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目的:探讨分析乳腺黏液癌(breast mucinous carcinoma,MBC)的X线影像学特征及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间临床资料完整的乳腺黏液癌患者75例,其中单纯性乳腺黏液癌(pure MBC)患者54例,混合型乳腺黏液癌(mixed MBC)患者21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X线影像学表现和临床病理特征.结果:在两组乳腺癌患者中,单纯型乳腺黏液癌与混合型乳腺黏液癌比较,混合型乳腺黏液癌更多表现为淋巴结转移阳性(P=0.002);在年龄、月经状况、家族史、ER、PR、HER2水平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钼靶x线检查,肿块平均大小及肿块边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而患者年龄、肿块形态及微钙化特征组间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了解乳腺黏液癌的X线影像学及临床病理特征,可帮助临床医师预测乳腺黏液癌及其亚型和患者的预后,有利于制定最优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具有微乳头结构的乳腺黏液癌(mucinous micropapillary carcinoma,MUMP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2003年9月至2008年12月192例收治且病理诊断为乳腺黏液癌(mucinous breast cancer,MB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病理类型分为101例单纯型乳腺黏液癌(pure MBC,PMBC)及91例混合型乳腺黏液癌(mixed MBC,MMBC)。在101例PMBC中筛选出35例MUMPC作为研究组,66例无微乳头结构的PMBC作为对照组(定义为pMBC组),分析各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结果   MUMPC组淋巴结阳性、Ki-67指数表达阳性患者比例较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MUMPC组患者总体5年无病生存率(disease free survival,DFS)为96.1%,10年DFS为68.9%。pMBC、MMBC、MUMPC组的5年DFS分别为100.0%、91.9%、100.0%,10年DFS分别为91.8%、56.2%、73.0%,三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1),对MUMPC预后因素行单因素分析发现,病理淋巴结分期为DFS的影响因素(P=0.006)。   结论   MUMPC的预后与pMBC相比较差,与MMBC相比较好。MUMPC患者中淋巴结分期是唯一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对预后较差的患者,应予以更加积极的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3.
李玲  张安姌  李潜 《癌症进展》2019,17(13):1515-1518
目的探讨乳腺单纯型黏液癌的超声影像特征和相关分子生物学特性。方法选择经病理证实的52例乳腺单纯型黏液癌患者,分析其乳腺超声声像图特征和乳腺钼靶检查结果,以及乳腺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和Ki-67表达水平。结果超声诊断乳腺单纯型黏液癌的符合率为59.62%,肿块多表现为形态规则,边缘光滑完整,边界清晰,肿块内部较少出现钙化,但大多数肿块内部可见较丰富的彩色血流信号,血流阻力指数(RI)较高,平均RI 为(0.81±0.13);67.31%(35/52)的患者肿块周边出现回声增强表现,17.31%(9/52)的患者检查时发现腋窝淋巴结肿大。39 例患者进行免疫组织化学分型,其中Luminal B 型患者的比例最高(74.36%,29/39),其次为Luminal A 型(20.51%,8/39),HER2 阳性型的比例较低(5.13%,2/39),未出现三阴性患者。Luminal A型患者合并腋窝淋巴结肿大的比例为25.0%,高于Luminal B型及HER2阳性型患者的13.79%和0%。结论肿块后方或周边回声明显增强(“亮环征”)、肿块内部血流较丰富及RI 值较高是乳腺单纯型黏液癌的特征性表现。不同分子分型的乳腺单纯型黏液癌的超声表现不同,Luminal A型患者更倾向于良性结节的超声表现,HER2 阳性型患者更倾向于恶性结节的超声表现,Luminal B 型患者介于二者之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乳腺化生性癌(metaplastic carcinoma of the breast,MBC)的临床病理特征,并探讨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formation,EMT)指标E-钙黏蛋白(E-cadherin)与波形蛋白(Vimentin)在MBC和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 of the breast,IDC)中的差异性表达。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MB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同时选取与上述MBC临床病理特征匹配的16例IDC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上述两组病例癌组织中ER、PR、HER-2、Ki-67、E-cadherin以及Vimentin的表达情况。结果:16例MBC中4例为纯鳞状细胞癌,4例为鳞状细胞癌伴有非特殊性浸润性癌,7例为梭形细胞癌,1例为混合型;患者中位发病年龄51岁,中位最大直径3.8 cm,淋巴结阳性率43.8%;ER/PR阳性率为0,HER-2阳性率为18.8%,13例为三阴性乳腺癌。E-cadherin在MBC组中的正常表达率低于IDC组(0% vs 37.5%,P<0.05);Vimentin在MBC组中表达增加,强于IDC组(P<0.05)。结论:MBC是一种罕见的特殊类型的浸润性乳腺癌,形态学异质性明显,激素受体低表达,分子分型以三阴性癌为主;另外MBC中EMT程度明显高于IDC,故其预后较IDC差。