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2.
目的:通过检测食管鳞癌患者治疗前、后血清EGFR水平以及食管鳞癌组织中EGFR的表达情况,了解EGFR在预测食管鳞癌放化疗后预后中的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2月至2016年2月初治的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83例,以及患者血液标本及病理组织,应用ELISA法检测食管鳞癌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血液EGFR水平,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组织中EGFR的表达情况,通过随访,分析EGFR与近期疗效及远期生存的关系。结果:食管鳞癌患者治疗后血清EGFR水平较治疗前下降[(1.80±1.86)ng/ml vs (1.48±2.13)ng/ml],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5)。血清EGFR水平与分期、是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EGFR在83例食管鳞癌组织中的高表达率为65.1%,与分期、淋巴结状态、癌细胞分化状况有关(P<0.05)。血清EGFR水平在癌组织EGFR高表达组中偏高[(2.25±2.06)ng/ml vs (0.98±1.02)ng/ml],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3例食管鳞癌患者行放化疗总的有效率为66.3%(55/83),其中EGFR高表达组有效率低于低表达组(57.4% vs 82.8%),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3例食管鳞癌患者总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4.2%、38.4%、23.4%。其中EGFR高表达组1、3、5年生存率为69.6%、29.1%、12.2%,EGFR低表达组1、3、5年生存率为82.8%、54.4%、40.3%;同时EGFR低表达组中位生存时间高于EGFR高表达组(40.95月vs 21.53月),提示EGFR低表达组生存率优于EGFR高表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结论:食管鳞癌患者血清和组织中EGFR均呈高表达,组织EGFR可能是食管鳞癌放化疗后的一个预后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3.
背景与目的:小野寺预后营养指数是由血清白蛋白和外周血淋巴细胞总数计算得出,可以预测晚期肿瘤患者的预后,包括肺癌、食管癌、胃癌、肾癌、结直肠癌和肝癌等,但其与食管鳞癌同步放化疗不良反应的相关性研究较少。探讨小野寺指数对食管鳞癌同步放化疗患者不良反应的预测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放疗科接受同步放化疗的食管鳞癌患者80例,根据小野寺指数将患者分为营养良好组(小野寺指数≥45)和营养不良组(小野寺指数<45),比较两组患者的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恶心呕吐、食管炎、腹泻和肺炎6种急性不良反应。结果:营养不良组食管炎(68.4% vs 45.2%,P=0.045)、腹泻(15.8% vs 2.4%,P=0.034)的发生率高于营养良好组。进一步分析重度不良反应在两组中的差别,发现营养不良组的重度食管炎的发生率显著高于营养良好组(34.2% vs 16.7%,P=0.07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小野寺指数对食管鳞癌同步放化疗患者的不良反应有较好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容积CT灌注成像(vCTP)在预测宫颈鳞癌(CSC)放化疗疗效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2例经病理活检证实并拟行放化疗治疗的宫颈鳞癌患者行全子宫容积CT灌注扫描,治疗结束后1个月内行常规增强CT复查。按照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进行患者分组。对不同疗效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宫颈鳞癌血流量(AF)、血容量(BV)及渗透性(PS)、髂外动脉AF进行t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检验,有统计学差异的CT灌注参数进一步采用ROC曲线分析。结果:22例患者在放化疗后达CR 15例、PR 7例。两组患者年龄、体重指数(BMI)、FIGO分期、病理分级、治疗前肿瘤最长径及最大面积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疗效患者宫颈鳞癌AF和髂外动脉AF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R组明显高于PR组;而宫颈鳞癌BV和PS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宫颈鳞癌AF和髂外动脉AF预测宫颈鳞癌放化疗后达CR的AUC分别为0.829和0.876。结论:容积CT灌注参数AF有助于预测宫颈鳞癌放化疗疗效。  相似文献   

5.
