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筛选研究萎缩性骨不连断段修复组织中异常表达的microRNAs(miRNAs),并对其可能的功能性靶基因进行预测分析。方法以萎缩性骨不连患者断端瘢痕组织(AN,3例)与正常骨折愈合后内固定钢板取出时钢板周围的骨痂组织(B组,3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Exiqon miRCURY^TM LNA microRNA芯片(11.0版)进行筛选分析,比较A组组织中是否存在异常表达的miRNAs,并采用浏览计算机预测数据库等生物信息学的方法预测其可能的靶基因,探寻miRNAs可能参与的萎缩性骨不连相关病理生理过程。结果A组相对B组有9种miRNAs发生1.5倍以上表达上调(hsa—miR-149,hsa—miR-221,hsa—miR-628—3p,hsa-miR-54—5p,以及5种hsa—miRPlus),9种miRNAs发生1.5倍以上表达下调(hsa—let-7b*,hsa—miR-220b,hsa—miR-513a-3p,hsa—miR-551a,hsa—miR-576-5p,hsa—miR-1236,kshv—miR—K12—6—5p,以及2种hsa—miRPlus)。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表达异常的miRNAs与多数成骨基因存在作用靶点。结论萎缩性骨不连的断端修复组织存在miRNAs的异常表达,其靶基因包括BMP家族在内的众多成骨性基因。数种miRNAs,特别是4种上调的miRNAs(hsa-miR-149*、hsa-miR-221、hsa-miR-628—3p和hsa—miR-654—5p)有可能在调控骨折向不愈合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筛查并验证新疆哈萨克族食管癌组织与正常组织间差异表达的miRNAs,并初步探讨这些miRNAs在食管癌发生演进中的作用。方法:采用miRNA表达谱基因芯片分析系统筛查哈萨克族食管癌组织及远端正常食管组织中差异表达的miRNAs,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验证差异显著miRNA的表达情况,分析miRNAs表达与食管癌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结果:与远端正常组织相比较,miR-21、miR-132、miR-130b在哈萨克族食管癌组织中表达上调(P < 0.05),miR-141、miR-143、miR-133b、miR-195表达下调(P < 0.05);miR-140表达变化无统计学意义;miR-21、miR-132、miR-143与食管癌临床分期有关,miR-21、miR-132、miR-143、miR-133b与淋巴结转移有关,miR-21、miR-141、miR-143、miR-133b与食管癌组织分化程度有关(P < 0.05)。结论:本研究采用基因芯片筛查出新疆哈萨克族食管癌组织与远端正常组织中差异表达的miRNAs,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与基因芯片检测结果基本一致,miRNA表达的变化与新疆哈萨克族食管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以大规模平行测序技术(massively parallel signature sequencing,MPSS)筛选人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和癌旁组织中差异表达的microRNAs(miRNAs),并验证差异表达miRNAs之一的miR-660在人RCC中的表达。方法:MPSS检测10例RCC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中miRNAs的表达,筛选RCC组织中差异表达miRNAs。RT-PCR检测5例RCC与癌旁组织中miR-660的表达,qPCR检测40例RCC与癌旁组织中miR-660的表达。结果:MPSS结果显示,RCC组织中283个miRNAs表达下调,187个表达上调,其中miR-660在RCC组织中表达量是癌旁组织的17.5%。RT-PCR初步验证了此结果;qPCR验证结果显示,40例RCC组织中33例miR-660表达显著低于癌旁组织,RCC组织中miR-660平均表达量是癌旁的19.5%。结论:人RCC组织中283个miRNAs表达下调、187个上调。miR-660在RCC组织中低表达,有可能成为RCC诊断及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4.
