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前列腺癌多发生于老年男性,其发病率和死亡率正在逐年上升。对于早期前列腺癌,采用阻断雄激素的去势治疗可以有效抑制肿瘤生长,但在治疗2~3年后大部分进展为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这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目前,对晚期尤其是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尚缺乏有效的治疗策略,随着生物技术的兴起与发展,针对恶性肿瘤的生物靶向治疗研究日趋深入和成熟,其中慢病毒介导的基因治疗成为研究的热点。运用特异性启动子调控相关基因的表达,可以进一步提高抗肿瘤的靶向性和安全性。本文就目前在基础研究中,前列腺特异性启动子在慢病毒介导下基因靶向治疗前列腺癌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卵巢癌是妇科三大恶性肿瘤之一,其死亡率居妇科恶性肿瘤首位,利用卵巢癌细胞表面标志分子的特异性,使化疗药物选择性地与卵巢癌细胞结合,可有效地消除肿瘤复发和抑制肿瘤耐药。寻找卵巢癌转移相关分子标记物并对其进行靶向治疗已成为研究热点,目前研究发现MyD88与CD44在卵巢癌中均有表达,并且在卵巢癌的发生发展和侵袭转移、耐药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文着重对CD44+/MyD88+卵巢癌细胞的转移、化疗耐药及预后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妇科常见的三大恶性肿瘤为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近年来,靶向治疗的出现改进了妇科肿瘤的治疗策略,为妇科肿瘤的治疗带来了新的曙光。肿瘤分子靶向药物具有特异性靶向作用,在妇科肿瘤的治疗中显示出了良好的疗效,已成为继手术、放疗、化疗后的又一重要治疗选择,尤其是抗血管生成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在晚期或复发性妇科恶性肿瘤的临床治疗中取得了一定疗效。目前国内尚缺乏抗血管生成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在妇科恶性肿瘤临床应用的指南或共识,为此中国临床肿瘤协会(CSCO)妇科肿瘤专家委员会组织国内相关专家制定了本共识,以期为复发转移或晚期妇科肿瘤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靶向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肿瘤生物治疗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肿瘤生物治疗(cancer biotherapy)已经成为继手术、放疗和化疗三大经典肿瘤治疗模式后的第四模式。在肿瘤生物治疗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靶点扮演着重要角色。EGFR为一种相对分子质量为170 000的酪氨酸蛋白激酶型受体,在多种恶性肿瘤存在过表达,在肿瘤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靶向EGFR的肿瘤生物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基因沉默治疗、显性负性治疗、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McAb)治疗、生物“导弹”治疗、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EGFR TKI)治疗、双特异性抗体(bispecific antibody,BsAb)治疗方法等。目前靶向EGFR的肿瘤生物治疗研究已经取得较大进展,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肿瘤的治疗必将跨入一个全新的时代。  相似文献   

5.
肺癌是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因此对于肺癌治疗手段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目前临床上主要有全身化疗、针对驱动基因阳性的靶向治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应用、抗肿瘤血管生成治疗以及上述不同治疗方法的联合等,这些方案的使用明显改善了大多数肺癌患者的预后,但晚期患者预后仍然不尽如人意.近年来,与免疫相关的肿瘤微环境(t...  相似文献   

6.
胆道恶性肿瘤严重威胁人类身体健康,手术、化疗和放疗等治疗手段临床获益有限,靶向治疗作为一种基于肿瘤特异性基因变异或蛋白质表达而开发的个体化治疗方法,药物通过特定靶标作用于肿瘤细胞产生抗肿瘤作用。本文将对胆道恶性肿瘤靶向治疗研究及进展进行简要介绍并探索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侯艳艳  韩波 《现代肿瘤医学》2016,(20):3334-3337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在我国发病逐渐趋于年轻化。对于早期患者,手术治疗是其主要治疗手段,但针对不能根治性切除的局部晚期患者,同步放化疗较传统的单纯放疗在降低局部复发率、提高无进展生存率和总生存率、改善预后等方面显示明显优势。针对肿瘤细胞靶向基因的分子靶向药物及肿瘤疫苗的相关研究也已有多项临床试验。因此,多学科规范化综合治疗原则指导下的个体化治疗模式成为局部晚期宫颈癌治疗的新理念。  相似文献   

