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中晚期食管癌血清GST-π水平与化疗反应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晚期食管癌血清中GSTπ表达与化疗反应的相关性。方法: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160例中晚期食管鳞癌患者血清GSTπ表达,同时检测血清癌胚抗原(CEA)、鳞状细胞相关抗原(SCC)、甲胎蛋白(AFP)表达。对四组接受不同化疗方案的患者评价了这些肿瘤标志物血清水平与化疗反应的相关性。结果:160例中晚期食管鳞癌中66例(41.3%)血清GSTπ水平高于正常,GSTπ的阳性表达率高于CEA(37.5%)、SCC(15.6%)、AFP(14.4%)。对化疗有反应者,治疗前GSTπ血清水平明显低于无反应者[(9.66±3.3)μg/Lvs(18±2.64)μg/L,P<0.003)],而CEA、SCC和AFP均未发现这种相关性。结论:血清GSTπ水平可能是预测中晚期食管鳞癌化疗反应的有用参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血红素氧合酶1(HO-1)、糖类抗原CA72-4、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联合检测对食管鳞癌的诊断价值。方法:纳入收治的食管鳞癌患者126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来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员45例为正常对照组。两组人员入组第二天清晨采集腹静脉血4 ml,分离血清后进行HO-1、CA72-4、SCC-Ag检测。对比正常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血清HO-1、CA72-4、SCC-Ag的阳性检测率;分析血清HO-1、CA72-4、SCC-Ag含量变化与食管鳞癌临床分期的相关性;对比HO-1、CA72-4、SCC-Ag单独及联合检测在食管鳞癌患者中的阳性率。结果:血清HO-1、CA72-4、SCC-Ag在食管鳞癌患者中的阳性率和对照组比较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HO-1、CA72-4、SCC-Ag检测在食管鳞癌患者中的阳性率随临床分期升高而升高,血清HO-1、CA72-4、SCC-Ag检测在食管鳞癌Ⅲ期患者中的阳性率和Ⅰ期、Ⅱ期比较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O-1、CA72-4、SCC-Ag其中任何两项检测食管鳞癌的阳性率与任何一项单独检测比较明显较高(P<0.05);HO-1、CA72-4、SCC-Ag三项联合检测食管鳞癌的阳性率与任何单项、双项检测比较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HO-1、CA72-4、SCC-Ag三项指标联合检测可明显提高食管鳞癌的诊断阳性率,弥补了单项指标检测的不足,降低了漏检率,为食管鳞癌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了有力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CYFRA21-1)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与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海南西部中心医院收治的146例宫颈癌患者、50例宫颈上皮内瘤病变(CIN)患者(CIN组)和50例正常健康女性(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SCC-Ag、CYFRA21-1及VEGF水平。分析宫颈癌患者血清SCC-Ag、CYFRA21-1及VEGF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不同临床病理特征患者生存率差异,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宫颈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宫颈癌组血清SCC-Ag、CYFRA21-1及VEGF水平均明显高于CIN组和对照组[SCCA(ng/ml):9.04±2.35 vs 1.91±0.62和0.65±0.14;CYFRA21-1(ng/ml):5.48±1.62 vs 0.92±0.43和0.64±0.25;VEGF(pg/ml):326.42±48.15 vs 125.48±23.60和108.62±18.73,均P<0.01]。血清SCC-Ag、CYFRA21-1及VEGF水平与宫颈癌患者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及脉管浸润相关(P<0.05)。