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武艳 《肿瘤学杂志》2011,17(12):917-919
[目的]探讨肺癌术后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为肺癌术后心律失常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88例行肺癌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肺癌术后发生心律失常的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肺癌术后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结果]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为32.45%(61/188)。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65岁)、吸烟史、心律失常史、术中心包损伤、全肺切除、术后肺不张等是肺癌术后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P〈0.05);而术后镇痛是保护因素(P〈0.05)。[结论]对存在心律失常危险因素的高危肺癌患者,术前应积极治疗心肺并发症、改善心肺功能、戒烟;术中充分给氧,尽量减少对心肺的牵拉及挤压;术后加强心电监护、有效地镇痛,从而减少肺癌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肺癌术后心律失常的相关因素,并为其预防及胎疗提供指导。方法:1999年1月~2002年5月间,我院收治的200例肺癌病人,通过回顾性病例分析,以病人年龄、性别、术前平均心率、肺功能、ECG、手术方式及是否行淋巴结清扫为观察指标进行分组,比较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病率。结果:年龄大于60岁的病例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2)。肺功能异常(FEV1小于预测值的70%或FEV1/FVC小于70%)的病例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显著增加(P=0.04)。术中行纵隔淋巴结清扫的病例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肺癌病人年龄、肺功能状态以及术中纵隔淋巴结清扫是术后心律失常的重要的相关因素,并可能成为其独立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诱发肺癌术后心律失常的相关因素,为肺癌术后心律失常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2004年4月至2009年4月期间在肿瘤医院住院予以肺癌手术的患者419例进行调查,对肺癌术后心律失常可能的危险因素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术前吸烟、老年(≥65岁)、肺气肿病史、术中心包损伤、全肺切除的手术方式、术后酸碱失衡、电解质紊乱、并发症(肺不张、液气胸)和术后镇痛均与肺癌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有显著相关性.结论 术前积极治疗心肺并发症,改善心肺功能;术后加强心电监护及预防处理,这样可减少肺癌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肺癌术后心律失常的相关因素,并为其预防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1999年1月~2002年5月间,我院收治的200例肺癌病人,通过回顾性病例分析,以病人年龄、性别、术前平均心率、肺功能、ECG、手术方式及是否行淋巴结清扫为观察指标进行分组,比较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病率.结果:年龄大于60岁的病例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2).肺功能异常(FEV1小于预测值的70%或FEV1/FVC小于70%)的病例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显著增加(P=0.04).术中行纵隔淋巴结清扫的病例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肺癌病人年龄、肺功能状态以及术中纵隔淋巴结清扫是术后心律失常的重要的相关因素,并可能成为其独立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肺癌术后心律失常危险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肺癌术后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及其防治。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 ,对 2 0 0 0年 6月~ 2 0 0 3年 6月期间的肺癌手术患者进行调查 ,并对术后心律失常可能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 :术后余肺预计值FEV1<1L、术中低血压持续超过 10分钟、年龄超过 6 5岁和新辅助化疗是肺癌术后心律失常的主要危险因素 ,术后镇痛是保护因素。结论 对于高龄、术前化疗及术后余肺预计值FEV1<1L的患者应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 ,术中保持麻醉平稳、选择合适的术式 ,术后常规镇痛  相似文献   

6.