microRNAs简称miRNAs,是一类长约22核苷酸(nt)的非编码的单链RNA分子,由约70nt的前体miRNA(pre-miRNA)经Dicer酶剪切而来。miRNA参与生命过程中一系列的重要进程,包括发育、造血、器官形成、凋亡和细胞增殖,甚至是癌症发生。目前人类基因组中已确认的miRNA约500个,其中至少有200多种miR—NA序列与癌症发生有关。如miRNAs主要通过3种机制参与癌症发生:1)靶分子识别。以碱基互补的形式识别并结合靶分子,使其表达上升或下降,促进癌症的形成。miR-15a和miR-16—1特异性识别Bcl-2,直接与Bcl-2的3′UTR结合,使Bcl-2表达增加,抑制细胞凋亡或程序性细胞死亡通路,导致慢性淋巴性白血病等肿瘤发生。乳突状甲状腺癌患者组织中,与miR-221、miR-222结合的Kit的3′UTR端结合区域关键部位出现单核苷酸多态性(3169G→A),与miR-146a和miR-146b结合的外显子结合区域的关键部位出现单核苷酸多态性(2607G→C),从而导致Kit转录下降和Kit蛋白水平低下,促进乳突状甲状腺癌的形成。2)miRNAs突变或含有miRNAs染色体片断缺失。含有miR15、miR-16基因片断缺失或者miR-15a和miR-16—1发生突变,与人慢性淋巴性白血病进展和预后有关,miR-17—92基因簇刺激肺癌细胞生长。3)癌基因或抑癌基因。肺癌组织中let-7 miRNA调控RAS癌基因的表达,成胶质细胞瘤中miR-21以微癌基因形式发挥作用,乳腺癌中miR-10b、miR-125b、miR-145和miR-21及miR-155分别以抑癌基因和癌基因的形式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筛选胃癌miRNAs表达谱,探讨miR-2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收集手术切除新鲜胃癌标本共65例,包括胃癌组织及相应胃正常上皮组织,随机选取其中6例,应用miRNA芯片技术研究胃癌的miRNAs表达谱.采用实时定量PCR验证芯片结果并检测miR-21在65例胃癌组织标本及相应胃正常上皮组织的表达水平,探讨其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参数间的关系.结果:与胃正常上皮组织相比,胃癌组织中表达上调超过2倍的miRNAs有7个(miR-374b*、miRPlus-E1212、miR-338-5p、miR-297、miR-21、miR-135b和miR-18a),表达下调超过2倍的miRNAs有9个(miR-29b-2*、miR-1260、miRPlus-E1241、miR-S1-5p、miR-148a、miR-29c、miR-647、miR-196b×和ebv-miR-BART5).46例(70.8%)胃癌组织中miR-2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胃正常上皮组织,且与肿瘤的分化程度(x2=6.257,P=0.012)、浸润深度(x =5.705,P=0.017)和有无淋巴结转移(x2=7.107,P=0.008)有关.结论:筛选出的差异表达miRNAs可能参与胃癌的发病;miR-21与胃癌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可能成为胃癌诊断和治疗的潜在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miRNA在有无淋巴结转移的结肠癌中的差异表达,筛选出与结肠癌淋巴结转移有关miRNA。[方法]选取6例结肠癌患者的冰冻组织标本,其中3例有淋巴结转移,3例无淋巴结转移。提取肿瘤组织标本的miRNAs,采用微阵列法分析有无淋巴结转移结肠癌的miRNAs表达谱。为验证微阵列表达谱的结果,选择miR-142-3p做qRT-PCR。[结果]有淋巴结转移结肠癌与无淋巴结转移的结肠癌相比,上调表达的miRNA有4个,为miR-21*,miR-212,miR-33b*和miR-886-3p;下调表达的miRNA有3个,为miR-142-3p,miR-142-5p和miR-362-5p。qRT-PCR结果显示miR-142-3p在有淋巴结转移的结肠癌组织中表达明显下降,与miRNAs微阵列检测结果一致。[结论]有无淋巴结转移的结肠癌具有不同的miRNAs表达谱。  相似文献   

7.
