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卵巢环状小管性索瘤2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2例罕见的卵巢环状小管性索瘤(SCTAT),讨论该瘤的临床病理特征。通过临床和随访资料复习、光镜组织学检查和免疫组化染色,对2例SCTAT的临床和病理学特征进行研究并复习文献。临床表现均为月经紊乱和腹部包块。病理检查2例均为单侧卵巢肿块,最大径分别为29cm和9cm,镜下肿瘤均由简单和复杂的环状小管组成,瘤细胞α-抑制素( ),其中1例有盆腔和腹股沟淋巴结转移且于2年内复发并死亡。回顾分析显示,SCTAT在1994年1月1日~2004年12月31日我国文献(清华同方: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CHKD期刊全文数据库。并列图书馆查阅及后参考文献核实病例无重复)中共有79例报道,包括我们的2例共约81例,但有Peutz-Jegher’s综合征(PJS)肿瘤仅1例,远低于国外报道。无PJS的肿瘤中约22.5%为恶性,较国外报道相近。初步研究结果显示,与PJS无关的SCTAT中约1/5有恶性生物学行为。α-抑制素是SCTAT首选的免疫标记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卵巢环状小管性索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诊断要点。方法标本做常规HE切片、PAS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结果肿瘤具有典型的简单和复杂的环状小管结构,部分区域瘤细胞轻度异型,呈小梁状及弥散性分布。肿瘤在腹腔内广泛转移,临床随访远处淋巴结转移及肿瘤复发在术后两年。结论此瘤是一种真性肿瘤,个别病例恶性度较高。  相似文献   

3.
本文就24例(国內文献21例及本组3例)卵巢环状小管性索瘤进行分析,良性19例,恶性5例。主要临床表现为月经不规则,绝经后出血及性早熟。特征性的组织学结构为单纯性和复合性环状小管。另外,在19例良性中仅1例含实性巢状及条索结构。而5例恶性者均见条索及实性巢和分裂相。恶性者原发瘤切除后均见转移,但此瘤属低度恶性。对此瘤的组织发生及提示恶性的病理改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肾上腺淋巴管瘤病例的总结分析,增强对该病的了解,为肾上腺淋巴管瘤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8例肾上腺淋巴管瘤患者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对肾上腺淋巴管瘤患者的临床症状、影像学特征、治疗手段、病理表现及预后等进行总结与分析。结果:8例患者中首发病例7例,复发病例1例,中位诊断年龄34岁,男女比例3∶5,均行手术完整切除肿瘤,微创手术6例,开放手术2例,预后良好,随访2个月至3年不等,未见复发及转移迹象。结论:肾上腺淋巴管瘤临床表现多样,伴随症状可有高血压、腰部不适、头晕及腹胀呕吐等。超声、CT及MRI等影像手段可辅助诊断,确诊需依赖病理。肿瘤经手术完整切除后预后良好,单纯行囊肿穿刺抽吸或去顶减压术肿瘤易复发。  相似文献   

5.
青少年甲状腺癌2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探讨青少年甲状腺癌的临床特点、诊治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3~2006年间收治的18岁以下青少年甲状腺癌患者25例。结果:乳头状腺癌21例,滤泡状癌2例,乳头滤泡状癌2例。均行手术治疗,患侧腺叶加峡部切除6例,患侧腺叶加峡部切除及对侧大部切除17例,甲状腺全切术2例,单侧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术15例,双侧颈清扫术4例,术后病理示颈淋巴结转移19例。所有患者术后均予甲状腺素治疗。平均随访8年(1~14年),5年生存率92.0%,获10年随访患者10年生存率86.9%。结论:青少年甲状腺癌预后较佳,治疗的关键是正确根据其病理类型和病情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甲状腺嗜酸细胞肿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0至2008年收治的26例甲状腺嗜酸细胞肿瘤。结果本组行单侧甲状腺次全切除12例,单侧甲状腺腺叶切除9例,单侧甲状腺腺叶切除及峡部切除2例,甲状腺全切除术2例,甲状腺全切除加患侧改良颈部淋巴结清扫1例。术后病理:甲状腺嗜酸细胞腺瘤23例,嗜酸细胞癌3例,伴颈部淋巴结转移1例;切除标本中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2例、甲状腺滤泡型腺瘤2例及桥本甲状腺炎4例。23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9个月至14年,中位随访时间6年,未发现肿瘤复发或转移。结论选择适宜的外科手术方式和术后长期密切随访对甲状腺嗜酸细胞肿瘤的诊治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7.
