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髋关节外展操干预对GrafⅡa型髋关节发育不良(DDH)患儿的作用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8年1月~9月我院接受治疗的GrafⅡa型DDH患儿134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7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健康指导。观察组给予髋关节外展操干预。比较两组髋关节角度、患儿家长对干预效果的满意度及干预安全性。结果 两组干预后髋关节α角较干预前明显增大,β角较干预前明显减小(P<0.05)。观察组干预后髋关节α角较对照组明显增大,β角较对照组明显减小(P<0.05)。观察组患儿家长对干预效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05 )。两组干预安全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髋关节外展操干预对GrafⅡa型DDH患儿的作用较好,且安全性较佳。 相似文献
2.
目的 超声观察GrafⅡa型髋关节发育不良的稳定性及其临床疗效。方法 前瞻性选取就诊42天可疑Ⅱa型髋关节发育不良新生儿髋关节资料,比较不同类型、不同年龄段患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的自愈率及治愈率,评估其临床疗效。结果 共纳入稳定型A组168髋、不稳定型B组78髋;3月龄时A组Ⅱb型21髋、B组18髋、C组20髋。治疗3周后,A组Ⅱb型余4髋,B组9髋,C组3髋;3月龄以内,A组自愈率显著高于B组;3月龄以后,用Pavlik吊带疗法的治愈率A组显著高于B组,α角和耻头距是Ⅱa型髋关节发育不良发展为Ⅱb型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定期超声检查可全面评估Ⅱa型髋关节发育不良的转归及治疗效果,辅助指导临床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探讨髋关节外展操对GrafⅡa型髋关节发育不良患儿的治疗效果。方法:将GrafⅡa型髋关节发育不良患儿62例70髋随机分为干预组34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仅予以指导使用宽尿布片、骑跨抱等基本健康教育,干预组在此基础上予以髋关节外展操治疗。干预前后检查髋关节B超,观察其α角和β角的变化。结果:干预2个月后,2组均发现其α角较干预前增加(P<0.05),β角较干预前降低(P<0.05),且干预组α角增加幅度及β角减少幅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髋关节外展操能有效促进GrafⅡa型发育不良髋关节转化为正常髋关节。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髋关节外展肌强化训练对脊髓损伤(SCI)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 方法将24例T12~L4神经损伤平面的不完全性SC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12例,对照组采用肌力训练、平衡训练、佩戴矫形器等常规康复治疗技术,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双侧髋关节外展肌的强化训练。于治疗前和治疗10周后(治疗后)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功能性步行分级(FAC)、10m步行时间、ASIA运动功能评分以及Lovett徒手肌力分级法对2组患者的平衡能力、步行能力、ASIA运动功能以及关键肌肌力进行评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治疗后,2组的BBS评分、FAC评分、10m步行时间和ASIA运动评分均优于组内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的BBS评分、FAC评分、10m步行时间和ASIA运动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屈髋肌、伸膝肌、踝背屈肌、髋外展肌的Lovett徒手肌力均明显优于组内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治疗组治疗后的髋外展肌Lovett徒手肌力为(2.98±1.12)级,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后的(2.07±1.08)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髋关节外展肌强化训练结合常规康复训练可显著改善T12~L4神经损伤平面不完全性SCI患者的步行能力。 相似文献
6.
