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6 毫秒
1.
钟杨  李海  刘琳 《中国医学创新》2023,(15):128-131
目的:探讨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血清尿酸(UA)、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2年5月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18例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根据颈动脉粥样硬化诊断结果将患者分为无颈动脉粥样硬化组(n=31)和颈动脉粥样硬化组(n=87)。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及UA、Hcy、血脂水平,并分析UA、Hcy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结果:颈动脉粥样硬化组吸烟比例及UA、Hcy水平均高于无颈动脉粥样硬化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UA、Hcy是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UA、Hcy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呈正相关(r=0.844、0.869,P<0.05)。结论: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血清UA、Hcy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之间存在关联,且UA和Hcy水平升高是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血压、冠心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循环酶法对30例高血压患者、30例冠心病患者、3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和3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Hcy进行了检测,并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有无颈动脉粥样硬化。结果高血压组、冠心病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组血清Hcy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高血压组、冠心病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检出率高于对照组(P〈0.01);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组血清Hcy水平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检出率均高于冠心病组及高血压组(P〈0.05)。结论高血压、冠心病患者血清Hcy水平明显升高,且颈动脉粥样硬化检出率亦高于正常对照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C反应蛋白(CRP)、尿酸(UA)及血浆肾素活性(PRA)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0年8月—2022年8月收治的7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收治的70例正常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纳入对照组。参考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将观察组分为内膜增厚组(n=37)与内膜斑块组(n=33);另根据超声影像学检测结果将内膜斑块组分为内膜斑块稳定组(n=18)与内膜斑块不稳定组(n=15)。对所有患者进行CRP、UA及PRA水平检测,比较各组与各亚组之间各项实验室指标水平;统计所有检测数据明确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CRP、UA及PRA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CRP、UA、PRA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内膜斑块组CRP、UA、PRA表达水平均高于内膜增厚组(P<0.05)。内膜斑块不稳定组CRP、UA、PRA表达水平均高于内膜斑块稳定组(P<0.05)。CRP、UA及PRA均与内膜增厚呈正相关(P<0.05);CRP、UA及PRA均与内膜斑块稳定性呈负相关(P<0.05)。结论:原发...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高血压病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探讨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对来院就诊的18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测量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观察有无颈动脉斑块形成,从而判断有无颈动脉粥样硬化;同时进行血清hsCRP浓度的测定。分析血清hsCRP与颈动脉粥样硬化、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颈动脉斑块形成之间的关系。结果 ①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高血压病患者血清hsCRP显著高于无颈动脉病变者(P〈0.01)。②颈总动脉内中膜增厚者血清hsCRP高于颈总动脉内中膜正常者(P〈0.05);有颈动脉斑块的患者血清hsCRP明显高于无颈动脉斑块的患者(P〈0.01)。结论 高血压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尤其是颈动脉斑块患者的血清hsCRP显著高于无颈动脉病变者,说明血清hsCRP与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有一定相关性,炎症反应可能参与了高血压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高汝威  曾令恒  操龙斌 《海南医学》2021,32(9):1109-1111
目的 研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同型半胱氨酸硫内酯(HTL)复合物水平与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南方医科大学南海医院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期间收治的108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本院同期健康体检者108例作为对照组.采用荧光高压液相法(HPLC)测定血清Hcy水平,采用竞争性酶联...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间在我院肾脏风湿科治疗的72例MH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检测患者血清hs-CRP、Hcy水平,并用超声测定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其中IMT增厚组57例,IMT正常组15例,比较不同颈动脉IMT患者血清hs-CRP、Hcy水平,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IMT增厚组患者血清hs-CRP、Hcy水平分别为(13.43±2.35) mg/L、(27.15±3.69)μmol/L,均明显高于IMT正常组的(7.81±1.37) mg/L、(17.17±2.24)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MHD患者血清hs-CRP、Hcy水平与颈动脉IMT水平均呈正相关性(r=0.424、0.615,P<0.05)。结论血清hs-CRP、Hcy水平可反应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变化与高血压危险分层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12月河南省职工医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危险分层:中危20例,高危36例,极高危70例;均以胶体金法测定血清hs-CRP水平,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Hcy水平。比较不同危险分层患者hs-CRP、Hcy水平,分析血清hs-CRP、Hcy水平变化与高血压危险分层的相关性。