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对比分析桥接治疗和直接取栓术治疗急性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120例急性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资料。应用桥接治疗48例(桥接组),直接取栓术治疗72例(取栓组)。结果 桥接组血管再通成功率明显高于取栓组(P<0.05)。出院时,桥接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取栓组(P<0.05)。术后90 d,桥接组预后良好率均明显高于取栓组(P<0.05)。桥接组病死率明显低于取栓组(P<0.05)。结论 对于急性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脑卒中,桥接治疗可加快功能恢复,改善病人预后,提高病人存活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Solitaire支架取栓术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55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资料,其中Solitaire支架取栓术治疗33例(观察组),静脉溶栓治疗22例(对照组)。脑梗死溶栓(TICI)分级≥2b级认为血管再通;术后24 h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评估神经功能;术后90 d,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价预后。结果 观察组血管再通率(84.8%,28/33)明显高于对照组(54.5%,12/22;P<0.05)。术后24 h,观察组NIHSS评分[(11.6±0.7)分]明显低于对照组[(13.8±0.5)分;P<0.0]。术后90 d,观察组mRS评分[(1.22±0.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2.60±0.33)分;P<0.05]。结论 应用Solitaire支架取栓术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再通率高,疗效明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局部脑氧饱和度(rScO2)监测目标导向治疗在前循环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机械取栓术后的临床价值。方法 前瞻性收集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ICU行机械取栓术治疗的前循环AIS 14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神经重症监护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rScO2目标导向治疗。结果 观察组出院时NIHSS评分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ICU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mRS评分及GOS-E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脑出血转化、脑血管再闭塞等发生率及病死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观察组生存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rScO2监测目标导向治疗能有效缩短前循环AIS机械取栓术的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改善病人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支架取栓术失败的影响因素及补救性Solitaire AB支架置入的可行性。方法 以2018-10—2020-03沧州市人民医院160例AIS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给予支架取栓术治疗,根据手术疗效分为成功组及失败组,分析AIS患者支架取栓术失败的影响因素;根据术后是否置入Solitaire AB支架将失败组分为支架置入组及对照组,比较2组疗效、脑血管血流状况、神经营养因子水平及预后。结果 160例AIS患者中支架取栓术失败率为26.25%(42/160),失败组中年龄≥60岁、合并高脂血症、既往有脑卒中史、闭塞部位为颈内动脉的比例及入院时NIHSS评分高于成功组,发病至股动脉穿刺时间、穿刺至再通时间、发病至再通时间长于成功组,血栓切除次数多于成功组(P<0.05)。颈内动脉闭塞(OR=2.143,95%CI:1.411~3.253)、入院时NIHSS评分升高(OR=1.677,95%CI:1.138~2.472)、发病至再通时间延长(OR=2.063,95%CI:1.041~4.088)、血栓切除次数增加(OR=1.902,95%CI:1.412...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估机械取栓在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 AIS)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探讨机械取栓术后影响临床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脑病中心自2019年9月至2021年12月行机械取栓治疗的AIS患者133例,通过术后90d的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来确定预后,mRS评分≤3分定义为预后良好,将mRS>3分定义为预后不良。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提示:与预后不良组相比,预后良好组患者术前NIHSS评分低,术中取栓次数少,术后严重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当然血管再通良好是患者预后良好的前提,两组患者上述资料有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年龄、术前NIHSS评分和术后严重并发症与患者预后显著相关(P<0.05),为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年龄、术前NIHSS评分、和术后严重并发症均是影响大血管闭塞性AIS患者机械取栓治疗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GA)与镇静麻醉(SA)对不合作的急性颅内前循环闭塞机械取栓术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41例急性颅内前循环闭塞的临床资料。