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在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r subepithelial keratomileusis,LASEK)中应用丝裂霉素c后对角膜厚度的影响。方法87例接受LASEK治疗病例,随机选择一侧眼,在准分子激光扫描后应用丝裂霉素C;另一侧跟行常规LASEK手术,术中不应用丝裂霉素C,作为对照组;对比观察患者中央角膜厚度与术前预计角膜厚度差值的变化及屈光度的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问的差异。结果丝裂霉素C应用组实际切削的角膜厚度与对照组相比,更接近于预计切削的角膜厚度,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丝裂霉素C应用组屈光度波动较小(P〈0.05),在术后2个月趋于稳定,而对照组在术后3~6个月趋于稳定。结论在LASEK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可抑制角膜术后发生增殖反应,角膜厚度和屈光度在术后更短时间内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和分析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K)角膜上皮瓣并发症的相关因素、预防及处理方法。方法应用德国Allegretto鹰视准分子激光器对近视110例(218眼)施行LASEK术。对在术中和术后出现不同类型角膜上皮瓣并发症进行相关原因分析。结果LASEK术中上皮瓣的主要并发症有:上皮瓣剥离困难,瓣撕裂或破碎,瓣游离、瓣皱褶、瓣偏离中心及瓣蒂位置变更等;术后瓣并发症主要有:迟发性(术后48~72h)上皮瓣局限性缺损、瓣下异物、上皮瓣丢失等。结论LASEK术后角膜上皮瓣成活与否,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完好的角膜上皮瓣是LASEK优越性的基础,通过提高LASEK的手术技巧,充分保持上皮细胞的活性,正确处理上皮瓣的各种并发症是LASEK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波阵面像差引导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和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laser epithel ialkeratomileusis,LASEK)对近视眼高阶像差的影响,并作对比分析。方法:波阵面像差引导的LASIK手术(IK组)共18例36眼和波阵面像差引导的LASEK手术(EK组)共10例20眼,分别于术前和术后10d;1,3mo测量高阶像差,用t检验分析手术前后高阶像差的变化和不同手术方式对高阶像差影响。结果:两组术后总高阶像差RMS值均较术前增加,以三、四阶像差增加为主,五、六阶像差和水平彗差无明显变化;两组的球差均较术前增加,两组间无差异;术后EK组的总高阶像差、三阶、四阶像差和垂直彗差均小于IK组。结论:波阵面像差引导的LASIK和LASEK都会使眼高阶像差不同程度的增加,LASEK的增加幅度小于LASIK。  相似文献   

4.
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的角膜上皮瓣异常   总被引:55,自引:3,他引:52  
Zhou X  Wu L  Dai J  Zhu R 《中华眼科杂志》2002,38(2):69-71
目的 探讨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 (laserepithelialkeratomileusis ,LASEK)角膜上皮瓣异常的类型和相关原因 ,总结保护角膜上皮瓣完好的技术和重要性。方法 在行LASEK的16 7例 (30 9只眼 )患者中 ,对在术中和术后出现不同类型角膜上皮瓣异常的 9例患者 (14只眼 )进行相关原因分析 ,并观察术后视力、角膜雾状混浊和角膜刺激症状的程度。平均随访时间 (6 1± 3 7)个月。结果 LASEK术中和术后角膜上皮瓣异常表现为上皮瓣游离、溶解、碎片、皱褶、滑动 ,以及术后4 8~ 72h迟发性角膜上皮瓣局限缺损和存留穿透上皮层异物。角膜上皮瓣异常的发生与微环钻切角膜上皮过浅、角膜上皮瓣预制环过小、酒精溶液浓度不当、溶液预置渗漏、角膜上皮瓣中心区干燥、冲洗性角膜上皮损害、角膜接触镜过早取出等因素有关。术后平均残余屈光度数为 0 0 7D。结论LASEK虽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但完好的角膜上皮瓣是LASEK优越性的基础 ,把握手术环节 ,避免角膜上皮瓣发生异常 ,是保证LASEK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后上皮瓣丢失二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例1男,22岁,因双眼近视,于2002年9月2日在我院行双眼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1aser epithelial keratomileusis,LASEK)术。术前矫正视力:右眼1.2(-3.75DS),左眼1.2(-4.00DS),无其他眼部疾患。术中按常规LASEK步骤进行,上皮瓣制作复位满意。术后次日上午复诊诉夜间右眼疼痛明显,左眼无特殊不适。裂隙灯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LASEK)治疗角膜相对较薄近视眼的临床效果。方法观察术后1,3d,1wk,1,3,6mo,1a的眼部症状、屈光状态、裸眼及矫正视力、眼压、角膜并发症情况。结果德国蛇牌MEL70型准分子激光治疗角膜相对较薄近视眼,结果显示LASEK术后刺激症状较轻,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预测性、安全性。结论LASEK治疗角膜较薄的中高度近视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控制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K)术后疼痛及炎症反应的方法,评价无痛LASEK的可能性。方法常规LASEK为2006年6月1日至2007年6月1日手术者;无痛LASEK为2008年6月1日至2009年6月1日手术者。应用了更为熟练而稳妥的操作,增加了术前、术中、术后非类固醇消炎药普拉洛芬滴眼液的应用等措施。两组各160例(320眼),随访时间均为1a。观察两组畏光、流泪、异物感、疼痛以及裂隙灯显微镜观察的情况,各项指标得分相加后得到综合评分,比较两组在术后即刻、术后2d,术后6d,术后14d在综合评分差异。结果无痛LASEK组和常规LASEK组综合评分在术后即刻,术后2d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术后6d及14d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症状消失的天数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无痛性LASEK控制LASEK术后疼痛及炎症反应有效而安全。可以达到无痛LASEK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治疗异常眼的近视群体的方法。方法用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治疗异常眼的近视群体(眼球较小、眼窝较深、角膜较薄等)。观察术后视力恢复情况。结果25例50眼中,术后3月视力在1.0以上47眼(94%)。0.6~0.8的2眼(4%)。0.5以下的1眼(2%)。结论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拓展了准分子激光的治疗范围。  相似文献   