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临床分期[HR(95%CI):2.016(1.512~2.915)]、淋巴结转移[HR(95%CI):4.013(2.937~6.016)]、SCC-Ag[HR(95%CI):2.972(2.106~4.618)]、CYFRA21-1[HR(95%CI):1.704(1.335~2.519)]及VEGF[HR(95%CI):2.116(1.685~3.164)]阳性表达是宫颈癌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论:宫颈癌患者血清SCC-Ag、CYFRA21-1及VEGF水平明显升高,SCC-Ag、CYFRA21-1及VEGF阳性表达是影响宫颈癌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检测食管鳞癌患者治疗前、后血清EGFR水平以及食管鳞癌组织中EGFR的表达情况,了解EGFR在预测食管鳞癌放化疗后预后中的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2月至2016年2月初治的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83例,以及患者血液标本及病理组织,应用ELISA法检测食管鳞癌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血液EGFR水平,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组织中EGFR的表达情况,通过随访,分析EGFR与近期疗效及远期生存的关系。结果:食管鳞癌患者治疗后血清EGFR水平较治疗前下降[(1.80±1.86)ng/ml vs (1.48±2.13)ng/ml],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5)。血清EGFR水平与分期、是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EGFR在83例食管鳞癌组织中的高表达率为65.1%,与分期、淋巴结状态、癌细胞分化状况有关(P<0.05)。血清EGFR水平在癌组织EGFR高表达组中偏高[(2.25±2.06)ng/ml vs (0.98±1.02)ng/ml],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3例食管鳞癌患者行放化疗总的有效率为66.3%(55/83),其中EGFR高表达组有效率低于低表达组(57.4% vs 82.8%),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3例食管鳞癌患者总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4.2%、38.4%、23.4%。其中EGFR高表达组1、3、5年生存率为69.6%、29.1%、12.2%,EGFR低表达组1、3、5年生存率为82.8%、54.4%、40.3%;同时EGFR低表达组中位生存时间高于EGFR高表达组(40.95月vs 21.53月),提示EGFR低表达组生存率优于EGFR高表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结论:食管鳞癌患者血清和组织中EGFR均呈高表达,组织EGFR可能是食管鳞癌放化疗后的一个预后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培美曲塞联合铂类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TGF-β1、MMP2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50例选用培美曲塞联合铂类化疗的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血清,用酶联免疫方法检测化疗前后外周血TGF-β1、MMP2表达水平,比较其动态变化;15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结果:健康者及肺癌患者外周血TGF-β1浓度分别为(9.62±2.70)μg/L、(41.56±7.54)μg/L,MMP2浓度分别为(44.47±11.47)μg/L、(101.60±16.43)μg/L(P<0.05),肺癌患者外周血TGF-β1、MMP2水平高于正常人。疾病控制组患者,化疗前后外周血TGF-β1浓度分别为(41.16±7.15)μg/L、(24.99±8.13)μg/L,MMP2浓度分别为(101.39±16.82)μg/L、(70.61±17.77)μg/L(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疾病进展组患者化疗前后外周血TGF-β1浓度分别为(42.57±8.68)μg/L、(60.14±11.31)μg/L,MMP2浓度分别为(102.14±15.99)μg/L、(130.71±17.38)μg/L(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TGF-β1、MMP2的表达升高,疾病得到控制后TGF-β1、MMP2表达下降,而进展后升高。TGF-β1、MMP2可能是评价培美曲塞联合铂类化疗近期疗效的潜在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在晚期食管鳞状细胞癌(简称:鳞癌)中的表达及其在化疗疗效评价和预后判断中的意义。方法 测定50例晚期食管鳞癌患者一线化疗前后血清标志物的水平。按照实体瘤的疗效评价标准(RECIST标准)评效。通过建立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曲线)求最佳临界值。用Kaplan-Meier法行生存分析。结果 50例患者治疗前的血清肿瘤标志物阳性率以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最高(44.0 %,22/50);癌胚抗原(CEA)最低(22.0 %,11/50)。