食管鳞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新辅助放化疗联合手术明显提高了局部晚期可手术食管鳞癌患者的生存率,但约有一半患者疗效不佳或无效。为精准预测食管癌患者新辅助放化疗的疗效,筛选新辅助放化疗的优势人群,在生物标志物方面已进行多项研究,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食管鳞癌新辅助治疗的进展。本文就生物标志物预测食管鳞癌新辅助放化疗疗效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索局部晚期食管鳞癌同期放化疗敏感性相关基因及分子标志物。方法 收集2017—2018年间 31例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采用根治性同期放化疗的局部晚期食管鳞癌患者治疗前外周血并提取血浆Cf DNA,采用基于NovaSeq6000高通量测序平台的目标基因捕获测序技术检测靶基因与肿瘤突变负荷(TMB)变化。根据放化疗近期疗效将患者分为放化疗敏感组(CR+PR)和放化疗抗拒组(SD+PD),综合生物信息学和临床资料分析两组间的基因突变和TMB差异。结果 31例患者测序数据中突变频率>10%的肿瘤相关基因为Tp53、NOTCH1、BRAF、FGFR4、CDKN2A、ATRX和AXIN2,他们在放化疗敏感组和放化疗抗拒组均有分布且相近。高频突变基因主要与7条信号通路相关,主要涉及凋亡信号通路和细胞周期信号通路等,它们主要参与的是RTK-RAS信号通路。放化疗敏感组患者TMB值高于放化疗抵抗组(P=0.04),但GXYLT1和KRT18基因在放化疗抵抗组患者的突变率高于放化疗敏感组(P<0.05)。结论 Tp53、NOTCH1和CDKN2A可能是与食管鳞癌发生发展相关的高频突变基因,而KRT18、GXYLT1和TMB与局部晚期食管鳞癌患者同期放化疗敏感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调强放疗同步紫杉醇+顺铂方案化疗治疗食管鳞癌的近期疗效及治疗相关不良反应。方法:我院2010年6月-2013年7月收治的70例初治食管鳞癌患者,分为放化疗组36例和单放组34例。单放组:放疗剂量为DT (60-66)Gy/(30-32)f;放化疗组:放疗开始给予紫杉醇135mg/m2,第1天,顺铂25mg/m2,第1-3天,21天为一个周期,共两个周期。放疗结束后3个月复查食管钡餐片及CT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放化疗组共36例食管鳞癌患者,治疗结束后3个月总有效率(response rate,RR)=(CP+PR)为91.7%,其中完全缓解率(complete response,CR)为55.6%、部分缓解率(partial response,PR)为36.1%、无缓解率(non-response,NR)为8.3%,总有效率高于单放组(73.5%),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化疗组1、2级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单放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3级以上不良反应及1、2级放射性肺炎两组无差异(P>0.05)。结论:调强放疗联合紫杉醇+顺铂方案同步化疗治疗食管鳞癌近期疗效好,不良反应患者可耐受。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诱导分子14(Fn14)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食管鳞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18例行根治切除手术的食管癌患者肿瘤组织及配对正常食管鳞状上皮黏膜组织中Fn14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Fn14蛋白表达与食管鳞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Cox风险回归模型评估影响食管鳞癌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 Fn14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1.7%(61/118),高于正常黏膜组织的4.2%(5/1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食管鳞癌患者Fn14蛋白表达与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有关(P<0.05)。Fn14蛋白阳性表达者的中位生存期(OS)为23个月(95%CI:17~29个月),而Fn14蛋白阴性表达患者的中位OS为54个月(95%CI:50~58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除T分期、N分期外,Fn14蛋白表达亦是食管鳞癌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HR=1.51, 95%CI: 1.02~2.24;P=0.022)。结论 Fn14蛋白表达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可作为判断食管鳞癌患者预后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放射抗拒细胞株特征性蛋白指纹图谱,为进一步的临床研究提供依据。