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陈彦  郑斌  沈丽君  宥永胜  戚雪敏 《眼科研究》2010,28(10):955-958
目的评估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剥除术对高度近视黄斑劈裂的疗效,并比较术前、术后与视觉相关生存质量的变化。方法研究设计为非对照病例观察研究。采用闭合式经睫状体平坦部三切口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剥除术治疗高度近视黄斑劈裂患者19例20眼。术前及术后6个月对黄斑区视网膜进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记录黄斑中心凹最小厚度和黄斑区90°方位视网膜劈裂处的最大厚度。术后6个月检查双眼最佳矫正视力(BCVA)并与术前进行比较;应用视力相关生存质量量表-25(VFQ-25)对与视觉相关生存质量进行评价,并与术前进行比较。结果术后随访超过6个月,手术眼黄斑中心凹厚度和黄斑区视网膜平均最大厚度分别从术前的(360.7±183.7)μm、(483.0±138.3)μm减小到术后的(180.2±75.2)μm、(328.1±82.2)μ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3.211,P=0.001;u=-3.472,P=0.001)。术后BCVA提高2行以上者14眼(70%)。术后LogMAR视力平均值为0.59±0.46,明显好于术前的0.87±0.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223,P=0.026)。患者VFQ-25评估统计表明,术后患者的总体视力、近距离活动、远距离活动、社会功能、精神健康、依赖程度、周边视力(视野)这7项维评分以及VFQ-25总分与术前相比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整体健康、眼痛、社会角色限制、驾车、色觉这5项维评分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例(42.1%)患者视力较好眼为手术眼。结论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剥除术治疗高度近视黄斑劈裂安全、有效,手术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与视觉相关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后巩膜加固术治疗高度近视性视网膜病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随访2 a观察41例76眼患有高度近视性视网膜病变行后巩膜加固术患者术前术后眼轴长度、最佳矫正视力、视网膜劈裂的贴附情况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术后3 d、1个月、3个月、6个月眼轴长度分别为(27.71±1.60)mm、(28.11±1.62)mm、(28.58±1.80)mm和(29.01±1.92)mm,均较术前的(30.29±2.01)mm缩短,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0)。术后1 a眼轴长度逐渐增长至术前水平,术后2 a眼轴长度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00)。术后1个月最佳矫正视力即得到提高,但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0)。术后3个月、6个月、1 a、2 a最佳矫正视力持续提高,且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34眼术前伴视网膜劈裂者,术后27眼(79.41%)视网膜完全贴附;4眼(11.76%)基本贴附;3眼(8.82%)改善。术中未见并发症发生,术后有结膜刺激征、高眼压、眶内炎症反应、浅前房、复视及视物变形、黄斑出血复发等并发症发生,均在3个月内恢复。结论 后巩膜加固术是高度近视性视网膜病变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它可以有效地控制病理性近视的进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和评价23 G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撕除术治疗早期高度近视性黄斑劈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探讨更适宜的手术方式。
  方法:收集2013-01/2014-06我院高度近视性黄斑劈裂患者29例29眼随机分为试验组(15眼)和对照组(14眼),试验组给予23 G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撕除+玻璃体腔内注气治疗,对照组给予23 G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撕除治疗,术后随访视网膜复位率和最佳矫正视力提高率。
  结果:两组术后视网膜复位率及最佳矫正视力均较术前有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23 G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剥除是治疗早期高度近视性黄斑劈裂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25G玻璃体手术联合内界膜剥除及空气填充治疗高度近视性黄斑劈裂的疗效。设计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 北京爱尔英智眼科医院2010-2014年眼轴26 mm以上的高度近视性黄斑劈裂患者20例24眼。方法 采用25G三通道平坦部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剥除及空气填充。其中6眼合并白内障,术中同时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前及术后检查矫正视力(LogMAR视力)、裂隙灯显微镜、间接检眼镜及相干光断层扫描(OCT)。OCT图像根据ETDRS分区分为黄斑中心、上方、下方、鼻侧及颞侧。术后随访3个月以上,平均随访时间(20.54±38.63)周。主要指标 矫正视力,OCT图像黄斑区视网膜厚度。结果 术前患眼平均视力1.41±0.51,术后3个月0.58±0.69 (P=0.001)。术前黄斑中心、上方、下方、鼻侧及颞侧视网膜厚度分别为(452.36±111.28)μm、(425.05±78.39)μm、(415.10±74.43)μm、(404.55±56.03)μm、 (451.45±93.49)μm,术后12周时分别为(233.09±78.72)μm、(260.18±41.04)μm、(260.36±29.85)μm、(289.41±28.38)μm、(237.55±53.57)μm(P均=0.000)。