配对样本Wilcoxon 秩和检验示部分缓解(PR)组化疗后CYFRA21-1、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g)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181、2.389,P=0.001、0.017),进展(PD)组化疗后CYFRA21-1、SCC-Ag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701、2.250,P=0.007、0.024),稳定(SD)组化疗前后SCC-Ag、CYFRA2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414、1.114,P=0.679、0.265)。提示SCC-Ag、CYFRA21-1与影像学疗效评价具有一致性。ROC曲线显示化疗后CYFRA21-1较化疗前升高32 %,SCC-Ag升高38 %,可作为预测化疗疗效的最佳临界值,并与影像学评效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化疗后CYFRA21-1较化疗前升高>32 %和SCC-Ag较化疗前升高>38 %为晚期食管鳞癌预后不良因素。结论 CYFRA21-1和SCC-Ag对晚期食管鳞癌的诊断、预测化疗疗效和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血清miR-196a的表达与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及癌胚抗原(CEA)的相关性,分析血清miR-196a、SCC-Ag及CEA水平对宫颈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3月海南妇产科医院收治的158例宫颈癌患者(宫颈癌组)、80例CIN患者(CIN组)和60例健康体检正常女性(对照组),检测各组血清miR-196a、SCC-Ag及CEA水平,分析其与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应用ROC曲线分析血清miR-196a、SCC-Ag及CEA水平对宫颈癌的诊断价值。Pearson相关分析血清miR-196a与SCC-Ag及CEA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宫颈癌组血清miR-196a(5.26±1.25 vs 1.65±0.41,1.18±0.24)、SCC-Ag(ng/ml)(4.16±1.20 vs 0.68±0.25,0.52±0.13)及CEA(ng/ml)(14.50±4.17 vs 3.72±0.81,3.05±0.63)水平均明显高于CIN组和对照组(P<0.01)。宫颈癌患者血清miR-196a表达水平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SCC-Ag及CEA阳性有关(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miR-196a、SCC-Ag及CEA水平诊断宫颈癌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3.84、2.37 ng/ml、9.60 ng/ml,三项联合诊断宫颈癌的曲线下面积最大(0.912,95%CI:0.854~0.974),其敏感度和特异度为90.4%和86.5%。相关分析显示,宫颈癌患者血清miR-196a与SCC-Ag及CEA水平均呈正相关(r=0.817,P<0.01,r=0.748,P<0.01)。结论: 血清miR-196a表达水平在宫颈癌患者中明显升高,且与SCC-Ag及CEA水平均呈正相关,三项联合检测对宫颈癌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徐绮腻  王鸿彪 《肿瘤学杂志》2018,24(10):977-980
摘 要:[目的] 探索CENP-F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分析其与食管鳞癌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ENP-F在186例食管鳞癌组织标本及癌旁正常组织的表达水平,分析CENP-F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Kaplan-Meier法比较生存时间,Cox回归模型进行预后分析。[结果] CENP-F在食管鳞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8.4%(90/186)和0.54% (1/186)(χ2=115.23,P<0.01)。CENP-F表达水平与T分期(χ2=7.69,P<0.01)、病理分期(χ2=6.24,P<0.01)有关;与年龄(χ2=2.93,P=0.08)、性别(χ2=0.008,P=0.93)、淋巴结转移(χ2=1.34,P=2.24)、分化程度(χ2=1.37,P=0.50)无关。CENP-F表达阳性和阴性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39个月和14个月(χ2=57.57,P<0.01)。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均显示CENP-F蛋白是不良预后因素。[结论] CENP-F蛋白在食管鳞癌组织高表达,且提示不良预后。  相似文献   

9.
