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评价利奈唑胺应用在肺结核合并重症肺炎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日至2019年10月20日湖南省胸科医院收治的62例肺结核合并重症肺炎患者,根据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对照组给予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利奈唑胺治疗。随访14 d,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功能、细胞因子水平、生存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生存率高于对照组(90.32%vs. 67.74%)(P<0.05)。两组治疗后CD4~+、CD8~+、CD4~+/CD8~+、IgA及IgG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IL-6、IL-8及TNF-α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利奈唑胺治疗肺结核合并重症肺炎患者,其疗效确切、安全可靠,使用价值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陈诚  唐成武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19):44-46+50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措施对结肠癌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2013年5月~2016年6月间76例结肠癌患者在本院行手术治疗,其中37例患者接受加速康复外科治疗(ERAS组),其余39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结果 ERAS组术后CD4+%(26.68±2.01 vs 25.54±1.77,P=0.0105)、CD4+/CD8+(0.95±0.12 vs 0.88±0.11,P=0.0098)明显高于对照组;而CD8+%明显低于对照组(27.25±1.72 vs 28.29±1.89,P=0.0152)。ERAS组术后Ig A水平(2.59±0.27 vs 2.12±0.28,P=0.0000);Ig M水平(1.64±0.13 vs 1.24±0.11,P=0.0000)、Ig G水平(11.17±1.27 vs 8.01±1.01,P=0.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加速康复外科措施能促进结肠癌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的恢复,提高术后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3.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0):111-113+117
目的 探讨利奈唑胺治疗耐药肺结核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耐药肺结核患者63例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1)与观察组(n=32)。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结核治疗,观察组加用利奈唑胺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症状改善时间,血清PCT、ESR、CRP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50%,高于对照组的58.06%(P0.05);观察组痰培养转阴时间、痰定量阴转时间、涂片转阴时间、空洞闭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2周后两组血清PCT、ESR、CRP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奈唑胺治疗耐药肺结核能够加快患者康复,降低血清PCT、ESR、CRP水平,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联合血必净对重症肺炎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和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2月至2019年7月我院诊治的62例重症肺炎患者,将其按信封抽签法分为对照组(n=31)和观察组(n=31).对照组给予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观察组给予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联合血必净治疗,疗程均为2w.对比两组治疗2周后的疗效,对比两组治疗前、治疗2周后的T淋巴细胞亚群和血清炎性因子,记录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CD8+低于对照组,CD4+/CD8+、CD4+、CD3+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联合血必净治疗重症肺炎患者,可减轻机体炎症反应,提高机体免疫力,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利奈唑胺治疗肺结核合并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肺结核合并重症肺炎病人6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分为观察组(利奈唑胺治疗)及对照组(常规治疗)。对比两组病人进行治疗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病人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良反应发生率仅6.06%,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使用利奈唑胺对肺结核合并重症肺炎病人进行治疗,可以明显提升其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医务工作者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利奈唑胺治疗肺结核合并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接诊的50例肺结核合并重症肺炎患者的诊疗情况。按照用药方式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34例患者给予利奈唑胺进行1个月的治疗,对照组16例患者给予异烟肼进行1个月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4. 12%)明显高于对照组(68. 75%),不良反应发生率(2. 94%)明显低于对照组(12. 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利奈唑胺可明显提高肺结核合并重度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良好,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讨利奈唑胺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炎症因子及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 Ig)含量的影响。方法:选取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结核病合并糖尿病科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间107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3例、观察组54例。对照组给予标准化四联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利奈唑胺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细胞因子含量、Ig的水平及用药安全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 PCT)指标水平更低,IgA、IgG、IgM水平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奈唑胺辅助治疗耐多药肺结核患者,能够有效激活机体免疫应答,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抑制炎症反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分析利奈唑胺对老年重症肺炎的疗效.