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广西山丘型地区血吸虫病的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西在血吸虫病的监测中,随着工作的深入发展调整了相应的防治策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对原凤区居民进行皮试、体检、粪检和表学检测,总共702198人次,发现来自外省的病人1例;对家畜和野生动物检测110593头(只)次,未发现新感染;对原疫区和非疫区(县)监测查螺206417139m^3,在原疫区发现螺点13个,面积2060m^3,无阳性钉螺。结果表明,我区在了原疫区的病情螺情监测的同时,由原疫区进行  相似文献   

2.
我省宾州、祥云、剑川和弥渡 4县 ,分别于 1993和 1994年达到消灭血吸虫病标准〔1〕,防治工作转入了监测巩固阶段 ,而血吸虫病的监测巩固工作的关键是做好钉螺的监测。为了解四个县钉螺监测质量及残存钉螺现状 ,我们于 1995年 8月对 4县螺情监测情况进行了抽样考核。1 考核内容及方法1.1 资料考核 查阅历年螺情图帐 ,主要查阅开展监测工作以来的灭螺资料。1.2 现场螺情考核( 1)以自然村为基本单位抽样考核 ,抽查历史螺情较重、近年来残存钉螺反复出现的自然村 ,每个县抽查 2~ 4个自然村。( 2 )采用环境抽样结合系统抽样法查螺。先进行…  相似文献   

3.
2006年西洞庭湖血吸虫病流行区重点疫情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洞庭湖洲垸型血吸虫病流行动态特点,为评价和制定该类型地区血吸虫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间接血凝法(IHA)筛查观察村人群,对其中阳性者再作kato-katz法-粪三片检查。耕牛查病采用顶管孵化法。统计分析人、畜血吸虫病感染率和急性与晚期血吸虫病的发病情况,并以机械抽样和环境抽样法查明钉螺分布、钉螺密度与感染等情况。结果观察村应检居民910人,IHA受检898人,阳性者90人,阳性率为10.02%;粪检88人,阳性42人,居民血吸虫病感染率为4.78%。男性居民感染率显著高于女性(P〈0.05)。渔民感染率达32.15%,农民为8.2%,其它职业感染率较低。全村5头耕牛查出阳性牛2头。本年未发生急性感染病人,现有晚血病例3人。活螺密度0.53只/0.11m^2,感染螺平均密度为0.0058只/0.11m^2。结论采取以化疗为主消除传染源的防治对策,观察村居民血吸虫病感染率由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25.40%逐步降至本年度的4.78%,说明以化疗为主消除传染源的防治对策可使洞庭湖洲垸型血吸虫病流行区的疫情控制在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4.
喀斯特地区两个“非血吸虫病县”的监测黎学铭阮廷清谭裕光张鸿满黄铿凌黄甲韦美壁1995年10月卫生部颁布的“达到消灭血吸虫病标准地区的监测巩固技术方案”,首次把非疫区调查列入监测方案。但扩大对非疫区县的监测并未明确提出,国内外亦未见类似报道。长期以来,...  相似文献   

5.
1 关于血吸虫病达标地区监测及管理的建议我国血吸虫病流行区,通过40多年的防治,到1998年止,全国已有广东、上海、福建、广西、浙江5个省、市、自治区共234个县市(区)达到消灭血吸虫病标准。这些地区根据达标后转入监测巩固阶段查螺查病的结果,大体可分为3种类型:第1,以乡(镇)为单位,连续10年以上不再发现钉螺和病人、病畜;第2,无螺无病时间只有3~9年;第3,无螺无病时间不足3年。对于这些不同类型的达标地区,卫生部卫地血发(1995)第54号下发的《达到消灭血吸虫病标准地区的监测巩固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6.