9.
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宋玉伟  徐文烽  刘曦 《眼科研究》2002,20(3):242-243
目的 观察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LASEK)治疗近视眼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术后随访达到6个月的146例(280眼),观察术后3天、10天,1、2、3、6个月的症状、视力、屈光状态、角膜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Nidek EC-5000准分子激光治疗结果表明,LASEK术后症状轻微,手术稳定性、预测性及安全性优于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RK)及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结论 LASEK手术有可能成为今后主要的屈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陈静  韩苏宁  朱海萍  邓红燕 《眼科新进展》2011,31(11):1046-1048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前弹力层下角膜磨镶术(sub-Bowman keratomileusis,SBK)和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r-assisted sub-epithelial keratomileusis,LASEK)矫治相对薄角膜近视的疗效。方法对62例(124眼)相对薄角膜近视患者行SBK或LASEK。其中30例(60眼)行SBK,32例(64眼)行LASEK。随访6个月,记录2组患者术后视力、残余屈光度、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早期LASEK组有轻度或中度不适感。2组术后角膜地形图检查均无圆锥角膜发生。术后1d、3d、7d SBK组平均视力为0.89±0.35、1.03±0.44、1.08±0.22,LASEK组平均视力为0.61±0.28、0.75±0.30、0.98±0.16,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早期SBK组视力恢复快。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2组视力、残余屈光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6个月时SBK组58眼(96.7%)达到了术前最佳矫正视力,LASEK组61眼(95.3%)达到了术前最佳矫正视力,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5,P=0.70)。2组术后最佳矫正视力无一例下降。LASEK组个别患者出现0.5级或1级haze,SBK组无haze产生。结论 SBK和LASEK矫正薄角膜近视均安全、有效,SBK在早期视力恢复和避免haze产生方面优于LASEK。  相似文献   

