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后发性白内障(posterior capsular opacity,PCO)是白内障最常见的术后并发症,其主要 是由囊膜下残留晶状体上皮细胞(len epithelial cell,LEC)发生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to-mesenehymal transition,EMT)形成纤维性PCO造成的.而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是导致EMT最重要的细胞因子.近年来研究发现小RNA在转录后水平调控EMT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不同小RNA对TGF-β通路不同信号转导分子,如TGF-βⅡ型受体、Smad2/3、Smad4、Snail、甲基CpG结合蛋白2、基质金属蛋白酶及Skp2基因等的干扰作用,抑制LEC发生EMT,从而预防PCO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后发性白内障(PCO)是现代白内障术后常见的并发症,白内障术后残留的晶状体上皮细胞(LECs)增生、迁移、上皮-间质转化(EMT)、胶原沉积、残留LECs向晶状体纤维的再生和转化是形成PCO的主要原因.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是目前已知的与诱导LECs转分化和组织病理性纤维化关系最为密切的细胞因子,许多研究已经证实Smad经典通路参与了TGF-β诱导的EMT过程,但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显示多条非Smad通路共同参与TGF-β诱导的EMT过程,包括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 K/Akt) Akt激酶、Rho、Wnt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通路等.就参与PCO病理过程的TGF-β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后发性白内障(posterior capsular opacification,PCO)是晶状体囊外摘除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晶状体上皮细胞(lens epithelial cells,LEC)的增生、迁移、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to-mesenehymal transition,EMT)、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沉积等。多种信号通路如 TGF-β/Smads 信号传导通路、PI3K/AKT 信号通路、MAPK 信号通路、Wnt 信号通路、整合素信号通路、NF-κB 信号通路、Rho /Rock 信号通路等在维持 LEC 的生物学行为中起重要作用,参与了 PCO 的发生与发展,是现今研究的热点。本文主要对各种信号通路与 PCO 的关系进行综述,探讨 PCO 的相关发病机制,为 PCO 的防治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国际眼科纵览,2016,40:170-178)  相似文献   

4.
后发性白内障即后囊膜混浊(PCO),是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常见的并发症.白内障术后残留的晶状体上皮细胞(LECs)向后囊膜表面移行、增生及上皮-间质转化(EMT)等细胞生物学行为的改变可引起LECs纤维化、PCO及囊袋皱缩.转化生长因子β2(TGF-β2)是目前已知的参与诱导LECs的EMT及组织病理性纤维化关键的细胞因子,它可通过Smad经典通路参与诱导LECs的EMT过程.除此之外,PI3 K/AKT/mTOR信号通路也参与了TGF-β2诱导的EMT过程.RNA干扰(RNAi)技术作为基因调控手段之一,在通过干扰信号通路而抑制LECs的纤维化及增生、迁移等生物学行为中有一定的应用前景.本文就RNAi技术通过干扰PI3 K/AKT/mTOR信号通路和TGF-β2/Smad信号通路对LECs的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在PCO防治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乔羽  余玲  张熙伯 《国际眼科杂志》2011,11(7):1166-1168
