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正常人和晚期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 angle glaucoma,POAG)患者小梁网M3受体的表达,探讨POAG患者小梁网的病理生理改变。方法 取5例正常人及10例晚期POAG患者小梁网组织标本,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小梁细胞M3受体,并利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5例正常人的小梁网组织标本的M3受体表达,阳性细胞主要分布在葡萄膜小梁网处,前至Schwalbe线,后达巩膜突。晚期POAG患者小梁网组织标本中,小梁细胞数量明显减少,M3受体阳性细胞亦相应减少且散在分布,部分标本甚至无阳性M3受体表达。结论 正常人小梁网细胞M3受体表达阳性,晚期POAG患者小梁网M3受体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减少且分布不规则。  相似文献   

2.
唐浩英  王璟  卢敏 《眼科新进展》2013,33(8):725-728
目的 探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primary open-angle glaucoma,POAG)小梁网细胞外钙离子内流对膜蛋白copinel表达的影响.方法 原代培养POAG患者小梁网细胞,应用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钙离子浓度,所用钙离子荧光探针为Fluo3-AM;应用钙离子运载剂A23187增加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应用Real-time PCR检测小梁网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增加前后copine1在转录水平的表达.结果 经免疫组织化学鉴定培养的细胞为小梁网细胞.荧光显微镜下观察与流式细胞仪定量结果均显示,应用钙离子运载剂A23187增加了POAG患者小梁网细胞内的钙离子浓度.Real-time PCR检测证实A23187的应用使copine1 mRNA在小梁网细胞中表达增加了(1.8±0.3)倍.结论 POAG患者小梁网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增高可引起copinel在转录水平表达的上调,copinel在小梁网细胞中的功能研究将会增加对POAG病理学机制的理解,有助于新药物靶点的开发.  相似文献   

3.
蒋鑫  苏颖  王峰 《国际眼科杂志》2019,19(6):933-936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 angle glaucoma,POAG)是以持续性眼压增高导致视神经损伤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尚未明确,现阶段临床治疗相对困难。影响眼内压(intraocular pressure,IOP)高低的重要因素是房水引流是否通畅,而房水引流途径中小梁网(trabecular meshwork,TM)起重要调控作用。TM细胞的形态、数量、结构和功能改变均可使房水外流阻力增大,从而导致IOP升高。研究证实诱导多功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Cs)、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和脂肪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DSCs)已被用于TM细胞的分化和再生,为POAG小梁网的干细胞替代治疗提供可靠的细胞来源。近年研究发现,小梁网干细胞(trabecular meshwork stem cells,TMSCs)在分化为TM细胞方面具有绝对优势,为细胞移植治疗青光眼提供新的靶向,这标志着干细胞治疗POAG进入一个新纪元,为青光眼治疗带来新的曙光。本文将对不同种类干细胞的小梁网移植进行综述,为细胞移植治疗POAG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的可溶性CD44分子(soluble CD44,sCD44)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angle glaucoma,POAG)患者小梁网细胞凋亡的影响,以及研究sCD44与POAG发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组织块培养法原代培养POAG患者小梁网细胞,取传3代的小梁网细胞分别加入含sCD44终浓度为0ng/ml(对照组),l ng/ml,5 ng/ml,10 ng/ml,25 ng/ml,50 ng/ml的无血清培养基,分别培养24h后收集细胞,采用CCK-8法、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法,研究sCD44对POAG患者小梁网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通过CCK-8法检测发现:随着sCD44终浓度的增加,sCD44对POAG患者小梁网细胞的抑制作用增强,且各实验组与对照组及各实验组之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显示随着sCD44终浓度的增加,早期和晚期凋亡细胞明显增多;通过流式细胞仪法检测sCI44终浓度为l ng/ml,5 ng/ml,10 ng/ml,25 ng/ml,50 ng/ml实验组小梁网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0.73±0.02,17.33±0.03,21.15±0.02,25.13±0.03,30.00±0.03,均高于对照组小梁网细胞凋亡率2.56±0.02,且各实验组与对照组及各实验组之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CD44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可以抑制POAG患者小梁网细胞的增殖,促进细胞的凋亡,并且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性,sCD44可能通过作用于小梁网细胞间接参与POAG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组织型谷氨酰胺转移酶(tissue transglu-taminase,tTG)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房角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和正常人眼房角组织中表达情况的比较。方法术中取青光眼患者房角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开角型、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及正常人房角组织内tTG的表达情况,用RT-PCR方法分析组织内tTG的表达水平。结果免疫组织化学及RT-PCR结果均显示,正常组与闭角型青光眼组房角tTG的表达差异并无显著性(分别为0.180±0.032,0.212±0.019,P>0.05),而正常组与开角型青光眼组、闭角型青光眼组与开角型青光眼组房角组织tTG的表达差异有极显著性(分别为0.180±0.032,0.325±0.052;0.212±0.019,0.325±0.052,P<0.01)。结论开角型青光眼房角组织tTG的表达增加,tTG的增加可能与开角型青光眼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在人小梁网细胞(human trabecular meshwork cell,HTMC)中过表达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1,SIRT1),探讨SIRT1对氧化应激下HTMC功能的影响.方法:将SIRT1过表达慢病毒和GFP阴性对照慢病毒按照最佳(m...  相似文献   