方法:确定食管鳞状细胞癌细胞株(ECa109)的亚致死剂量射线。构建食管鳞状细胞癌放射抗拒细胞株模型(ECa109-IR)。克隆生存实验、细胞增殖实验和流式细胞术检测 ECa109-IR 具有放射抗拒性。将食管鳞癌放射抗拒细胞株(ECa109-IR)与食管鳞癌放射敏感细胞株(ECa109)送至北京进行蛋白指纹图谱的检测。结果:成功构建食管鳞状细胞癌放射抗拒细胞株(ECa109-IR)。克隆生存实验、细胞增殖实验、流式细胞术证实 ECa109-IR 具有放射抗拒性。蛋白指纹图谱表明:ECa109-IR 细胞和 ECa109细胞的蛋白质荷比峰存在明显差异(P <0.05的差异峰为21个,P <0.01的差异峰为19个),21个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峰中,13个质荷比峰在 ECa109-IR 中表达下调,8个质荷比峰在 ECa109-IR 中表达上调。结论:ECa109-IR 和 ECa109蛋白指纹图谱之间有21个存在明显差异的蛋白峰(即两者之间存在差异蛋白),这些差异蛋白峰可能与肿瘤细胞放射抗拒相关,可为食管癌的临床研究提供依据。本研究的不足之处为未进行差异表达蛋白的分离鉴定,下一步的计划是鉴定具体蛋白,提出食管鳞癌放疗敏感性的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建立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阴性和阳性乳腺癌的蛋白质表达谱寻找二者间的差异表达蛋白,为乳腺癌患者提供新的预后指标和治疗靶点。方法应用蛋白质组学同位素相对标记与绝对定量(iTRAQ)技术建立 HER-2阳性和阴性乳腺癌的蛋白质差异表达谱,分离并鉴定两组乳腺癌的差异表达蛋白,对部分差异表达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包括蛋白功能注释和分类 GO 分析、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分析。结果应用 iTRAQ 对乳腺癌组织进行蛋白组学分析,鉴定出 HER-2阳性和阴性组有差异表达的蛋白4999种,以 HER-2(+)/HER-2(-)≥3为上调标准,确定 HER-2阳性组上调蛋白119种。以 HER-2(+)/HER-2(-)≤0.5为下调标准,HER-2阳性组下调蛋白47种。GO 分析结果显示 HER-2阴性和阳性乳腺癌的差异表达蛋白的分子功能、生物过程、细胞组成较为复杂,并且在上调蛋白和下调蛋白上存在分布差异。KEGG 通路分析发现部分差异表达蛋白涉及168条信号通路。结论 HER-2阳性和阴性乳腺癌间存在差异表达蛋白,这些蛋白涉及复杂的分子功能、生物过程和信号通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人胃癌细胞中乙酰肝素酶(HPSE)调控的差异蛋白和信号通路,为以HPSE为靶点防治胃癌提供依据。方法:利用siRNA干扰技术,在乙酰肝素酶(HPSE)基因高表达的SGC7901细胞中转入干扰HPSE的慢病毒载体(LV-HPSE-RNAi),通过嘌呤霉素筛选出稳定株,利用q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HPSE mRNA和蛋白表达;利用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侵袭实验测定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利用同位素标记的相对和绝对定量(iTRAQ)联合二维液相色谱串联质谱(2DLC-MS/MS)技术筛查差异蛋白,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对差异蛋白PKCa应用Western blot进一步验证。结果:人胃癌SGC7901细胞和沉默HPSE表达的ZSGC7901细胞对比检测出98个差异蛋白,并且富集在157条信号通路上。与肿瘤发生发展关系密切的有6条:细胞外基质和受体相互作用、局灶性黏附、PI3K-Akt信号通路、癌途径、癌中microRNAs、Wnt信号通路。且上调的FAK、ITGA、PKCa等蛋白和下调的PKA、CDK6等蛋白在通路中处于重要的位置。Western blot结果证明PKCa在沉默HPSE的ZSGC7901细胞中表现为上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蛋白质组学筛选结果一致。结论:HPSE在人胃癌细胞中调控的蛋白,参与细胞重要生物学过程、参与重要分子功能及重要信号途径,有望可以成为防治胃癌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局部根治剂量及姑息剂量放疗对Ⅳ期食管鳞癌患者生存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6年7月我院初治的36例Ⅳ期食管鳞癌患者的总体生存时间、1年、2年及3年生存率,同时比较化疗后根治剂量放疗及姑息剂量放疗对生存时间、局部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的影响。结果:36例Ⅳ期食管鳞癌患者的1年、2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66.7%、36.1%和19.4%,总体中位生存时间为13.5个月。高剂量放疗组和低剂量放疗组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是17个月和11个月,1年、2年、3年生存率分别是81%、42.9%、28.6%和46.7%、20%、6.7%,二者的中位生存时间有统计学差异(P=0.024)。