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单纯型乳腺黏液腺癌(pure mucinous breast carcinoma,PMBC)和混合型乳腺黏液腺癌(mixed mucinous breast carcinoma,MMBC)的二维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我院就诊且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9例乳腺黏液腺癌(mucinous breast carcinoma,MBC)患者的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表现,比较PMBC和MMBC患者在形态、边缘、内部回声、后方回声、钙化、血流分级和BI-RADS分类等方面的差异。 结果 49例MBC病灶中,BI-RADS 3类1例,BI-RADS 4a类4例,BI-RADS 4b类15例,BI-RADS 4c类11例,BI-RADS 5类18例。PMBC组肿块呈混合回声的显示率高于MMBC组(P=0.025);MMBC组肿块后方回声衰减及边缘毛刺、模糊的显示率高于PMBC组(P=0.008,0.023);MMBC组血流3级肿块和BI-RADS 5类肿块占比均高于PMBC组;BI-RADS 4b类肿块占比低于PMBC组。结论 PMBC较MMBC更易表现出良性超声特征,综合分析肿块的边缘、内部回声、后方回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等超声表现有助于鉴别PMBC和MMBC,从而提高MBC的超声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病理类型乳腺黏液癌(mucinous breast carcinoma, MBC)的超声声像图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经手术后病理证实有完整超声检查资料的MBC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单纯型乳腺黏液癌(pure mucinous breast carcinoma, PMBC)和混合型乳腺黏液癌(mixed mucinous breast carcinoma, MMBC)超声特征之间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在肿瘤形态、边界、内部回声、后方回声、血流信号Adler分级、弹性评分、肿瘤良恶性诊断方面存在差异(均P<0.05)。而在肿瘤部位、边缘、瘤内钙化及腋窝淋巴结转移、瘤内峰值血流速度(PSV)和阻力指数(RI)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PMBC和MMBC超声特征和肿瘤良恶性诊断方面存在差异,PMBC易误诊为良性病变,因此,高龄女性乳腺内发现中等回声、后方回声增强、突向脂肪层膨胀性生长且弹性评分较低、RI较高的肿块时,超声医师应考虑到黏液癌的可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乳腺黏液癌的临床特点、预后情况及治疗效果。方法对58例乳腺黏液癌患者(单纯型35例,混合型23例)进行回顾陛分析,其中保乳手术15例,其余行改良根治术。分析临床特点及治疗与患者生存率的关系。结果女性乳腺黏液癌患者中位年龄47岁,绝经前患者占70.69%,病灶大小1-15cm。单纯型黏液癌无腋淋巴结转移,混合型转移率为65.22%。总5年生存率为89.66%(单纯型97.14%,混合型78.26%)。结论国内35-50岁女性良性肿瘤外观的乳房肿块活检需警惕为乳腺黏液癌。乳腺黏液癌预后较好,手术治疗中保乳的趋势增加。单纯型乳腺黏液癌通常无腋窝淋巴结转移,有希望取消腋窝淋巴结清扫。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乳腺黏液癌(mucinous carcinoma, MC)的临床病理特征、分子表型及预后情况。   方法   收集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4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经手术切除、病理证实的乳腺黏液癌242例, 并随机选取同时期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 IDC)300例作为对照, 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病理资料及预后情况。   结果   乳腺单纯型黏液癌与混合型黏液癌在淋巴结转移、超声诊断准确率、p53表达及无病生存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而在年龄、月经状况、家族史、肿瘤直径、总生存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乳腺黏液癌与浸润性导管癌的分子分型、总生存率、无病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乳腺黏液癌预后较好, 单纯型黏液癌与混合型黏液癌有不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 对乳腺黏液癌进行亚型分型对指导临床治疗及预测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非肿块型乳腺钙化病变在动态增强MR(dynamic contrast enhanced MR images,DCE-MRI)图像上的表现及DCE-MRI联合乳腺X线摄影术(mammography,MG)对该类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2例非肿块型单纯钙化的乳腺病变在MG及MRI上的影像学特征,并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MG及DCE-MRI的诊断结果差异。结果:102例病变中,良性病变43例,恶性病变59例。良恶性病变的钙化形态及分布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良性病变以单发点状钙化为主(13/43,30.23%),恶性病变则以成簇分布的点状钙化为主(22/59,37.29%)。DCE-MRI图像上,可疑良性钙化病变多表现为无强化,可疑恶性钙化病变以非肿块样强化多见,TIC曲线以平台型为主(P<0.001)。DCE-MRI检查对非肿块型乳腺钙化病变的诊断准确率高于MG,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另外,DCE-MRI检查的灵敏度明显优于MG(P=0.012)且具有较高特异度(P=0.5)。与单用MG检查相比,MG与DCE-MRI检查相结合可显著提高灵敏度(P=0.001)。结论:不同钙化形态及分布的病变在MRI上的表现不同。对于MG检出的非肿块型乳腺钙化病变,结合DCE-MRI能够显著提高临床诊断的效能。  相似文献   

10.
