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腹式横切口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10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 1998年 1月份始开展经腹横切口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取得满意效果 ,现取资料完整 10 0例与同期传统筋膜外全子宫切除术作对比分析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病例选择 年龄 3 3~ 67岁 ,其中子宫股瘤 62例 ,子宫腺肌病 18例 ,功血 10例 ,慢性重度宫颈炎 1例 ,子宫内膜异位症9例 ,均无严重并发症。选同期传统筋膜外子宫全切术 10 0例作对照 ,二组在年龄分布及疾病类型上相似。1.2 术前准备 除腹部妇科手术常规准备外 ,所有病例常规做宫颈细胞学涂片检查 ,月经紊乱者需做分段诊刮术排除恶性病变。1.3 手术方法 手术切口选择 :于髂前上…  相似文献   

2.
子宫内翻主要表现为分娩后产妇急性下腹疼痛、出血及休克.有急、慢性之分,慢性多系产后急性期所转变.根据内翻程度可分为不完全性、完全性及内翻子宫脱垂三种形式.本院所收治3例均系完全性内翻,现报告如下.例1.27岁,农民,G_3P_2.足月产后大流血11小时急症入院.患者家庭分娩,产后15分钟接生员用力牵拉脐带,按压宫底使胎盘完整娩出,随即阴道大流血约1300ml,肌注催产素后急送我院,途中发生昏迷.查:血压10/6kP_a,面色苍白,耻骨上扪及中央杯形凹陷肿块.阴道内见约直径10cm的红色球形肿块,广泛渗血,其上方  相似文献   

3.
4.
我院从 1998年 5月开始 ,将新式剖宫产术[1] 的开腹与关腹方法应用于筋膜内子宫全切除术 5 8例 ,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 5 8例 ,其手术适应证与其他术式无区别 ,年龄 35~ 6 0岁 ,其中子宫肌瘤 48例 ,子宫腺肌病 5例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3例 ,附件包块 2例。对照组 :选择 1996年 3月~ 1998年 4月间住院的手术指征相同的纵切口子宫全切除术 6 9例作对照。两组病例均选用连续硬膜外麻醉。1.2 手术方法 ①切口采用下腹部Pfanenstiol皱纹上 1cm处横行切开皮肤全层 ,长度同子宫的最大横…  相似文献   

5.
子宫输卵管造影诊断纵隔子宫(附1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子宫输卵管造影(HSG)诊断纵隔子宫的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1月-2007年12月间10例纵隔子宫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完全纵隔子宫3例,HSG见宫腔分隔成大小较一致、左右对称的两部分,合在一起看恰为一个正常三角形宫腔;仅宫体段遗留纵隔的不全纵隔子宫7例。结论:HSG表现结合妇科检查和超声(或镜检),可鉴别纵隔子宫与双角子宫、双子宫,从而诊断纵隔子宫。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腹式全子宫切除术后 ,患者常有腰骶、下腹坠胀不适现象。笔者从 1996年 10月~ 2 0 0 0年 2月对腹式全子宫切除术术式的改良进行了探讨 (下称改良术式 ) ,采用此术式施术35例。同时与随机抽样作传统腹式全子宫切除术的 31例比较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改良式子宫全切术 (称改良组 )年龄最小 34岁 ,最大 5 4岁 ,平均 43 .7岁。同时随机抽样 1998年采用下腹直切口全子宫切除术的 31例作对照。两组均以子宫肌瘤、腺肌症、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等为手术指征 ,差异无显著性。1.2 手术方法 在连续硬膜外麻或腰麻下施术…  相似文献   