分化型甲状腺癌手术方式选择及复发因素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外科手术的方式及影响其复发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行手术治疗的149例分化型甲状腺癌,研究其治疗方法并进行随访,根据不同病理类型、临床分期及手术方式分组,计算复发率及生存率,观察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行患侧腺叶切除加峡部切除29例,患侧腺叶切除加峡部切除加颈清扫40例,患侧腺叶、峡部加对侧腺叶次全切除16例,患侧腺叶、峡部加对侧腺叶次全切除加颈部淋巴结清扫46例,甲状腺全切加颈清扫13例,姑息性切除5例。1年、3年、5年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100%、95.9%、92.6%和87.2%。获得随访的98例中,除6例姑息性切除病例外,其余92例中癌肿复发16例(17.4%),其中颈淋巴结复发12例,甲状腺复发4例,合并远处转移2例。统计学分析显示,癌肿复发与性别、手术方式无相关性(P>0.05),但与年龄、临床分期、辅助治疗密切相关(P<0.05)。结论分化型甲状腺癌手术应根据病理类型、临床分期行患侧叶、峡部切除加对侧叶次全切,或全甲状腺切除术。有颈淋巴结转移者应行颈清扫术。其预后与年龄、临床分期、术后是否放疗、是否长期服用甲状腺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金永锋 《肿瘤学杂志》2007,13(2):134-135
[目的]探讨甲状腺髓样癌(MTC)诊治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甲状腺髓样癌的临床资料。[结果]30例MTC以手术切除患侧腺叶及峡部为主,合并淋巴结转移者,行颈淋巴结清扫术,随访23例,生存5年以上16例,术后复发8例。[结论]甲状腺髓样癌术前诊断困难,手术方法应以患侧甲状腺叶加峡部切除为主,有淋巴结转移者加同侧颈淋巴结清扫术。  相似文献   

9.
患者 ,女 ,2 4岁。 5年前曾行卵巢肿瘤切除术 ,近 2个月发现颈部锁骨上肿块逐渐增大 ,6cm× 5cm ,活动 ,边界清 ,行锁骨上肿块切除并送检。病理检查 :结节性肿物 4块 ,总体积 4cm× 3cm× 2cm ,有包膜 ,切面呈黄色 ,较细腻。镜检 :病变呈带有特征性的环状小管组成 ,环状小管中心围绕着伊红色玻璃样物质 ,多数的瘤巢内由连续不断的环状小管组成 ,细胞结构似支持细胞 ,胞浆内含类脂质 ,与 5年前卵巢肿瘤病理对照组织形态相似。病理诊断 :卵巢伴环状小管性索瘤颈部转移。小结 本肿瘤十分罕见。 1970年由Scull首先报道 ,属未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胰腺导管腺癌卵巢转移瘤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984—2018年就诊于北京协和医院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10例胰腺导管腺癌卵巢转移瘤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治疗及随访情况。结果 10例患者的中位发病年龄为46岁, 其中8例原发肿瘤位于胰腺体尾部。8例患者诊断时即有双侧卵巢转移, 从有临床症状至发现卵巢转移的中位时间为2.5个月。全组患者均有腹膜转移, 9例患者伴血CA125升高。转移瘤以囊实性外观多见(8例次), 病理形态多表现为黏液腺癌(6例), 免疫组化无明显特征。全组患者均于发病时行卵巢姑息切除手术, 1例患者同时行原发灶切除术。7例患者行化疗。10例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10.3个月。结论胰腺导管腺癌卵巢转移瘤容易误诊, 诊断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病理特征, 手术可能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1.
