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癌痛在肿瘤患者中十分常见,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和生活质量。虽然世界卫生组织的三步镇痛阶梯对癌痛管 理起到积极作用,但仍有患者疼痛控制不理想。临床针对中度癌痛使用低剂量的强阿片类药干预取代二阶梯弱阿片类药物用 药尚存疑虑,证据尚不充足。本文针对该问题相关研究进行梳理,提示弱化二阶梯弱阿片类药物,直接采用低剂量强阿片类药 物对于中度癌痛进行干预,能有效控制疼痛,且不良反应较少,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镇痛治疗的疗效受到多因素 影响,除了二阶梯或者三阶梯用药区别外,患者接受各种抗肿瘤治疗的程度、不同性质的疼痛以及患者与医院的地域距离等都 会影响整体效果。做好中度癌痛的控制,需要临床医师多维度地进行评估和干预,本文从二阶梯与三阶梯治疗药物的药理、用 药的疗效、安全性以及相关影响因素等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用药提供更多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采用规范化癌痛护理晚期癌痛患者可提高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延长生存期。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240例晚期癌痛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120例,对照组以常规止痛护理,观察组以规范化癌痛护理。比较两种不同护理方式对患者生活质量及疼痛评分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SDS、SAS、疼痛评分、患者社会/家庭状况、生理状况、功能状况、情感状况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规范化癌痛护理有利于改善并提高晚期癌痛患者生活质量,同时可延长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癌痛患者使用芬太尼透皮贴剂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63例伴有中度疼痛的癌症晚期患者,年龄大于65岁且伴不同程度的进食困难.入组前使用过解热镇痛药、曲马多、弱阿片类、强痛定等中度镇痛药物,且疼痛不能缓解者.使用西安杨森生产的芬太尼透皮贴剂,初始剂量从2.5 mg开始,连续使用两周,评价治疗前后疼痛缓解程度,生活质量及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芬太尼透皮贴剂能有效缓解癌病,不良反应轻,改善和提高伴有中度疼痛的老年晚期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老年癌痛患者使用芬太尼透皮帖剂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中度癌痛病人的效果,为恰当选择使用芬太尼透皮贴剂的时机提供临床依据.方法2003年3月~12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宁养院接受宁养服务的中度癌瘤患者108例,单中心开放试验给药,自身对照方法进行研究,观察周期28天.结果符合入组标准患者108例,其中完成15天连续用药患者98例,治疗前疼痛评分平均为5.2173±0.3185,第15天为0.9184±0.7822,其中79.6%的患者达到基本无痛,其他患者仅有轻度疼痛,从平均用药剂量及疼痛评分变化曲线图可以发现,疼痛强度很快下降,而平均药物剂量增长缓慢,尽早给癌痛患者进行规范化的疼痛处理,相对较低的剂量即可取得良好镇痛效果.结论芬乙太尼透皮贴剂可以安全用于中度癌痛的治疗.我们认为最佳使用时机为:常规一、二阶梯镇痛药物效果不满意,疼痛评分在4~6分以上即可使用,尽早减轻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背景与目的:疼痛是晚期癌症患者最主要的症状,也是影响癌症患者晚期生活质量的主要问题,如何治疗顽固性中、重度晚期癌痛,同时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是癌痛治疗的最大难题.本研究观察小剂量氯胺酮辅助吗啡硬膜外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 epidural analgesia,PCEA)用于顽固性中、重度晚期癌痛患者的可行性及止痛效果.方法:选择56例中、重度晚期癌痛患者,均为经三阶梯药物治疗方案治疗未能很好控制疼痛,同时不良反应较大的患者.按入院前后随机分成2组,分别采用PCEA吗啡(A组)和小剂量氯胺酮联合吗啡PCEA(B组)方法镇痛.2组均采用PCEA方法,镇痛液2组均为200ml,A组内含吗啡20mg,B组内含吗啡20 mg,氯胺酮100 mg.采用上海博创电子泵,负荷量为5 ml,背景剂量均为2 ml/h,PeA为2 ml,锁定时间为15 min.分别在安装止痛泵后24、48 h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疼痛程度,统计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经治疗,2组病例疼痛明显缓解.治疗后24、48 h视觉模拟评分(VAS)A组为3.68、3.54,B组为2.26、1.52,2组经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PCA按压次数和吗啡用量A组明显多于B组,B组生活总满意度明显高于A组.不良反应:恶心呕吐、便秘、嗜睡、皮肤瘙痒、尿潴留A组明显高于B组;呼吸抑制、幻觉发生率两组无差异.结论:经硬膜外小剂量氯胺酮辅助吗啡自控镇痛具有镇痛作用强、不良反应小等优点,适合有效治疗中、重度晚期顽固性癌痛.  相似文献   

6.