肺癌术后并发心律失常96例原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肺癌手术适应证的不断扩大及心电监护的临床应用,心律失常作为肺癌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已经引起人们的重视。我们自2000年6月至2005年3月共对原发性支气管肺癌329例手术患者术后96例合并心律失常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胸部肿瘤术后发生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679例胸部肿瘤患术后心电监护72小时以上,发生心律失常l14例。分析心律失常与无心律失常组间8项指标,用t检验和χ^2检验,分析组间差异。结果 年龄≥60岁、术前心电图异常、合并高血压、肺功能中度以上减退、糖尿病患以及手术时间>5小时以上,术后发生心律失常的危险显增加;同时具二项以上合并症较一项合并症术后发生率差异显(P<0.01);肺、食管、贲门肿瘤术后的发生率无显差异(P>0.05)。结论 高龄、肺功能较差、术前合并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及手术时间长,均可使术后发生心律失常的机会增加,而与不同肿瘤即肺、食管、贲门癌及其术式无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肺癌术后心律失常发生机制与防治措施。方法 对1995~2001年肺癌切除术后发生心律失常的57例患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高龄、术前心电图异常、全肺切除术以及术后缺氧等是术后发生心律失常的主要因素。结论 术前积极治疗心脏原发病,严格掌握全肺切除适应证。术后吸氧等是减少及防止发生心律失常的重要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常秀军  王子彤  韩鸣  杨声  秦明  段勇 《中国肿瘤》2007,16(8):633-635
[目的]探讨肺癌术后发生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795例肺癌手术患者,其中全肺切除术176例,肺叶切除术509例,楔型切除术110例.术后发生心律失常273例,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术后发生心律失常可能的危险因素.[结果]心律失常总发生率为34.3%(273/795),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高龄、吸烟史、心律失常史、全肺切除、术中心包损伤、术后肺不张是术后心律失常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术后镇痛是保护因素(P=0.017).[结论]心脏储备功能的降低、对手术损伤及缺氧的耐受力降低是导致术后心律失常的原因,采取一些预防措施可以减少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食管癌术后心律失常危险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对食管癌术后发生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以指导临床防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02年1月~2005年6月期间在我院住院的食管癌手术患者资料,对术后心律失常可能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超过60岁、FEV1/FVC<70%、术中失血超过600ml、术前半量放疗是食管癌术后心律失常的主要危险因素,术后镇痛是保护因素。结论对于高龄、术前放疗及术前肺功能下降的患者应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选择合适的术式,术后常规镇痛。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一个列线图来预测肺癌患者骨转移的风险。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9年12月未经任何治疗(包括手术、放疗和化疗)的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骨转移情况、性别、年龄、病理类型、血清钙浓度、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T分期、N分期。分析骨转移的危险因素,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列线图。结果:在分析的306例患者中,有137例(44.78%)肺癌患者在初次诊断时已经发生骨转移。其中ALP、CEA、病理类型和N分期是新诊肺癌患者骨转移的危险因素,列线图模型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值为 0.867。结论:当临床上出现初诊 ALP 值高、CEA>7.285 ng/ml、N分期高、腺癌和小细胞癌的患者时,有必要及时对患者进行相关骨转移检查。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了解石家庄市肺癌患者生存情况。方法:对石家庄市2015年确诊的肺癌患者随访至2020年12月31日,运用寿命表法计算生存率和中位生存期,用对数秩检验(log-rank test)检验差别,采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纳入分析的肺癌患者1 537例,平均年龄(66.80±11.46)岁,中位生存期为15.60个月,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55.05%、38.25%、27.39%。不同性别、区域、年龄、TNM分级、组织学类型的肺癌患者5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年生存率男性(21.99%)、农村(12.23%)、小细胞癌(13.49%)低于女性(31.99%)、城市(33.68%)和腺癌(40.06%),且随着年龄和TNM分级的增加而逐渐降低。Cox模型显示性别、区域、组织学类型、TNM分级是肺癌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其中组织学类型和TNM分级对生存影响较大。结论:肺癌预后差,不同区域,不同人群需建立有差异的干预筛查机制,早预防、早筛查、早诊断、早治疗,有助于延长肺癌患者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术前、术后辅助化疗的Ⅱ、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手术患者的多种预后因素。方法:对1995年1月~2002年9月65例围手术期化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用Kaplan-Meier曲线、生命表法及Log-Rank法检验生存率差异,用Cox单、多因素分析评价各因素对预后的影响。结果:65例非小细胞肺癌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4.13%、37.88%和10.18%。