7.
Ⅰ期子宫内膜癌合理术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Ⅰ期子宫内膜癌的淋巴结转移率及行腹膜后淋巴结清除术的意义。方法:38例均行全子宫及双附件切除。按FIGO分期Ⅰ期(A组)经行腹膜后淋巴结清除术22例,FIGO升级为Ⅲc期(B组),未行腹膜后淋巴结清除的10例(C)组。结果;经腹膜后淋巴结清除术的患者中21.4%有腹膜后淋巴结转移,因此期别应上升为Ⅲcf期,且腹膜后淋巴结转移与肿瘤细胞分级及肌层浸润深度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阴式子宫切除术的适应症、手术要点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04年3月-2006年9月行阴式子宫切除术105例及1999年1月-2006年9月行常规开腹手术100例进行分析总结。结果阴式子宫切除手术时间35-145分钟,平均75分钟。出血估计30-180 ml,平均100 ml。住院时间3-6天,平均3.8天。手术损伤(膀胱损伤、残端出血等)5例,占4.76%。常规开腹手术时间100-180分钟,平均120分钟,出血估计100-250 ml,平均150 ml。住院时间6-10天,平均7.5天。手术损伤(膀胱损伤、残端出血、感染等)13例,占13%。结论选择合适病例,TVH是安全可行的。手术成功与术前状态、术者的经验、技巧有关。TVH符合微创原则,适合基层推广。  相似文献   

9.
子宫脉内平滑肌瘤病(intravenous leiomyonatosis of the uterus,IVL)是子宫肌瘤的一种特殊类型,其突出特征是良性的平滑肌瘤组织向静脉内生长,并形成瘤栓.少数病例可沿盆腔静脉到达下腔静脉期至进入右心房而危及生命,临床少见.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对子宫肌瘤患者除了肌瘤挖出术以外的另一种能保留子宫、卵巢内分泌功能的术式 ,对近 10年来对子宫肌瘤挖出术不能如愿施行、年轻而无生育要求但希望保留子宫的 2 4例患者施行了高位子宫部分切除小子宫成形术。结果表明 :术后均有少量月经来潮 ,无肌瘤复发 ,骨密度及雌二醇测定在正常范围 ,无卵巢功能衰退症状 ,无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认为高位子宫部分切除小子宫成形术能维持子宫、卵巢的正常内分泌功能 ,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周式横切口子宫切除术的优点,手术要点及临床应用体会.方法对100例多发性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宫颈CINⅠ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行周式横切口子宫切除术.结果手术时间40~60 min,平均63 min,出血量50~100 ml,平均每位病人住院6 d出院,术后止痛片使用0~2次,平均1次.结论周式横切口子宫切除术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术口疼痛轻,腹部切口愈合好,美观,术后不易形成疤痕及切口疝.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总结改良筋膜内子宫切除的方法和经验。方法: 对30例子宫全切术进行改进,采用集束法处理子宫韧带,筋膜下脱袖式切除子宫,不处理主韧带和宫骶韧带,行再造子宫颈,盆腔腹膜间断缝合。结果: 两组术中出血量差异无显著性(P>0.01),改良组手术时间和术后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和P<0.01)。结论: :改良腹式筋腹内子宫切除术简便快捷,损伤小,安全性高。可预防术后阴道壁松弛和脱垂,提高术后性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子宫纵隔易发生不孕、自然流产、早产、胎位不正等并发症,因其发病率为12%[1],临床工作中易于忽视,常于手术后或产后才发现,易造成不良后果。现将我院2000~2005年经诊治的14例纵隔子宫进行分析,探讨其诊断及治疗方法。1临床资料1.1年龄及孕产史14例平均年龄29岁,最大33岁,最小23例。原发不孕3例,孕1产0有2例,孕2产0有5例,孕3产0有2例,孕1产1有1例,孕5产2有1例。14例24次妊娠中,自然流产19次,占79.1%,比正常自然流产率15~40%[1]高,异位妊娠及试管婴儿失败各1次。3次分娩中,早产2次,占66·7%,比正常早产率5%~15%[1]高,3次均为臀位。1.2纵隔分…  相似文献   

