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三阴性乳腺癌是指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 ,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及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均为阴性的乳腺癌。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因不具备内分泌治疗和抗HER-2治疗的靶点,因此在治疗方面以化疗为主。贝伐珠单抗作为一种针对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单克隆抗体,在三阴性乳腺癌中是仅有的使用比较广泛的靶向治疗药物。本文将就贝伐珠单抗在三阴性乳腺癌的新辅助治疗、辅助治疗和晚期一线、二线治疗方面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三阴性乳腺癌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cancer)是指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均为阴性的乳腺癌,非洲和非洲裔美国绝经前女性好发,约占乳腺癌的15%。这类乳腺癌具有相似的特征、极高的同源性,组织分化往往较差,多属于基底样(basal.1ike)乳腺癌,与乳腺癌易感基因-1(breast cancer susceptibility gene-1,BRCA1)相关性乳腺癌具有许多相似性。由于缺乏针对这类特殊类型乳腺癌的治疗指南,目前仍按常规标准方式进行治疗,但效果不佳、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率均较高。  相似文献   

3.
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是指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表达缺失的乳腺癌,约占乳腺癌的20%~25%。由于缺乏相应受体不能进行内分泌及生物治疗,目前这类特殊类型乳腺癌的治疗仅限于化疗,但效果欠佳,患者的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率较高,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4.
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是指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均为阴性的乳腺癌。三阴性乳腺癌多发生于绝经前的年轻妇女,具有侵袭性高及预后差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三阴性乳腺癌(TNBC)是指雌激素(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和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均为阴性的乳腺癌,约11.2%~16.3%乳腺癌患者属于此类型,常伴随BRCA1突变,是一类侵袭性强,治疗手段有限,预后较差的乳腺癌。由于缺乏有效的靶向内分泌治疗和抗HER-2治疗,因此化疗是该组患者的主要全身治疗选择,但对蒽环类耐药的患者目前尚无标准的解救治疗方案。研究发现多西紫杉醇和卡培他滨联合应用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6.
吴洋  宋燕妮 《现代肿瘤医学》2021,(16):2913-2917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过表达型乳腺癌是乳腺癌中具有侵袭性的亚型之一,与其他类型乳腺癌相比,此类型疾病进展迅速,易复发转移,且预后差。近年来,研究表明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在HER-2过表达型乳腺癌中高表达。因此,本文将对AR在HER-2过表达型乳腺癌中的作用机制,对预后的影响及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未来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即为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erogesteronereceptor 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均阴性表达的乳腺癌,被认为是一种独立的临床病理类型,具有侵袭性强、预后差的特点。目前,TNBC已经成为国际上乳腺癌研究的新热点。  相似文献   

8.
背景与目的:乳腺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ductal carcinoma in situ with microinvasion,DCISMI)是乳腺导管原位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DCIS)发展到浸润性乳腺癌(invasive breast cancer,IDC)的中间阶段,该研究旨在分析乳腺DCIS和DCIS-MI这两类早期乳腺癌不同临床病理学特征和各个分子分型间的差异。方法:本回顾性研究纳入了317例DCIS患者,其中227例(71.6%)为纯DCIS患者,90例(28.4%)为DCIS-MI患者。所有患者根据其DCIS成分而非微浸润成分的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分成腔面A型[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和(或)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阳性,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阴性]、腔面B型[ER和(或)PR阳性,HER-2阳性]、HER-2过表达型(ER和PR阴性,HER-2阳性)和基底样型(ER和PR阴性,HER-2阴性)。结果:DCIS-MI患者的肿瘤大小倾向更大(P=0.059),病理核分级显著更高(P=0.002)。和DCIS患者相比,乳腺DCIS-MI患者中腔面A型比例较低而基底样型比例较高(P=0.001)。结论:乳腺DCIS和DCIS-MI间分子分型分布不同,临床病理特征迥异,提示DCIS-MI是DCIS发展的新阶段,有了“质”的改变,本结论有待后续更大样本量的研究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9.
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是具有特殊生物学及临床病理学特征的乳腺癌亚型,以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和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均不表达为主要特征。该型乳腺癌组织学分级较高,侵袭性强,除浸润性导管癌外,还包括一些特殊的组织学亚型。TNBC的免疫表型和分子特征与基底样乳腺癌(basal-like breast cancer,BLBC)存在一定相似性。与其他亚型乳腺癌相比,TNBC因缺乏相应靶点而失去了内分泌和靶向治疗的机会,目前以蒽环类为基础的化疗为主,但疗效欠佳,早期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率较高,无病生存和总生存率较低,预后较差。同时该组肿瘤具有高度异质性,虽然免疫表型均为三阴性,但形态学、预后及对治疗的反应有很大差别。近年来,TNBC受到乳腺癌临床和病理学界的广泛关注,针对其分子分型以及多种信号通路的靶向药物得到广泛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合成MRI定量参数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IDC)不同分子分型及细胞增殖活性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至2022年2月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就诊并经病理证实的112例乳腺IDC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均行合成MRI检查,使用ITK-SNAP软件勾画并测量病灶定量参数T1、T2及质子密度(proton density,PD)值。根据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和肿瘤增殖核抗原Ki-67表达情况对病灶进行分组,比较乳腺IDC不同分子分型及细胞增殖活性的合成MRI定量参数差异。结果:112例患者中共有112个乳腺IDC病灶,其中Luminal A型40个、Luminal B型49个、HER-2过表达型8个及三阴性乳腺癌15个。ER阳性/阴性、PR阳性/阴性、HER-2阳性/阴性组之间T1、T2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相似文献   

11.
