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研究经颅多普勒与颈动脉超声检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观察组、健康者作为对照组,进行经颅多普勒与颈动脉超声检查,并检测TG(甘油三酯)、TC(胆固醇)、LDL(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A-Ⅰ)、ApoB(载脂蛋白B);结果:经颅多普勒联合颈动脉超声检测的敏感性96.76%、阳性预测值96.76%、阴性预测值100%,均明显高于单独采用经颅多普勒与颈动脉超声检测,TG、TC、LDL、ApoB水平低于单独采用经颅多普勒与颈动脉超声检测,HDL和ApoA-Ⅰ水平高于单独采用经颅多普勒与颈动脉超声检测;结论:经颅多普勒联合颈动脉超声检测能够提高脑血管疾病诊断的敏感性、改善患者的血脂代谢水平,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经颅多普勒与颈动脉超声检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准确性。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到2013年8月收治的6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检测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检测结果。结果:经颅多普勒联合颈动脉超声检测敏感度达到了96.7%,阳性预测率达到了97.8%,阴性预测率为100%,联合检测方式检测结果优于单独使用经颅多普勒及颈动脉超声检测方式,特异性则低于单独使用经颅多普勒及颈动脉超声检测方式,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血液检查结果方面,C组患者TG、TC、LDL、ApoB水平显著低于A组与B组,HDL、ApoA-I水平则高于A、B两组。结论:经颅多普勒与颈动脉超声检测都有其特定的优点与缺点,将两种检测方式进行有机结合能够提高对脑血管疾病患者诊断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经颅多普勒超声(TCD)与颈动脉超声联合应用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ICVD)患者的诊断价值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102例疑似ICVD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头颈部血管造影(CTA)检查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所有患者均以TCD、头颈部CTA、颈动脉超声进行检查。比较TCD和颈动脉超声联合诊断、头颈部CTA诊断的阳性率;评价TCD、颈动脉超声单项诊断与联合诊断检查结果。结果头颈部CTA诊断时,79例为阳性,TCD联合颈动脉超声诊断时,75例为阳性,阳性率分别为77.45%和73.53%(P>0.05);头颈部CTA、TCD检查及颈动脉超声检查诊断ICVD阳性分别为63例、65例和75例,ICVD阴性分别为23例、39例和37例;TCD联合颈动脉超声检查诊断为阳性75例,阴性27例;TCD、颈动脉超声及两者联合超声检查真实ICVD患者分别诊断为51例、52例和71例;TCD与颈动脉超声联合诊断后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均高于TCD、颈动脉超声单项诊断(P<0.05)。结论在ICVD的诊断中,TCD与颈动脉超声联合应用时与头颈部CTA的效能相当,二者联合诊断可有效提高对其的诊断效能,具有一定诊断优势。  相似文献   

4.
脑血管疾病是目前威胁人类健康与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其发病率与致残率都很高,对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等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是目前公认的无创检测方法,可以方便、准确地筛查出脑血管病变,对脑血管疾病的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减少或推迟脑中风的发生有着积极的意义。因此,对其在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本报告了我院自引进经颅多普勒超声技术以来对100例脑动脉硬化,10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100例脑梗塞的病人进行了经颅多普勒检查.所有病例均经临床确诊。  相似文献   

6.
郑幸丽 《基层医学论坛》2016,(11):1508-1509
目的:探讨脑血管疾病采用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脑血管疾病患者100例,均为我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采用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予以检查,对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脑血管疾病患者共100例,应用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示,脑血管痉挛42例,占42%;短暂性脑缺血发作16例,占16%;椎基动脉供血不足13例,占13%;脑动脉硬化29例,占29%。以血流速度减慢或增快,血管弹性改变,血管痉挛,狭窄,两侧血管不对称等为主要表现。100例中,频谱形态正常,无明显峰值流速变化11例;血流速度偏低,波峰圆钝,收缩期峰值后移47例;峰值流速略加快,狭窄处轻度频带增宽42例。结论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为一种新的神经影像诊断技术,在脑动脉血流动力学检查中,已成为常用手段,具有无创性特点,其分辨率、清晰度均居较高水平,诊断脑血管病的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颈动脉狭窄患者的脑血管反应性(CVR),探讨颈动脉狭窄程度与脑血管反应性之间的关系,以期为临床治疗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对不同程度颈动脉狭窄患者,采用德国DWL MDX 0630型TCD检测仪,通过屏气、过度换气及吸入自体CO2的方法,连续监测双侧MCA脑血流速度变化,计算血管运动反应性(VMR)、脑血管运动储备(CRC)及呼吸抑制指数(BHI)等数值评价脑血管反应性.结果:①颈动脉狭窄组与对照组比较:轻度及中度狭窄组的VMR、BHI、CRC值无明显差异.重度狭窄组的VMR、BHI、CRC值有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双侧VMR、BHI、CRC值结果无统计学差异.②呼气末CO2分压(PCO2):对照组与血管狭窄组呼气末CO2浓度变化无统计学差异.结论:①轻中度颈动脉狭窄患者的CVR无明显变化;重度狭窄患者CVR明显减低.②VMR、BHI、CRC值可以作为评价CVR的指标.③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CVR的可行性,易于推广和普及.  相似文献   