单因素分析显示综合分期、手术根治情况、术后化疗周期数、肿瘤侵犯情况、胸内淋巴结、肿瘤单径大小、肺门情况、出血量、术后首次化疗距手术时间明显影响生存;Cox多因素分析中,肿瘤单径大小及术后化疗周期数为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肿瘤单径大小及术后化疗周期数是影响Ⅱ、Ⅲ期非小细胞肺癌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老年肿瘤患者发生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18年9月我院诊治的324例老年肿瘤患者临床资料,发生心律失常者纳入观察组,未发生心律失常者纳入对照组,对比两组临床相关资料,分析影响老年肿瘤患者发生心律失常的因素。结果:324例患者中98例于住院期间发生心律失常,心律失常发生率为30.25%(98/324);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心血管病史、心律失常史、其他疾病的并发症、酸碱平衡、慢阻肺、甲状腺功能减退、脑损伤、低钾血症、新辅助化疗为老年肿瘤患者发生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OR=1.166,95%CI 1.005~1.354;OR=1.279,95%CI 1.027~1.593;OR=1.359,95%CI 1.100~1.680;OR=1.324,95%CI 1.080~1.624;OR=1.405,95%CI 1.033~1.911;OR=1.507,95%CI 1.229~1.848;OR=1.443,95%CI1.072~1.944;OR=1.361, 95%CI 1.076~1.722;OR=1.581,95%CI 1.041~2.400;OR=1.293,95%CI 1.110~1.507,P<0.05),而术后镇痛为保护因素(OR=0.662,95%CI 0.548~0.799,P<0.05)。结论:引起老年肿瘤患者心律失常的因素较多,应加强心律失常的监控,重视危险因素,及早预防及治疗,提高其晚期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唐山市人民医院2005年至2009年住院肺癌患者感染条件致病性真菌的临床特点及种类,探讨条件致病性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的方法,对2005年至2009年在唐山市人民医院住院并发生条件致病性真菌感染的肺癌患者进行研究。结果:住院肺癌患者送检标本的送检率和条件致病性真菌检出率均逐年增高,以念珠菌属为主,白色念珠菌是最常见的感染真菌,年龄≥60岁、住院时间长、吸烟、肿瘤恶性程度高、接受化疗及放疗、广谱抗生素和激素的大量使用、各种侵入性诊疗操作的应用等因素与肺癌患者发生条件致病性真菌感染有关。结论:控制危险因素,提高患者免疫力是预防肺癌患者条件致病性真菌感染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背景与目的综合治疗是改善小细胞肺癌预后的关键。本研究旨在回顾性分析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预后因素。方法1999年1月~2005年6月,收治一般情况良好(PS=0、1)、经综合治疗(化疗+放疗±手术)且资料完整的253例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寿命表法计算生存率,COX多因素回归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患者的预后因素。结果中位随访23.2月(3~85月)。全组患者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77.9%、33.8%和23.3%,其中局限期为88.3%、40.2%和31.2%,广泛期为62.9%、22.0%和8.8%。全组中位生存时间为23月(95%CI19~27月),其中局限期为27月,广泛期为15月。单因素分析发现性别(P=0.0395)、分期(P=0.0000)、治疗初LDH水平(P=0.0000)、手术与否(P=0.0029)、治疗初是否有体重减轻(P=0.0000)以及一线化疗疗效(P=0.0000)等因素可影响患者的生存。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性别(P=0.019)、LDH升高(P=0.000)、手术(P=0.024)和体重下降(P=0.006)是影响患者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对一般行为状态好的小细胞肺癌患者,经综合治疗后,性别、LDH升高、手术和体重下降是影响其预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我国肺癌高发区之一陕西宝鸡市肺癌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病例 -对照研究。病例为宝鸡市 1 992~ 1 996年恶性肿瘤监测点登记的全部肺癌病人共 63例 ,按 1∶ 3比例配对选取 1 89例健康人为对照。共调查十类危险因素、78个问题。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达到显著性水平的危险因素有吸烟、室内微环境污染、家庭经济状况、男性致癌物接触史 ;多因素分析结果基本一致。其中做饭取暖燃料种类 (液化气、蜂窝煤、烟煤 )、排气扇使用情况 (经常用、偶尔用、不用 ) ,年均收入存在明显趋势性 (趋势χ2检验 P <0 .0 5)。结论 除吸烟等其它因素外 ,宝鸡市肺癌与当地燃料种类及使用方式存在联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影响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至2019年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207例[骨转移组(n=113)、无骨转移组(n=94)]。检测血清CA125、CEA、NSE、CYFRA21-1、LDH和ALP的水平,记录年龄、性别、吸烟史、高血压、糖尿病、临床分期、肿瘤位置、组织学类型和淋巴结转移等因素。采用单因素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筛选影响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骨转移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发现两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CA125、CEA、NSE、CYFRA21-1、LDH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NSE、CYFRA21-1在腺癌和鳞状细胞癌血清中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和CA125是影响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骨转移的主要因素(P<0.01)。结论: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和CA125是影响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骨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为临床早期治疗提供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