刘鲁城  殷波 《现代肿瘤医学》2019,(15):2699-2701
目的:探讨阴茎原发恶性黑色素瘤的生物学行为、临床病理特征、诊断、治疗方法及其预后。方法:报告1例阴茎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的诊断治疗及随访情况,并结合国内外文献进行分析。结果:本例患者肿瘤分期为Ⅰ期,行阴茎部分切除术及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同时给予化疗及生物治疗。术后随访24 个月,体格检查正常,行盆腔 MRI 检查未见复发及远处转移。结论:阴茎原发恶性黑色素瘤临床罕见,恶性程度高,总体预后差,其确诊依靠病理,外科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术后结合化疗以及生物治疗可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阴茎上皮样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阴茎上皮样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诊治流程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69岁男性患者,因发现阴茎根部进行性增大包块3月入院就诊。下腹部CT示阴茎根部大小5.9 cm×5.6 cm×6.5 cm软组织肿块,倾向恶性肿瘤,肉瘤可能性大。行阴茎根部肿瘤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镜下见肿瘤细胞呈圆形或卵圆形,染色深浅不一,部分呈空泡状,核仁明显。免疫组化染色结果:CK广谱(-),vimentin(部分+),EMA(大部分+),CD34(血管+),CD31(血管+),CD99(+),S-100(-),Bcl-2(-),HMB45(-),SMA(-),AFP(-)。术后患者恢复可出院,未行进一步治疗。术后7月患者发现左侧腹股沟出现进行性增大包块,术后10月患者复查盆腔CT示阴茎根部上份盆壁、左侧睾丸及左侧腹股沟区见多发软组织肿块,最大者位于左侧腹股沟区,大小约7.6 cm×6.8 cm,考虑局部复发并左侧睾丸、腹股沟转移,患者自行放弃行进一步治疗,最后随访日期为2018年1月。结论:阴茎上皮样肉瘤是一种罕见的阴茎间质恶性肿瘤,确诊依赖于病理学及特异性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手术切除是其主要治疗方法,术后是否行放化疗治疗尚存争议,其易局部复发及区域淋巴结转移,总体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71例胃神经内分泌肿瘤(G-NEN)的临床特征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至2018年10月西京医院收治的71例G-NEN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随访资料,分析其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相关因素。结果:单因素生存分析结果显示:5年生存率与年龄、肿瘤分级、TNM分期、肿瘤转移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年生存率与肿瘤分级、TNM分期、肿瘤转移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年生存率与TNM分期、肿瘤转移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 Cox风险生存模型统计结果表明TNM分期和复发转移是影响胃神经内分泌癌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性别、年龄、肿瘤直径、肿瘤分类、肿瘤分级、化疗与否、手术方式等与其预后无关(P>0.05)。复发转移在性别、年龄、肿瘤直径、肿瘤分级、肿瘤分类、脉管/神经侵犯、淋巴结转移数目、淋巴结转移、手术方式、辅助化疗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是否复发转移在TNM分期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年龄、肿瘤分级、肿瘤分期、是否复发转移是影响胃神经内分泌癌患者术后生存时间的因素,肿瘤分期、是否复发转移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吴海 《现代肿瘤医学》2019,(12):2181-2185
目的:探讨分析老年宫颈癌患者术后复发高危因素及其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宫颈癌(I-IIa期)并行宫颈癌根治术的338例患者临床资料,将术后复发患者56例作为复发组,其余未复发患者282例作为对照组,对可能影响患者术后复发的各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对患者进行术后随访,术后复发56例,术后复发率16.57%,其中鳞癌患者46例(82.14%)、非鳞癌患者10例(17.8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临床分期、肿瘤大小、组织分化程度、盆腔淋巴结转移、宫颈浸润深度、术后放疗、术后化疗以及术前SCC表达对老年宫颈癌患者术后复发有显著影响(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盆腔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宫颈浸润深度、术后化疗以及SCC表达情况进入回归模型(P<0.05)。结论:盆腔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高、宫颈浸润深、术前SCC表达异常是老年宫颈癌患者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术后化疗是老年宫颈癌患者术后复发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5.
