=0.02)。两组妇女对着装后外表不满意的感觉、对自身裸体形象的注视困难、因形象问题躲避他人及对体型整体不满意的程度无显著性差异。重度盆腔脏器脱垂者SF一12躯体量表反映的生活质量远远低于正常对照(平均42,95%CI39—45/35平均50,95%CI47—53,P〈0.009)。但两组间SF-12心理量表评分无差异(平均51,95%CI50—54/35平均50,95%CI47—52,P=0.56)。并且,重度盆腔脏器脱垂者盆底功能失调目录一20评估的脱垂、尿路和结肠直肠症状评分及整体评分均有显著性差异(平均总评分104,95%CI90—118/35平均29,95%CI16—43,P〈0.0001),提示其特殊生活质量的下降。重度盆腔脏器脱垂者体型较差并且与SF-12躯体及心理量表反映的生活质量低相关,与盆底张力目录-20反映的脱垂、尿路和结直肠症状评分及整体评分相关。结论:因重度盆腔脏器脱垂需治疗的妇女体型和整体生活质量降低,体型可能是这类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决定因素,并且可能成为治疗评估临床试验的重要结局指标。 相似文献
6.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8):48-51
目的 探讨女性盆腔脏器脱垂的发病因素。方法 选择2019年4~6月在我院妇科门诊就诊的妇科疾病患者1160例为调查对象,其中168例为POP。根据是否为POP分为POP组与非POP组。调查患者一般人口学资料及临床资料,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POP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50岁、小学文化程度、体力劳动者、足月分娩次数≥3次、绝经时间≥5年、BMI≥23 kg/m~2、有盆腔手术史的患者POP发生率较高(P0.05)。(2)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50岁、小学文化、体力劳动者、足月分娩≥3次、绝经≥5年、BMI≥23 kg/m~2、有盆腔手术史是女性POP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女性盆腔脏器脱垂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高龄、文化水平低、体力劳动、足月分娩次数多、绝经时间长、肥胖、有盆腔手术史是高危因素,临床工作中,对于有高危因素的患者应加强相关健康教育,提高相关意识,及时预防及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足月初产妇产后发生盆腔器官脱垂(POP)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60例于该院分娩的足月初产妇为研究对象,分娩后随访6个月,统计产后POP发生率,并分析产后发生POP的影响因素。结果:60例产妇产后发生POP 19例(31.67%);发生POP产妇的新生儿体质量、肥胖、盆腔手术史、第二产程时间、妊娠期糖尿病、产后进行体力活动情况与未发生POP的产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新生儿体质量>4000 g、肥胖、有盆腔手术史、第二产程时间延长、合并妊娠期糖尿病和产后过早进行体力劳动均为影响足月初产妇产后发生POP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足月初产妇产后POP的发生率较高,新生儿体质量>4000 g、肥胖、有盆腔手术史、第二产程时间延长、合并妊娠期糖尿病和产后过早进行体力劳动均为影响足月初产妇产后发生POP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Kegel训练法促进产妇产后盆底肌恢复及预防盆腔脏器脱垂与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的效果。方法行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96例产妇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49例、47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Kegel训练法。对比两组盆底肌恢复情况、盆腔脏器脱垂与压力性尿失禁发生情况。结果相比对照组盆底肌力正常率(59.18%),观察组为(91.49%)更高;相比对照组盆腔脏器脱垂发生率(22.45%),观察组(8.51%)较低;相比对照组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18.37%),观察组(2.13%)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妇产后盆底肌功能障碍经Kegel训练法干预后,可快速促进恢复盆底肌功能,预防盆腔脏器脱垂与压力性尿失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应用网片的全盆底重建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的疗效、临床应用及基层医院普及价值.方法选择经盆腔器官脱垂定量分期法(POP-Q)诊断盆腔脏器脱垂的23例患者进行全盆底重建术,术后定期随访并观察疗效.结果23例患者因子宫脱垂、阴道后壁脱垂引起的不良症状基本消失.结论全盆底重建术保持了盆底解剖结构及功能完整性,具有疗效满意、术后复发率低、术后生命质量满意的优点,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0.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主要包括盆腔器官脱垂、压力性尿失禁、女性性功能障碍和粪失禁,其中盆腔器官脱垂的治疗有非手术和手术治疗,手术一直是治疗严重盆腔器官脱垂的主要手段,尤其是重度脱垂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而阴道前壁脱垂是盆腔器官脱垂治疗中较为棘手的问题。随着近年补片的广泛应用及其后期并发症的出现以及对盆底解剖结构的深入研究,前盆腔脏器脱垂的手术方式的选择问题更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调查产后妇女盆底肌力状况,探讨产科因素对产后早期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 2012年4月至6月在产后门诊复查的产妇358名,其中阴道分娩147名,剖宫产211名,对每一名研究对象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同时采用阴道压力仪进行盆底肌力测定。