汪华  李鹏  佘青  耿熠 《现代肿瘤医学》2012,20(12):2532-2534
目的:探讨HO-1(heme oxygenase-1)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HO-1在45例食管鳞癌中的表达。结果:HO-1阳性表达主要定位于细胞核中,在食管鳞癌中的强阳性表达率为73.33%。HO-1的阳性表达随淋巴结的转移和肿瘤分化程度的降低而表达增加(P<0.05),但是在不同年龄、性别、TNM分期及不同部位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O-1在食管鳞癌中高表达,表达的高低与淋巴结转移与否及肿瘤分化程度高低有关,可能与食管鳞癌发生发展、转移和化疗药物耐药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食管鳞癌患者CD44v5及c-met表达情况,并分析其在癌组织及癌旁组织的表达差异;探讨采用ELISA法检测两者在血清中含量用于食管鳞癌筛检的价值.方法:采用RT-PCR技术和Western-Blot法分别检测CD44v5及c-met基因在食管鳞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测定CD44v5及c-met蛋白在100例食管鳞癌患者及6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的含量.结果: CD44v5、c-met mRNA在食管鳞癌组织中IA值(0.737±0.116,0.748±0.122)高于相应癌旁食管组织(0.140±0.065,0.147±0.06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CD44v5及c-met蛋白相对表达量在癌组织(1.099±0.230,1.054±0.227)中亦高于相应癌旁组织(0.265±0.105,0.245±0.097)(P<0.01);CD44v5蛋白在食管鳞癌患者血清中的含量[(31.308±10.123) μg/L]高于健康体检者[(19.364±1.680) μ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c-met蛋白在食管鳞癌患者血清中的含量[(101.183±15.335) μg/L]亦高于健康体检者[(56.165±8.979) μg/L](P<0.01).CD44v5与c-met在食管鳞癌患者血清中的含量具有相关性(r=0.880,P<0.01).ELISA法检测CD44v5、c-met、二者并联及串联诊断食管鳞癌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65、1.000、0.800及0.950,灵敏度分别为91.0%、99.0%、100.0%、90.0%,特异度分别为60.0%、100.0%、60.0%、100.0%.结论:CD44v5与c-met的高表达与食管鳞癌的发生有关,二者具有相关性;ELISA法检测血清中c-met蛋白含量,并联合CD44v5蛋白检测,或许有助于在食管鳞癌高发地区对高危人群进行大规模筛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清SCC-Ag、CYFRA21-1、LDH联合检测对肺鳞癌与肺部感染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北京市和平里医院消化科及呼吸科住院或门诊就诊的110例患者,其中肺鳞癌患者55例,肺部感染患者55例,使用化学发光法和速率法分别检测血清CYFRA21-1、SCC-Ag、LDH表达水平,以及肺鳞癌患者Ⅰ-Ⅳ期CYFRA21-1、SCC-Ag表达水平,经统计学处理后对比分析。结果:肺鳞癌组患者血清CYFRA21-1高于肺部感染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肺部感染组患者血清SCC-Ag表达高于肺鳞癌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Ⅰ期、Ⅱ期肺鳞癌组患者血清CYFRA21-1较Ⅳ期患者相比差异显著,随着肿瘤的进展,血清CYFRA21-1、SCC-Ag均有上升的趋势;肺鳞癌组患者血清LDH表达水平显著高于肺部感染组患者(P<0.01)。结论:独立的每个肿瘤标志物因其自身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可能导致诊断的局限性,血清CYFRA21-1、SCC-Ag、LDH联合检测对肺鳞癌与肺部感染辅助鉴别诊断可能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胸段食管鳞状细胞癌术后淋巴结(lymph node,LN)转移患者预后影响因素及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14年3月收治的胸段食管鳞状细胞癌根治术后LN转移患者共411例临床资料,对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进一步采用倾向性得分匹配法配对后确定最佳治疗策略。结果:入选患者随访1、3及5年累积总生存率分别为81.09%、40.66%、28.14%;随访1、3及5年累积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70.54%、41.20%、33.27%;中位总生存时间和无进展生存时间分别为27.0个月[(24.5~31.0)个月]、23.0个月[(21.0~27.0)个月]。