后发性白内障(posterior capsular opacification,PCO)是现代白内障术后最常见的主要并发症之一。Smad蛋白家族是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细胞内信号传导的重要因子。TGF-β/Smads信号传导通路在PCO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各类Smads在TGF-β2的诱导中与PCO存在密切关系。本文就TGF-β/Smads与PCO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是具有生物活性的多肽,其与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密切相关.Smad通路为TGF-β行使生物功能的经典通路.TGF-β信号通路在血管系统发育中起着重要作用.TGF-β通过与血管内皮细胞表面的ALK5和ALK1受体结合对其不同活化阶段进行调控,并通过Smad3和p38/MAPK两条信号通路来调控血管平滑肌的分化.CNV形成过程中TGF-β分泌升高,后者在CNV的形成和增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干预TGF-β信号通路有可能成为CNV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制作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vitreoretinopathy,PVR)的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formation,EMT)细胞模型,研究缓激肽(bradykinin,BK)对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细胞发生EMT的影响,并探讨BK对PVR的影响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人RPE细胞株ARPE-19细胞,采用不同浓度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1,TGF- β1)分别作用于ARPE-19细胞24 h、48 h,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采用CCK-8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确定TGF-β1浓度及作用时间;利用Western blot和细胞免疫荧光检测EMT标志蛋白E-钙黏素、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和波形蛋白(Viminten)表达情况;细胞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同时采用Western blot检测TGF/Smad通路下游pSmad3和Smad7的表达。结果 TGF- β1刺激ARPE-19细胞后可以成功诱导EMT体外细胞模型。当TGF-β1浓度为10 μg·L-1、作用时间为48 h时,细胞增殖最明显。BK在TGF- β1诱导的EMT中可以降低α-SMA、Viminten的表达,升高E-钙黏素的表达并且降低细胞迁移能力。这些影响能被BK-2受体拮抗剂HOE-140逆转。TGF-β1诱导ARPE-19细胞发生EMT时,pSmad3表达量升高;TGF-β1刺激前给予BK刺激,pSmad3表达量减少;加入BK前预敷HOE-140,然后给予TGF-β1刺激,BK作用减弱,pSmad3表达量升高。Smad7表达趋势与pSmad3表达趋势相反。结论 10 μg·L-1 TGF-β1可导致ARPE-19细胞发生EMT。BK通过TGF-/Smad信号通路上调Smad 7的表达、下调pSmad 3的表达,从而逆转TGF-β1诱导的EMT。提示BK可能是一种新的、有效的治疗PVR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青光眼滤过术后滤过泡瘢痕化是手术失败的最主要原因.转化生长因子-β( TGF-β)能诱导人Tenon囊成纤维细胞表型转化,进一步迁移、增殖,合成细胞外基质,与滤过泡瘢痕化有重要关系.近年来在细胞因子及基因水平抗纤维化方面的研究取得一定进展,通过TGF-β抗体(如重组抗人TGF-β2单克隆抗体、CAT-152)、TGF-β抑制剂(如Decorin、糜酶抑制剂、SB-431542等)以及基因水平(如TGF-β的反义寡核苷酸等)来抑制TGF-β信号通路(如ALK5/Smad2/Smad3通路、MAPK通路、Rho-ROCK通路、PI3 K-AKT通路等)的重要靶点或蛋白表达,从而达到调控滤过泡瘢痕形成的作用.但目前很多药物的应用均缺乏临床试验支持,同时也缺少不同药物比较的研究.探索TGF-β细胞信号转导不同通路之间的关系,并寻找调控滤过道瘢痕化的最佳靶点是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miR-34a-5p对ARPE-19细胞TGF-β/Smad通路相关蛋白表达及细胞增殖、迁移和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方法 将ARPE-19细胞分为4组:对照组、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组、miR-34a-5p过表达组与复合干预组,对照组与TGF-β1组采用Lipofectamine 2000转染试剂转染对照模拟物,miR-34a-5p过表达组与复合干预组转染miR-34a-5p模拟物,培养24 h后采用无血清培养基饥饿培养12 h, TGF-β1组与miR-34a-5p过表达组均添加10 mg·L-1的TGF-β1,复合干预组添加10 mg·L-1的TGF-β1与10μmol·L-1的TGF-β通路激活剂SRI-011381,各组细胞继续培养24 h,测定细胞增殖、迁移与EMT。