选择我院2010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100例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患儿(其中2岁以下为A组50例,2岁以上作为B组50例)对所有患儿采取外展支架固定治疗。治疗后在第1、3、6、9个月进行X光片复查,在复查成功后佩戴支架3个月以辅助恢复。结果研究结果显示,所有患儿中88例治愈,治愈率达到了88%,其中1个月内复位的患儿54例,在3个月内复位的患儿21例,13例患儿在治疗后6个月内复位。6例患儿没有完全复位,后采取手术复位。A组患者在治疗后Mckay评分优良率达到92%(46/100),明显高于B组患者的78%(39/50),差异显著(P0.05)。对于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患儿采取外展支架固定的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高复位率,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Graf法超声筛查对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高危婴儿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2月接收的DDH高危婴儿85例设定为观察组,选取同一时间段健康体检婴儿85例作为对照组,均采用Graf法超声筛查,对比两组诊断结果.结果:①α角、β角水平:对照组α角、β角水平与观察组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Graf法超声检查在婴幼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早期诊断及随访中的价值,为今后将髋关节超声检查作为0~6个月婴幼儿DDH早期普查或高危新生儿筛查的首选项目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21年3月至2021年8月南京市江北新区妇幼保健所儿童保健门诊健康查体的408例0~6个月婴幼儿作为研究对象进行Graf法超声DDH筛查,并对DDH婴幼儿早期随访,对筛查和随访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08例婴幼儿816个髋关节中,DDH 45例,共53个髋关节,总检出率6.50%(53/816);生理性不成熟35例,需要干预治疗10例;DDH以单侧较常见,左侧较右侧多见(P=0.016),且Ⅱb型、Ⅱc型及D型主要见于左侧;女性DDH发病率高于男性(P=0.004);随访的48个DDH髋关节中38个生理性不成熟髋关节自然发育成熟的比率为94.74%(36/38);自然转归率为77.08%(37/48),临床干预治疗率为22.92%(11/48)。结论 Graf法超声无创、方便、可重复性高,在0~6个月婴幼儿DDH的早期筛查和治疗随访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髋关节因关节囊外软组织孪缩而形成的髋关节屈曲、外展、外旋挛缩畸形,经26例患者的临床研究发现,大多都存在臀肌上半部纤维,臀肌表面骼腔束和不同程度的阔筋膜张肌表面臀筋膜挛缩卜’,而往往以臀中肌表面骼腔束挛缩为最厚且宽大。l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6例患者均为双侧同时患病,其中男ZI例,女5例,年龄最小4岁,最大17岁。经手术证实其中9例仅为单纯髂胫束挛缩,17例不但髂胫束挛缩,同时存在臀肌上半部纤维和不同程度的阔筋膜张肌表面的臀筋膜挛缩。患者多表现有:(1)步态异常,行走时双下肢呈外展外旋状,快速行走时尤为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对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高危婴儿实施G r a f法超声筛查的诊断价值.方法:从我院2018年4月—2020年8月择取80例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高危婴儿作为研究组,择取同期健康体检婴儿80例作为对照组,所选婴儿均实施Graf法超声筛查,对照分析两组α角、β角,并对照病理诊断结果,对Graf法超声筛查结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12.
小儿髋关节术后功能锻炼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闭合复位失败者和小儿股骨头无菌性坏死需行手术治疗患儿 ,术后髋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手术创伤或关节内因血肿机化而发生粘连 ,造成关节僵直 ,活动度减少或消失。术后髋关节功能的恢复非常重要。 1 999年 1月~ 2 0 0 1年 3月我科采用CPM机帮助髋关节术后进行功能训练 ,经与手工方法对比 ,证实CPM机帮助的方法治疗效果更好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本组病儿 62例 ,73个髋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 34例 ,4 2个髋 ,双则 8例 ,年龄为 2~ 1 3岁。手术采用髋关节切开复位和salter术式或chiari术… 相似文献
13.
14.
摘要
目的:探究全膝关节置换(TKA)术后早期康复训练中强化髋关节外展肌训练对患者下肢肌力及步行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0月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因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初次行全膝关节置换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试验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方法,试验组在常规康复基础上增加髋关节外展肌训练,两组进行4周每周5次的训练。干预前后分别对两组进行等速肌力测试、膝关节功能(KSS)评分、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起立-行走”计时测试(TUGT)、三维步态分析。
结果:经4周康复干预后:试验组髋关节外展相对峰力矩、膝关节屈伸相对峰力矩、KSS评分均显著高于干预前(均P<0.01);WOMAC疼痛、僵硬、功能、总分及TUGT完成时间显著低于干预前(均P<0.05);步速、步幅、患侧支撑百分比及髋、膝关节矢状面活动范围显著高于干预前(均P<0.05);双支撑百分比低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试验组髋关节外展相对峰力矩、KS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WOMAC疼痛、功能、总分及TUGT完成时间低于对照组(均P<0.05);步幅、患侧支撑百分比患侧髋、膝关节矢状面活动范围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
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康复训练中强化髋关节外展肌训练能更好改善患者的下肢肌力及步行功能。 相似文献
15.