癌症产生的疼痛是患者最常见、最难以忍受的症状,尤其到了晚期的癌症疼痛,使患者痛苦万分。有效的止痛治疗是世界卫生组织(WHO)癌症规划4大重点之一。治疗方法诸多,最主要手段是药物治疗。正确使用镇痛药物,提高晚期癌痛患者生活质量,是社会和家庭广为关注、亟待解决的问题。麻醉性镇痛药在中、重度癌痛治疗中,是不可或缺的主药。该类药物可分为天然阿片类,如吗啡、可待因等;人工合成类,如哌替啶、芬太尼等。两类药物的特点均具有如下方面:1)主要通过与阿片受体结合而发挥镇痛作用,并有μ、κ、δ、σ4种亚型,其中受体激动时,主要呈现脊髓…  相似文献   

7.
盐酸羟考酮控释片是阿片类口服镇痛药,具有快速镇痛与持续镇痛的双重作用,是中至重度慢性癌痛和非癌痛患者治疗的一线用药。本文对37例晚期乳腺癌患者采用盐酸羟考酮控释片治疗,并对其疗效、安全性以及镇痛前后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背景与目的: 疼痛是晚期癌症患者最主要的症状,也是影响癌症患者晚期生活质量的主要问题,如何治疗顽固性中/重度晚期癌痛,同时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是癌痛治疗的最人难题.本研究观察小剂量氯胺酮辅助患者吗啡皮下自控镇痛(PCSA)对顽同性中、重度晚期癌痛患者的可行性及镇痛疗效.方法: 选择52例中/重度晚期癌症疼痛患者,均为经三阶梯药物方案治疗未能很好控制疼痛、同时药物毒副作用较大的患者.按入院前后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PCSA吗啡(对照组)和小剂量氯胺酮联合吗啡PCSA(观察组)对患者进行镇痛治疗.两组均采用PCSA方法,镇痛液两组均为100 ml,对照组内含吗啡80 mg 2%利多卡因20 ml 氟哌利多2.5mg 0.9%氯化钠溶液共计100 ml.观察组内含吗啡40 mg 2%利多卡因20 ml 氟哌利多2.5 mg 0.9%氯胺酮200 mg 0.9%氯化钠溶液共计100 ml.采用上海博创电子泵,负荷量为10 ml,背景剂量均为每小时2 ml,患者自控镇(PCA)为3 ml,锁定时间为15 min.分别在安装止痛泵后30 min、1、3、5、24、48 h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疼痛程度,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经治疗,两组病例疼痛基本缓解.两组VAS各时段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PCA按压次数与吗啡用量对照组显著多于观察组;后者生活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前者.不良反应:恶心呕吐、便秘、嗜睡、皮肤瘙痒对照组显著高于观察组;呼吸抑制、幻觉发生率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 结论:经皮下小剂量氯胺酮辅助吗啡PCSA具有镇痛作用强、不良反应小、方法简便等优点,适合治疗中/重度晚期顽固性癌痛.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泰勒宁(氨酚羟考酮)对中重度晚期癌症疼痛的镇痛效果及其不良反应.方法 87例中重度晚期癌症疼痛患者,随机分为泰勒宁组(观察组,n=47)和路盖克组(对照组,n=40).分别予泰勒宁和路盖克口服.双盲法观察两组病人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病人均取得良好的镇痛疗效,两组中度疼痛(VAS 4~6分)者缓解率和完全缓解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泰勒宁组较易出现头晕、嗜睡、胃部不适、恶心、呕吐和便秘等不良反应;而重度疼痛(VAS 7~10分)者,泰勒宁组的完全缓解率明显高于路盖克组(P<0.05),不良反应则无明显差异.结论 合理应用泰勒宁治疗中重度癌症疼痛,方法简便、安全有效,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可作为未使用强阿片类药止痛的重度癌痛患者首选药物.路盖克更适用于中度癌痛.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凯纷注射液(氟比洛芬酯脂微球注射液)联合吗啡治疗重度难治性癌性疼痛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口服或肌注镇痛药物效果欠佳、药物不良反应明显或不能口服镇痛药物的重度癌痛患者40例,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单纯吗啡自控静脉镇痛(PCIA)治疗组(A组)和凯纷注射液联合吗啡PCIA治疗组(B组),每组20例,连续观察10d为1个疗程。分别就两组治疗后疼痛缓解、阿片类剂量滴定、生活质量改善及不良反应等方面进行评价。[结果]A组疼痛缓解率70.0%(14/20),B组为75.0%(15/20),镇痛效果差异无显著性(P〉0.05)。B组在减少阿片类止痛药剂量、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减轻阿片类药物引起恶心、便秘发生率方面明显优于A组(P〈0.05)。[结论]凯纷注射液与吗啡联合治疗重度难治性癌痛,可减少阿片类药物用量,降低胃肠道反应,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刘晓琳  朱冠雅 《癌症进展》2023,(4):435-438+450