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肿瘤长度、T分期、N分期及治疗策略与术后LN转移患者总生存时间有关(P<0.05);性别、T分期、N分期及治疗策略与术后LN转移患者无进展生存时间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肿瘤位置、T分期、N分期及治疗策略均是术后LN转移患者总生存时间独立影响因素(P<0.05);性别、肿瘤位置、T分期及N分期均是术后LN转移患者无进展生存时间独立影响因素(P<0.05)。将上述总生存和无进展生存可能影响因素纳入倾向性得分匹配法配对分析结果显示N分期和治疗策略是术后LN转移患者总生存时间和无进展生存时间独立影响因素(P<0.05)。倾向性得分匹配法配对分析显示,术后辅助放疗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总生存率均显著高于单纯手术者(P<0.05);术后辅助放化疗患者总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率均显著高于单纯手术、术后辅助放疗及术后辅助化疗者(P<0.05);同时N1期患者总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率均显著高于N2、N3期(P<0.05)。结论:淋巴结转移个数和治疗策略与胸段食管鳞状细胞癌根治术后LN转移患者远期预后密切相关;术后放化疗应作为首选辅助方案以期进一步改善患者生存获益。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尿外泌体(exosome)在膀胱尿路上皮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超速离心法提取30例膀胱尿路上皮细胞癌患者和15例健康人群的尿外泌体。利用投射电镜观察形态,BCA法进行蛋白定量,Western blot检测尿外泌体表面分子CD9。结果:健康人群尿外泌体水平[(125.99±47.71)μg/μL]与膀胱尿路上皮细胞癌患者尿外泌体表达水平[(259.74±57.47)μg/μ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根据肿瘤的浸润程度,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尿外泌体水平与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尿外泌体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各期患者尿外泌体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尿外泌体检测可能为膀胱癌的早期诊断提供一种可行的方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在晚期食管鳞状细胞癌(简称:鳞癌)中的表达及其在化疗疗效评价和预后判断中的意义.方法 测定50例晚期食管鳞癌患者一线化疗前后血清标志物的水平.按照实体瘤的疗效评价标准(RECIST标准)评效.通过建立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曲线)求最佳临界值.用Kaplan-Meier法行生存分析.结果 50例患者治疗前的血清肿瘤标志物阳性率以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最高(44.0%,22/50);癌胚抗原(CEA)最低(22.0%,11/50).配对样本Wilcoxon秩和检验示部分缓解(PR)组化疗后CYFRA21-1、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g)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181、2.389,P=0.001、0.017),进展(PD)组化疗后CYFRA21-1、SCC-Ag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701、2.250,P=0.007、0.024),稳定(SD)组化疗前后SCC-Ag、CYFRA2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414、1.114,P=0.679、0.265).提示SCC-Ag、CYFRA21-1与影像学疗效评价具有一致性.ROC曲线显示化疗后CYFRA21-1较化疗前升高32%,SCC-Ag升高38%,可作为预测化疗疗效的最佳临界值,并与影像学评效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化疗后CYFRA21-1较化疗前升高>32%和SCC-Ag较化疗前升高>38%为晚期食管鳞癌预后不良因素.结论 CYFRA21-1和SCC-Ag对晚期食管鳞癌的诊断、预测化疗疗效和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CAC1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AC1在食管鳞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对CAC1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与肿瘤临床病理学特征相关性进行分析,对CAC1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与增殖相关指标Ki67的表达情况进行分析。