MicroRNAs(miRNAs)是一类长度约22个核苷酸的非编码RNA,在基因表达调控中,参与多种重要的生理和病理过程。miRNAs能够特异性结合靶基因序列,抑制基因的转录或翻译,从而抑制基因在转录或转录后水平上的表达。miRNAs作为肿瘤抑制因子或促进因子在癌症发生发展中经常失调。最近的研究发现miR-485-5p在多种癌症中表达下调,并调控肿瘤细胞生长、增殖、侵袭和迁移。miR-485-5p在肿瘤诊断、治疗及预后相关方面可作为具有潜在价值的肿瘤标志物,并有望成为临床肿瘤靶向治疗的新的治疗靶点。本文围绕miR-485-5p在肝癌、胃癌、乳腺癌及其他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展开综述并对其未来应用和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miR-149-3p通过靶向S100A4抑制膀胱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行为及其作用机制。方法:qPCR检测miR-149-3p的过表达情况;CCK-8细胞增殖实验检测miR-149-3p对膀胱癌细胞的增殖能力的影响;划痕愈合实验和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miR-149-3p对膀胱癌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miR-149-3p与S100A4的相互作用;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S100A4的异位表达逆转miR-149-3p的抗肿瘤作用。结果:miR-149-3p过表达显著抑制培养的膀胱癌细胞48小时的生长能力;过表达miR-149-3p后在膀胱癌细胞中具有抗迁移和侵袭作用;miR-149-3p能与S100A4的3' UTR特异性结合,调控S100A4的表达活性;S100A4的过表达可以逆转由miR-149-3p引起的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抑制。结论:miR-149-3p在膀胱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可以通过靶向调节S100A4的表达影响膀胱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相似文献   

9.
微小RNA(miRNAs)是一类细胞内源性表达的小分子非编码RNA,具有转录后调控基因表达的作用。近年来,在结肠癌、乳腺癌和胆管癌等多种肿瘤中发现miR-320表达下调,提示miR-320可通过抑制细胞增殖和侵袭等方式抑制肿瘤进展。对于miR-320调控的靶基因及相关信号通路的深入研究,有助于阐明肿瘤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并有望为临床肿瘤治疗提供新的靶点。本文就miR-320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索胃癌发生过程的风险miRNAs,为上消化道机会性筛查中早期胃癌识别提供依据。方法 纳入2021年6月至2023年8月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桂林市人民医院3个中心进行上消化道癌机会性筛查的人群。选取健康体检者107例、早期胃癌患者71例、进展期胃癌患者97例。首先采用转录组测序筛选差异表达miRNAs,然后在3组前瞻性人群的血浆样本中通过RT-qPCR验证差异表达的miRNAs,最后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miRNAs的诊断效能。结果 转录组测序的差异基因分析共筛选出胃癌发生过程中的6个差异表达miRNAs,包括miR-3176、miR-885-5p、miR-203a-3p、miR-452-5p、miR-223-3p、miR-219a-2-3p。RT-qPCR结果显示,miR-452-5p在早期胃癌及进展期胃癌患者中表达上调(均P<0.001)。ROC曲线显示,miR-452-5p诊断早期胃癌和进展期胃癌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microRNA-181(miR-181)家族已经成为生物医学界所关注的热点之一。许多研究表明,多种恶性肿瘤(肝癌、胃癌、乳腺癌、胰腺癌、肺癌、胶质瘤、白血病等)中miR-181家族表达异常。目前已证实miR-181家族存在众多靶点,miR-181家族作用于其各自的靶点,进而调控恶性肿瘤细胞的增殖、分化、凋亡、侵袭、转移,以及参与恶性肿瘤的耐药等,miR-181家族已经成为众多恶性肿瘤的新型诊断标志物及治疗的靶点。  相似文献   

12.