14.
子宫内窥镜的历史虽已百余年,但此种检查方法长期以来并未得到广泛推广。随着仪器的改进,纤维光学的发展和各种膨宫介质的应用,宫腔镜的研究和使用,重新受到人们的重视,我国将宫腔镜正式用于临床仅近10年。我院1984年4~12月,将国产XG-3型子宫内窥镜用于临床,检查病人共77例,均有病理、手术、B型超声波或X线造影的对照,现将检查结果分析如下。临床资料 77例患者的年龄分布为22~63岁,其中原因不明的子宫出血33例,带环出血12例,与妊娠有关的出血2例,不妊症12例,早妊8例,闭经3例,观察子宫内膜象7例。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在妇科领域,无论是手术方式、手术技能,还是手术创新,都在不断地提高和完善。微创手术越来越受到妇科患者的青睐,探索手术创伤小、患者痛苦轻、手术质量高、术后康复快的手术方式成为妇科手术医生的目标。故阴式子宫切除术日益受到妇产科学界的重视。现将我院实施的35  相似文献   

16.
杨清绪  吴春莲 《广东医学》1997,18(3):155-156
用兔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抗体和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子宫内膜腺癌39例,其中27例出现EGFR超量表达;44例子宫内膜增生症见6例出现EGFR超量表达;38例异位子宫内膜腺体见5例出现EGFR超量表达;而41例正常子宫内膜腺体全部未见EGFR超量表达。提示EGFR超量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生物行为之间有一定的关系,对于评估子宫内膜增生症及异位子宫内膜的恶变风险或高度增殖状态可作为一种参考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切除展开临床研究。方法对术前已排除恶性病变的非脱垂子官切除的患者,分为阴式和腹式两组,进行临床观察。结果阴式组较腹式组平均住院时间短(P〈0.05),平均出血量少(P〈0.01),术后并发症少(P〈0.05),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早(P〈0.01),术后住院时间短(P〈0.05)。结论对非脱垂子宫≤80天妊娠大小,有切除子宫的手术指征者,阴式子宫切除是一种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剔除保留子宫的可能性。方法:识别假包膜,尽可能在一个切口内剔除多个肌瘤,注意子宫修复和整形,使其恢复正常大小、形态和位置;对巨大而未形成蒂的内膜下肌瘤应切除子宫。结果:73例获随访。正常妊娠12例,流产4例;月经恢复正常39例,较前减少9例;切除子宫7例,复发2例。结论:子宫肌瘤多属良性,行瘤体剔除术是可行的;不仅可保留生殖功能,还能维持内分泌功能。  相似文献   

19.
Application of ovarian transposition during hysterectomy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Objective To study the optimal position and method for ovarian transposition and its benefits and indications.Methods We performed ovarian transposition in 34 patients from August 1989 to December 2000.Twelve patients were diagnosed with stage Ⅰ b to Ⅱ a cervical cancer, 4 had stage Ⅰ a endometrial carcinoma, 12 had stage Ⅲ to Ⅳ endometriosis, 4 had myoma of uterus, 1 had dysfunctional uterine bleeding, and 1 had an ovarian granulosa cell tumor. Surgery went as follows: the ovary was dissociated by clamp, the skin was incised and a tunnel was made, then the ovary was translocated to the subcutaneous site. In the cases of benign lesions, the ovarian vessel pedicel went in through the abdominal cavity, but in malignant tumors, it went out through the peritoneum.Results In both cases (benign lesions or malignant tumors), the short-term and long-term endocrine function of the translocated ovary remained normal. Furthermore, patients could supervise their translocated ovary themselves.Conclusions Subcutaneous ovary transposition might prevent not only implantation of gastrointestinal cancer but also the extension of pelvic carcinoma to the ovary. Because of the shallow transposition and the incision scar, it is easy for patients to supervise themselves. Moreover, the site of the ovary is easy to locate for ultrasound examinations. Thus, it can obtain the goal of early prevention for cancer.Subcutaneous ovarian transposition with skin incision is the optimal selection and suitable for all patients with various gynecologic diseases in which ovary removal is not necessary.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