采用Western blot检测细胞TGF-β/Smad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Ki67荧光染色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免疫荧光染色测定细胞EMT相关蛋白表达情况,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测定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结果 ...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自噬水平变化对高糖诱导人晶状体上皮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人晶状体上皮细胞(HLE-B3)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和高糖处理组(HG组),分别用含5.5mmol/L葡萄糖的DMEM和添加了30mmol/L葡萄糖的上述DMEM培养12、24、48h,用Western blot检测上皮间质转化标志蛋白(E-cadherin、α-SMA)和自噬标志蛋白(LC3、Beclin 1和SQSTM1/p62)的表达变化,用划痕实验观察细胞的移行能力以明确高糖对晶状体上皮细胞自噬和EMT的影响。利用雷帕霉素调节自噬水平,将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高糖处理组(HG组),高糖处理细胞的同时添加DMSO溶剂组(DMSO组)和添加200nmol/L雷帕霉素的雷帕霉素组(RAPA组),处理细胞24h,用Transwell实验观察细胞的移行能力,用Western blot检测EMT、自噬标志蛋白和TGF-β信号通路蛋白(TGF-β2、Smad2/3、p-Smad2/3、Snail)的表达。用细胞免疫荧光染色观察SQSTM1/p62与Smad2/3在细胞内的表达,免疫共沉淀方法检测细胞中SQSTM1/p62与Smad2/3之间的相互结合。结果:在高糖刺激后12、24、48h,HG组细胞E-cadherin、LC3Ⅱ/Ⅰ和Beclin 1蛋白表达逐渐降低(F=67.52、163、206,均P<0.0001),而α-SMA、SQSTM1/p62蛋白表达增加(F=53.37、302.1,均P<0.0001),细胞移行也较NC组增加(均P<0.001),提示高糖刺激后细胞发生EMT,而自噬水平降低;雷帕霉素处理后,与HG组和DMSO组相比,RAPA组LC3Ⅱ/Ⅰ和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增加,α-SMA、p-Smad2/Smad2、p-Smad3/Smad3及Snail蛋白表达降低(均P<0.05),TGF-β2表达无明显改变(均P>0.05),细胞移行被抑制(均P<0.001),提示雷帕霉素在提高自噬水平的同时下调了TGF-β信号通路分子的表达进而抑制了EMT。细胞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SQSTM1/p62与Smad2/3在胞浆内存在共定位,免疫共沉淀实验证实了SQSTM1/p62与Smad2/3蛋白相互结合。结论:高糖可刺激HLE-B3细胞发生EMT,下调细胞的自噬水平;自噬通过SQSTM1/p62与Smad2/3相互作用,改变了TGF-β信号通路中Smad2/3的表达,实现对EMT的调节。  相似文献   

11.
后囊膜混浊是白内障术后引起视力下降的常见并发症.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是调节晶状体上皮细胞转分化和产生细胞外基质的重要因子.TGF-β主要通过Smad信号传导通路实现其生物学作用,介导晶状体上皮细胞的增生、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和细胞外基质的产生.本文对TGF-β/Smad信号传导通路及其在后囊膜混浊形成中作用机制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后,由于组织修复反应,房水中活性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增加,致使残留的晶状体上皮细胞移行,分化和细胞外基质的沉积从而引起上皮-间质转化,导致后囊膜混浊形成后发性白内障(PCO)。当抗TGF-β抗体或一些蛋白竞争性拮抗TGF-β活性时可以阻止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生。本文就TGF-β在PCO中发挥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以指导临床上开发防治PCO的特效低毒药物。  相似文献   

13.