结论 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剥除及空气填充有助于近视性黄斑劈裂眼的视力提高及黄斑劈裂解剖复位。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曲安奈德(TA)玻璃体染色辅助玻璃体切割(PPV)联合与不联合内界膜剥除对适度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MHRD)视网膜复位及黄斑裂孔闭合的影响.方法 屈光度≥6D,增生型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分级A、B级,眼轴长度≥26 mm但<29 mm,视网膜色素上皮及脉络膜萎缩轻或不明显,0~1级且深度≤2 mm巩膜后葡萄肿的适度高度近视MHRD患者43例43只眼纳入观察.将43只眼随机分为内界膜剥除组和内界膜保留组.其中,内界膜剥除组24只眼,内界膜保留组19只眼.TA玻璃体染色辅助PPV后,内界膜剥除组行内界膜剥除,内界膜保留组不行内界膜剥除.手术后1周,l、3、6、12个月时随访,比较两组间矫正视力、视网膜复位及黄斑裂孔闭合率的差异.结果 手术后12个月,内界膜剥除组视网膜复位22只眼,视网膜复位率91.67%;内界膜保留组视网膜复位18只眼,视网膜复位率94.74%;两组患者的视网膜复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isher确切概率法,P=1.000).内界膜剥除组黄斑裂孔闭合14只眼,黄斑裂孔闭合率58.33%;内界膜保留组黄斑裂孔闭合11只眼,黄斑裂孔闭合57.89%;两组患者的黄斑裂孔闭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49,P=0.824).两组患者手术后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01,P=0.977).结论 采用TA辅助PPV治疗适度高度近视MHRD眼,其视网膜复位、裂孔闭合及视力改变与内界膜是否剥除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内界膜剥除联合玻璃体内注射曲安奈德治疗继发性黄斑前膜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6月至2015年6月因继发性黄斑前膜需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者42例42眼,所有患者均行标准的23 G经睫状体平坦部的三通道玻璃体切割+黄斑前膜剥除+视网膜内界膜剥除+玻璃体内注射曲安奈德术,术后随访3.0~18.0(8.3±2.4)个月,对手术前后最佳矫正视力、黄斑形态及手术并发症等进行观察.结果 随访期末,最佳矫正视力提高者30眼,不变者8眼,下降者4眼;术后最佳矫正视力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45,P=0.000).黄斑中心神经上皮层厚度术前为(315.62±132.12)μm,术后为(233.42±146.32) μm,手术前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22,P=0.000).术后视网膜少许出血6眼,玻璃体积血1眼,一过性高眼压6眼;3眼周边牵引性小裂孔,激光治疗后,行玻璃体内C3F8填充,视网膜在位.结论 玻璃体内注射曲安奈德可以加速黄斑水肿消退,降低黄斑前膜复发,促进视功能恢复.视网膜内界膜剥除在继发性黄斑前膜手术中可以松解黄斑区视网膜皱褶,解除对黄斑中心凹的牵引,改善黄斑区局部的代谢,有利于黄斑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高度近视视网膜劈裂症患者发生的年龄、眼轴、视力情况,以及其影像学特征和发生机制.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对611例(992眼)高度近视患者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B超、IOL Master、主觉验光、裂隙灯、眼底(散瞳)等检查,其中经OCT检查存在视网膜劈裂者79例(97眼).根据视网膜劈裂的位置分为黄斑中心凹劈裂组43例(51眼)与黄斑旁中心局部劈裂组36例(46眼)两组,对两组的年龄、眼轴、视力、后巩膜葡萄肿、玻璃体后脱离、黄斑前膜、玻璃体牵引的发生率进行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发生视网膜劈裂的患者中:总体年龄≥30岁者占73%;眼轴≥28 mm者占96%;视力≥4.5者占66%.视网膜劈裂大部分为外层劈裂,其中黄斑中心凹劈裂组中有5眼为混合劈裂.黄斑中心凹劈裂组与黄斑旁中心局部劈裂组劈裂发生的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8,P=0.025).黄斑前膜和玻璃体牵引的发生率在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387,P=0.002;x2=6.590,P=0.01).结论 高度近视眼视网膜劈裂与长眼轴密切相关;年龄、黄斑前膜、玻璃体牵引与劈裂的类型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23G玻璃体切除术联合内界膜剥离和全氟丙烷(c,F。)填充治疗高度近视黄斑劈裂的效果。方法25例(28只眼)高度近视黄斑劈裂23G玻璃体切除和C,F。填充术,分为A组13例(15只眼)剥离内界膜组,B组12例(13只眼)未剥离内界膜组。术后随访6~11个月。观察术前及术后1、3、6个月最佳矫正视力(BCVA)以及黄斑中心凹厚度。结果术后1、3、6个月两组13CVA均较术前提高(A组t=-6.167,-10.724,-9.510,B组t=-7.426,-7.754,-9.38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3、6个月两组间BCVA比较(t=0.239,P=0.813;t=-0.408,P=0.686;t=-759,P=0.45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CT显示术后1、3、6个月两组黄斑中心凹厚度均较术前下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3、6个月两组间黄斑中心凹厚度比较,A组下降较B组明显,(t=-2.998,P=0.006,t=-3.800,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访中,A组1眼术后1个月发现黄斑孔视网膜脱离。结论23G玻璃体切除术联合或不联合剥离内界膜全氟丙烷填充治疗高度近视黄斑劈裂都是安全、有效的,剥离内界膜有助于劈裂的复位,同时也增加了黄斑孔风险。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内界膜翻转填塞治疗高度近视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的初步疗效。