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探究纳米碳混悬注射液在宫颈癌手术治疗中对前哨淋巴结的示踪以及对淋巴结清扫及病理结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宫颈癌患者58例,随机分为示踪组和对照组.示踪组进行纳米碳混悬溶液注射,两组患者均行宫颈癌根治术(广泛子宫全切除术+双侧盆腔淋巴及清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淋巴结清扫情况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结果 术中肉眼观察示踪组患者的盆腔淋巴结均有黑染,示踪成功率为100%;对前哨淋巴结(包括髂内和闭孔淋巴结)的示踪成功率为93.10%;纳米碳混悬溶液对前哨淋巴结的黑染率比对其他部位(髂外和髂总)淋巴结的黑染率高(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以及淋巴结清扫数比较无显著差别(P>0.05).术后病理结果显示:示踪组4例有淋巴结转移,均为前哨淋巴结,其中3例有黑染;对照组2例患者淋巴结转移,均为前哨淋巴结.结论 纳米碳混悬溶液能有效示踪宫颈癌前哨淋巴结,是1种安全高效的淋巴结示踪剂.  相似文献   

2.
海静  杨静  王文翔 《肿瘤学杂志》2018,24(11):1084-1087
摘 要:[目的] 分析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在早期子宫内膜癌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88例行手术治疗的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纳入研究,行亚甲蓝注射液前哨淋巴结显影探查;记录SLN检出情况和盆腔淋巴结转移情况。[结果] ①前哨淋巴结检出率(SLN阳性率)为94.32%。②肿瘤直径≤2cm 的患者SNL检出率为100.00%,肿瘤直径>2cm 的患者SLN检出率为87.00%。SNL检出率在不同注射位置及不同年龄段中无明显差异。③SLN与盆腹腔淋巴结分布:45.76%SLN分布在髂外,其次为闭孔(23.99%);37.99%的盆腹腔淋巴结分布在髂外,29.06%分布在闭孔。④亚甲蓝注射液示踪SNL诊断盆腔淋巴结转移特异性、敏感度分别为95.58%和100.00%。 [结论] 示踪前哨淋巴结用于早期子宫内膜癌术中能清晰显影淋巴管,能辅助判断盆腹腔淋巴结是否转移,对淋巴结精准清扫、治疗及预后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纳米碳标记前哨淋巴结活检(carbon nanoparticle labeled 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对早期宫颈癌患者诊疗的应用价值。方法:48例早期宫颈癌患者于宫颈3点、9点分别注射稀释后的纳米碳1 mL,腹腔镜下获取SLN后行广泛全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切除的SLN及非前哨淋巴结行病理检查。结果:48例患者均检出SLN,平均每例患者检出(3±1.5)枚,显影率为100%,其中闭孔淋巴引流区为检出SLN最多的部位,其次为髂内、髂外和髂总动脉淋巴引流区。术后病理显示4例患者淋巴结阳性,阳性淋巴结共12枚,SLN 10枚,非SLN 2枚,而这4例淋巴结转移患者均被SLNB成功检出。SLNB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均为0,敏感性为100%(4/4),准确性为100%(48/48),阴性预测值为100%(44/44)。结论:纳米碳标记的SLNB可以准确预测早期宫颈癌患者盆腔淋巴结的转移情况。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部位注射纳米炭在腹腔镜子宫内膜癌手术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探索最优化的SLN示踪方案。方法:选取2018年03月至2021年06月接受腹腔镜手术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共76例,随机分为宫颈注射组(39例)及宫底注射组(37例),以纳米炭作为示踪剂多点注射于宫颈或宫底部,在腹腔镜下观察显影的第一站淋巴结并切除后送病理检查,再采取标准的子宫、双附件切除及系统的盆腔淋巴结切除术和/或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SLN检出率、检出部位、敏感度、假阴性率、阴性预测值。结果:两组患者总体SLN检出率为81.5%,检出位置:最常见于髂外区21例(33.8%),然后依次为闭孔区16例(25.8%)、髂内区14例(22.6%)、髂总区7例(11.3%)、腹主动脉旁区域3(3.9%)、骶前1例(1.6%)。宫颈注射组在盆腔SLN检出方面更有优势,宫底注射组在腹主动脉旁区域SLN检出方面更有优势。7例(9.2%)发生盆腔淋巴结转移,其中4例在宫颈注射组,敏感度为75%(3/4),假阴性率为25%(1/4),阴性预测值97.1%(34/35)。3例在宫底注射组,敏感度为66.7%(2/3),假阴性率为33.3%(1/3),阴性预测值为96.9%(32/33)。结论:纳米炭应用于腹腔镜子宫内膜癌SLN活检安全高效、操作简便,宫颈注射组更方便,有更好的盆腔SLN检出率,但宫底注射组有更好的腹主动脉旁SLN检出率,值得进一步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5.