余永豪 《现代肿瘤医学》2020,(13):2274-2279
目的:研究胃癌组织中微小RNA-146a(miR-146a)、LIN52的表达关系,并对其与患者化疗敏感性和预后的关系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2年8月至2015年6月进行手术治疗的87例胃癌患者的癌组织标本为胃癌组,另选取距癌组织边缘>5 cm的对应癌旁组织标本为癌旁组织组。采用qRT-PCR法检测miR-146a、LIN52 mRNA相对表达量,免疫组化法检测LIN52蛋白表达,采用MTT法检测胃癌细胞对5-FU、DDP、ADM、MMC敏感性,应用Pearson法对miR-146a与LIN52表达的相关性进行分析,采用Kaplan-Meier对胃癌患者3年的生存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与癌旁组织组相比,胃癌组miR-146a表达水平降低(P<0.05),LIN52 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5),LIN52蛋白阳性表达率升高(P<0.05);miR-146a、LIN52表达均与年龄、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组织分化程度、浸润深度相关(P<0.05);药敏试验表明,miR-146a、LIN52表达情况与肿瘤细胞对5-FU、DDP的敏感性有关;Pearson法分析显示miR-146a与LIN52呈显著负相关(r=-0.898,P<0.05);Kaplan-Meier法分析显示miR-146a高表达组3年内总生存率远高于低表达组(58.8% vs 18.9%)。LIN52阴性患者3年内总生存率远高于阳性患者(74.1% vs 16.7%)。结论:胃癌组miR-146a低表达,LIN52高表达,miR-146a、LIN52与胃癌细胞对化疗药物敏感性及预后相关,检测其表达对化疗药物的选择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测miR-34b和miR-155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分析其在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中的表达差别。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79例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为观察组,选取距肿物边缘>3 cm的正常膀胱黏膜组织52例作为对照组,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两组中miR-34b和miR-155的表达情况。结果:两组中miR-34b和miR-155的表达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中miR-34b和miR-155的表达在不同病变级别、是否浸润、脉管癌栓、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的表达中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中miR-34b的表达与增殖指数间呈负相关性,miR-155的表达与增殖指数间呈正相关性。生存分析显示二者的表达与生存时间有关。结论: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miR-34b低表达、miR-155高表达,对病变的形成和进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二者对肿瘤的作用可能与对细胞增殖的促进作用有关。术后检测miR-34b和miR-155的表达对判断预后可能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4.
柴华  王艳 《现代肿瘤医学》2021,(18):3321-3324
microRNA(微小RNA,miRNA)是小的非编码RNA,能够通过靶向信使RNA进行翻译抑制或在较小程度上降解来抑制基因表达。miRNA不受控制的表达与癌症进展相关,并且miRNA上调或下调与癌症中的致癌和肿瘤抑制作用相关。 miR-25是miRNA的一员,研究表明miR-25参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转移侵袭、诊断、介导铂耐药及预后过程。本文主要综述了近年来非小细胞肺癌与miR-25相关研究取得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miR-130a对胰腺癌细胞系PANC-1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胰腺癌细胞PANC-1、SW 1990、MIA PaCa-2和正常胰腺上皮细胞HPDE6-C7,检测各细胞中miR-130a表达水平。将PANC-1细胞分为miR-130a低表达组(miR-130a-inhibitor组)、阴性对照组(miR-130a-NC组)和空白对照组(miR-130a-BC组)。转染48 h后,CCK-8试验检测细胞增殖情况;裸鼠皮下成瘤实验检测miR-130a对肿瘤体内生长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TargetScan数据库预测miR-130a的靶基因,并采用蛋白免疫印迹(WB)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进行验证。结果:PANC-1、SW 1990、MIA PaCa-2人胰腺癌细胞中miR-130a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胰腺上皮细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染miR-130a-inhibitor后,PANC-1细胞miR-130a相对表达量显著下调(P<0.05);与miR-130a-NC和miR-130a-BC组比较,miR-130a-inhibitor组PANC-1细胞增殖能力显著下降(P<0.05)、裸鼠皮下肿瘤体积明显减小(P<0.05)、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0.05)。TargetScan数据库显示FOS样抗原1(FOSL1)是miR-130a潜在靶基因,WB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证实FOSL1是miR-130a的作用靶点。结论:下调miR-130a表达通过作用于FOSL1基因抑制PANC-1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可能为胰腺癌的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刘波  张煜 《现代肿瘤医学》2020,(15):2579-2583