方法接受23G微创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剥除的高度近视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的患者37例(38只眼)纳入研究。其中,成功施行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剥除及内界膜翻转填塞16只眼(内界膜填塞组),其余21例(22只眼)行常规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剥除手术(内界膜剥除组)。两组患者均行硅油填充。手术后随访时间3~6个月,平均随访时间4个月。对比分析两组患眼黄斑裂孔闭合率、最佳矫正视力(Log MAR视力)、视网膜复位情况。结果内界膜剥除组,术后3个月视网膜复位者20只眼占90.91%,黄斑裂孔闭合者7只眼占31.82%。内界膜填塞组,术后3个月视网膜复位者16只眼占100%,黄斑裂孔闭合者16只眼占100%;内界膜剥除组术眼Log MAR视力由术前的1.95±0.44增加到术后的1.57±0.46,内界膜填塞组由术前的1.98±0.39增加到术后的1.48±0.33。两组术后视网膜复位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6,P<0.05)。两组裂孔闭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1,P<0.05)。内界膜剥除组及内界膜填塞组手术后Log MAR视力均较手术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2、4.43,P<0.05)。两组手术后Log MAR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7,P>0.05)。结论高度近视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行内界膜反转填塞手术较单纯内界膜剥除,黄斑裂孔闭合率及视网膜复位率均高,但术后两组视力恢复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非内界膜剥除及保留黄斑中心凹内界膜剥除的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病理性近视继发黄斑劈裂(MF)的疗效。方法采用非随机对照研究设计。收集2016年3月至2018月6月在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确诊屈光度≥-8.0 DS或眼轴长度≥26.5 mm,MF伴或不伴有中心凹视网膜脱离(FD)、黄斑前膜(ERM)及板层裂孔(LMH)患者23例25眼的病历资料,根据术式不同分为非内界膜剥除组11例11眼和保留中心凹内界膜剥除组12例14眼。2个组年龄、术前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轴长度、屈光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个组均在曲安奈德(TA)染色辅助下剥除玻璃体后皮质。分别比较2个组患者术前和术后BCVA、MF缓解情况及并发症。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随访。无内界膜剥离组与保留中心凹内界膜剥除组患者术眼术后BCVA(LogMAR)分别为0.47±0.30和0.40±0.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6,P=0.52)。22眼MF缓解和视网膜复位。无内界膜剥离组10例10眼达到解剖复位的时长为2.5(1.8,9.3)个月,保留中心凹内界膜剥除组中12例12眼为1.0(1.0,3.8)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35.00,P=0.09)。非内界膜剥除组术后出现黄斑裂孔1眼,占9%;保留中心凹内界膜剥除组术后出现黄斑裂孔1眼,占7%;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1眼,占7%。结论MF在玻璃体切割术后均能缓解,术中联合保留黄斑中心凹内界膜剥除术MF缓解速度优于无内界膜剥除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普拉洛芬对合并糖尿病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视力及黄斑厚度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单中心随机临床观察研究。收集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不伴有视网膜病变的糖尿病患者44例(66眼)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术前3 d常规应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普拉洛芬滴眼液。对比手术前后两组最佳矫正视力、黄斑厚度、黄斑水肿情况。必要时对患眼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OCTA)检查。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基本情况及术中有效超声乳化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1周,试验组最佳矫正视力为(0.10±0.23)logMAR,对照组为(0.31±0.35)logMAR,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试验组视力优于对照组。术后1个月,试验组黄斑厚度为(249.09±22.89)μm,与术前(241.39±17.42)μm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0);对照组黄斑厚度为(256.70±40.84)μm,与术前(232.80±20.10)μm相比显著增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术后1个月时对照组5眼行OCTA检查,其中3眼可观察到黄斑区微血管瘤和无灌注区,1眼存在明显的黄斑囊样水肿;试验组2眼行OCTA检查,均未见明显微血管瘤及无灌注区。结论 术前应用普拉洛芬可减少术后1个月黄斑区视网膜增厚,有助于术后早期视功能的尽快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技术检测单纯年龄相关性白内障超声乳化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前后黄斑区视网膜厚度。方法对行超声乳化吸出术,且术前无合并症、术中无并发症的单纯年龄相关性白内障86例(104只眼)于术前及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分别以OCT观察黄斑中心凹及黄斑区视网膜平均厚度的变化情况。