子宫恶性肿瘤以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最为常见,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状态与其预后密切相关。早期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的风险低。传统的根治术在切除盆腔淋巴结后会导致诸多并发症的出现,严重影响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的应用,在明确区域淋巴结肿瘤转移状态的同时也避免了淋巴结阴性的患者接受不必要的系统淋巴结切除术。在提高前哨淋巴结活检的检出率、灵敏度、阴性预测值及降低假阴性率方面,联合示踪剂较单一示踪剂更具应用前景,并且病理超分期检测的应用,使得肿瘤发生淋巴结微转移的检出率大幅度提升。现本文就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在早期子宫恶性肿瘤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癌淋巴结转移模式并比较子宫内膜癌与宫颈癌淋巴结转移分布的不同.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系统的盆腔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的104例子宫内膜癌以及253例宫颈癌患者淋巴结转移情况,比较二者的不同.结果:与宫颈癌相比,子宫内膜癌淋巴结转移率较高(22.1%vs 16.2%),并且子宫内膜癌的淋巴结转移与病理分级(G_1:12.1%;G_2:21.4%;G_3:34.5%)、肌层浸润深度(≤1/2:11.9%>1/2:29%)有关;子宫内膜癌单纯盆腔淋巴结转移率偏低(34.8% vs 68.3%),单纯腹腔淋巴结转移率偏高(4.3%vs 0),盆腹淋巴结共同受累的发生率偏高(60.9%vs 31.7%).宫颈癌中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的患者100%有盆腔淋巴结转移,而内膜癌93.3%的腹主动脉旁淋巴结阳性的患者有盆腔淋巴结转移.内膜癌与宫颈癌最易受累淋巴结均为闭孔淋巴结(内膜癌:73.9%、宫颈癌:70.7%),受累最少的均为腹股沟淋巴结(内膜癌:8.7%、宫颈癌:7.3%),与宫颈癌相比,子宫内膜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65.2%vs 31.7%)、骶前淋巴结(21.7%vs 17.1%)的受累几率较高,而髂外淋巴结受累的几率偏低(17.4%vs 41.5%).结论:子宫内膜癌淋巴结转移方式不同于宫颈癌,虽然内膜癌主要向盆腔淋巴结转移,但是仍然存在直接向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的病例并且各病理分级的内膜癌均有淋巴结转移的可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比分析纳米炭与亚甲蓝在早期宫颈癌前哨淋巴结定位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示踪剂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确诊为早期宫颈癌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分为纳米炭示踪组和亚甲蓝示踪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于手术同期行前哨淋巴结活检,纳米炭示踪组患者采用纳米炭作为示踪剂,亚甲蓝组采用亚甲蓝作为示踪剂,两组患者均行腹腔镜或开腹手术,术中切除探查前哨淋巴结,亚甲蓝组患者蓝染淋巴结为前哨淋巴结,纳米炭组患者以黑染淋巴结为前哨淋巴结,均予以切除.术中行广泛切除全子宫及淋巴结清扫术,同时于腹主动脉旁取样淋巴结,术中均采用快速冰冻切片法和组织免疫法对前哨淋巴结、清扫的所有淋巴结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进行病理检测.结果 30例亚甲蓝示踪组患者中切除淋巴结254个,共检出前哨淋巴结38个,SLN肿瘤转移2枚,病理检查肿瘤转移5枚;纳米炭示踪组患者切除淋巴结261个,前哨淋巴结检出44个,SLN肿瘤转移4枚,病理检测肿瘤转移4例.纳米炭示踪组前哨肖淋巴结检出率明显高于亚甲蓝示踪组(P<0.05),两组患者的定位分布构成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亚甲蓝示踪组检出前哨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为33.3%、准确性为80.0%、特异性为87.5%.纳米炭示踪组检出前哨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为80.0%、准确性为86.7%、特异性为88.0%.结论 纳米炭宫颈注射进行宫颈恶性肿瘤前哨淋巴结的检测技术优于亚甲蓝,是临床可行的,但还需要大量的临床研究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8.