接受静脉溶栓桥血管内治疗或直接血管内治疗,但病人因躁动、失语、谵妄等不能配合治疗,其中21例采用GA(GA组例),20例采用SA(SA组)。结果两组穿刺至再通时间、入院至再通时间、取栓次数、血管再通率、术后7 d NIHSS评分、症状性颅内出血率、病死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GA组1次再通率、发病90 d预后良好率均明显高于SA组(P<0.05)。结论对于急性颅内前循环大血管闭塞,如果病人不能配合机械取栓术,相比SA,GA可提高1次再通率,有利于远期神经功能恢复,而且安全性相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Trevo支架和Soliatire支架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机械取栓术中血管再通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纳入200例在本院接受支架取栓术的AIS患者,根据选用的支架类型将患者分为Solitaire支架组(102例)和Trevo支架组(98例); 以NIHSS评分和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预后; 以脑梗死溶栓分级(thrombolysis in cerebral infarction,TICI)评估血管再灌注情况,比较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并通过logistics回归分析确定影响并发症发生及血管再通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Trevo组的30d NIHSS评分显著低于Solitaire组[3(0~13)vs 6(0~17),P<0.05],且90d的mRS评分也显著低于Solitaire组[2(0~5)vs 3(0~6),P<0.05],但2组术后脑卒中进展、远端血栓或栓子形成、术后出血、死亡等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与Solitaire支架组比较,Trevo支架组的取栓时间更短[51(30~165)min vs 70(27~160)min,P<0.05]、取栓次数更少[2.1(1~6)次 vs 2.9(1~8)次,P<0.05]、取栓1次成功率更高(40.8% vs 27.5%,P<0.05)、TICI达2b或3级的血管再通率更高(89.8% vs 79.4,P<0.05)。发病到治疗时间≥360 min是影响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84,95% CI=1.041~1.223,P=0.029),而血管再通TICI达2b或3级是预防术后并发症的独立保护性因素(OR=0.858,95% CI=0.761~0.977,P=0.016)。使用Trevo支架是促进血管再通的独立保护性因素(OR=0.722,95% CI=0.541~0.928,P=0.018,而取栓次数≥2次则是影响血管再通的独立危险因素(OR=1.460,95% CI=1.248~2.303,P=0.015)。结论 与Solitaire支架比较,Trevo支架能够减少AIS患者的取栓次数、缩短取栓时间,并提高闭塞血管的再通率和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LAA)和心源性脑梗死(CE)机械取栓治疗的差异和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17年6月-2018年8月行机械取栓治疗的脑梗死患者 33 例,比较2组患者的危险因素、闭塞的血管、侧支循环、取栓次数、从股动脉穿刺至血管再通的时间、取栓后补救措施和血管再通的程度,并评估NIHSS评分、mRS评分和术后并发症。结果 CE组的冠心病(或风心病)、房颤病史比例高于LAA组(P<0.05); LAA 组侧支循环良好率为43.48%,高于CE组的10%(P=0.045); CE组从动脉穿刺到血管再通的时间、取栓的次数均P<0.05); 2组患者术前和术后3月的NIHSS评分、mRS评分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 2组开通后再闭塞、脑出血和病死率也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相比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心源性脑梗死患者行取栓治疗需要更短的开通时间、更少的取栓次数、得到更好的血流灌注,但2组最终的预后相似。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前循环大动脉急性闭塞性卒中患者行桥接治疗和直接血管内治疗(dEVT)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7年5月于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神经外科行血管内治疗的231例前循环大动脉急性闭塞性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接受桥接治疗(静脉溶栓+机械取栓)119例(桥接治疗组),接受dEVT 112例(dEVT组)。应用脑梗死溶栓(TICI)分级评估术后血管再通程度。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评估患者的预后。结果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入院时NIHSS评分、卒中病因、既往病史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dEVT组的发病至就诊时间显著大于桥接治疗组(P〈0.001)。两组就诊至CT检查时间、就诊至穿刺时间、就诊至再通时间、穿刺至再通时间、取栓次数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桥接治疗组和dEVT组的血管有效再通率(91.6%对比84.8%)、症状性颅内出血的发生率(12.6%对比14.3%)、病死率(16.0%对比15.2%)以及90 d预后良好率(52.1%对比50.0%)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桥接治疗和dEVT对于前循环大血管急性闭塞性卒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相似。但这一结论仍需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进一步明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卒中护理小组对急性前循环缺血性卒中机械取栓术效果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7年9月支架取栓术治疗的148例急性前循环闭塞的临床资料。72例采用常规护理(对照组),76例采用护理小组干预(观察组)。 结果 观察组发病至血管再通时间[(230±108)min]较对照组[(266±110)min]明显缩短(P<0.05)。