三峡库区血吸虫病潜在流行因素与监测指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三峡建坝后血吸虫病潜在传播的危险因素,为制定三峡库区血吸虫病监测和预防方案提供依据. [方法]2005~2006年,调查三峡建坝后生态环境变化、自血吸虫病疫区引进的植物情况;流动人口和引进的动物的血吸虫病感染情况(血清HHA检测);建坝后社会经济发展变化对血吸虫病传播的潜在影响因素. [结果]三峡库区存在适宜钉螺孳生的环境、从血吸虫病疫区引进大量植物,未发现钉螺;调查流动人口552人,曾感染血吸虫病患病率为2.17%,血清抗体阳性率为1.45%;流动人员的血防知晓率(19.02%)显著高于当地居民(4.85%);从疫区引进大量牲畜,未发现感染血吸虫动物.社会经济发展可能增加血吸虫病传染源传入库区的危险;当地居民生活生产习惯有利于血吸虫感染.监测指标包括引进疫区植物数量、钉螺监测、血清抗体阳性率、粪检阳性率、血防知识知晓率等.[结论]三峡库区存在血吸虫病潜在传播的危险因素,应加强植物引进、流动人员和动物的传染源输入的监测和预防.  相似文献   

7.
湖南省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地区疫情监测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监测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地区疫情动态。方法:采取系统抽样结合环境抽样方法查螺,用IHA血检结合粪检对居民及流动人群进行查病,对家畜用孵化法进行粪检。结果:9个达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的县(区、农场),达标时仅一个单位残存小面积钉螺,在达标4—16年后,除2个单位仍无钉螺外,7个单位均新发现成复发现钉螺面积;两个单位发现感染螺、当地感染的新病人和急性血吸虫病人,重新成为疫区。结论: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地区巩固成果是艰巨的,达标后必须长期坚持不懈地、认真地进行疫情监测。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消灭血吸虫病地区人群中血吸虫病特异性抗体水平动态变化,分析流行趋势,我们于1998年5月在枫桥镇霞朗桥村用IHA测定人群抗体,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基本情况枫桥镇霞朗桥村是本镇的一个血吸虫病重疫区,全村745户2161人,历史累计血吸虫病人876...  相似文献   

9.
10.
全球气候变暖对血吸虫病传播的潜在影响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6       下载免费PDF全文
血吸虫病是发展中国家的主要寄生虫病之一 ,传播广泛 ,危害严重。它的分布遍及世界 76个国家 ,我国是全球 4个受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我国血吸虫病流行区分布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云南、四川、福建、广东、广西和上海等 12个省 (市、自治区 )中的 4 13个市、县。流行区内累计钉螺面积达 14 0亿平方米 ,感染者 116 1万人 ,受威胁人口达 1亿多人。已有研究表明 ,我国血吸虫病的流行区北界线 (北纬 33°15′ ,江苏省宝应县 )主要是受冬季钉螺不能在北方越冬而导致无法繁殖下一代的影响[1] 。然而 ,近百年…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湖沼型地区血吸虫病疫情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研究相应的防治策略及有效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在洞庭湖及长江中游5个湖沼型县市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22个乡镇121个血吸虫病流行村为监测点,调查区域内的地理环境、人畜感染状况、家畜饲养方式、垸内外钉螺分布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血吸虫病疫情变化及其原因。结果2012-2013年5个县市共调查6~65岁常住居民119 708人次、耕菜牛(主要传染源)19 828头次、钉螺孳生环境10 646.22 hm2,至2013年,监测区域内人畜平均感染率分别为0.85%和0.48%,未发现感染性钉螺,较2012年分别下降了32.98%、64.55%和100.0%,疫情比往年有明显下降(P<0.05),但仍高于同年全国其他地区。影响血吸虫病的主要因素仍是敞放于有螺地带的家畜(R复相关=0.64,P<0.05)以及具有疫水接触频率高的职业人群(RR=1.75)。结论湖沼型地区仍是今后一个时期内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重点,需继续加强以家畜传染源控制为主、查治病、查灭螺等综合性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安徽省血吸虫病潜在流行区巢湖地区流动人群血吸虫病感染情况及流行病学特征,为该地区可能发生的突发疫情提供预警信息。