结果所有术眼术后最佳矫正视力0.3~1.0,均较术前提高,OCT检查结果显示与术前比较术后1周黄斑中心凹厚度无增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54,P=0.122),而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57,P=0.011);手术后1个月黄斑中心凹厚度和黄斑区视网膜厚度与术前比较均有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75,P=0.000;t=-2.862,P=0.005);术后3个月两区域厚度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568,P=0.118;t=-0.197,P=0.844)。结论黄斑区视网膜平均厚度的检测可能比单纯黄斑中心凹厚度的检测更早、更全面地反映出患者白内障术后视网膜厚度增加的情况,为白内障术后黄斑水肿的诊治提供更多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玻璃体内注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剂康柏西普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患者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在我院经眼底检查、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确诊的Ⅳ期DR患者30例34眼,按所采用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注药组和激光组,注药组16例18眼给予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0.05 mL/0.5 mg)治疗,激光组14例16眼给予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VCA)、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entral macular retinal thickness,CMT)的变化及治疗后6个月两组有效率、再灌注率,并分析再灌注的可能影响因素。结果 注药组治疗后不同时间点BCVA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激光组除治疗后1个月外,其他各时间点BCVA也均较治疗前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注药组治疗后各时间点的BCVA均优于激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治疗后不同时间点CMT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注药组治疗后各时间点CMT均低于激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注药组和激光组治疗后6个月有效率分别为72.2%(13眼)、75.0%(12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55)。注药组中10眼视网膜无灌注区恢复部分再灌注,再灌注率为55.6%,激光组视网膜无灌注区均未见再灌注。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尚不能认为年龄、糖尿病史、治疗前BCVA、治疗前CMT、注药次数与再灌注间存在联系。结论 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治疗Ⅳ期DR在减轻黄斑水肿、提高患者视力方面优于单纯激光光凝术;视网膜无灌注区恢复再灌注可能与玻璃体内注射VEGF抑制剂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根据OCT检查结果对特发性黄斑前膜进行分级,评估其预判患者术后视力恢复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2月至2016年5月在深圳市眼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29例(30眼)特发性黄斑前膜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前OCT检查显示的黄斑中心凹形态变化将该病分为4级。各级患者均进行微创玻璃体切割术剥除黄斑前膜,术后6个月对所有患者进行检查,分析各级患者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和黄斑中心凹厚度(central foveal thickness,CFT)情况。结果 随着分级增高,患者的黄斑中心凹形态改变越紊乱,黄斑前膜出现和中心凹部丢失也越明显。各级患者术前与术后的LogMAR BCVA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各级患者术前及术后的LogMAR BCVA随着分级增高而增加,整体比较以及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提示特发性黄斑前膜分级越高患者的视力越差。特发性黄斑前膜Ⅱ级患者术前和术后LogMAR BCVA差值最大,且与其他各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1)。提示特发性黄斑前膜Ⅱ级患者的BCVA在术后的改善程度最大。除Ⅲ级患者外,其余各级患者术前与术后CF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前及术后各级患者间的CFT随着分级增高而增加,整体比较以及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1)。提示特发性黄斑前膜分级越高患者的黄斑厚度越高。结论 基于OCT检查图像对特发性黄斑前膜患者进行分级,不仅有助于预判患者术后视力和CFT的恢复情况,还有利于特发性黄斑前膜患者手术时机的选择。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采用25G玻璃体切割(pars plana vitrectomy,PPV)联合内界膜(internal limiting membrane,ILM)剥除治疗不同分期的特发性黄斑前膜(idiopathic macular epiretinal membrane,IEM)疗效并探讨手术前后视力和黄斑形态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非随机临床研究。经眼底检查、眼底照相、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确诊为ILM的患者59例59眼纳入研究。