季瑞  陆云燕 《现代肿瘤医学》2019,(19):3491-3494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特征与盆腹腔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62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分析临床病理资料,探讨盆腹腔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结果:162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中,9例发生盆腔淋巴结转移,7例发生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非内膜样腺癌、FIGO Ⅲ 期、脉管浸润、治疗前CA125高于正常水平的患者盆腔淋巴结转移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IGO Ⅲ 期、脉管浸润、肿瘤直径>2 cm、治疗前CA125水平高于正常及盆腔淋巴结阳性的患者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COX回归分析:FIGO分期、病理类型、脉管浸润为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结论:非子宫内膜样腺癌、FIGO分期、脉管浸润、治疗前CA125高水平与子宫内膜癌盆腔淋巴结转移存在相关性,FIGO分期、脉管浸润、肿瘤直径、治疗前CA125水平、盆腔淋巴结与子宫内膜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术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LR)联合血小板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PLR)对三阴性乳腺癌(TNBC)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收集155例TNBC患者,根据NLR水平分为低NLR组和高NLR组,根据PLR水平分为低PLR组和高PLR组,分别分析NLR和PLR与TNBC患者临床特征和预后的关系,采用χ2检验进行影响患者预后的单因素分析,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术前外周血NLR与TNBC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病理分期及复发转移有关(P<0.05),与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及月经均无关(P>0.05)。PLR与TNBC患者的临床特征无关(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淋巴结转移、病理分期、NLR、复发转移与患者的3年无病进展期相关。Cox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NLR是影响TNBC患者预后的独立风险因素。结论:NLR与 TNBC患者的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及复发转移密切相关,高NLR可作为判断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LR与TNBC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咸阳地区女性乳腺癌患者临床特点和预后情况,为乳腺癌防治及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纳入472例咸阳市2所三级甲等医院于2008年3月至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乳腺癌患者,入组患者均为女性且行外科手术治疗。收集入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并分析患者影响复发转移和生存的相关因素。结果:本研究中位随访时间56个月,随访过程中失访9例;肿块大小、是否有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是否三阴性乳腺癌是预测肿瘤复发转移及预后的独立影响因子。结论:咸阳地区乳腺癌生存情况较国内生活水平高的地区差,复发转移率高,早期诊断能够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根治术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56例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全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后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生存数据,选择17种可能对预后产生影响的因素,采用Kaplan-Meier法及Cox比例风险模型统计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示年龄、肿瘤T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肾积水、是否侵犯输尿管下段、是否侵犯淋巴脉管、是否行新辅助化疗、术后辅助放化疗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示年龄(P<0.001)、肿瘤T分期(P=0.003)、淋巴结转移(P=0.031)、新辅助化疗(P=0.015)为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根治术预后影响因素。结论:年龄、肿瘤T分期、淋巴结转移为影响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根治术患者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新辅助化疗是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根治术预后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0年3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8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统计分析中央区淋巴结的转移情况并进行术后随访。结果中央区淋巴结转移个数与原发灶T分期有关(P<0.05),80例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肿瘤大小差异较大。随访的结果显示,2例患者死亡,4例患者再次手术后存活。结论术前应明确诊断淋巴结转移,及时清扫淋巴结。临床诊断应结合多种病理特征做出正确的病理诊断,进而指导临床治疗和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BRAF基因突变与原发性甲状腺机能亢进(甲亢)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的关系。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行手术治疗且病理证实为PTC的甲亢患者。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术前血清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水平,术前超声特征:结节回声、大小、个数、边界、钙化情况、颈部淋巴结转移与否。记录术后病理特征:癌灶直径(多个癌灶取最大直径)、癌灶个数、是否侵袭被膜、颈部淋巴结转移个数、区域、复发危险度分层及TNM分期。收集患者术后病理蜡块,提取DNA,行普通PCR扩增后,用单纯测序法测得患者BRAF基因的突变率,分析BRAF基因突变与患者临床、超声、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甲亢合并PTC患者BRAFV600E基因突变率为51.25%(41/80);各组间比较显示:超声结节边界不清组、病理侵犯被膜组、淋巴结转移组、复发危险度分层中高危组以及TNM Ⅲ-Ⅳ期组BRAFV600E基因突变率均明显升高(均P<0.05);癌灶直径较大组BRAFV600E基因突变比率明显升高(P=0.002)。结论:甲亢合并PTC患者BRAFV600E基因突变率为51.25%,基因突变与癌灶直径大、被膜侵袭、淋巴结转移、复发危险度及TNM分期高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