方法采用间接血凝试验法(IHA法)于2008—2012年对巢湖地区流动人群血吸虫病感染情况进行血清学筛查,血检阳性者再用病原学方法(集卵沉淀法)检查以确诊,并对流动人群血吸虫病感染特征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采用血清学方法检查巢湖地区流动人口1603人,阳性49人;采用病原学方法检查75人,阳性27人;流动人群血吸虫病感染率为1.68%。感染率在不同年份(2008—2012年)、不同性别、不同文化程度(文盲、小学、初中、高中、大专及以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1^2=4.106,P1=0.392;χ2^2=0.377,P2=0.539;χ3^2=7.320,P3=0.120);但在不同年龄(8~、20~、30~、40~、50~、60~、70~86岁)、不同职业(农民、渔民、船民、民工、学生、教师和干部、其他)、不同地区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4^2=34.851,P4〈0.01;χ5^2=25.448,P5〈0.01;χ6^2=38.050,P6〈0.01),50岁以上人群、农民及来自巢湖周边流行区的流动人群感染率较高。结论巢湖地区流动人群中已发现输入性血吸虫病传染源,今后应根据流动人群血吸虫病感染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监测与治理措施,以降低潜在流行区血吸虫病的传播风险。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构建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血吸虫病监测预警指标体系,为促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血吸虫病预警系统的科学化与规范化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采用专家咨询法(Delphi method)构建指标体系,结合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和改进的比例分配法确定指标权重。通过实证研究对指标体系的信度、效度和权重设置的合理性进行评价。 结果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血吸虫病监测预警指标体系包括3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和35个三级指标。一级指标"疫情现状"、"自然和社会因素"、"防控措施"的归一化权重分别为0.531 0、0.101 5和0.367 5。二级指标中,"人畜感染现状"的组合权重最高(0.179 5),"社会因素"的组合权重最低(0.050 6)。实证研究中,总指标体系和一级指标的Cronbach α信度系数及分半信度系数均>0.90,指标的综合评分与重要程度评分的一致性检验显示Kendall协调系数为0.742(P=0.018)。 结论 监测预警指标体系符合血吸虫病疫情现状,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权重设置合理。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比较时间序列分析中指数平滑法、移动平均法、自回归分析及自回归综合移动平均法(ARIMA)在洞庭湖区退田还湖濠口试点1990~2002年血吸虫病患病率预测中的优劣。方法 用时间序列分析各方法建模预测,比较各方法1994~2002年预测值的误差平方和,确定最佳预测方法。结果 指数平滑法、移动平均法、自相关分析及ARIMA法中1994~2002年预测值的误差平方和依次为39.40、39.86、26.63、22.54。结论 濠口试点1990~2002年患病率预测中,时间序列分析诸方法中ARIMA模型预测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及时掌握地震灾区病媒生物密度变化情况,给灾区虫媒传染病、自然疫源性疾病以及人兽共患疾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2008年6月13日至10月31日,在地震灾区北川县、平武县、安县和江油市的灾民安置点及其周围环境每周1次监测蚊、蝇、鼠密度。采用目测法测定蚊、蝇密度,采用鼠迹法测定鼠密度,对病媒生物防制效果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蚊虫平均密度为4.60只/人工小时,较地震前(1.26只/人工小时)上升了265.08%;鼠类平均密度为0.74处/2000m,与历史鼠密度(0.32处/2000m)相比上升了131.25%;蝇类平均密度为0.35只/m^2,较地震前(2.47只/m^2)下降了85.83%。结论地震灾区病媒生物预防控制的各项措施得到落实,清除病媒生物孳生地及开展化学防治是控制病媒生物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三峡库区湖北段血吸虫病监测结果,并提出相应防治对策。