核因子-κB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核因子-κB(NF-κB)在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PV-6000二步法检测137例三阴性乳腺癌和132例非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癌组织NF-κB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 137例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的NF-κB阳性表达率为73.7%(101/137),明显高于非三阴性乳腺癌的46.2%(61/1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00)。在137例三阴性乳腺癌中,NF-κB表达与VEGF、p53、组织分级、淋巴结转移、5年无病生存率和5年总生存率有关(<0.05);而在132例非三阴性乳腺癌中,NF-κB表达仅与VEGF、淋巴结转移、5年无病生存率相关(<0.05)。结论 NF-κB在三阴性乳腺癌中表达率高,并可作为三阴性乳腺癌的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12.
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是缺少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及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2)表达的乳腺癌,虽对放化疗敏感,但缺乏相应的靶向治疗及内分泌治疗,具有侵袭性强、复发风险高、预后差的特点。因此近些年来,三阴性乳腺癌受到越来越多的国际肿瘤学界的关注,对三阴性乳腺癌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该病的预防、早期诊断、判断疾病进展以及改善预后。本文将近几年来有关三阴乳腺癌的药物治疗现状及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3.
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其影响预后的因素,探索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收集2000年1月至2005年9月收治的经病理组织学证实、有完整随访资料的510例可手术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108例(21.2%)患者证实为三阴乳腺癌。比较三阴乳腺癌组与非三阴乳腺癌组的临床特征、复发或远处转移、生存情况。结果:510例患者中108例患者是三阴性乳腺癌,其组织学III级、髓样癌的比例明显高于非三阴性乳腺癌(P〈0.05)。三阴性乳腺癌的5年复发或远处转移率(30.8%)明显高于非三阴性(18.7%,P〈0.05)。三阴性乳腺癌的5年总生存率(78.4%)明显低于非三阴性(88.1%,P〈0.05)。结论:三阴性乳腺癌具有独特的临床病理特征,比非三阴性乳腺癌更易发生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不同分子亚型的乳腺癌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MR)表现的差异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69例乳腺癌患者的术前乳腺MR资料,通过分析MR形态学特征、早期强化率、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me-signal intensity curve,TIC)以及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对病变进行联合评价。结果 69例乳腺癌患者中,共有62例患者(76个病灶)呈肿块样强化病变,其中Luminal A型乳腺癌8例(11个病灶),Luminal B型乳腺癌35例(44个病灶),HER-2过表达型乳腺癌9例(11个病灶),三阴性乳腺癌10例(10个病灶)。肿块样强化病变中,不同分子亚型乳腺癌的形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006,P=0.002),其中三阴性乳腺癌形态表现为圆形的比例明显大于其他三组乳腺癌(40.00% vs 10.61%,χ2=6.390,P=0.033);不同分子亚型乳腺癌的边缘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χ2=25.502,P=0.001),其中三阴性乳腺癌边缘清晰比例显著大于其他三组乳腺癌(60.00% vs 10.61%,χ2=14.942,P=0.001);不同分子亚型乳腺癌的内部强化方式、早期强化率、TIC类型及ADC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分子亚型乳腺癌MR表现上有一定区别,可能有助于区分三阴性乳腺癌和非三阴性乳腺癌,但目前尚不能依据MR表现乳腺癌分子亚型直接预测。  相似文献   

15.
林琳  洪熠  陈侃  陈丽敏  刘健 《临床肿瘤学杂志》2012,17(11):1012-1015
目的 评估乳腺癌脑转移全脑放疗后不同分子亚型乳腺癌患者综合治疗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共101例乳腺癌脑转移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48例全脑放疗后行综合治疗。根据患者雌激素、孕激素、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和Ki-67水平分为管腔A型、管腔B型、HER-2阳性型和三阴型4种生物亚型。自诊断脑转移开始计算生存时间,按照不同分子亚型放疗后的治疗情况分层分析,生存分析用Kaplan-Meier法。结果 全脑放疗后未进行和进行综合治疗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5.1个月和8.5个月(P<0.0001)。三阴型未进行和进行综合治疗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4.8个月和6.1个月(P=0.051),管腔A型分别为5.3个月和11.0个月(P<0.0001),管腔 B型分别为4.8个月和8.6个月(P<0.0001),HER-2阳性型分别为4.8个月和8.2个月(P<0.0001)。结论 全脑放疗后综合治疗对管腔 A型、管腔 B型和HER 2阳性型乳腺癌脑转移患者能明显提高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6.