纳米碳混悬液示踪前哨淋巴结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与目的:前哨淋巴结活检在指导甲状腺癌的淋巴清扫手术中具有重要意义,其方法有多种.纳米碳混悬液示踪前哨淋巴结技术在胃癌、乳腺癌及结肠癌中有一定的研究,但在甲状腺痛中的研究还处于相对空白阶段.为了寻找一种新的甲状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方法,本研究旨在探讨纳米碳混悬液示踪甲状腺前哨淋巴结的可行性及有效性,并进一步探讨前哨淋巴结活检在甲状腺痛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纳米碳混悬液对43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行前哨淋巴结定位活检.结果:纳米碳标示的前哨淋巴结定位活检的总成功率为93.0%,其准确率为60.5%~88.4%,灵敏度为92.9%.结论:使用纳米碳展示甲状腺痛前哨淋巴结的检测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可以作为一种新的甲状腺前哨淋巴结活检技术,并且这种前哨淋巴结能准确地反映颈部淋巴结的状况,对甲状腺乳头状痛淋巴结转移的判断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潘婷  张平  朱滔 《肿瘤学杂志》2021,27(1):22-26
子宫内膜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分期手术为全子宫切除+双侧输卵管卵巢切除+盆腔和(或)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绝大部分患者诊断时尚处早期,病情仅局限于子宫,淋巴结转移风险小,若行系统性淋巴结切除术,可能未改善患者的生存状况,反而增加了术后并发症。前哨淋巴结活检可检测肿瘤区域的淋巴结转移情况并评估预后,适合子宫内膜癌早期患者,可避免过大的手术范围,提高生存质量。随着淋巴解剖、定位技术、病理评估等不断改善,前哨淋巴结的识别率以及淋巴结转移的检出率不断提高,能够更加精准地指导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0.
颜博  葛洁  张斌  曹旭晨 《中国肿瘤临床》2011,38(21):1335-1337
初步探讨使用纳米碳混悬注射液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的示踪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经本科确诊为T1-T2N0M0的早中期乳腺癌患156例,将纳米碳混悬液0.4~0.6 mL分4~6点注射到患者的乳腺组织上,30 min后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Auchincloss术式)或保乳术,找到距乳腺最近的黑染淋巴结定为SLN,其余为非SLN,分别送病理检查。结果:156例患者中,成功检出前哨淋巴结者152例,检出率为97.4%,准确率为92.3%(144/156),灵敏度为86.7%(52/60),假阴性率为13.3%(8/60),假阳性率为0。经统计学分析,检出率及假阴性率与患者临床分期、年龄、原发肿瘤部位、注射部位均无关。结论:应用纳米碳混悬注射液行前哨淋巴结活检可以准确预测早期乳腺癌患者的淋巴结状态,且示踪效果不受患者临床分期、年龄、原发肿瘤部位、注射部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纳米炭显影在早期子宫内膜癌分期手术中指导淋巴结切除的临床价值及安全性。方法:选自2016年5月至2018年10月我院肿瘤妇科接诊并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62例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依据术中使用显影剂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2例术中使用显影剂为吲哚菁绿(ICG),观察组30例术中使用显影剂为纳米炭。观察其临床前哨淋巴结(SLN)检出率、分布、示踪敏感性和阴性预测值(NPV),并分析其安全性。结果:对照组SLN示踪显影总检出率(90.63%,29/32)与观察组总检出率(93.33%,28/30)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SLN显影共383枚,观察组SLN显影共386枚,两组SLN显影均分布于髂内淋巴结、髂外淋巴结、髂前淋巴结、髂总淋巴结、闭孔淋巴结、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及腹股沟深淋巴结等各区域淋巴结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总体SLN示踪敏感性为80.00%,NPV为95.83%;观察组总体SLN示踪敏感性为83.33%,NPV为95.6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安全性方面两组患者术中未发生中转开腹、SLN相关血管切除、神经损伤等不良情况;术后均未出现发热、皮疹、过敏等并发症。结论:纳米炭在早期子宫内膜癌淋巴结切除术中示踪效果良好、安全,可作为一种新型示踪剂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纳米炭混悬液在早期宫颈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中的应用价值及前哨淋巴结检出率的影响因素。方法:研究选取大连市妇幼保健院2017年11月到2019年6月手术治疗的FIGO(2009)Ia1-IIa2期宫颈癌患者158例。术前于宫颈注射纳米炭混悬液,术中观察前哨淋巴结显影情况并切除。应用Fisher确切概率法及Logistic回归分析处理数据,探究前哨淋巴结检出率的影响因素。