结果不同危险分层患者血清hs-CRP、Hcy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中危患者血清hs-CRP、Hcy水平低于高危患者,高危患者血清hs-CRP、Hcy水平低于极高危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hs-CRP、Hcy水平变化与高血压危险分层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hs-CRP、Hcy水平变化与高血压危险分层呈正相关,及时测定血清hs-CRP、Hcy水平有助于判断高血压患者危险程度,对高血压诊断、防治具有重要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同型半胱氨酸(Hcy)、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相关性。方法对1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和110例健康体检者均进行颈动脉彩超多普勒检查,测量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观察有无颈动脉斑块形成,同时进行Hcy、hs—CRP、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浓度测定。结果脑梗死组Hcy、hs—CR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健康体检者),两组浓度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根据颈动脉有无斑块将脑梗死组分为两个亚组:有斑块组、无斑块组,脑梗死有斑块组Hcy、hs—CRP浓度明显高于脑梗死无斑块组,两组浓度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cy、hs—CRP升高具有一致性。结论Hcy、hs—CRP与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相关性,炎症反应参与了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且Hcv、hs—CRP之间亦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程凤霞 《安徽医学》2016,37(12):1555-1557
目的 分析老年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4年4月至2016年5月在合肥市滨湖医院就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各40例,设为高血压组、糖尿病组、高血压+糖尿病组,同期体检的40名老年健康人为对照组,分别检测4组受检人员的Hcy水平,同时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和动脉斑块进行检测。结果 对照组Hcy水平为(6.45±2.48)μmol/L,高血压组为(14.26±3.43)μmol/L,糖尿病组为(17.33±3.35)μmol/L,高血压+糖尿病组为(23.85±4.45)μmol/L;对照组颈动脉硬化检出率为37.50%,高血压组为75.00%,糖尿病组为77.50%,高血压+糖尿病组为95.00%。对照组Hcy水平及颈动脉硬化检出率显著低于高血压组、糖尿病组及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组、糖尿病组的Hcy水平及颈动脉硬化检出率低于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血清Hcy水平与颈动脉硬化呈正相关(r=0.561,P<0.05)。结论 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血浆Hcy水平较老年高血压、老年糖尿病及老年健康人员明显增高,且与颈动脉硬化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是临床常见病之一,其主要病因为动脉粥样硬化。近年来,高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血症致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脑梗死的发生得到高度的关注。本研究对脑梗死患者进行血清HCY测定及颈动脉B超检查,探讨HCY与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及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Hcy和hs-CRP水平与冠脉病变SYNTAX评分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UA病例,根据Hcy水平不同分为低Hcy组(≤15μmol/L)、高Hcy组(〉15μmol/L),分析Hcy水平与冠脉病变SYNTAX评分的相关性。结果高Hcy组患者SYNTAX评分为18.99±9.70,明显高于低Hcy组患者的(13.78±9.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YNTAX评分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cy水平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即SYNTAX评分高低)存在正相关(P〈0.05)。结论 UA患者Hcy水平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有关,与hs-CRP水平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颈动脉中层厚度(IMT)的相关性。方法对90例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血清Hcy、hs-CRP水平和IMT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组间比较。比较两组颈动脉硬化程度和斑块性质。并比较不同IMT脑梗死患者血清Hcy、hs-CRP水平。结果脑梗死组血清Hcy、hs-CRP和IMT分别为(20.61±5.84)μmol/L、(8.16±1.84)mg/L和(1.56±0.34)mm,均高于对照组(12.42±3.67)μmol/L、(1.52±0.67)mg/L和(0.67±0.28)mm(P0.01)。脑梗死组IMT增厚率和斑块形成率分别为26.67%和60.00%,均高于对照组12.00%和34.00%(P0.05,P0.01)。脑梗死组硬斑发生率为9.26%,低于对照组的64.71%;软斑发生率为61.11%,高于对照组的11.7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梗死患者血清Hcy、hs-CRP水平随着动脉硬化程度的加重呈增高趋势(P0.01),血清Hcy、hs-CRP水平与IMT呈正相关(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血清Hcy、hs-CRP水平升高,二者与IMT呈正相关,可能共同促进了动脉粥样硬化和脑梗死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中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炎症标记物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关系。方法对来院就诊的180例高血压病患者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测量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观察有无颈动脉斑块形成,从而判断有无颈动脉粥样硬化;同时进行血清CRP浓度的测定。分析血清CRP与颈动脉粥样硬化、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颈动脉斑块指数(PI)之间的关系。结果①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高血压病患者血清CRP显著高于无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5.25±5.69)mg/L vs(3.36±2.07)mg/L,P<0.01]。②颈动脉斑块组患者血清CRP显著高于颈动脉内中膜正常者[(6.37±5.15)mg/Lvs(3.36±2.07)mg/L,P<0.01];③斑块指数(PI)2级、3级患者血清CRP明显高于斑块指数0级的患者(P<0.01)。结论血清CRP与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密切相关,炎症反应可能在高血压导致的外周动脉粥样硬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IGF-Ⅰ、VEGF、CRP、UA及Hcy的变化与血压分级和心室肥厚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1年5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设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的60名健康人为对照组,ELISA法检测两组人员的血清IGF-Ⅰ、VEGF、CRP、UA及Hcy水平,并将高血压患者分为三个等级,心室肥厚与否分为两类,运用统计学方法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的血清IGF-I、VEGF、CRP、UA及Hcy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血压分级越高者其水平也越高,且伴有心室肥厚者高于不伴有心室肥厚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IGF-I、VEGF、CRP、UA及Hcy水平与血压分级及是否伴有心室肥厚均有较大的相关性,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伴发颈动脉粥样硬化(CAS)病变与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的相关性。