三阴性乳腺癌是乳腺癌的一种亚型,具有易侵袭、复发率高且生存期短的临床特征。局部手术与全身化疗是目前对三阴性乳腺癌主要的治疗手段。化疗毒性反应重,且一旦耐药肿瘤会迅速出现复发转移。目前对三阴性乳腺癌的主要研究方向集中在新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与新内分泌治疗三个方面。本文总结三阴性乳腺癌的研究进展及新的研究方向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周静  杨岩  王静萱 《现代肿瘤医学》2021,(22):4063-4067
三阴性乳腺癌(TNBC)是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蛋白均呈阴性的临床亚型,占所有乳腺癌病例的15%~20%。与其他亚型相比,TNBC更具侵袭性,其预后差、复发转移率和病死率高。一直以来,TNBC的治疗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由于治疗靶点的缺乏,细胞毒性化疗是唯一被批准用于TNBC的全身治疗方案。为了改善TNBC患者的疗效,研究者们开展了大量的临床试验来探索更多有效的治疗手段。乳腺癌干细胞(BCSC)的自我更新分化是乳腺癌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能够调控乳腺癌的侵袭转移和治疗抵抗,TNBC中肿瘤干细胞(CSC)比例的升高与化疗耐药和不良预后相关。本综述阐述了TNBC的治疗现状以及CSC在TNBC的发生发展、治疗耐药中的作用机制,探讨了CSC及相关信号因子作为TNBC治疗靶点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三阴性乳腺癌(TNBC)是ER、PR、HER2受体均阴性的乳腺癌,是具有独特的生物学及临床特征的乳腺癌亚型,与基底细胞样乳腺癌有较高的一致性。众所周知ER、PR、HER2的表达是目前临床乳腺癌治疗的靶点,但TNBC患者因为缺少这些靶点,不能从内分泌治疗及靶向治疗中获益,导致了其预后差、复发转移率高、死亡率高,也因此成为近几年乳腺癌研究和关注的焦点。本文旨在对TNBC治疗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分子亚型乳腺癌脑转移(BCBM)患者的临床特点和预后。方法收集201例BCBM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原发肿瘤激素受体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状态,将患者分为3个不同分子亚型,并分析不同亚型BCBM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生存情况。结果 201例患者中,Luminal型68例(33.8%),HER-2型87例(43.3%),三阴型46例(22.9%)。全组患者初始转移部位依次为肺68例(33.8%)、骨63例(31.3%)、肝52例(25.9%)和脑27例(13.4%)。不同亚型患者初始转移部位不同(P<0.05),Luminal型患者骨转移的发生率最高(41.2%),HER-2型肝转移的发生率为35.6%,三阴型患者脑转移的发生率为30.4%。不同亚型患者首次复发至出现脑转移时间(TTBM)不同Luminal型为18.1个月,HER-2型为16.8个月,三阴型患者为8.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Luminal型患者总生存时间为95.7个月,HER-2型总生存时间为72.2个月,三阴型患者总生存时间为41.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HER-2型患者脑转移前采用抗HER-2治疗的TTBM为21.9个月,较未行抗HER-2治疗的TTBM(7.2个月)明显延长(P=0.002)。结论肺、骨、肝和脑是乳腺癌最常见的远处转移部位。三阴型乳腺癌患者容易发生脑转移且预后最差,三阴型和HER-2型未行抗HER-2治疗患者容易早期出现脑转移,抗HER-2治疗可以延缓脑转移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Guan Y  Xu BH 《中华肿瘤杂志》2008,30(3):196-199
目的 探讨三阴性乳腺癌(TNB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生存情况和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免疫组化检测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均阴性的108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观察其长期生存状况.结果 中位发病年龄47岁.108例TNBC患者中,有乳腺癌家族史者8例,卵巢癌家族史者3例,自身曾患卵巢癌者1例.浸润性导管癌占87.0%,组织学分级多为Ⅱ、Ⅲ级.T1、T2期患者占92.6%,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占49.1%,Ⅰ、Ⅱ期患者占75.0%.5年无病生存率、无远处转移生存率、无局部复发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分别为68.1%、70.9%、72.1%和76.9%.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淋巴结转移、脉管瘤栓与TNBC预后有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淋巴结转移是TNBC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RR=5.944,P=0.001).结论 TNBC在我国的发病情况与白色人种相当,较黑色人种低.散发性乳腺癌可能是我国TNBC发病的主体.淋巴结转移是TNBC的独立预后影响因素.经放疗和以蒽环类药物为主的化疗后,我国TNBC患者的生存率与白色人种患者接近,较黑色人种患者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