观察组发病90 d预后良好率(60.5%,46/76)明显高于对照组(41.7%,30/72;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89.5%,68/76)明显高于对照组(73.6%,53/72;P<0.05)。观察组术后抑郁、焦虑、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护理卒中小组可以快速反应,为卒中病人提供绿色通道,一体化服务为病人节省术前准备时间,围手术期的专科护理减少并发症,早期康复及心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病人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在前循环大血管急性闭塞取栓中应用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回顾2018-11—2021-12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取栓治疗的前循环大血管急性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镇静方式分为清醒镇静组(观察组)和无镇静组(对照组),2组均使用单纯抽吸或支架拉栓治疗,对比分析2组镇静水平、穿刺到血管再通时间、成功再灌注率、取栓一次再通率、症状性颅内出血、出院NIHSS评分、90 d良好预后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镇静效果显著优先于对照组[(4.25±0.43)分比(1.41±0.5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穿刺至血管再通用时短暂[(48.53±5.62)min比(61.47±6.94)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取栓一次再通率较对照组有显著优势(34.38%比20.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再灌注率、症状性颅内出血、出院NIHSS评分、90 d良好预后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镇静可减少术中患者烦躁、疼痛,明显缩短手术时间,提高取栓一次再通率,可应用于前循环大血管...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急性基底动脉闭塞超时间窗Solitaire支架机械取栓术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超时间窗Solitaire 支架机械取栓术治疗的8例基底动脉闭塞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8例经Solitaire 支架机械取栓后均成功获得再通。术前NIHSS评分为(24.83±2.71)分,术后30 d为(14.12±2.48)分,术后90 d为(8.12±2.48)分,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改良Rankin量表 评分1分1例,2分1例,3分2例,4分2例,5分2例。MRA或CTA复查显示,1例血管闭塞(左侧大脑后动脉),余7例无开通血管再闭塞。结论 超时间窗Solitaire 支架机械取栓术治疗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是有效的、相对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后循环大血管闭塞急性脑卒中经支架取栓与抽吸取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1-03—2022-10临汾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后循环大血管闭塞急性脑卒中患者48例为研究对象,研究组(25例)采用支架取栓予以治疗,对照组(23例)采用抽吸取栓治疗。比较2组基线资料、有效再灌注率、脑血管再通情况、并发症情况及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估两种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短期内2组有效灌注率、脑血管再通结局均明显上升(P<0.05),对照组血管再通时间明显长于研究组(P<0.05)。2组术后90 d内预后良好、病死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支架取栓与抽吸取栓均可有效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两种治疗方案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相当。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动脉溶栓联合机械取栓治疗与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3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资料。15例进行动脉溶栓联合机械取栓治疗(观察组),15例采用静脉溶栓治疗(对照组)。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评估神经功能,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估发病90 d预后。结果 治疗前,观察组NIHSS评分[(18.5±4.3)分]与对照组[(18.1±4.7)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24 h,观察组NIHSS评分[(13.8±3.6分)]明显低于对照组[(17.2±3.8)分;P<0.05]。治疗后3 d内,观察组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13.3%,2/15)与对照组(20.0%,3/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90 d,观察组预后良好率(66.7%,10/15)明显高于对照组(26.7%,4/15;P<0.05)。结论 与静脉溶栓治疗相比,动脉溶栓联合机械取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估机械取栓应用于大脑中动脉(middle 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M2段急性闭塞的有效 性和安全性。 方法 回顾性收集MCA M2段急性闭塞并实施机械取栓患者的临床资料,以90 d mRS评分分为良好 结局(mRS评分0~2分)与不良结局(mRS评分>2分)组,比较两组基线临床资料、入院NIHSS评分、是 否合并静脉溶栓、闭塞部位、颅内出血(symptomatic intracranial hemorrhage,SICH)、再通时间等资料 的差异。 结果 共入组行机械取栓术的MCA M2段急性闭塞患者12例(男女各6例)。