结果盆底肌力与妊娠次数呈负相关,随着妊娠次数的增加,盆底肌力变小(r=-0.114,P<0.05);不同的分娩方式盆底肌力有差异,剖宫产的盆底肌力优于阴道分娩(P<0.05)。结论妊娠和分娩对产后早期盆底肌力有着潜在影响,剖宫产对于产后早期盆底功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分娩方式对初产妇产后早期盆底肌电位及肌力的影响。方法:自2018年9月起选取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产科产检、分娩,并在盆底治疗中心接受产前、产后盆底功能检查的初产妇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分娩方式分为阴道分娩组、急诊剖宫产组和择期剖宫产组,阴道分娩组进一步分为会阴侧切组组和非会阴侧切组。分别在孕36~38周和产后6~8周对盆底肌最大肌电位、Ⅰ及Ⅱ类肌纤维肌力及疲劳度(%)数值进行定量测定。结果:截至2019年8月共入组221例产妇,阴道分娩组139例(会阴侧切组61例,非会阴侧切组78例)、急诊剖宫产组27例和择期剖宫产组55例。孕36~38周时,阴道分娩组、急诊剖宫产组和择期剖宫产组产妇盆底肌最大肌电位、Ⅰ及Ⅱ类肌纤维肌力及疲劳度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6~8周时,阴道分娩组盆底肌最大肌电位、Ⅰ及Ⅱ类肌纤维肌力及疲劳度均低于急诊剖宫产组和择期剖宫产组(P<0.05~P<0.01);会阴侧切组与非会阴侧切组比较最大肌电位、Ⅰ及Ⅱ类肌纤维肌力及疲劳度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分娩在产后早期对盆底肌电位及肌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的影响。方法抽取产科分娩的产妇228例,根据不同分娩方式分为选择性剖宫产组(CS,110例)和阴道分娩组(VD,118例)。于产后6-8周进行问卷调查(ICI-Q改良问卷)、超声检测残余尿,比较两组产妇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病率。结果阴道分娩组发生产后尿失禁23例,发生率为11.01%(23/118);剖宫产组产后压力性尿失禁5例,发生率为4.55%(5/110),阴道分娩组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发病率明显高于剖宫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性剖宫产对于降低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通过PHENIXU4检查,观察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42 d女性盆底肌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月产科门诊产后42 d随访患者1 599例,其中阴道分娩组963例,剖宫产组636例,对全部患者行PHENIXU4检查,观察盆底肌力情况。结果:阴道分娩组963例患者中,盆底肌力≤Ⅲ级的752例,发生率78.09%;剖宫产组636例患者中,盆底肌力≤Ⅲ级的212例,发生率33.33%。盆底肌力Ⅲ级及以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盆底功能障碍的临床症状。结论:阴道分娩与剖宫产中均有盆底肌力降低患者,两种分娩方式相比,阴道分娩组盆底肌力降低发病率明显高于剖宫产组,阴道分娩后更应尽早行盆底功能检查及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初产妇分娩相关因素对产后早期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的影响。方法选取浙江医院妇产科2020年3—8月就诊分娩的初产妇为研究对象,通过入选与排除标准筛选,最终入选患者167例。依据产妇产后42 d复查结果分为患有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组(PFD组,85例)、未患有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组(非PFD组,82例)。比较2组产妇分娩方式、分娩进程和胎儿情况。结果 (1)PFD组患者剖宫产14例,非PFD组剖宫产29例,PFD组患者剖宫产率显著低于非PFD组(χ2=5.233,P<0.05)。PFD组产钳助产23例,非PFD组产钳助产1例,PFD组产钳助产率显著高于非PFD组(χ2=20.167,P<0.01)。(2)PFD组患者正常产程14例,非PFD组正常产程39例,PFD组患者正常产程的人数显著低于非PFD组(χ2=11.792,P<0.01)。PFD组患者第一产程和第二产程异常的例数分别为27例、21例,非PFD组患者第一产程和第二产程异常的例数分别为7例、4例,PFD组第一产程和第二产程异常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专业督导下盆底康复功能训练治疗24例阴道分娩所致盆腔脏器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3月于本院进行产后42 d复查时确诊为产后POP的50例阴道分娩产妇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治疗意愿分为两组。对照组(n=26)选择回家自行进行盆底康复功能训练,观察组(n=24)选择在专业康复医师指导监督下进行盆底康复功能训练,两组均治疗8周。评估比较两组治疗后和随访3个月时盆腔器官脱垂症状评分(POP-SS)、盆底肌肌力、盆底肌纤维肌电压。结果治疗后和随访3个月时,观察组POP-S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盆底肌力和Ⅰ类、Ⅱ类肌纤维肌电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较于居家自行进行盆底康复功能训练,专业康复医师督导下的盆底康复功能训练可明显改善阴道分娩所致POP患者盆底器官脱垂症状,提高患者盆底肌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