7.
8.

microRNA在眼部组织有特定表达,对眼部组织发挥独特作用。microRNA-155可调控多种信号通路,影响相应蛋白的表达,导致细胞、组织的形态和功能等异常。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产生机制尚不完全明确,现认为小梁网的形态功能异常是引起眼内压升高的主要原因。研究microRNA-155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发生发展的影响,可以为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发病机制和诊治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Sun XH  Wang Y  Meng FR 《中华眼科杂志》2003,39(8):462-465
目的 研究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POAG)非穿透小梁手术的解剖学基础,探讨POAG患者房水外流的阻力部位及其病理改变。方法 选择行非穿透小梁手术的POAG患者12例(18只眼),取术中切除的深层巩膜瓣及撕除的外层小梁膜进行光镜、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观察。结果 光镜观察标本见:深层巩膜瓣前端为少许深层角膜基质,并可见Schlemm管外壁单层内皮细胞。扫描电镜观察见:深层巩膜瓣内侧可见被打开的Schlemm管管腔和狭长的积液管开口;撕除膜小粱面可见角巩膜小粱的网状结构,排列致密,网眼较小,近管腔侧呈致密的板状结构。透射电镜观察见:Schlemm管外壁周围散在高电子密度物质;撕除膜包括Schlemm管内壁,邻管组织(内皮网)和部分角巩膜小梁,邻管组织细胞减少,细胞外基质增多,可见大量致密斑块沉积;角巩膜小粱网胶原板层结构增厚,弹力纤维增多,细胞体积增大,尤以细胞核增大明显。晚期患者的角巩膜小梁网内有致密斑块沉积,阻塞了小梁间隙。结论 非穿透小梁手术的深层巩膜瓣包括Schlemm管外壁,撕除膜包括邻管组织和部分角巩膜小梁。邻管组织和部分角巩膜小梁是POAG患者房水外流的主要阻力部位,同时Schlemm管外壁也是其重要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 探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 angle glaucoma,POAG)合并高血压患者行小梁切除术后的视野改变及临床疗效.方法 53例(70眼)POAG合并高血压患者均行小梁切除术,术前控制血压,术中、术后密切观察血压变化,同时对所有患者行视野检查,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术前视野光敏度下降50眼患者中38眼术后恢复,术前有绝对中心暗点42眼中37眼术后消失.所有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或显著减轻,眼压控制良好,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POAG合并高血压患者行小粱切除术,可以改善视野,消除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研究纤维连接蛋白(FN)对体外培养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患者小梁网细胞增殖、黏附、迁移的影响,探讨FN与POAG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取临床确诊的POAG患者小梁网切除术中的深层巩膜组织块,进行小梁网细胞体外原代和传代培养.并对其进行免疫细胞化学和电镜鉴定。取第3代小梁网细胞,实验组分别加入浓度为5、10、20、40、100μg/ml的FN(含无血清DMEM/F12培养液)培养,对照组不加FN。培养24h后,采用CCK-8比色法和Transwell试剂盒检测各组光密度值,分析FN对POAG小梁网细胞增殖、黏附、迁移的影响。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组间比较采用One-Way ANOVA分析,两两比较采用SNK检验。结果经过免疫细胞化学和电镜鉴定后,确定培养的细胞为POAG小梁网细胞。不同浓度FN对小梁网细胞均有影响。FN对POAG小梁网细胞有促增殖作用,在FN为5~10μg/ml浓度范围,小梁网细胞增殖相对缓慢,10μg/ml以后呈现上调趋势,在40μg/ml时达到增殖高峰,100μg/ml仍促进增殖,但是相对缓慢。各实验组光密度值分别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实验组不同浓度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1.778,P〈0.05)。FN浓度为5、10、20、40、100μg/ml时.小梁网细胞的增殖率分别为18.6%、54.7%、67.9%、98.7%和121.5%。同样,FN对POAG小梁网细胞有明显的促黏附、迁移作用。小梁网细胞的黏附、迁移能力随FN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基本呈现曲线上升趋势,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N能促进POAG患者小梁网细胞增殖、黏附和迁移,其在POAG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可能为通过影响POAG小梁网细胞的增殖、黏附、迁移功能参与房水流出的调节过程。  相似文献   

13.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中小梁网细胞结构和功能发生异常, 房水外排阻力增大从而形成病理性高眼压。小梁网细胞在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介导的Rho-GTPase途径作用下, 细胞骨架改变, 形成交联肌动蛋白网络, 在TGF-β介导经典Smad核传导通路以及非经典Smad途径作用下, 细胞外基质堆积, 形成交联化。通过细胞-基质相互作用, 造成小梁网硬度增大, 顺应性减弱。线粒体和溶酶体长期受到外源性和内源性诱导的活性氧自由基(ROS)攻击, 细胞老化加剧, 水解组织蛋白酶释放, 自噬通量下降, 细胞凋亡激活。本综述探讨小梁网细胞、微环境及其相互影响机制, 为进一步探究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发病机制提供参考。(国际眼科纵览, 2022, 46:150-156)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miR-181a对过氧化氢(H2O2)诱导的人小梁网细胞(HTMCs)氧化应激的调节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HTMCs随机分为空白组(0μmol·L-1 H2 O2)、200μmol·L-1 H2 O2组、400μmol·L-1 H2 O2组、600μmol·L-1 H2 O2组,分别使用相应浓度H2 O2处理H...  相似文献   