8.
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脑血管狭窄与脑血管造影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郄晓红  张建玲  许波  王海音 《医学争鸣》2005,26(23):2172-2174
目的:比较脑血管造影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对闭塞性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82例患者分为两组,非闭塞性脑血管病组14例,闭塞性脑血病组68例,分别用2MHz和4 MHz多普勒探头检查颅内和颈部血管血流速度,进行脑血管造影(CVA)检查.结果:闭塞性脑血管病组,共检出血管690条,TCD检出狭窄血管69条,621条正常,其中60条与CVA所见一致,CVA发现狭窄血管80条,统计结果显示TCD诊断血管狭窄的敏感性75.0%,特异性98.5%.非闭塞性脑血管病组共检出血管147条,TCD检出狭窄血管1条与DSA结果一致.结论:TCD可客观地反映脑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可作为脑血管狭窄预防性筛选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颈动脉超声、经颅多普勒(TCD)超声以及二者联合应用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17例临床明确诊断TIA发作的患者及50例健康志愿者行颈动脉超声及TCD超声两项检查.结果 单纯颈动脉超声及TCD超声检查较二者联合检查的灵敏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低,特异度高.二者联合检查阳性预测值明显提高.结论 联合颈动脉超声及TCD超声检查,不仅可减少TIA发作患者的漏诊率及误诊率,而且能准确、可靠地检出颅内、外段血管病变的部位、程度,为临床进行干预性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三维颈动脉超声技术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87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经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SA)和三维颈动脉超声检查,并利用三维重建技术对患者颈动脉三维重建,比较两种方式对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颈内动脉内径、颈总动脉内径、颈动脉斑块及狭窄的检出情况,同时进行血流动力学分析。结果:(1)两种检测方式所得的颈总动脉内径、颈内动脉内径和颈动脉内膜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种方式检测的舒张末期最低流速、阻力指数、收缩期流速峰值、平均流速及搏动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两种检测方式斑块检出情况与狭窄检出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DSA相比,三维颈动脉超声技术应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检查,其动脉管壁厚度、管腔狭窄程度、斑块类型及动脉狭窄检出率较高,图像更清晰,操作更为方便,且具有无创性。  相似文献   

11.
12.
13.
正颅内结核是脑膜或其他脑实质被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后产生的一种结核性感染病变,是除肺结核之外的一种较严重的结核病~([1-2])。颅内结核因其本身的致死致残率及高并发症率给患者及其家庭造成了巨大的痛苦~([3])。随着近年结核感染率的攀升和临床检测技术的发展,颅内结核的患病人数相较以往有增加的趋势~([4])。因此,尽早诊断和临床干预对颅内结核患者有着重要意义。颅内结核诊断金标准为脑脊液检测及培养,但周期漫长,对及早治疗造成了不便~([5])。随  相似文献   