结果:CAC1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其在癌旁组织及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水平(P<0.05),CAC1表达水平与食管鳞癌的TNM分期及肿瘤分化程度显著相关(P<0.05),与食管鳞癌的发病年龄、性别及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无显著相关性(P>0.05),CAC1表达水平与增殖相关指标Ki67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CAC1表达与食管癌的恶性生物学特性相关,可能成为预测食管癌患者预后的指标和潜在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核磁共振成像(MRI)弥漫加权成像(DWI)表观弥漫系数(ADC)的平均值(ADCmean)、最小值(ADCmin)和最大值(ADCmax)与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探讨其作为生物预测因子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方法:112例Ib1-IVb期宫颈癌患者,11例腺癌,101例鳞癌。采用GE Discovery 3.0T MR,b值=0,800 s/mm2行常规盆腔MRI及DWI扫描。由一名有经验的影像医师手工勾画感兴趣区(ROI),自动生成ADCmean、ADCmin和ADCmax。临床病理特征包括FIGO分期、MRI测得的肿瘤最大径及浸润深度、鳞癌细胞相关抗原(SCC-Ag)、肿瘤分化、病理类型、MRI诊断的盆腔淋巴结转移。结果:不同FIGO分期间ADCmean及ADC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着分期的增加数值降低[I期、II期和III/IVb 期ADCmean分别为(0.975±0.105)×10-3 mm2/s,(0.943±0.105)×10-3 mm2/s,(0.894±0.115)×10-3 mm2/s,P=0.020];ADCmax分期间差异未达到统计学意义。影像学检测盆腔淋巴结阳性的ADCmean及ADCmax均明显低于淋巴结阴性组[ADCmean分别为(0.883±0.125)×10-3 mm2/s,(0.951±0.111)×10-3 mm2/s,P=0.006];但ADCmin无差异。鳞癌ADCmean[(0.889±0.115)×10-3 mm2/s]低于腺癌[(0.934±0.131)×10-3 mm2/s],但差异未达到统计学意义(P=0.287),ADCmin及ADCmax也无差异;ADCmean低分化肿瘤明显低于中/高分化,分别为(0.915±0.124)×10-3 mm2/s和(0.943±0.123)×10-3 mm2/s,P=0.002,ADCmin和ADCmax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关分析显示SCC-Ag及肿瘤浸润深度与ADCmean呈负相关(r分别为-0.241、-0.212,P值分别为0.013、0.025),ADCmin及ADCmax与以上因素均不相关。肿瘤直径与ADC各值均不相关。结论:宫颈癌ADCmean在各种临床病理因素间存在较明显的差异,有作为生物预测因子的潜能;而ADCmin和ADCmax仅在个别因素间有差异,可作为预测因子的潜能较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肝癌细胞系中长链非编码RNA BCAR4(lncRNA BCAR4)的表达,及对肝癌细胞增殖、凋亡和迁移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qRT-PCR)检测肝癌细胞系Huh7、HepG2、SMMC-7721和正常肝细胞系L02中lncRNA BCAR4的表达。将Huh7细胞系分为BCAR4-siRNA组、NC-siRNA组和Blank组,BCAR4-siRNA组和NC-siRNA组经LipofectamineTM 2000分别转染BCAR4-siRNA序列和NC-siRNA序列,Blank组以PBST为阴性对照。CCK-8法和流式细胞数测定细胞增殖和凋亡,细胞划痕实验测定迁移能力。Western blot测定细胞周期相关蛋白(Cyclin D1)和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Bax的表达。结果:肝癌细胞系Huh7、HepG2、SMMC-7721中lncRNA BCAR4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肝细胞系L02(P<0.05)。转染BCAR4-siRNA后,Huh7的lncRNA BCAR4表达下调(P<0.01)。CCK-8示:转染72 h及96 h后,BCAR4-siRNA组 vs NC-siRNA组的OD450 nm值分别为0.71±0.07 vs 0.92±0.10(P<0.05)及0.93±0.08 vs 1.37±0.11(P<0.01)。BCAR4-siRNA组和NC-siRNA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7.52±3.21)%和(4.69±1.56)%(P<0.01)。BCAR4-siRNA组细胞划痕愈合率为(19.65±2.41)%,显著低于NC-siRNA组的(47.50±5.88)%(P<0.05)。与NC-siRNA组比较,BCAR4-siRNA组Cyclin D1、Bcl-2蛋白表达下调,分别为0.27±0.03 vs 1.0±0.05(P<0.01)、0.48±0.04 vs 1.0±0.04(P<0.05),Bax蛋白表达上调,为2.83±0.19 vs 1.0±0.03(P<0.01)。结论:lncRNA BCAR4高表达于肝癌细胞系,敲低lncRNA BCAR4的表达可抑制肝癌细胞增殖、迁移,并促进凋亡,其机制可能与Cyclin D1和Bcl-2蛋白下调表达,Bax蛋白表达上调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