方法 6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1例,男17例,女14例;对照组31例,男16例,女15例.治疗组采用利奈唑胺静脉注射治疗,对照组采用万古霉素治疗.疗程结束后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77.42%(24/31),对照组有效率51.61%(16/31)(P<0.05),且治疗组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9.68%/25.81%)(P<0.05).结论 利奈唑胺在临床上的有效率明显高于万古霉素,且其副反应较轻微,处于患者可耐受范围内,可作为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治疗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含环丝氨酸(Cs)化疗方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该院收治的96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化疗方案(丙硫异烟胺+吡嗪酰胺+阿米卡星+乙胺丁醇+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Cs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免疫功能指标[CD4^(+)、CD8^(+)、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水平,肺功能指标[肺活量(FVC)、最高呼气流速(PEF)]水平,预后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高于对照组的6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D4^(+)、IgA、IgG及IgM水平均高于对照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FVC、PE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灶吸收率、空洞缩小率及痰菌转阴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含Cs化疗方案联合常规化疗方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免疫功能,提高病灶吸收率、空洞缩小率和痰菌转阴率,减轻肺损伤,其效果优于常规标准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利奈唑胺联合环丝氨酸胶囊治疗肺结核对患者免疫细胞以及Xpert MTB/RIF的影响,评价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9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185例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入院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n=90):给予单纯利奈唑胺治疗;观察组(n=95):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环丝氧酸胶囊治疗,采集患者治疗前及治疗2个月后全血,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4+、CD8+T细胞水平,并依据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改变及X-pert MTB/RIF检测结果评价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呼吸功能指标FVC、FEV1%、FEV1/FV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VC均升高,呼吸功能均有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各呼吸功能升高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两个月后抗酸染色及Gene Xpert Mtb/RIF检测结果痰结核杆菌数目低于对照级;GeneXpert Mtb/RIF检测阳性率高于抗酸染色结果(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CD4+、CD8+T细胞等免疫细胞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D4+T细胞、CD4+/CD8+升高,CD8+T细胞降低,且观察组各指标改善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有效率为89.5%(85/95),显著高于对照组[64.4%(56/90),(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胸部CT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利奈唑胺联合环丝氨酸胶囊治疗肺结核疗效显著,可提高患者机体免疫细胞含量,改善患者肺功能状态,降低患者痰液中结核杆菌含量,对比单纯利奈唑胺治疗效果显著提升,更适用于临床结核病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利奈唑胺注射液联合胸腺肽治疗重症肺炎的疗效以及对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和免疫球蛋白IgA、IgM与IgG的影响。方法:本组研究病例共80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吸氧、补液、化痰以及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对照组采取利奈唑胺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1次/12 h,600 mg/次;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胸腺肽粉针治疗,100 mg/次,采取500 m L 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静脉滴注,1次/d;所有患者均连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APACHEⅡ评分及动脉血气变化;分析两组治疗2周后的临床疗效;检测两组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以及IgA、IgM与IgG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为72.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χ2=4.242,P<0.05);治疗组治疗后患者APACHEⅡ评分和Pa CO2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Pa O2和Sa O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后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和IgA、IgM和IgG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利奈唑胺注射液联合胸腺肽治疗重症肺炎可改善患者动脉血气水平,提高APACHEⅡ评分,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提高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和IgA、IgM与IgG水平可能是其发挥治疗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9-12+封三