8.
肝癌是全球第六大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第四大肿瘤相关死亡原因,其中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占90%,且80%以上的HCC发生在肝炎和肝硬化等患者中。对于HCC的治疗方面,仅20%的HCC患者可进行手术切除、肝脏移植或射频消融治疗,而晚期HCC患者无法进行根治性治疗,其生存率也逐渐下降。近年来,分子靶向药物治疗已成为研究热点,该类药物可通过特异性的与致癌位点靶向结合而发挥抗癌作用。目前,抗HCC的靶向药物主要分为一线药物与二线药物,其中一线药物主要包括索拉非尼、仑伐替尼,二线药物主要包括瑞戈非尼、卡博替尼及雷莫芦单抗等。本文对此类分子靶向药物在HCC治疗中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妇科肿瘤领域在过去1年取得了诸多重磅性研究成果,三大常见妇科恶性肿瘤,包括宫颈癌、子宫体癌和卵巢癌,在手术治疗、辅助治疗及靶向治疗方面均有突破性进展.靶向治疗的应用使卵巢癌患者的生存状况得到了极大程度的改善,对于特定人群的卵巢癌患者,靶向治疗带来了显著的生存获益.在手术治疗方面,宫颈癌根治性手术在传统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  相似文献   

10.
随着手术、放射技术的进步,头颈部恶性肿瘤早期患者的疗效明显提高,但对局部晚期或晚期患者的长期生存率并未明显改善。靶向治疗逐渐成为头颈部恶性肿瘤的重要治疗选择。由于酪氨酸激酶是肿瘤浸润和发展的信号传导的重要因子,该酶的抑制剂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并且在在头颈部肿瘤中以单药运用和其他治疗手段联合应用取得了部分令人满意的疗效,显示出抑制酪氨酸激酶的活性以及其传导途径的靶向治疗将是治疗头颈部恶性肿瘤的一个新途径。  相似文献   

11.
食管癌是全球排名第七的恶性肿瘤,在癌症相关的死亡原因中排名第六。手术治疗是可切除食管癌的主要治疗方式,但对于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单纯手术治疗后,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缩短了患者的生存期,因此除极早期肿瘤外,所有患者推荐术前行新辅助放化疗或新辅助化疗。但是仍然有一部分患者未能在术前行新辅助治疗,这就需要术后辅助治疗来改善患者预后。本文系统回顾了食管癌围术期治疗的研究进展,包括新辅助治疗和辅助治疗,并结合指南对食管癌围术期的治疗方案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2.
乳腺癌目前是中国女性发病率第一位的恶性肿瘤, 严重威胁着患者的健康。与乳腺癌相关基因和治疗靶点的研究一直是业界热潮。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2,IGF2)与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与发展存在相关性。随着精准医疗的发展,乳腺癌的治疗越来越趋于个体化,IGF2基因与乳腺癌的侵袭性、发生风险、进展速度、预后治疗是否存在着联系与相关性,笔者总结了IGF2基因在乳腺癌研究的重要成果,包括IGF2基因结构与功能、IGF2基因克隆与表达及IGF2基因与乳腺癌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基因组测序研究的进展使恶性肿瘤的精准治疗不断深入。针对合并特定的DNA损伤修复基因(DNA repair genes,DRGs)突变,包括同源重组介导修复(homologous recombin-mediated repair,HRR)基因突变的前列腺癌症患者,多聚腺苷酸二磷酸核糖聚合酶抑制剂(Poly ADP-ribose polymerase inhibitor,PARPi)可通过抑制DNA的修复介导存在该类基因突变的肿瘤细胞死亡。自2014年PARP抑制剂被首先批准用于晚期卵巢癌以来,针对DNA损伤修复基因突变和PARPi的研究不断进行,如今PARPi在前列腺癌患者尤其是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的治疗中表现不俗。本文就PARPi在mCRPC患者中的应用作一综述,对已发表和正在进行的临床试验结果进行讨论,为前列腺癌患者的个性化治疗提供更好的临床证据。  相似文献   