黄智亮  龚剑  魏文嵩 《癌症进展》2023,(14):1543-1546
目的 探讨不同黏液量乳腺黏液癌患者的MRI成像特征。方法 选取38例乳腺黏液癌患者,均接受MRI检查,比较不同黏液量乳腺黏液癌患者的影像特征,包括形态、边缘、强化方式、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分型、淋巴结转移情况。比较不同黏液量乳腺黏液癌患者病变大小和表观弥散系数(ADC)值。结果 不同黏液量乳腺黏液癌患者病灶形态、边缘、强化方式、TIC分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黏液量乳腺黏液癌患者淋巴结转移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黏液量乳腺黏液癌患者的病变最大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黏液量≥90%的乳腺黏液癌患者的ADC值明显高于黏液量≥50%且﹤90%及黏液量﹤50%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ADC值可以初步区分黏液量≥90%、黏液量≥50%且﹤90%和黏液量﹤50%的患者,黏液量≥90%的乳腺黏液癌患者的腋窝等术区淋巴结转移率低于黏液量﹤50%和黏液量≥50%且﹤90%的患者,因此寻找转移的淋巴结是鉴别的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乳腺粘液腺癌临床病理特征。方法:采用HE和免疫组化染色对15例乳腺粘液腺癌进行病理形态学观察,并结合临床资料综合分析。结果:15例乳腺粘液腺癌中单纯型11例,混合型4例。单纯型ER、PR染色阳性率分别为81.8%及63.6%。c—erbB-2染色阳性率36.4%;混合型ER、PR染色阳性率分别为25%及50%,c—erbB-2阳性率75%。结论:单纯型粘液腺癌较混合型粘液腺癌腋下淋巴结转移率低,预后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预后及与EGFR 表达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1997年1 月至2004年1 月200 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病理特征及随访结果,并将200 例病例对应的石蜡标本制作成组织芯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乳腺癌组织中ER、PR、HER-2 的表达,进行乳腺癌分子分型。检测EGFR 蛋白的表达,分析其与乳腺癌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200 例乳腺癌患者中三阴性乳腺癌42例(21.00%),在患者年龄、肿瘤大小、临床分期、淋巴结状态等病理参数的分析中,三阴性乳腺癌与非三阴性乳腺癌的分布无明显差异,而在绝经状态及肿瘤组织学分级的分析中,三阴性乳腺癌与非三阴性乳腺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中17例死亡(生存率59.52%),非三阴性患者26例死亡(生存率83.54%),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 EGFR 在三阴性乳腺癌中表达率较高(69.05%),与肿瘤组织学分级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且表达EGFR 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生存时间较短。结论:三阴性乳腺癌发病率虽然不高,但其与常规的乳腺癌预后相关因素缺乏特定联系,患者预后差。EGFR 在三阴性乳腺癌中高表达,可作为三阴性乳腺癌的一个重要的预后指标,并为临床提供了治疗的靶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ER、PR、Her-2及Ki-67在乳腺癌原发灶和前哨淋巴结转移灶中的表达变化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收集50例具有乳腺癌原发灶和前哨淋巴结转移灶的病例,采用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分析原发灶和前哨淋巴结转移灶中ER、PR、Her-2及Ki-67的表达有无差异。结果:ER在乳腺癌原发灶和SLN转移灶中表达一致率为100%。PR原发灶和转移灶一致率为92%,变化率为8%,Her-2原发灶和转移灶一致率为96%,变化率为4%,表达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Ki-67在乳腺癌原发灶表达率为(30.3±20.2)%,SLN转移灶表达率(25.1±17.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Ki-67原发灶和转移灶表达一致率为70%,变化率为30%,但表达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补充腋窝淋巴结阳性率在原发灶高表达、SLN转移灶中变为低表达组22.2%(2/9)明显低于无变化组62.5%(15/2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结论:原发灶基本能反应SLN转移灶ER、PR、Her-2表达状态,但针对个体而言,SLN转移灶分子状态重新评价仍有益。