目的探讨参苓白术散治疗肺结核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肺结核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对照组给予2HRZE/4HR抗结核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参苓白术散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CD4~+、CD8~+、CD4~+/CD8~+及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CD4~+、CD8~+、CD4~+/CD8+值分别为(0.43±0.12)%、(0.28±0.08)%、(1.43±0.53),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CD4~+、CD8~+、CD4~+/CD8~+值分别为(0.49±0.11)%、(0.21±0.07)%、(1.65±0.48),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IgA、IgG、IgM水平分别为(3.22±0.41)g/L、(12.13±2.25)g/L、(1.12±0.32)g/L,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IgA、IgG、IgM水平分别为(3.61±0.64)g/L、(14.75±2.34)g/L、(1.27±0.20)g/L,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苓白术散治疗肺结核疗效确切,可缓解临床症状,显著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清燥润肺汤加味联合西药治疗气阴两虚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肺炎患者的疗效及机制。 方法 将2015年2月-2016年11月浙江省医疗健康集团杭州医院收治的98例COPD急性加重期伴肺炎气阴两虚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9例和观察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另给予清燥润肺汤加味口服,每日1剂,均治疗2个月。观察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呼吸困难评分(mMRC)、6分钟步行试验(6MWT)、肺功能及治疗前后外周血CD3+、CD4+、CD8+、CD4+/CD8+、NK细胞、IgG、IgA、IgM、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MP、TIMP、TGF-β1及VEGF水平。 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各项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后,2组患者各项肺功能指标、mMRC评分、6MWT均较治疗前好转(P<0.05)。2组患者治疗后CD3+、CD4+、CD4+/CD8+、NK细胞水平显著升高,CD8+水平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IgA、IgM水平显著升高(P<0.05),但Ig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IL-8、TNF-α、MMP、TIMP、TGF-β1及VEGF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经治疗后上述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人均年急性加重次数和住院次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清燥润肺汤加味联合西药治疗气阴两虚证COPD伴肺炎患者临床疗效确切,其机制可能与切断炎症级联反应,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改善气道重塑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 探讨结核药联合利福喷丁对肺结核患者免疫功能、炎症因子、VEGF及MMP-9的影响.方法 60例肺结核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采用利福喷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结核丸治疗.对比分析2组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免疫功能、炎症因子、VEGF及MMP-9水平变化.结果 治疗后,2组组CD3+、CD4+、CD4/CD8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5);治疗后,观察组CD3+、CD4+、CD4/CD8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2组治疗后INF-γ水平均明显增加(P<0.05),IL-4、CRP、TNF-α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观察组INF-γ水平明显较高(P<0.05),而IL-4、CRP、TNF-α水平较低(P<0.05);与治疗前相比,2组治疗后血清MMP-9、VEGF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观察组血清MMP-9、VEGF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 结核药联合利福喷丁可明显改善患者免疫功能、降低炎症反应、降低VEGF及MMP-9水平,从而有效控制病情,具有重要研究意义,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摘要] 〖HTH〗目的〖HTSS〗探讨腔内治疗腹主动脉瘤对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 IL-6)、调节活化正常T细胞表达和趋化因子(regulated upon activation normal T-cell expressed and secreted, RANTES)、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oinositide 3-kinase,PI3K)因子水平的影响。 〖HTH〗方法〖HTSS〗回顾性分析100例腹主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49例和观察组51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腔内修复术治疗。比较2组血清因子[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IL-6、高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RANTES、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PI3K]、血清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血脂[(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id-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id-cholesterol,LDL-C)]水平。比较2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值(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禁食时间、总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肺部并发症、水电解质紊乱、感染、消化系统并发症)发生情况。 〖HTH〗结果〖HTSS〗治疗前,2组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CD3+、CD4+、CD4+/CD8+明显高于治疗前,CD8+明显低于治疗前,观察组CD3+、CD4+、CD4+/CD8+明显高于对照组,CD8+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IL-6、RANTES、PI3K因子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观察组IL-6、RANTES、PI3K因子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TC、TG、LDL-C水平低于治疗前,HDL-C水平高于治疗前,观察组TC、TG、LDL-C低于对照组,HDL-C高于对照组(P<0.05)。2组hs-CRP、TNF-α水平低于治疗前,IL-10水平高于治疗前,观察组hs-CRP、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禁食时间、总住院时间少于或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肺部并发症、水电解质紊乱、感染、消化系统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HTH〗结论〖HTSS〗腔内治疗腹主动脉瘤能有效改善T淋巴细胞亚群,并减低IL-6、RANTES、PI3K因子水平,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敷贴联合常规抗结核疗法治疗耐药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免疫功能及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收治的104例耐药肺结核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结核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中药穴位敷贴治疗。