高剂量放疗组和低剂量放疗组的放疗有效率分别为71.4%和26.7%,二者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17)。两组间的白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程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放射性食管炎及放射性肺炎发生率也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化疗后给予Ⅳ期食管癌患者局部病灶根治性放疗,有改善患者总体生存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筛选结直肠癌5-氟尿嘧啶(5-FU)耐药靶基因,并探究该基因对结直肠癌耐药细胞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GEO数据库分析GSE28702芯片筛选结直肠癌患者5-FU耐药与5-FU敏感的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利用GO与KEGG数据库对DEGs进行通路富集分析;通过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利用Cytoscpae的cytohubba工具筛选枢纽基因。构建5-FU耐药细胞株HCT8/5-FU,利用高通量转录组测序鉴定;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对诊断价值进行评价并基于TCGA数据库COAD数据集分析关键基因表达及预后;构建TF基因过表达载体转染到HCT8/5-FU细胞系,MTT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凋亡与细胞周期;qRT-PCR与Western Blot检测基因mRNA和蛋白水平。结果:共筛选出239个DEGs;DEGs主要富集在细胞外囊泡、内吞囊泡腔、药物代谢等通路;PPI得到20个枢纽基因;转录组学显示转铁蛋白(transferrin,TF)在耐药株中显著下调(P<0.05)与生物信息学分析得到的DEGs中TF基因改变趋势相同;与正常结直肠组织相比,癌组织中TF低表达(P<0.05);TF高表达患者总体生存期更长(P<0.05);上调TF表达增强了耐药细胞的5-FU敏感性(P<0.05);上调TF表达增加了5-FU诱导的细胞凋亡与G_(0)/G_(1)期的阻滞(P<0.05);上调TF表达抑制了耐药细胞ABCC1的表达(P<0.05)。结论:基于生物信息学和转录组测序筛选出结直肠癌5-FU耐药靶基因TF,TF基因可能通过调控ABCC1表达降低结直肠癌5-FU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系统评价紫杉醇类联合铂类(PTX类联合)方案与顺铂联合氟尿嘧啶(PF)同期放疗治疗食管癌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两位研究者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数据库,独立地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进行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并用Reman5.3软件对数据进行队列研究Meta分析。疾病控制率、3年总生存率(OS)、无疾病生存率(DFS)作为主要研究终点,并进行血液毒性、胃肠道反应、放射性肺部并发症及放射性食道炎相关毒副作用比较。结果:共纳入5个研究,783例患者,PTX类联合组387例,PF组396例,5个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表明:同期放化疗所致毒副作用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TX类联合组疾病控制率高于PF组[OR=2.14,95%CI (0.86,5.33)];PTX类联合组3年OS高于PF组[OR=1.79,95%CI (1.29,2.48)];PTX类联合组3年DFS高于PF组[OR=1.92,95%CI (1.00,3.71)]。结论:PTX联合方案组与PF组相比,同期放化疗毒副作用相当,疾病控制率与3年OS、DFS均较好。因此PTX联合化疗方案较PF方案同期放疗治疗食管癌有较好的疗效且不增加放化疗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提取和筛选食管癌计划CT和每周重复CT图像的影像组学特征,分析其特征变化与放射治疗响应的相关性。方法:共入组行放疗的局部晚期食管鳞癌患者15例,每周治疗结束后对患者重新行模拟CT扫描,由同一名医师在5次重复CT图像上勾画靶区。利用Python编程提取计划CT和重复扫描CT图像中靶区的影像组学变量特征并做统计分析,筛选出与放疗周数、靶区体积变化以及治疗结局(2年生存)因素强相关的组学特征,并用斯皮尔曼相关性和点双列相关性分析法对特征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影像组学特征分析中,在靶区CTV1和CTV2中各提取了1 688个特征,并分别筛选出了10个与放疗周数、靶区体积变化以及治疗结局(2年生存)最强相关的特征。