11.
LASEK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下磨镶术(LASEK)中应用丝裂霉素C(MMC)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近视患者31例62眼行LASEK治疗,激光切削后术中应用质量浓度为0.02%的MMC滤纸片覆盖在角膜基质床上,持续12s,充分冲洗角膜,复位角膜上皮,分别于术前和术后3、6、12个月角膜内皮显微镜检查,观察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和形态。结果术前与术后的内皮细胞密度、变异系数和六角形细胞百分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样本的研究表明,LASEK术中应用MMC是一种矫正中高度近视,防止haze发生的较安全的方法,但对屈光手术的安全性尚需大样本的长期临床观察。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在中高度近视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中应用丝裂霉素C(MMC)的临床疗效。方法:中高度近视患者166例332眼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3例166眼,其中,观察组术中应用0.2g/L的MMC,对照组则不用。术后均随访12mo,观察并比较两组角膜上皮愈合时间、裸眼视力以及角膜haze的发生情况等。结果:观察组角膜上皮修复时间平均为4.05±0.30d,对照组平均为4.22±0.37d,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2mo时裸眼视力<0.8者17眼,0.8~者42眼,≥1.0者107眼,各段视力眼数所占百分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屈光度≤-6.00DS时,观察组术后≤1级或2级haze形成率为18%(3/166眼),对照组为2.4%(4/166眼),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6.00~-8.00DS时,观察组≤1级或2级haze形成率为3.0%(5/166眼),对照组为102%(17/166眼),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00DS时,观察组≤1级或2级haze形成率为6.0%(10/166眼),对照组为17.5%(29/166眼),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LASEK术中应用0.2g/L的MMC可有效减轻术后haze的发生,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高度近视在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r-assisted subepithelial keratomileusis,LASEK)中应用0.1g/L丝裂霉素(mitomycin-C,MMC)抑制术后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的疗效。

方法:对78例156眼患者行LASEK,随机分成MMC组(86眼)及对照组(70眼),术中两组分别采用含0.1g/L MMC与平衡盐溶液(BSS)的吸水棉签点蘸激光切削后的基质床。观察患者术后1,3,5,7d; 2wk; 1,3,6mo的症状,裸眼视力,角膜上皮愈合时间及haze形成情况。

结果:术后MMC组haze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haze形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角膜上皮愈合时间及裸眼视力均无明显差异。

结论:LASEK术中点蘸法应用0.1g/L MMC可抑制haze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 laser-assisted subepithelial keratomileusis,LASEK)中应用0.2g/L丝裂霉素C( mitomycin C,MMC)治疗超高度近视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选择LASEK联合MMC治疗的超高度近视患者182例364眼,等效球镜-9.0~-10.25D,随机分为四组,Ⅰ组术中MMC应用时间为10s,Ⅱ组MMC应用时间为25s,Ⅲ组为40s,Ⅳ组为55s。术后随访6mo,观察各组术眼的疗效和安全性,随访指标包括裸眼视力( uncorrected visual acuity,UCVA)、残留屈光度、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 haze)的发生率、角膜上皮愈合时间以及角膜内皮细胞的密度和变异系数。
  结果:术后随访6mo,Ⅱ组、Ⅲ组、Ⅳ组患者UCVA≥0.8者分别为94.0%、92.3%、93.8%,明显好于Ⅰ组(76.3%),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19.610,P=0.000);Ⅱ组、Ⅲ组、Ⅳ组患者残留屈光度位于±0.5D 以内者分别为95.2%、93.3%、92.7%,明显高于Ⅰ组(78.8%),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16.329,P=0.001)。术后6mo时Ⅰ组haze的发生率高于其余三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Hc=50.110,P=0.000);各组术后角膜上皮细胞愈合时间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χ2=11.611,P>0.05);术后各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分别为3071.3±284.4个/mm2(Ⅰ组)、3105.6±337.8个/mm2(Ⅱ组)、2986.3±304.1个/mm2(Ⅲ组)、3088.7±372.5个/mm2(Ⅳ组),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变异系数分别为24.72±6.52(Ⅰ组)、22.93±6.74(Ⅱ组)、24.38±6.63(Ⅲ组)、23.14±7.22(Ⅳ组),与术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LASEK联合MMC治疗超高度近视具有良好的效果和安全性,0.2 g/L MMC作用25 s的应用时间能有效抑制haze的形成,又能减少MMC潜在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K)中丝裂霉素C(MMC)的不同作用时间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