检查最小分辨角对数(logMAR)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采用OCT检测EM分期、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entral macular thickness,CMT)。所有患者均接受标准经睫状体平坦部三通道25G PPV联合ILM剥除术。对比患眼术前及术后1周、1个月、3个月BCVA、CMT的变化情况,分析IEM分期与手术前后logMAR BCVA、CMT的相关性。结果 患眼术后3个月BCVA为(0.61±0.31)logMAR,与术前[(0.83±0.43)logMA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05,P=0.000)。患者术后3个月CMT为(288.36±64.61)μm,与术前[(419.83±126.51)μ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97,P=0.000)。IEM分期与术前BCVA、CMT呈正相关关系(r=0.65、0.66,均为P=0.000),IEM分期与术后3个月BCVA、CMT呈正相关关系(r=0.67、0.64,均为P=0.000)。在随访期间,所有患眼未见黄斑前膜复发。所有患者术前、术后未见明显眼部或全身不良反应。结论 25G PPV联合ILM剥除术治疗IEM可稳定提高患者的BCVA,促进黄斑结构的恢复,IEM分期与术前、术后BCVA、CMT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白内障术后黄斑厚度的改变。方法:将126例白内障患者分为两组,分别行常规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64例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62例。两组术前、术中无并发症,术前及术后1,3mo黄斑区行OCT检查,观察两组术后黄斑厚度及视力变化。本研究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处理,每组术前、后采用配对t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两组间术前、后分别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取α=0.05检验水准。结果:两组术后黄斑厚度变化:超声乳化组:术前、术后1,3mo黄斑厚度分别为241.3±10.9, 279.7±16.5,245.6± 12.6μm。术后1mo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差异(P〈0.01); 术后3mo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 术后1mo与3mo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有3例术后1mo出现黄斑囊样水肿,2例术后3mo完全消退。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组:术前、术后1,3mo黄斑厚度分别为240.5±11.9,280.9±16.8,246.6±13.2μm。黄斑厚度术后1mo与术前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 术后3mo与术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术后1mo与3mo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有2例术后1mo出现黄斑囊样水肿,2例术后3mo完全消退。超声乳化组与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组,两组间术前、术后1,3mo分别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无论选择白内障超声乳化还是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1mo黄斑厚度明显增加,证明术后造成黄斑水肿; 术后3mo厚度基本恢复术前。黄斑增厚与术式选择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玻璃体注射曲安奈德(intravitreal triamcinolone acetonide,IVTA)对特发性黄斑前膜(idiopathic anterior macular membrane,IMEM)术后黄斑区解剖结构与视功能的影响。设计 病例对照研究。研究对象 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眼科接受手术治疗的IMEM患者74例(74眼)。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玻璃体切除术联合IVTA组(注药组,38 例38 眼)和单纯玻璃体切除术组(对照组,35 例35 眼)。两组患者行玻璃体切除术剥除黄斑前膜及内界膜,注药组术眼术中IVTA 2 mg/0.05 ml。术后随访至少1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前、术后1、3、6、12个月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黄斑中心凹厚度(macular fovea thickness,CMT)、异常中心凹内层(ectopic inner foveal layers,EIFL)+外丛状层厚度及眼压的变化情况,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广义估计方程进行统计分析。主要指标BCVA、CMT、EIFL +外丛状层厚度。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BCVA与EIFL+外丛状层厚度均密切相关(r=0.934,P=0.005)。注药组和对照组术后BCVA均较术前明显提高(χ2=3428.83,P<0.001;χ2=445.67,P<0.001);术后3、6、12个月,两组间BCV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1,P=0.004;χ2=11.31,P=0.001;χ2=22.54,P<0.001),注药组视力提高较对照组明显。注药组和对照组CMT术后均显著降低(χ2=1121.82,P<0.001;χ2=355.92,P<0.001);术后3、6、12个月,两组间CM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47,P<0.001;χ2=21.15,P<0.001;χ2=28.88,P<0.001),注药组患者术后CMT降低较对照组明显。注药组和对照组EIFL +外丛状层厚度术后显著降低(χ2=842.68,P<0.001;χ2=246.40,P<0.001)。术后3、6、12个月,两组间EIFL+外丛状层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25,P=0.001;χ2=15.93,P<0.001;χ2=11.98,P=0.001),注药组EIFL+外丛状层厚度降低较对照组明显。