组学特征与治疗次数(放疗周数)呈强负相关(<-0.6),与体积变化呈强正相关(>0.6),与治疗结局(2年生存)呈弱相关,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81~-0.67)、(0.72~0.99)和(-0.37~0.52)。结论:食管癌放疗过程中靶区CT影像组学变量特征与治疗时间、靶区体积大小以及治疗结局均存在相关性,基于CT影像组学变量特征变化可潜在地预测食管癌放...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hsa-miR-424(miR-424)在人食管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机制中的作用,并对其生物学特征及功能进行预测总结分析,为最终研究miR-424的功能提供有利的线索。方法: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石蜡标本和癌旁组织,以及人食管鳞状细胞癌细胞株kyse520、kyse410和正常人食管上皮细胞系Het-1A中miR-424相对表达水平。应用MIRDB、miRanda、Target Scan三种在线工具预测miR-424的靶基因,取三者预测结果的交集,并结合DIANALAB-TarBase7.0数据库和miRTarBase数据库两个已经实验证实的基因数据库,确定miR-424的靶基因范围。最后通过使用在线数据库metascape对has-miR-424预测的靶基因集合进行基于GO、KEGG数据库的功能注释分类和通路富集分析。结果:miR-424在食管癌细胞系kyse520和kyse410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食管上皮细胞系Het-1A的表达(P<0.01)。与对应的癌旁组织相比较,鳞癌组织中miR-424的表达均显著增高,其中,约77.8%(56/72)的患者癌组织中miR-424的表达较癌旁组织上调了超过50%。miR-424在物种进化上具有高度保守性,其靶基因功能主要集中在调控细胞生长、增殖和正负向调控细胞凋亡;参与蛋白质脱磷酸和泛素化,组蛋白修饰和甲基化,DNA损伤修复等生物学过程(P<0.01)。主要参与的信号通路有p53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和酪氨酸激酶信号通路(P<0.01)。结论:miR-424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是高表达状态,提示miR-424可以作为癌症促进子参与食管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基于TCGA泛癌症分析线粒体裂变调节因子1(mitochondrial fission regulator 1,MTFR1)的表达、预后意义及作用机制。方法:应用TCGA门户网站UALCAN泛癌症分析MTFR1的表达变化及预后关系;通过蛋白质相互作用平台STRING下载与MTFR1相互作用的蛋白质谱,经DAVID 6.8进行基因本体(GO)和KEGG信号通路分析。结果:UALCAN分析表明MTFR1在乳腺癌、肺鳞状细胞癌、头颈部鳞状细胞癌和食管癌中高表达(P<0.001),而在肾透明细胞癌和甲状腺癌中低表达(P<0.001)。MTFR1表达不利于乳腺癌、肺鳞状细胞癌和甲状腺癌的预后(P=0.014、P=0.022、P=0.001 3),而利于肾透明细胞癌的预后(P=0.005 3)。DAVID 6.8分析表明MTFR1相互作用蛋白主要定位于细胞膜;参与蛋白水解、线粒体靶向蛋白、蛋白质靶向内质网、信号肽处理过程;主要结合金属离子,具有金属肽酶、丝氨酸型肽酶和丝氨酸型内切酶活性等功能;参与的信号通路主要包括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和谷胱甘肽代谢等。结论:MTFR1在乳腺癌、肺鳞状细胞癌、头颈部鳞状细胞癌和食管癌中高表达,而在肾透明细胞癌和甲状腺癌中低表达。MTFR1表达不利于乳腺癌、肺鳞状细胞癌和甲状腺癌的预后,而利于肾透明细胞癌的预后,可作为上述肿瘤预后的潜在标志物。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探讨CAC1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AC1在食管鳞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对CAC1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与肿瘤临床病理学特征相关性进行分析,对CAC1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与增殖相关指标Ki67的表达情况进行分析。结果:CAC1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其在癌旁组织及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水平(P<0.05),CAC1表达水平与食管鳞癌的TNM分期及肿瘤分化程度显著相关(P<0.05),与食管鳞癌的发病年龄、性别及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无显著相关性(P>0.05),CAC1表达水平与增殖相关指标Ki67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CAC1表达与食管癌的恶性生物学特性相关,可能成为预测食管癌患者预后的指标和潜在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