方法:收集我院行LASEK手术的患者,根据丝裂霉素在角膜基质上的作用时间(t),将研究对象分为T1、T2两组,其中T1组为15s≤t≤45s,T2组为45s结果:本研究共纳入患者98例196眼,T1与T2组分别纳入98眼。周边角膜内皮细胞的ACA、中央角膜内皮细胞的CV和HEX于术后1wk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指标在各随访时间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LASEK术后短期内出现的中央角膜内皮六边形细胞百分比降低、变异系数升高、周边角膜内皮细胞平均面积增大,均为一过性改变。因此,在合理时间范围内应用MMC,不会对远期角膜内皮状态造成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6.
AIM: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mitomycin C (MMC) on corneal endothelial cells at different exposure time during laser-assisted subepithelial keratomileusis (LASEK).METHODS: Patients who received LASEK were included and divided into Group T1 (15s≤t≤45s) and T2 (5s0.05).CONCLUSION: Although transient acute changes in central CV and HEX and peripheral ACA were observed,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long-term corneal health status when MMC is applied in a reasonable time range in LASEK surgery.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LASEK)联合丝裂霉素C(MMC)矫正较高曲率近视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应用美国雷赛公司LSX5.2准分子设备对52例(99眼)曲率较高的近视(角膜曲率大于46D)施行LASEK联合0.02%的MMC治疗。观察术后症状、裸眼视力、显然屈光度、眼压、角膜地形图及角膜上皮下雾状浑浊(haze)出现情况。结果术后5d内角膜上皮基本愈合。裸眼视力与屈光度均存术后6个月内趋于稳定。其中92眼(92.93%)等于或优于术前最佳矫正视力屈光度平均为(+0,11±0.75)D。角膜地形图检查图形对称性良好,无明显偏心切削或不规则切削。术后有7眼(7.07%)出现haze,按照Fantes(1990)分级标准≤2级,无其他术后严重并发症。结论LASEK联合MMC矫正较高曲率近视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丝裂霉素C(MMC)在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K)中应用对高度近视术后屈光度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前瞻性对照研究。33例(66眼)实施LASEK手术治疗高度近视的患者。术中随机选择患者的一眼术中局部应用0.02%MMC(MMC组),另一眼行常规LASEK术(对照组)。于手术后3、6、9、12、15周测量屈光度,非接触眼压计测量眼压,裂隙灯下观察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情况,两组间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分析。结果MMC组术后3、6周分别与15周的屈光度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54、2.175,P〈0.05),9、12周与15周的屈光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3、6、9周分别与15周的屈光度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15、2.440、2.356,P〈0.05);12周与15周之间.屈光度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MC组0.1%氟米龙眼液的使用时间为9周,平均使用频度为2.6次/d,明显低于对照组(12.9周,频度为2.9次/d)。结论低浓度的MMC在高度近视LASEK术中的应用,能使得屈光状态在更短的时间内稳定,明显缩短了术后皮质类固醇滴眼液的使用时间。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比研究SMILE及LASEK治疗近视散光患者的手术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我院手术的高度近视患者80例157眼,其中中度散光-1.00~-3.00D48例95眼、高度散光-3.00~-6.00D32例62眼。其中SMILE组(40例79眼)和LASEK组(40例78眼)。SMILE组采用小切口基质内透镜取出术,手术切口长度为2mm,位于120°,角膜帽厚度均为120μm,透镜直径6.4~6.6mm,帽直径为7.1~7.2mm;LASEK组行LASEK,体积分数20%酒精浸泡20s,保留角膜上皮瓣。观察术后1d、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两组裸眼视力、等效球镜、最佳矫正视力、残余残光度数及角膜地形图形态。结果 SMILE组和LASEK组相比,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裸眼视力达到术前最佳矫正视力的比例分别为93.7%(74/79)和89.7%(70/78)、92.4%(73/79)和88.5%(69/78)、91.1%(72/79)和87.2%(78/6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裸眼视力均无增加或减少两行及以上。两组的目标屈光度均为0,术后1个月等效球镜及残余散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3个月、6个月等效球镜及残余散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角膜地形图形态:术后两组地形图都以圆形及椭圆形最多,分别为75.9%(60/79)、71.8%(56/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MILE及LASEK治疗近视散光均有安全性、有效性,术后角膜形态良好,但SMILE的稳定性及精确性优于LASEK,更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术中联合应用丝裂霉素C(MMC)对术后角膜上皮下雾状浑浊(haze)的预防作用。方法随机对60例(120眼)高度近视(-6.00D以上)左右眼分别做单纯LASEK手术和LASEK+MMC手术,观察6个月,计算}hhaze反应的发生率并进行比较。结果统计术后1、3、6个月haze的发生率,单纯LASEK分别为:0.5级,58.33%、48.33%、40.00%;1级,13.33%、8.33%、5.00%;2级,0、1.67%、1.67%;3级以上均为0。LASEK+MMC分别为:0.5级,36.67%、26.67%、13.33%;1级,1.67%、1.67%、3.33%;2级以上均为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ASEK术中应用MMC能减轻haze反应形成,情况显著优于单纯LASEK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