简化太极拳运动中髋外展活动度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简化太极拳运动时髋外展活动度的变化。方法用关节测角器测定 3 0例健康成年男性操练太极拳时髋关节的外展活动度。结果两髋外展活动度超过正常髋外展 0°— 45°的活动范围。结论太极拳运动增进外展髋肌肉的力量 ,可预防和矫正髋内收畸形。 相似文献
16.
17.
程刚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7,19(8):540-543
目的 探讨不同经验不同条件下超声医师使用Graf法髋关节超声诊断及分型的一致性。 方法 对120例婴儿(240个髋关节)按3位对Graf技术的不同认知经验的超声医师及根据是否使用检查辅助装置设备随机平均分为A、B、C、D四组,分别为①第1位医师和第2位医师徒手对A组婴儿的髋关节进行检查;②第1位医师和第2位医师配备凹槽式记忆海绵床垫及金属连杆装置对B组婴儿进行检查;③第2位医师和第3位医师徒手对C组婴儿的髋关节进行检查。④第2位医师和第3位医师配备凹槽式记忆海绵床垫及金属连杆装置对D组婴儿进行检查。对各组内角度测量值及分型结果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各组内a角的测量差值的均数分别为0.45°、-0.10°、0.42°、-0.09°。各组的检查者之间对髋关节诊断分型一致率分别为76.7%、84.6%、55.8%、72.3%,A组与B组(X2=2.27,P=0.251)无统计学意义,C组与D组(X2=7.26,P=0.042)有统计学意义,一致性分别为K=0.52、0.76、0.37、0.54。各组对正常髋关节和异常髋关节的诊断一致率分别为88.3%、93.3%、78.3%、85.0%, A组与B组(X2=4.27,P=0.059)无统计学意义、C组与D组(X2=8.27,P=0.013)有统计学意义,一致性分别为K=0.55、0.82、0.43、0.67。结论 超声Graf法诊断髋关节的一致性与超声医师学习的场所无关,但与实际利用该技术操作经验和是否有辅助装备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髋关节置换术后疼痛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2008年12月至2009年6月施行髋关节置换手术后出现中度疼痛(VAS>5分)的20例患者作为干预组,回顾性统计2008年4~10月施行髋关节置换手术后出现中度疼痛的3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镇痛处理及护理,干预组采取教育、运动、心理、群体关系、生活习惯等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功能锻炼的依从性.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功能锻炼依从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的依从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对髋关节置换术后出现的疼痛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功能锻炼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9.
髋关节矫形器在儿童痉挛型脑性瘫痪康复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探讨髋关节矫形器 (HO)在儿童痉挛型脑性瘫痪康复中的作用。方法 5例痉挛型双瘫的脑瘫患儿在原有康复治疗的基础上 ,穿戴HO纠正剪刀样步态。采用基于数字视频和数字图像处理的二维步态分析系统 ,对患儿步行时额状面的双膝(K)与双髂前上棘 (I)之间的距离比 (K/I)进行测评。随访 1年。结果穿戴矫形器后 ,K/I较穿戴前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髋关节矫形器能限制髋关节内收、改善异常剪刀样步行模式、增强步行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早期功能锻炼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预后影响。方法:选择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11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62例。观察组除了常规护理外,同时进行系统规范的早期功能锻炼;对照组则按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常规护理进行自我锻炼。比较两组患者的人工髋关节Harris评分指数。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月及3月人工髋关节Harris评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功能锻炼,能明显提高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的近期和远期功能恢复,达到治疗目的,从而缩短康复时间、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