方法采用流行病学、免疫学和现场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调查三峡库区传染源及钉螺情况。间接血凝试验(IHA)筛查库区居民440人(其中外出打工返乡人员36人)及流动人口45人;在监测点调查耕牛并对全部耕牛进行间接血凝检测;在库区长江支流、两岸洲滩、沟渠等适合钉螺孳生的危险环境进行查螺;调查钉螺输入情况。结果监测点未发现血吸虫病病人和病牛;未发现钉螺孳生及输入。结论针对可能引起三峡库区血吸虫病传播的危险,应加强监测和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防止血吸虫病在库区发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定量评价洞庭湖区血吸虫病感染风险。方法 收集洞庭湖区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最新统计资料。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和GIS空间技术,以人水相互作用机理为主线,计算湖区血吸虫病综合感染风险程度。结果 疫水扩散和涉水活动与区域血吸虫病疫情相关,且经济社会因素在人水相互作用机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空间分析中,人类行为和疫水扩散两类风险在综合风险评价中所占权重分别为0.59和0.41,湖区有15个地区综合感染风险位于60%~80%的峰值区内。结论 洞庭湖区血吸虫病综合感染风险程度存在峰值区,这些区域是血防工作的重点地区,应加强以社会措施为主导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血吸虫病流行区养牛户对以机代牛意愿及影响因素,基层干部对以机代牛工作的认知及工作难点,为开展以机代牛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血吸虫病重疫区22个县、每个县选取9个村共400养牛户进行问卷调查;选取1个开展了以机代牛的县的基层干部进行现场访谈。结果共调查8239户养牛户,愿意以机代牛的占56.51%,不愿意以机代牛的占43.49%;不同地区间以机代牛意愿相差很大,最高是77.45%,最低仅27.65%;经过统计分析,对养牛户淘汰牛意愿影响差异有显著性的因素是村疫区类型、家庭年人均纯收入、田块分布结构、养牛主年龄;疫区基层干部对以机代牛工作有较高的认识。结论以机代牛可先在群众意愿较高的地区整体推进,然后全面推进。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气象因子对洞庭湖区血吸虫的中间宿主——钉螺的影响,为控制和消灭钉螺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线性趋势和相关分析方法,分析钉螺的变化趋势及与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 1988-2012年洞庭湖区尚有钉螺总面积呈显著增加的趋势,增加速率为24 543.4 km2/10a,且以为垸外增加为主。近25年随着洞庭湖区气候变暖变干,尚有钉螺总面积有扩大的趋势。气候变暖导致钉螺和日本血吸虫在钉螺内生长发育季节均延长,生长发育期内积温呈增加趋势。暴雨洪涝和高洪水位导致钉螺扩散,面积增大。长时间连续性的极端干旱事件导致钉螺面积减小,而极端雨雪冰冻天气导致钉螺死亡率高。结论气象因子对洞庭湖区钉螺面积、生长发育等产生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我国血吸虫病流行地区农村居民血吸虫病相关知识及行为状况。方法在中国目前仍然存在血吸虫病流行的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云南、四川7个省,每省随机抽取2个流行县,每县分别选取3个流行村,其中2个村为完成改厕村,1个村为非改厕村;每村随机抽取30户农户进行现场调查。结果血吸虫病流行的农村地区有90.8%的居民知道血吸虫病,71.8%居民知道血吸虫病的流行与尾蚴和钉螺相关,46.9%的居民将不沾疫水作为防止血吸虫病感染的首要措施,16.9%居民选择“改水改厕”做为预防血吸虫病流行的预防措施。报纸、电视、广播等大众传媒是农村居民卫生知识的主要来源。90.5%使用无害化卫生厕所的农户和87.7%使用非卫生厕所的农户仍然直接用农肥作为处理粪便的主要方式。83.6%中国血吸虫流行农村地区使用非卫生厕所人群愿意和接受建造和使用卫生厕所。结论血吸虫病流行地区农村的健康教育工作指导方针,应根据新时期血防以控制传染源为主的防治策略进行调整。发挥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的作用,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以控制传染源为宣传核心,普及预防血吸虫病知识,提高人民群众的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建立良好的卫生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