结果:研究中SLN总检出率为86.1%,双侧检出率为60.8%,阴性预测值为98.4%。SLN主要分布于髂外淋巴结、髂内淋巴结及闭孔淋巴结。总检出率的影响因素均无统计学意义。对于双侧检出率,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分析中,年龄(P=0.001;P=0.001)、BMI(P=0.019;P=0.021)、术前锥切(P=0.049;P=0.010)的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纳米炭可应用于早期宫颈癌前哨淋巴结活检。病灶<4 cm,年龄及BMI偏低患者应用该技术效果较为可靠,术前锥切患者应用须谨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ER、PR、Her-2及Ki-67在乳腺癌原发灶和前哨淋巴结转移灶中的表达变化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收集50例具有乳腺癌原发灶和前哨淋巴结转移灶的病例,采用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分析原发灶和前哨淋巴结转移灶中ER、PR、Her-2及Ki-67的表达有无差异。结果:ER在乳腺癌原发灶和SLN转移灶中表达一致率为100%。PR原发灶和转移灶一致率为92%,变化率为8%,Her-2原发灶和转移灶一致率为96%,变化率为4%,表达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Ki-67在乳腺癌原发灶表达率为(30.3±20.2)%,SLN转移灶表达率(25.1±17.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Ki-67原发灶和转移灶表达一致率为70%,变化率为30%,但表达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补充腋窝淋巴结阳性率在原发灶高表达、SLN转移灶中变为低表达组22.2%(2/9)明显低于无变化组62.5%(15/2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结论:原发灶基本能反应SLN转移灶ER、PR、Her-2表达状态,但针对个体而言,SLN转移灶分子状态重新评价仍有益。Ki-67在SLN转移灶表达率降低,原发灶高表达而SLN转移灶变为低表达可能预测补充腋窝淋巴结的低转移率。  相似文献   

14.
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ncer,EC)是妇科常见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很多研究指出前哨淋巴结活检(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和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病理超分期可以明确转移淋巴结位置和判定淋巴结转移与否,并被广泛应用于妇科肿瘤。早期子宫内膜癌淋巴结转移率低,然而淋巴结转移情况是指导术后辅助治疗和预测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SLNB与病理超分期等检测手段结合可发现更多的淋巴结转移类型,尤其对淋巴结微转移具有较好检出效果,为早期子宫内膜癌诊疗提供更多依据。本文将对近年来有关早期子宫内膜癌SLNB技术、影响SLNB准确性相关问题、淋巴结微转移问题三方面进行简述,为促进早期子宫内膜癌精准手术治疗,减少术中风险和术后并发症提供可行性方案。  相似文献   

15.
CervicalcancerwasoncerankedinsecondpositionamongthemostcommonmalignanttumorinChinesewomen.Theincidencerateofthecervicalcancerwasremarkablyreducedduetothenewlydevelopedmedicaltechniquesandthesocalledthethreeearly?po1icy:earlyprevention,earlydiagnosisandearlytreatment.Thedeathrateofcervicalcancerdescendedby10.3/100000in1970to3.3/1000001990.However,thetrendoftheincidencerateofear1ycervica1cancerissignificantlyincreasedamongtheyoungerwomenpopulation.Thestandardtechniqueofthesurgicaltreatmentforea…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前哨淋巴结(sentinellymphnode,SLN)定位和前哨淋巴结微转移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对52例结直肠癌患者,术前用异硫蓝标记法标记SLN并定位,用RT-PCR法检测SLN中CK20mRNA的表达。同时与常规病检法比较其检测敏感性。并分析结直肠癌转移与各种病理因素关系。结果:SLN定位成功率为96%,SLN状态与非SLN的符合率为100%。RT-PCR法与常规病检法转移的检出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9。在常规病检阴性的40例淋巴结中,RT-PCR法检出8例有微转移。结直肠癌转移与肿瘤侵袭深度、分化程度、Duke’s分期密切关系。结论:SLN技术运用于结直肠癌将更方便、更准确判断淋巴结转移情况。RT-PCR法较常规病理检查更为敏感,通过SLN定位和RT-PCR的联合使用,可明显提高结直肠癌SLN微转移的检出率。并提高结直肠癌临床分期,为结直肠癌进一步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