15.
熊毅彤  李秋华  叶纹 《眼科研究》2006,24(5):538-541
目的 探讨谷胱甘肽转硫酶M1(GSTMl)、P1(GSTP1)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的关系。方法 采用分子流行病学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和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68例POAG,43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98例正常对照组的GSTM1、GSTP1基因型。结果 GSTM1基因缺失率在POAG组(60.3%)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40.8%);GSTM1基因缺失个体发生POAG的危险率是正常对照组的2.074倍。GSTP1的基因多态性分布在各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291);而携带GSTM1(-)者,其GSTP1在各组之间分布不全相同(P=0.001),GSTM1与GSTP1基因交互作用使个体发生POAG的危险率增加12.197倍(OR=13.197)。结论 GSTM1基因多态性与POAG易感性有关,GSTM1和GSTP1基因型的交互作用对发生POAG风险有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检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患者房水中IL-37和IL-6的含量,并分析IL-6和IL-37含量与眼压或视野平均缺损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2019-06/2020-01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眼科医院连续就诊的25例POAG患者和25例年龄相关性白内障(ARC)患者房水中IL-37和IL-6含量进行检测。同时测定POAG组患者眼压、视野平均缺损。结果:房水中IL-37和IL-6含量POAG组患者为25.80±2.87、43.87±7.75pg/mL,ARC组患者为23.75±3.88、36.53±7.60pg/mL,两组间IL-37和IL-6含量比较均有差异(P<0.05)。IL-6与眼压正相关(r=0.5817,P<0.05),IL-37与视野缺损正相关(r=0.4520,P<0.05)。结论:POAG患者房水中IL-37、IL-6含量均显著高于ARC组。IL-37和IL-6介导的免疫炎症反应可能参与了POAG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PACG)患者的房水中趋化因子受体2(CXCR2)、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水平与小梁切除术后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20-06/2022-01期间本院收治的80例80眼行小梁切除术的APACG患者纳入病例组,依据术后疗效分为成功组60例60眼和失败组20例20眼; 收集同期本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且眼压正常的白内障患者86例86眼纳入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房水中CXCR2、bFGF水平; 采用ROC曲线分析房水中CXCR2、bFGF水平预测APACG患者小梁切除术失败的价值; APACG患者小梁切除术失败的影响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病例组房水中CXCR2、bFG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x003C;0.05)。失败组房水中CXCR2、bFGF水平及术后浅前房发生患者比例显著高于成功组(P&#x003C;0.05)。房水中CXCR2、bFGF水平单独及联合预测APACG患者小梁切除术后失败的AUC分别为0.885、0.883、0.953。CXCR2、bFGF是APACG患者小梁切除术后失败的危险因素(P&#x003C;0.05)。结论:APACG患者房水中CXCR2、bFGF水平显著升高,且二者均是小梁切除术后失败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组织型谷氨酰胺转移酶在牛眼小梁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实验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RT-PCR法检测体外培养的牛眼小梁细胞(bovine trabecu lar m eshwork cell,BTMC)是否表达组织型谷氨酰胺转移酶(tissue transglutam inase,tTG),以探讨tTG与原发开角型青光眼(POAG)的发病学关系。1材料与方法1.1 BTMC的体外培养和鉴定参见我科过去报道的方法。1.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用0·02 mol/L PBS将培养在盖玻片呈棕黄色阳性染色(图1)。阴性对照未见阳性染色(图2)。2.2 RT-PCR检测结果及鉴定从BTMC中提取总RNA,几乎不含蛋白质和DNA。应用特异性牛tTG引物,将从BTMC提取的RNA逆转录所得的cDNA…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primary acute angle-closure glaucoma,APACG)患者房水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的浓度,并探讨它与小梁切除术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纳入小梁切除术失败的APACG患者19例作为病例组,57例年龄、性别匹配的小梁切除术成功的APACG患者作为对照组。APACG患者小梁切除术术前收集房水,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两组患者房水中MCP-1浓度。采用单因素以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小梁切除术失败的危险因素。结果 病例组患者房水中MCP-1的浓度为(5688.04±2099.99)ng·L-1,对照组为(2077.57±568.44)ng·L-1,病例组房水中MCP-1的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房水中MCP-1浓度(OR=1.005;95%CI=1.001~1.008)以及患者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发生(OR=31.430;95%CI=1.577~57.350)是小梁切除术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术后1 a随访时小梁切除手术失败的APACG患者房水中MCP-1的浓度明显高于小梁切除手术成功的患者。APACG患者房水中MCP-1浓度是小梁切除手术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