平均年龄(71.4±8.1)岁, 入院NIHSS评分中位数为18分,术后即刻血管再通[改良的脑梗死溶栓(modified thrombolysis in cerebral i nfarcti on,mTI CI )2b~3级]11例(91.6%),出血3例(25.0%),其中SI CH 1例(8.3%),24 h时血管再通11 例(91.6%)。90 d良好结局组4例,不良结局组8例。良好结局组入院NIHSS评分低于不良结局组(中位 数14分 vs 22分,P =0.038),两组间其余因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MCA M2段急性闭塞机械取栓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有待观察,患者入院时NIHSS评分较低与 90 d预后良好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经微导管机械碎栓和支架取栓两种方法结合动脉内溶栓治疗急性脑动脉闭塞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9例应用微导管机械碎栓和支架取栓治疗的急性脑血管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碎栓组血管再通率80.1%,取栓组血管再通率8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NIHSS评分较术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ADL评分均明显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架取栓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值得肯定,与碎栓组血管相当。碎栓技术更容易推广应用,临床上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的首选取栓策略对栓塞性急性椎基底动脉闭塞(AVBAO)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南阳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自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行血管内治疗的44例栓塞性AVBAO患者, 根据首选取栓策略的不同将患者分为支架取栓组(27例)和抽吸取栓组(17例), 术后90 d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估患者的预后。比较2组患者临床资料、手术相关特征、预后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差异。结果 2组患者的发病至穿刺时间、靶血管闭塞部位、术中使用补救措施者所占比例、靶血管成功再通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抽吸取栓组比较, 支架取栓组患者中间导管使用率较低, 取栓次数较多, 靶血管首次取栓再通率较低, 穿刺至再通时间较长, 新发栓塞的发生率较高,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血管破裂、术后症状性颅内出血(sICH)发生率及术后90 d预后良好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栓塞性AVBAO患者, 首选抽吸取栓可取得与支架取栓相近的血管再通率及短期预后良好率, 同时具有再通时间短、新发栓塞并发症少、首次取栓再通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静脉溶栓桥接机械取栓对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安徽省临泉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ACI患者,根据术后90d改良Rankin评分(mRS)分为预后良好组(53例)和预后不良组(67例)。对比两组患者基础资料及实验室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CI治疗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 与预后良好组相比,预后不良组患者入院NIHSS评分高、侧支循环分级低、取栓次数增加、血管再通情况差且症状性出血发生率高(均P<0.05)。Logistic回归显示,入院NIHSS评分、侧支循环、血管再通情况、取栓次数及症状性出血是影响ACI患者桥接取栓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NIHSS评分评估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37,灵敏度为61.2%,特异度为90.6%。结论 入院NIHSS评分高、侧支循环差、血管再通不良、多次取栓及症状性出血是ACI患者桥接取栓治疗预后不佳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一期支架置入术作为急性后循环大动脉闭塞机械取栓失败后补救性治疗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单独支架取栓或联合抽吸取栓治疗后循环大动脉闭塞所致急性脑卒中186例,146例实现闭塞血管成功再通;40例血流恢复较差,其中28例接受一期支架置入补救性治疗(支架组);12例拒绝支架置入治疗(非支架组),仅给予基础抗栓治疗。结果 支架组血管再通率(75.00%)明显高于非支架组(0%;P<0.05)。术后90 d,支架组预后良好率(64.29%,改良Rankin量表评分0~2分)明显高于非支架组(8.33%;P<0.05)。支架组术后90 d病死率(21.43%)明显低于非支架组(83.33%;P<0.05)。支架组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7.14%)与非支架组(16.67%)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一期支架置入术作为急性后循环大动脉闭塞机械取栓术失败的补救性治疗,再通率高,并发症少,可显著改善病人的预后。  相似文献   

20.
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是世界范围内导致死亡和严重残疾的重要疾病之一,其中AIS占脑卒中大多数,AIS呈现高病死率及高致残率,因此AIS患者的早期治疗显得尤为重要。AIS治疗的关键是急性闭塞动脉的开通及挽救半暗带;血管内治疗是AIS早期救治最核心救治方法,主要以抽吸技术及机械支架取栓为主,目前血管内治疗的标准方案是以支架取栓为主的血栓切除术,而抽吸取栓也实现了良好的血管造影和临床结果,具有快速再通及费用低等优点,直接血栓抽吸技术在AIS急诊取栓中与支架取栓并驾齐驱的主流开通技术,然而抽栓导管在管腔及通过性都还有限度,以及无法适应众多AIS患者的个体差异等缺点,目前抽吸装置的相关研究也越来越多,抽吸取栓发展趋势越来越快,本文就抽吸取栓在AIS患者血管内治疗中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