14.
中期因子(midkine,MK)是一种肝素结合生长因子,在多种肿瘤中存在过表达,与肿瘤发生、发展、转移和预后密切相关。目前针对Mikdine检测的试剂盒已经开发,针对Midkine的反义核苷酸、RNA干扰和小分子抑制剂的研究已经广泛开展,同时鉴于其在肿瘤内高表达,人们正在研究利用其启动子进行肿瘤治疗,并对其作为肿瘤标志物进行评估。本文就MK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BMI-1(B-cell specific moloney leukemia virus insertion site 1,BMI-1)于1991年在荷兰癌症中心首次发现,是哺乳动物中发现的第一个多梳基因家族成员。其作为一种原癌基因,参与小鼠T、B细胞淋巴瘤的发生发展过程。多梳基因(ploycomb group genes, PCG)家族是以转录调控因子为主并且与发育相关的一组重要基因族,在生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BMI-1基因与肿瘤关系之间的研究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早期研究发现,BMI-1可参与调节肿瘤干细胞增殖、分化、衰老的过程,BMI-1在多种恶性肿瘤中表达上调,并且与肿瘤病理类型、临床期别、侵袭、转移、预后相关。最新研究表明,可通过多种途径抑制或沉默BMI-1基因的表达,进而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分化过程,增强恶性肿瘤细胞对化疗及放疗的敏感性。这为今后寻找新的生物治疗靶点,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患者预后提供了新的证据。本文就BMI-1基因的表达与各类型肿瘤发生发展、治疗、预后的关系及可能参与的信号途径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肺癌是世界公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一种恶性肿瘤,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占80%~85%,并且初治时即被确诊为局部晚期(Ⅲ期)的患者高达30%以上。2010~2020年NCCN指南均推荐对于存在切除可能的患者,首选手术切除联合术后辅助化疗,5年生存率可提高5.4%,但临床应用多年生存率再无明显突破。新辅助治疗的应用为延长患者生存增添了可能,但2015年ESMO指南更倾向于选择术后辅助治疗,而不用新辅助治疗。NCCN指南则支持对合适的患者应进行新辅助治疗,方案多以含铂双药为主。同时随着目前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的进展,为新辅助治疗方案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本文就术前治疗方案的现状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Recent advances in molecular tumor biology and gene technology have provided the possibility to treat patients with malignant brain tumors by altering gene expression in tumor cells. Tumor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ion involves alterations in a wide spectrum of genes, therefore a variety of gene therapy approaches for malignant gliomas have been proposed. In this review article, we discuss some principles of current gene therapeutic strategies that are under investigation in laboratories and in clinics. In addition, some general issues that remain to be resolved for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gene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malignant gliomas will be addressed.  相似文献   

18.
The nuclear pore complex protein Nup88 is overexpressed in tumor cells. Immunohistochemical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this overexpression is linked to higher aggressiveness of colorectal carcinoma and to enhanced metastatic potential of melanoma cells. However, the antibodies so far developed against Nup88 have the drawback of recognizing a number of other, up to now unspecified antigens besides Nup88. For this reason, we devised the present study on Nup88 expression at the mRNA level. RNA was extracted from fresh tumor tissue corresponding to 122 breast cancer patients. Nup88 mRNA expression was measured by means of differential RT-PCR, standardizing against a constitutive internal control gene (beta-actin). The results were dichotomized into "high" and "low" expression levels, using the median value as cut-off. High Nup88 mRNA expression levels correlated significantly with ductal and tubular histology (p = 0.012), histologic and nuclear grade 3 of tumors (p < 0.001), absence of hormone receptor expression (p < 0.001), expression of the c-erb-B2 oncogene (p < 0.001), expression of mutant p53 protein (p < 0.001), high proliferation (defined by Ki67 labeling index >20%, p < 0.001), DNA aneuploidy (p < 0.001) as well as the most important ominous clinical prognostic factor, axillary node invasion (p < 0.001). We also found an inverse correlation (p < 0.001) with expression of the H-MAM (mammaglobin) gene, a marker of low biologic and clinical aggressiveness of breast cancer. All of these factors, without exception, define a highly aggressive tumor phenotype. These findings appear to be specific to Nup88 and not to nuclear pore proteins in general. Indeed, analysis of Nup107 (which is a limiting component of the nuclear pore complex) under the same conditions in the same tumors did not yield comparable results.  相似文献   

19.
赵明明  王天佑  王超 《中国癌症杂志》2022,32(11):1098-1104
激素替代治疗(menopausal hormone therapy,MHT)是缓解绝经后患者更年期症状的有效疗法,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患者使用MHT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是临床上持续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回顾近5年妇科恶性肿瘤术后MHT的相关临床研究,综合结果表明,早期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ncer,EC)术后行MHT不增加复发风险,且有利于提高生活质量。上皮性卵巢癌(ovarian cancer,OC)患者术后MHT对无病生存期和总生存期无不利影响,但不建议用于卵巢性索间质肿瘤等非上皮性卵巢肿瘤。宫颈鳞状细胞癌术后MHT相对安全,但关于宫颈腺癌、外阴癌、阴道癌患者术后使用MHT的研究较少,目前暂无确切结论。本综述旨在更新对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激素治疗的认识,为临床上合理选择MHT方案提供参考,以进一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