目的 探讨规范化癌痛干预对晚期肺癌患者癌痛程度、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根据干预方法的不同将82例晚期肺癌患者分为A组和B组,每组41例,A组患者采用规范化癌痛干预,B组患者采用常规镇痛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癌痛程度[语言分级评分法(VRS)]、心理状态[修订焦虑自评量表中文版(SASCR)、抑郁自评量表(SDS)]、生活质量[癌症治疗功能评价量表共性模块(FACT-G)]及出院时的满意度。结果 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VRS、SAS-CR和SDS评分均低于本组干预前,且A组患者的VRS、SAS-CR和SDS评分均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者生理状况、社会/家庭状况、情感状况、功能状况评分均高于本组干预前,且A组患者生理状况、社会/家庭状况、情感状况、功能状况评分均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出院时对护理人员服务态度、健康宣教、出院指导的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规范化癌痛干预可有效降低晚期肺癌患者的癌痛程度,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强阿片类药物治疗中、重度癌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探讨镇痛治疗对生活质量和预后的影响.方法:应用强阿片类药物治疗伴有中、重度疼痛的恶性肿瘤患者122例,观察药物荆量、疗效、不良反应及生存期;采用生活质量量表EORTCQLQ-C30(V3.0)中文版评估66例肺癌疼痛患者镇痛前后的生活质量变化,并对不同疼痛程度和不同疼痛缓解程度癌痛患者的预后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使用阿片类药物治疗后,中度、重度疼痛患者疼痛缓解率分别为94.9%和86.7 %;与治疗前相比疼痛程度明显减低,P<0.05.治疗过程中便秘发生率47.5%、恶心呕吐11.5%、排尿困难9.0%、头晕4.9%.经镇痛治疗后91.4 %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尤以失眠改善最为明显.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中度癌痛患者半年总疼痛治疗生存率明显优于重度疼痛者,疼痛程度与生存显著相关,P=0.000.疼痛完全缓解和明显缓解者半年总疼痛治疗生存率明显高于中度和轻度缓解者,疼痛缓解程度与生存显著相关,P=0.003.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疼痛部位和疼痛程度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强阿片类药物治疗中、重度癌性疼痛是安全有效的;它能明显提高癌痛患者生存率、延长其生存期,并能提高肺癌癌痛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规范化癌痛护理干预对肿瘤患者癌痛控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间陕西省肿瘤医院收治的80例癌痛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在常规癌痛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患者采用规范化癌痛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3个月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癌痛程度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疼痛数字分级法(NR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总健康状况和总生活质量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各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规范化癌痛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癌痛患者躯体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对晚期癌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0例晚期癌痛患者采用PCEA的方法进行镇痛治疗.结果癌痛完全缓解32例(64.0%),部分缓解18例(36.0%),缓解率为(100.0%).治疗前后疼痛程度差异有显著性(P<0.05),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毒副作用明显减轻.结论 PCEA治疗晚期癌痛疗效确切,方便、安全,且能增强镇静和抗焦虑作用,改善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芬太尼透皮贴剂在中度癌痛治疗中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芬太尼(多瑞吉)透皮贴剂在中度癌痛的治疗效果,探讨该贴剂使用的最佳时机、方法:选择98例成年癌痛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为4-6分。芬太尼透皮贴剂从2.5mg剂型开始,每隔3天更换一次,用药时间为15天。治疗过程中观察患者的疼痛评分和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后的VAS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过程中常见的不良反应为便秘、恶心、呕吐、头晕和嗜睡。结论:芬太尼透皮贴剂能安全用于中度癌痛患者的治疗,推荐使用时机为一、二阶梯镇痛药物常规剂量效果不满意且VAS评分为4~6分的癌痛患。  相似文献   

16.