结论 IMEM患者玻璃体手术术毕时IVTA有利于黄斑解剖结构和视功能的恢复。(眼科,2021, 30: 453-459)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黄斑格栅样激光光凝联合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IVTA)对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的治疗效果。方法将DME患者48例(60眼)分成A、B、C组,每组20眼,A组行单纯黄斑区格栅样激光光凝治疗,B组行单纯IVTA治疗,C组在IVTA4mg后2周行黄斑区格栅样激光光凝。观察3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3、6个月的视力,黄斑中心凹厚度。结果3组患者治疗前视力、黄斑中心凹厚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后1、3、6个月,视力、黄斑中心凹厚度比较:A组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分别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斑格栅样激光光凝联合IVTA优于单纯激光及单纯玻璃体腔注药。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与超声乳化手术对Ⅱ型糖尿病患者黄斑中心凹厚度的影响.方法 56例(56只眼)合并Ⅱ型糖尿病患者的白内障随机分成两组,分别施行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及超声乳化吸出手术.所有患者术前均行眼底检查及眼底照像,术前1个月、术后1周、4周、6周、3个月OCT测量黄斑中心凹厚度,并分析此厚度与最佳矫正视力的相关性.结果 26只眼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30只眼超声乳化吸出手术,两组患者术后黄斑水肿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周,手法组黄斑中心凹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明显高于超乳组(t=4.602,P=0.006),最佳矫正视力明显低于超乳组(χ2=9.753,P=0.009),4周后两组黄斑中心凹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和最佳矫正视力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最佳矫正视力与黄斑中心凹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呈现负相关.结论 虽然Ⅱ型糖尿病患者的白内障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和超声乳化吸出术后黄斑水肿发生率无差异,但是术后短期内手法小切口手术对黄斑中心凹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影响较大,并暂时影响最佳矫正视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比重力液流系统和主动控制液流系统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累积释放能量(cumulative dissipated energy,CDE)及术后视力恢复、角膜内皮参数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至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眼科行白内障手术患者96例(96眼)。所有患者均患有年龄相关性白内障,LOCS III晶状体核透光性和晶状体核颜色评分为4.0~6.9分。依照液流系统选择情况分为:重力组(48例48眼),使用Centurion重力液流系统;主控组(48例48眼),使用Centurion主动控制液流系统。术中记录每例患者CDE;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复诊,行眼科常规检查,包括视力、眼压、裂隙灯、眼底镜等;所有患者术前行非接触角膜内皮镜检查,记录角膜内皮细胞密度(endothelial cell density,ECD)、内皮细胞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nce,CV)、角膜六角形内皮细胞比率(percentage of hexagonal endothelial cells,6A)及中央角膜厚度(central corneal thickness,CCT)。每次复查均行角膜内皮镜检查获取ECD、内皮细胞CV、6A、CCT等数据。结果 术前重力组和主控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晶状体核透光性、晶状体核颜色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前两组患者最佳矫正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主控组患者最佳矫正视力较重力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和3个月两组间最佳矫正视力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重力组与主控组术中CD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体CDE均与术前晶状体核分级呈正相关性(晶状体核透光性:r=0.703,P=0.001;晶状体核颜色评分:r=0.804,P=0.000),术前晶状体核分级越高术中CDE越大。重力组和主控组术前ECD、内皮细胞CV、6A、CCT相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 P>0.05)。术后1周ECD、内皮细胞CV、6A比较,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但重力组CCT[(570.60±34.99)μm]明显大于主控组[(554.67±30.71)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和3个月两组ECD、内皮细胞CV、6A、CC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Centurion超声乳化手术系统中重力液流系统及主动控制液流系统对术中CDE及角膜内皮的影响相似,主动控制液流系统能够更有效地减轻术后角膜水肿,使患者在术后早期视力恢复更迅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