Ki-67在SLN转移灶表达率降低,原发灶高表达而SLN转移灶变为低表达可能预测补充腋窝淋巴结的低转移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DCE-MRI形态学表现及动态参数指标在预测患者复发时间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就诊,经术后病理确诊并有术前乳腺MRI检查资料的乳腺癌患者,经过3年以上时间随访,依据病理证实或定期影像检查随访确诊为复发的患者58例,对比分析早期复发(术后≤2年)和晚期复发(术后>2年)患者的临床病理和DCE-MRI特征。结果:在临床病理特征分析中,58例患者2年内乳腺癌术后复发率最高,平均复发时间为23个月(5~49个月),首发复发转移部位为骨转移多见。淋巴结转移数<4枚时多见于晚期复发组,≥4枚时多见于早期复发组,二者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HER-2阳性多见于早期复发组,阴性多见于晚期复发组,二者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早期复发患者死亡率(39.39%)高于晚期复发者(4.00%),且二者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DCE-MRI特征中,早期复发组与晚期复发组间Vpmax值、MaxConcmean值、AUCmean值及MaxSlopemean值存在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情况、免疫组化表型及DCE-MRI动态参数预测乳腺癌患者的复发时间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Luminal B型早期乳腺癌临床病理特点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01月至2016年06月我院收治的Luminal B型乳腺癌患者285例,分析其临床病理特点和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Luminal B(HER-2阴性)乳腺癌患者190例(66.7%),Luminal B(HER-2阳性)患者为95例(33.3%)。Luminal B(HER-2阴性)与Luminal B(HER-2阳性)在脉管癌栓、腋窝淋巴结状态和放疗例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uminal B(HER-2阳性)复发转移率高(P<0.05),且5年的无病生存和总生存率均低于Luminal B(HER-2阴性) (P<0.05)。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显示脉管癌栓、淋巴结状态、PR和Ki-67是Luminal B型乳腺癌预后独立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与Luminal B(HER-2阴性)相比,Luminal B(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恶性程度更高,预后更差。脉管癌栓、淋巴结转移、Ki-67高表达和PR阴性是影响Luminal B型乳腺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崔婷婷  李红  张倩  辛军 《现代肿瘤医学》2019,(15):2670-2673
目的:分析乳腺癌肿瘤代谢异质性与p53基因表达和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选取接受18F-FDG PET/CT检查的原发性乳腺癌患者34例,分别测定每例患者原发灶的肿瘤代谢异质因子(heterogeneity factor,HF),同时将HF与p53基因表达和淋巴结转移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area under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HF对p53基因突变及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结果:HF与乳腺癌p53基因表达呈弱相关性(P<0.05);HF与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P>0.05)。结论:HF与乳腺癌p53基因表达具有相关性,HF对预测p53基因表达具有一定意义,然而,HF不能预测乳腺癌是否有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17.
乳腺粘液腺癌23例临床病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乳腺粘液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对 2 3例乳腺粘液腺癌进行临床、病理、免疫组化ER、PR、NSE、CgA分析。 结果 ①单纯型 17例 ,混合型 6例 ;②单纯型与混合型的淋巴结转移率 (P <0 .0 1)、5年生存率 (P<0 .0 1)、ER阳性率 (P <0 .0 1)均有显著差异 ;③ 10例单纯型NSE阳性 3例、CgA阳性 1例 ,4例混合型NSE阳性 1例。结论 ①单纯型和混合型有不同的预后 ,淋巴结是否转移和组织学类型是决定预后的重要因素 ;②单纯型粘液腺癌部分可能为原位癌 ;③乳腺粘液癌伴神经内分泌分化的意义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