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130例EH患者和50例健康人群(健康对照组)的血浆Lp-PLA2水平,根据颈动脉彩超检查结果,130例EH患者中伴发CAS者75例,其中无斑块18例,稳定斑块32例,不稳定斑块25例。结果 EH伴发CAS者的Lp-PLA2中位数水平为(98~589)ng/ml,平均258 ng/ml,明显高于单纯EH者[102(59~195)ng/ml]和健康对照组[68(10~153)ng/ml],P<0.01;血浆Lp-PLA2诊断EH伴发CAS的ROC曲线AUC为0.971,当以177.5 ng/ml为临界值时,其敏感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分别为85.3%(64/75)、97.1%(102/105)、95.5%(64/67)、90.3%(102/113)、92.2%(166/180)。EH伴发CAS患者中无斑块组、稳定斑块组、不稳定斑块组Lp-PLA2水平分别平均为169 ng/ml、249 ng/ml、372 ng/ml,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Lp-PLA2检测对EH患者早期CAS有预测意义,为CAS早期诊断和干预治疗提供积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摘要]:目的:探讨血浆HCY、hs-CRP水平与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及其危险因素分析。方法:110例高血压患者,按照高血压诊断标准进行分组分别为Ti、Tz、Ts组,观察Ti、Tz、Ts组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总胆固醇、HCY、甘油三酯、hs-CRP水平;分析HCY、hs-CRP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并做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超声检查Ts组20例出现斑块(指不稳定和稳定斑块),Tz组出现斑块有15例,Ti组出现斑块有12例,Tz、Ts组患者斑块检出率比Ti组低,Ti、Tz、Ts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Ti、Tz、Ts组患者血清TC、TG值无显著差异(P>0.05),Ti组HCY、hs-CRP水平最低,Tz组HCY、hs-CRP水平其次,Ts组出现最高HCY、hs-CRP值(9.86±4.32、13.84±1.21),Ti、Tz、Ts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与不稳定斑块组相比,无斑块组hs-CRP、HCY值明显降低,稳定斑块组hs-CRP、HCY值高于无斑块组,且低于不稳定斑块组,不稳定斑块组hs-CRP、HCY值为(26.45 ± 10.21、34.54 ± 11.62),无斑块组、稳定斑块组、不稳定斑块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由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HCY、hs-CRP和颈动脉斑块、TC、TG均为影响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HCY及hs-CRP值增加,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硬化加重,HCY及hs-CRP与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为正相关关系,HCY、hs-CRP也是其独立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与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血浆内皮素(endothelin,ET)、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的改变及其之间的相关性,从免疫炎症因子、血管内皮因子角度探讨Hcy在老年高血压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测定177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清Hcy、TNF-α、IL-6、ET、NO,根据血清Hcy浓度分为Q1组、Q2组、Q3组,用单因素方差分析3组间指标参数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Hcy与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并用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Hcy对TNF-α、IL-6、ET、NO的具体影响。结果:①Q2、Q3组Hcy、TNF-α、IL-6、ET均较Q1组明显升高而NO明显降低(均P<0.05);②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Hcy与TNF-α、IL-6、ET呈正相关(r=0.676、0.852、0.730),与NO呈负相关(r=-0.637);③校正其他影响因素后,logistic回...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H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清Hcy含量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48例H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57例常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冠脉病变参数,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及冠心病病情相关指标水平,进一步分析Hcy水平与冠心病病情的相关关系。结果:观察组的血清Hcy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超声心动图下GLPSS绝对值、E/A值小于对照组,E-DT、E/e值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APN水平低于对照组,P-selectin、ADMA、OX-HDL、MMP-2、MMP-9、Lp-PLA2、Resistin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Hcy与GLPSS绝对值、E/A值及APN水平呈负相关关系,与E-DT值、E/e值、P-selectin、ADMA、OX-HDL、MMP-2、MMP-9、Lp-PLA2、Resistin水平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H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清Hcy含量与冠心病严重程度存在直接相关关系,可以作为早期筛查冠心病并评估病情的可靠手段、也是冠心病病情干预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9.
邹文淑  沈燕  杨波  陈德助  罗雪 《四川医学》2010,31(12):1816-1818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CAS)与血尿酸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1例应用高频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斑块情况,并同时抽取空腹静脉血测定血尿酸(SUA)、尿素(BUN)、肌酐(Scr)、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BG)等生化指标。根据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分为颈动脉IMT正常组(IMT≤0.9mm)、颈动脉IMT增厚组(IMT1.0~1.3mm)及颈动脉斑块形成(IMT≥1.3mm)3组,采取统计学方法分析生化指标与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结果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H)颈动脉内膜-中层厚(IMT)3组间血尿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随着血尿酸水平增高,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相应增加,提示尿酸可能参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变的发展,血尿酸与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具有相关性,故对高血压患者常规定期检测颈动脉IMT及血尿酸,可以及早发现动脉粥样硬化(AS),预防心脑血管危险因素,早期积极降压达标,控制高尿酸血症,可以延缓老年高血压患者发生AS,保护心脑肾等重要器官,从而减少急性心脑血管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