青光眼滤过性手术后滤过道的瘢痕化是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它以Tenon’s囊成纤维细胞转化为肌成纤维细胞持续存在并产生大量的细胞外基质为主要特征。多种细胞因子通过TGF-β/Smad,Rho-ROCK,MAPK以及NF-κB等信号通路调控瘢痕化的进程,利用RNA干扰技术和其它方法调节信号传导途径中的关键分子,如Smad,ROCK,P38MAPK等可以减轻或预防滤过道瘢痕化,提高手术成功率。本文综述影响滤过道瘢痕化的主要信号传导通路以及针对不同通路进行干预的化学药物和基因治疗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白内障术后晶状体后囊膜混浊(posteriorcapsularopacification,PCO)(后发性自内障)是现代白内障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防治PCO是保障白内障手术远期疗效的关键。术中残留的晶状体上皮细胞增生、移行和上皮一间质转化是PCO形成的细胞学基础。转化生长因子p(transforminggrowthfactorbeta,TGF一8)通过正性调控晶状体上皮细胞的增生、迁移、转分化及凋亡等,促进了PCO的发生发展过程。设想可通过对TGF—B、TGF—p受体及其下游通路中的Smad蛋白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等进行干预来防治PCO。采用结膜囊涂抹及前房注射TGF—B抗体、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及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反义寡核苷酸或特异性抗体等将成为PCO防治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线粒体融合蛋白基因2(mitofusin 2,Mfn2)在转化生长因子β2(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2,TGF-β2)诱导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human lens epithelial cells,HLECs)发生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过程中的表达及作用。方法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不同浓度(10 ng·mL-1、50 ng·mL-1、100 ng·mL-1)TGF-β2处理HLECs 24 h后,各TGF-β2处理组与对照组(0 ng·mL-1 TGF-β2) Mfn2 mRNA表达量差异。选取最佳作用浓度后,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检测TGF-β2处理组与对照组的Mfn2蛋白表达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检测分别验证TGF-β2处理组与对照组中E-钙黏蛋白(E-Cadherin)和波形蛋白(Vimentin) mRNA表达量和蛋白表达变化。Mfn2基因荧光表达载体(pEGFP-Mfn2)转染后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检测分别验证转染组和对照组Mfn2、E-Cadherin和Vimentin mRNA表达量差异和蛋白表达变化。结果 TGF-β2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E-Cadherin mRNA表达量减少;Vimentin、Mfn2的mRNA表达量均增加,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1)。E-Cadherin蛋白表达降低,Vimentin、Mfn2的蛋白表达增加。成功转染Mfn2后转染组与对照组相比,E-Cadherin mRNA表达量下调,Vimentin mRNA表达量均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1)。E-Cadherin蛋白表达降低,Vimentin蛋白表达增加。结论 HLECs在发生EMT时Mfn2表达量上调,过表达Mfn2可使HLECs发生EMT。Mfn2参与了TGF-β2诱导的HLECs的EMT过程。  相似文献   

16.
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vitreoretinopathy,PVR)是引起视网膜脱离手术失败及复发的常见原因,其病理生理机制复杂。本文对目前报道的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相关MAPK、Notch、Akt、BMP、RhoA/ROCK、PKA、JAK/STAT等信号通路在PVR中的研究进展加以综述,阐述其在PVR形成中的重要作用,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国际眼科纵览,2020, 45:459-封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槲皮素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介导的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增殖、迁移、I型胶原蛋白含量、上皮-间质转化相关标志物表达以及Smad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取人RPE细胞系(ARPE-19细胞)进行培养,依据干预药物浓度筛选结果设置4个组:对照组、10.0 mg·L-1 TGF-β1组、10.0 m...