目的:探讨miR-520b和抗细胞凋亡因子(DAD1)对肾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qRT-PCR和Western blot实验检测A498人肾癌细胞中miR-520b和DAD1表达。将miR-520b mimics或DAD1 siRNA转染至A498细胞,MTT和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活力、迁移和侵袭。Targetscan在线预测、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和Western blot实验验证miR-520b和DAD1的靶向关系。将miR-520b mimics和pcDNA-DAD1共转染至A498细胞,检测细胞活力、迁移和侵袭。结果:在A498细胞中,miR-520b表达下调而DAD1表达上调。在A498细胞中过表达miR-520b或敲减DAD1,细胞活力下降,迁移和侵袭细胞数减少。Targetscan在线预测、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和Western blot实验结果表明,miR-520b可负调控DAD1蛋白表达。过表达DAD1可逆转miR-520b对A498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抑制作用。结论:miR-520b能够通过靶向调节DAD1表达抑制A498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上调miR-34b的表达对HCC827细胞对埃克替尼敏感性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应用细胞转染技术获得miR-34b高表达的HCC827细胞,并将HCC827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转染组、埃克替尼组及埃克替尼与转染联合组,采用MTT法测定各组细胞增殖的情况,运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各组细胞凋亡率及生长周期的变化,同时应用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组c-MET基因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 结果:miR-34b转染后,HCC827细胞的增殖能力下降,凋亡率升高(P<0.05);miR-34b转染后,埃克替尼对HCC827细胞的抑制率较埃克替尼组明显上升,半数抑制浓度(IC50)明显下降(P<0.05);转染组及埃克替尼与转染联合组的c-MET水平较对照组有所下降(P<0.05)。结论:上调miR-34b表达可以抑制HCC827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并可以增强HCC827细胞对盐酸埃克替尼的敏感性;其机制可能与miR-34b反馈抑制c-MET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miR-155在MALT淋巴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07年3月至2014年3月首次就诊于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的36例均经病理证实为MALT淋巴瘤患者的带瘤组织和瘤旁组织(距瘤>2 cm),qPCR法检测MALT淋巴瘤患者瘤组织和瘤旁组织中miR-155表达水平,入选患者均给予标准CHOP方案化疗治疗8个周期,根据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将患者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血清中miR-155表达水平;通过门诊或打电话方式对患者进行随访,以miR-155表达水平的平均值为阈值将治疗后患者分为miR-155高表达组(23例)和miR-155低表达组(13例),对比观察两组患者3年生存率。结果:36例MALT淋巴瘤患者瘤组织和瘤旁组织中miR-155表达水平分别为6.63±0.70、1.29±0.05,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HOP方案治疗8个周期后,有效组和无效组患者血清中miR-155表达水平分别为2.21±0.14、7.01±0.54;随访发现,治疗后miR-155高表达组和miR-155低表达组患者3年生存率分别为56.5%和76.9%,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R-155表达水平可能与MALT淋巴瘤发生发展及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miR-215对骨肉瘤细胞143B生长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通过转染miR-215 agomir稳定升高143B细胞内miR-215表达水平,CCK-8实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以及流式细胞术检测143B细胞的增殖状况以及周期分布。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miR-215潜在的靶基因,并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qPCR实验、Western blot实验验证miR-215靶基因。结果:在143B细胞内将miR-215表达水平上调数倍。CCK-8实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表明miR-215能够抑制143B细胞生长,流式细胞术实验表明miR-215能够延缓143B细胞周期进程。生物信息学、qPCR实验和Western blot实验表明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 receptor 1,TGFβR1)是miR-215潜在的靶基因。结论:miR-215能够抑制骨肉瘤细胞生长,并且该抑制作用可能通过miR-215靶向抑制TGFβR1实现,为骨肉瘤早期诊断和靶向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