于治疗前后检测比较两组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水平和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 M水平,并计算出CD4^+/CD8^+,对比两组患者肺功能相关指标[包括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第1秒用力呼吸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第1秒用力呼吸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并于治疗后进行病灶情况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1)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D3^+、CD4^+、IgG、IgA、IgM水平及CD4^+/CD8^+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CD8+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观察组CD3^+、CD4^+、IgG、IgA、IgM水平及CD4^+/CD8^+均高于对照组(P<0.05),CD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2)治疗后,两组患者FVC、FEV1、FEV1/FVC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3)治疗后,观察组吸收率和总有效率均为96.15%,高于对照组的82.69%和80.77%(P<0.05)。结论中药穴位敷贴联合常规抗结核疗法治疗耐药肺结核患者可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和改善肺功能,临床疗效优于单纯常规抗结核疗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匹多莫德对哮喘患儿白介素16及免疫机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匹多莫德对哮喘患儿的临床疗效,进一步探讨其及对白介素16(IL-16)、免疫球蛋白、T细胞亚群等各项免疫学指标的影响,旨在阐明其对哮喘患儿的免疫作用机制。方法将70例诊断为哮喘的患儿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常规治疗+匹多莫德)和对照组(常规治疗)各35例,两组疗程均为60 d,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哮喘发作次数,肺功能治疗前后的变化情况,以及两组治疗后2个月患儿IL-16、IL-4、INF-γ及血清IgA、IgG、IgM水平,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水平。结果 (1)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达91.4%,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观察组哮喘患儿治疗后不同时间的哮喘发作次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3)观察组哮喘患儿的FEV1(L)、FEV1/FVC(%)、FEV1占预计值(%)治疗后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4)观察组治疗后的IgG、IgA、IgM等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CD3+、CD4+、CD4+/CD8+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明显高于对照组,而CD8+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IL-16、IL-4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观察组治疗后INF-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匹多莫德对哮喘患儿临床疗效确切,能有效控制哮喘的发作次数,降低IL-16水平,改善哮喘患儿的肺功能,不良反应少,考虑可能通过调节其免疫机制而发挥作用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究肺结核患者不同病情与免疫功能受损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2年2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传染病科住院治疗的肺结核患者76例,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参照影像学及药物敏感性测定,将患者分为初治组29例,复治组23例,难治组24例,同时选取在同一时期来我院体检的健康人42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所有受检者的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CD8+比率及CD4+/CD8+)比例及NK细胞,分析肺结核患者不同严重程度与细胞免疫功能受损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三组肺结核患者间在性别、年龄及体质指数(BMI)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及CD4+/CD8+)和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方面,对照组分别为(68.39±5.12)%、(42.15±9.37)%、(1.64±0.24)、(17.64±3.56)%,显著高于结核组的(55.22±9.37)%、(33.26±8.67)%、(1.38±0.26)、(14.36±4.51)%,(P<0.01),在T淋巴细胞亚群(CD8+)上,结核组为(27.34±4.5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4.39±4.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严重程度肺结核患者间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上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经LSD检测,在T淋巴细胞亚群(CD4+、CD4+/CD8+)及NK细胞上,初治组>复治组和难治组,在T淋巴细胞亚群(CD3+)上,初治组>复治组>难治组,在T淋巴细胞亚群(CD8+)上,复治组、难治组>初治组.结论 肺结核患者不同病情严重程度间免疫功能受损程度存在差异,T淋巴细胞及NK细胞的水平变化对肺结核病情严重程度起到相应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标准四联联合荆花胃康胶丸对幽门螺旋杆菌(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病人血清胃泌素17(gastrin 17,G-17)、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 PG)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120例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60例,采用标准四联疗法;观察组6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荆花胃康胶丸进行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Hp根除率、治疗前后血清G-17、PGⅠ、PGⅡ、CD4+、CD8+、CD4+/CD8+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33%,Hp清除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75.00%和81.67%,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1);2组治疗后血清G-17、PGⅠ水平均明显上升,PGⅡ水平明显下降,且观察组血清G-17、PGⅠ水平高于对照组,PGⅡ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P<0.01);2组治疗后CD4+和CD4+/CD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