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factor-β1,TGF-β1)对人结膜下Tenon囊成纤维细胞(human subconjunctival Tenon's capsule fibroblast,HTCF)表型转化的作用及其信号转导通路.方法 白内障手术中取人结膜下Tenon囊组织块培养成纤维细胞.用第5~9代细胞,以10 μg/L TGF-β1诱导HTCF 48 h,使其表型转化为肌成纤维细胞(myofibroblast,MF).用蛋白质印迹免疫检测技术和免疫细胞化学技术鉴定细胞表型.在诱导后不同时间点(0、5、30、60、120、180 min,12、24、36 h),用蛋白质印迹免疫检测技术和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测定smad2、AKT、ERK、P38蛋白表达.结果 10 μg/L TGF-β1诱导HTCF后α-SMA在24 h达峰值,蛋白表达在48 h最高;10 μg/L TGF-β1诱导HTCF后smad2、AKT、P38表达具有时间双向性,smad2具有两个峰值.结论 TGF-β1能显著诱导HTCF,使其表型转化为MF,smad信号通路参与了这一过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吡咯脘二硫代氨基甲酸酯(PDTC)对转化生长因子-beta2(TGF-β2)诱导人晶状体上皮细胞(LECs)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的逆转机制。

方法:TGF-β2诱导人晶状体上皮细胞EMT,并给予不同浓度PDTC处理TGF-β2诱导的LECs。CCK-8、划痕试验检测细胞增殖与迁移,Western Blot检测EMT标志物E-cadherin、α-SMA和NF-κB信号传导通路相关蛋白表达,以及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Caspase-3、细胞周期蛋白D1的表达。

结果:TGF-β2处理组细胞增殖和迁移活力明显高于未添加TGF-β2的实验组; E-cadherin表达下调,α-SMA表达上调。在TGF-β2的作用下NF-κB p65和磷酸化的NF-κB p65表达增加(P<0.05)且在TGF-β2 10 ng/mL刺激浓度时LECs表现出较强的增殖活力和迁移能力。PDTC逆转EMT和诱导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表明,PDTC干预处理后细胞活力和迁移能力都显著降低,PDTC抑制IκB的磷酸化进而抑制NF-κB核移位,NF-κB信号通路中NF-κBp65/p-NF-κB p65、Iκκ-α/p-Iκκ-α表达下调(P<0.05),诱导促凋亡蛋白BAX/Caspase-3表达上调、抑凋亡蛋白BCL-2、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1表达下调,NF-κB/IκB mRNA表达下调,凋亡相关mRNA BAX表达上调BCL-2表达下调。

结论:PDTC可显著逆转由TGF-β2诱导的LECs细胞EMT过程,可能与抑制NF-κB信号通路活化使NF-κB p65/IκB/Iκκ-α表达降低以及激活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有关,PDTC可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达到逆转EMT的进程并使异常增殖的细胞发生凋亡,这将为后发性白内障的治疗提供新的潜在的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2(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2,TGF-β2)对培养的人氉晶状体上皮细胞(human lens epithelial cells,HLEC)整合素β1、磷酸化ERK(pERK)及F-actin表达的影响,探讨整合素β1介导的ERK/MAPK通路在HLEC转分化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的HLEC,加入不同浓度(0ng·L-1和10ng·L-1、33ng·L-1、100ng·L-1、333ng·L-1、1000ng·L-1)的TGF-β2处理不同时间(12h、24h、48h、72h),采用MTT法测定TGF-β2对HLEC增殖的影响,并确定最佳干涉浓度和时间用于后续实验。实验分2组,实验组用含最佳干涉浓度TGF-β2的培养基培养HLEC,对照组使用无血清培养基培养,于最佳干涉时间对2组细胞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HLEC中整合素β1、pERK及F-actin的表达,RT-PCR检测整合素β1、pERK及F-actin mRNA的表达。结果 TGF-β2抑制HLEC的增殖,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TGF-β2的最佳干涉终浓度为100ng·L-1,作用48h后达到最大抑制效果。TGF-β2增加HLEC整合素β1、pERK及F-actin的表达,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116±0.031、0.123±0.028、0.140±0.033,均较对照组(0.045±0.011、0.025±0.009、0.079±0.024)明显升高(均为P<0.01)。RT-PCR结果显示,TGF-β2明显促进整合素β1mR-NA、pERK mRNA及F-actin mRNA的表达,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658±0.146、0.582±0.171、0.760±0.193,较对照组(0.246±0.051、0.338±0.092、0.138±0.027)明显升高(均为P<0.01)。结论 TGF-β2抑制了HLEC的增殖,促进整合素β1、pERK及F-actin的表达,整合素β1介导的ERK/MAPK信号通路可能参与了HLEC转分化过程,导致后囊膜混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