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晚期癌症疼痛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芬太尼透皮贴剂(多瑞吉)治疗晚期癌症中、重度疼痛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及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方法224例中、重度癌痛患者给予芬太尼透皮贴剂镇痛治疗,初始剂量25μg/h或参照吗啡与芬太尼剂量折算表计算,贴膜每3 d更换1次,根据疼痛情况调整剂量,直到患者无痛或基本无痛,每位患者至少治疗15 d以上,同时进行疼痛强度、生活质量评分及不良反应观察。结果芬太尼的最终滴定剂量为每小时25μg者90例,50μg者67例,100μg者37例,150μg者28例,200μg者2例。总疼痛缓解率为96.4%,其中完全缓解94例(41.9%),明显缓解110例(49.1%),中度缓解12例(5.4%)。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不良反应少且较轻微。结论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中、重度癌痛疗效显著,使用简单方便,不良反应少,能够改善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尤其适用于不能口服止痛药的患者。  相似文献   

17.
酒石酸布托啡诺鼻喷剂治疗252例癌痛患者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酒石酸布托啡诺鼻喷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08年7月~2008年12月,在北京6家医院开展了多中心临床观察,共252例癌痛惠者入组.其中男性92例,女性160例;年龄22~86岁,中位年龄58.98岁.均为有明确病理诊断的晚期癌症患者,伴中、重度的癌性疼痛(24h平均疼痛强度评分:NRS评分≥4分),停用其他阿片类镇痛药物3天以上再使用酒石酸布托啡诺鼻喷剂治疗癌痛;初始剂量为每次1喷(相当于1mg),3~4次/日,观察患者疼痛缓解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记录药物不良反应.结果:酒石酸布托啡诺鼻喷剂治疗中、重度疼痛,用药起效时间23.3±5.7min,疗效持续时间237.5±48.8min.完全缓解32例,占12.7%;明显缓解120例,占47.6%;中度缓解56例,占22.2%;轻度缓解36例,占14.3%;无缓解8例,占3.2%;有效率为82.5%,显效率为60.3%.对患者用药前后生活质量进行统计,76.2%患者治疗后有较明显改善.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占28.6%,主要症状为头晕、恶心、嗜睡等,程度均较轻.结论:酒石酸布托啡诺鼻喷剂治疗癌痛,疗效肯定,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多瑞吉在中重度癌痛患者治疗中的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对57例中、重度癌痛患者给予多瑞吉治疗,72小时换贴,每24小时观察其治疗前后疼痛强度、生活质量评分和不良反应。结果:疼痛完全缓解32例,明显缓解15例,中度缓解6例,轻度缓解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3.0%(53/57)。不良反应有口干、恶心、呕吐、排尿困难、便秘、困倦。结论:多瑞吉治疗中重度癌痛效果较好,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不良反应轻。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多瑞吉在中重度癌痛患者治疗中的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对57例中、重度癌痛患者给予多瑞吉治疗,72小时换贴,每24小时观察其治疗前后疼痛强度、生活质量评分和不良反应.结果:疼痛完全缓解32例,明显缓解15例,中度缓解6例,轻度缓解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3.0%(53/57).不良反应有口干、恶心、呕吐、排尿困难、便秘、困倦.结论:多瑞吉治疗中重度癌痛效果较好,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不良反应轻.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影响晚期癌症伴慢性中重度疼痛患者镇痛效果的相关因素,为晚期癌症姑息治疗提供一些参考。方法 收集260例晚期恶性肿瘤伴有慢性中重度疼痛患者的相关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规范化镇痛治疗。以疼痛强度数字分级法评分降至≤3分,爆发痛次数≤3次/日,解救治疗次数≤3次/日作为疼痛控制良好的指标,以镇痛3天疼痛控制情况、镇痛时间、镇痛药物剂量作为评价镇痛难易的指标。分析性别、年龄、肿瘤类型、有无骨转移、疼痛强度、疼痛部位、疼痛原因、疼痛机制及有无频发爆发痛(每天3次以上)对镇痛效果的影响。结果 260例患者镇痛治疗3天疼痛控制良好率为75.4%(196/260),中位镇痛时间为2天。Logistic回归及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消化系统肿瘤、重度疼痛和频发爆发痛是导致镇痛3天疼痛控制不佳(P<0.05)及镇痛时间长(P<0.05)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性别、年龄、骨转移、疼痛部位、疼痛原因和疼痛机制对镇痛3天疼痛控制情况及镇痛时间长短无显著影响(P>0.05)。185例应用强阿片类药物患者中,年龄<60岁(P=0.018)、重度疼痛(P<0.001)、存在神经病理性疼痛(P=0.002)及频发爆发痛(P=0.015)的患者需止痛药物剂量大,而性别、肿瘤类型、骨转移、疼痛部位、疼痛原因对镇痛药物剂量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 年龄<60岁、消化系统肿瘤、重度疼痛、存在神经病理性疼痛及频发爆发痛为影响镇痛效果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