14.
张启超 《当代医学》2021,27(18):46-48
目的 探讨颈动脉彩超联合动态心电图(AECG)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为影像科诊断疾病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10月本院收治的67例疑似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行颈动脉彩超、AECG、冠状动脉造影诊断,以冠状动脉造影诊断结果为金标准,依据诊断,分析颈动脉彩超、AECG单一诊断与联合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结果 冠状动脉造影诊断结果显示,67例疑似冠心病患者中41例确诊为阳性,占比61.19%,26例为阴性,占比38.81%.颈动脉彩超与AECG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颈动脉彩超与AECG联合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均高于各项单一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应用颈动脉彩超联合AECG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较高,可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有效指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应用经颅多普勒(TCD)检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颅内血管病变情况,为临床提高诊断的准确性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TCD技术检测104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脑梗死、腔隙性脑梗死、TIA)的颅内血管情况,记录颅内动脉的收缩期血流速度(Vs)、搏动指数(PI)等参数.结果 TCD检测到的血管狭窄以MCA为主,其次是TICA;未见明显狭窄的患者,脑血流情况主要为前循环血流增高或椎基底动脉血流减慢;各组病人脑动脉硬化频谱改变比例均高.结论 TCD是诊断颅内脑血管狭窄准确性较高的无创性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虚拟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技术联合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 ultrasound,TCD)在脑血管疾病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1月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实习的86名护理专业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将2021年、2022年实习护生分别设为对照组、研究组。对照组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融入AR技术进行大脑动脉环及其构成和毗邻结构解剖的学习,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借助TCD进行演示和讲解。实习结束后对比两组成绩、教学满意度、临床决策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采用SPSS 23.0进行非参数检验、t检验和卡方检验。结果 研究组理论、实践、综合能力考核成绩[90(89,96)、95(90,96)、93(90,96)]高于对照组[89(87,91)、90(89,92)、91(89,94)](P<0.05);教学满意度方面,研究组各维度包括教学效果、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风范[16(15,18)、5.98±0.91、3.38±0.52、13(11,14)]高于对照组[14(13,16)、4.23±0.65、2.37±0.36、13(10,14)];自主学习能力方面,研究组在“寻找信息、寻找方案”[(4.66±0.71)、(4.43±0.68)]2个维度的评分高于对照组[(4.00±0.61)、(4.41±0.67)],其他维度两组无统计学差异。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研究组各维度包括正性定向问题、理性、负性定向、回避风格、冲动疏忽风格[12(10,12)、26(23,28)、15(13,20)、17(15,18)、16(15,18)]评分均优于对照组[10(9,11)、21(21,24)、20(17,20)、19(17,20)、18(16,20)]。护生查房考核评分:除了“与病人的沟通交流状况”[(9.04±0.53) vs. (9.21±0.39)]和“病人对护生的满意度”[(8.73±0.56) vs. (8.92±0.53)]2个条目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条目均是研究组得分更高。结论 基于AR技术联合经颅多普勒超声的教学方式可提高护生“脑血管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性和学习、临床护理能力和对教学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TCD)与颈动脉彩超观察后循环缺血(PCI)病变中颅内外血管的血流动力学、颈动脉及椎动脉形态结构效果。方法:选择临床诊断为PCI颈动脉及椎动脉斑块病人48例(观察组)与无症状者38例(对照组),行TCD联合颈动脉超声检查,测量内中膜(IMT)厚度、斑块数量构成和内径大小与血流动力学特点。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存在颈动脉及椎动脉IMT增厚(P<0.01),内膜面粗糙,斑块46处,平均血流速度减慢(P<0.01),搏动指数及阻力指数增高(P<0.01)。结论:应用TCD联合颈动脉彩超可系统了解PCI病变颅内外供血情况及血管形态与结构,对PCI病变病人病因诊断、指导治疗及疗效观察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线滟  张娟 《当代医学》2021,27(1):146-147
目的分析颈动脉超声和经颅多普勒超声联合评价颈动脉狭窄支架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2月于本院行支架治疗的101例颈动脉狭窄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患者治疗前后采用颈动脉超声与经颅多普勒超声进行联合检测。观察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1年的颈动脉狭窄管径、舒张末期流速(EDV)、收缩期峰值流速(PSV)、阻力指数(RI),并观察大脑中动脉的搏动指数(PI)、PSV值、平均血流速度(Vm)、脑血管储备能力(CVR)等。结果治疗后1个月、1年,患者的颈动脉RI、PSV、EDV、狭窄管径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大脑中动脉CVR、PI、PSV、Vm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提升(P<0.05)。治疗后1年,患者的颈动脉RI、PSV、EDV、狭窄管径水平轻微回升,大脑中动脉的CVR、PI、PSV、Vm指标水平有轻微下降,但与治疗后1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支架治疗颈动脉狭窄可获得良好疗效,采用颈动脉超声和经颅多普勒超声联合检测可有效反映患者的颈动脉管径变化和血流改善情况,可作为疗效评估与随访观察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